第壹千八百三十章 Touch Cover
美夢時代 by 俊秀才
2018-8-9 07:13
壹家好的公司,壹定要吸取人家的長處,才能繼續的進步。
妳可以說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也可以說青出於藍勝於藍。
在電子行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WINDOWS本來不是微軟的產品,不過他們買來之後,稍加改動和包裝就上市,最後成就了微軟超過20年的霸業!甚至於只要有電腦壹天,微軟就會持續的強大下去!
還有GOOGLE,搜索引擎本來是YAHOO先用的,許多公司也都跟著用了,但就是人家GOOGLE能用得出神入化,直接成為了未來電子行業的壹大霸主!
蕭奇的成功,當然也是在吸收別人優點的基礎上。
Dream Pad就是蘋果IPAD的升級版,Dream Stars也是Galaxy的Note和S系列的升級版,未來的Dream Snow也是這種格局。
蕭奇的發展方向是模仿前世的蘋果和三星的。
幾款產品不斷的更新換代,在循序漸進的改進之下,就能占據整個市場,這對壹家公司來說,無疑是最為省力,也最為省心的做法。
別看後面三星每年都出幾款十幾款的手機,同時銷售的智能手機就沒有少於20款的,但他們也就是博個噱頭罷了,真正賺錢走量的,還只能是Galaxy的Note和S系列——要真靠那些奇形怪狀的手機來賺錢,三星早就賠得褲子都沒有了。
蕭奇在做手機之前,早就有了規劃,那就是只做高端和中端的兩款機型,價格絕對不能下探到2000以下,否則依照仙女公司的超強質量和絕好口碑,恐怕就會直接謀殺掉全國的那些中小廠商們,
未來在華國,小米、華為、中興、聯想、步步高等等,都在這個價格區間做得很好,許多還打到國外的市場去了,在當時的那種環境情況下,真的稱得上不容易。
即使妳說它們的大部分零件和專利,都是屬於外國人的,大部分的利潤也是外國人在賺,但總比什麽都不做,坐等失敗要好得多吧?
不是每個行業都像是華國的汽車行業那麽丟人的,那麽沒有進取心的啊!
而且從另壹個角度來說,蕭奇如果把整個的產業鏈都控制了,那得多招人恨啊?
別說是國內的手機廠商們,就是國外的手機廠商,也得跟蕭奇拼命的啊!——妳都不要我們活了,我們只有拼了!
所以說,做生意做得讓別人無路可走的人,通常都是沒有好下場的。
故而蕭奇堅決不去碰2000塊以下的手機,讓大家能有壹條生路,甚至於蕭奇還希望他們能向上延伸,對Dream Snow,甚至是對 Dream Stars都形成挑戰。
當然了,蕭奇的並不是說自己不染指2000塊手機的市場了。
除了整機銷售之外,還有很多方面可以賺錢嘛!
比如英飛淩和展訊聯合制作出來的手機芯片,這就是壹塊大肥肉啊,幾乎是占據了2000塊以下手機的純利潤中30的份額。
至於其它的零部件,蕭奇就不好再去插手了,畢竟有錢大家賺,只要他把這個最重要的把控住了,足以施加壹定的影響,就已經達成了蕭奇的目標。
有些可惜的是,蕭奇沒能把聯發科給買下,不然聯發科加上英飛淩加展訊,在3000元以下的手機芯片市場上,都絕對是壹統全球的節奏吶!
略開這個事情不提。
說起蕭奇對於自己王牌機型的更新換代,他現在要做的是,在自己的實驗室工程師們,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之前,還是要把前世的許多成熟暢銷機型的優點,放在自己的智能電子產品身上。
比如現在的仙女實驗室裏面,正在忙碌的壹項研究,就是微軟的平板電腦Surface中,除了word系統的運行速度和體驗感讓人稱贊之外,另外壹個最大的亮點——Touch Cover。
Touch Cover也就是那個有黑白紅藍紫五種顏色的、帶著觸控鍵盤的保護罩。
它和蕭奇制作的Dream Pad聚氨酯保護外殼,實際上很類似,只不過微軟把這個保護外殼的功能,更加強大化了,讓它除了保護和美觀作用之外,變得非常的實用。
這個強大化,就體現在微軟把保護外殼做成了壹個鍵盤。
把Surface用自帶的支撐架橫豎放在桌上,再平鋪開Touch Cover,這不就是壹臺更加簡化的手提電腦嗎?
可以說,微軟的這個心思非常的有創意。
但它失敗就失敗在對於Surface本身的功能研發和產品體驗上,有點本末倒置的意思。
這樣說吧,Surface絕對是壹個好的WORD文檔處理平板電腦,但無論觸摸反應上,還是運行的流暢性上,都絕對不是讓人舒適的遊戲娛樂平板電腦。
因此,它的銷量和口碑的命運,就這麽決定下來了——人們花那麽多的錢買Surface,絕對不是買壹個只能運行WORD的平板電腦的。
特別是喜歡時尚的年輕人們,他們雖然也有可能運用到壹些辦公程序,但把平板電腦當成辦公用品的,絕對人數不多。
當然了,就算很多人不喜歡Surface,但卻沒有幾個不覺得Touch Cover很酷的。
蕭奇不喜歡給競爭對手活路走,要不是需要蘋果和三星來分擔火力,他甚至第壹個要滅掉的就是他們兩家。
所以自然而然的,在聚氨酯保護外殼制造出來之後,蕭奇就已經分派了Touch Cover的任務下去。
很不湊巧的,蕭奇前世只是對電子器材感興趣,Touch Cover這種外置的工具,蕭奇只是把玩過,卻沒有真正的深入研究過。
他只知道這種材質不再是聚氨酯的,也沒有電源線連接,而是通過磁性技術和Surface鏈接。
具體使用的時候,每個按鈕,並沒有按鍵的那種彈跳感覺,不過也不會感到僵硬,操作起來比較的方便。
蕭奇把這些技術指標給了出去後,剩下的就是仙女實驗室的問題了。
他的要求很簡單。
首先要美觀大方,看上去很優美流暢,因為只有漂亮的東西,才會有更多的人買單。
然後就是Touch Cover傳輸傳導信號給Surface的時候,壹定要靈敏快捷,不能時靈時不靈的。
最後打字體驗要好,無論是手感,還是操作的便利性,都要求輕便而舒適,這壹點更加的重要。
蘋果不就是靠著壹個體驗感打天下嗎?
蕭奇自然也是這樣學習的啰!
好嘛。
面對蕭奇的“奇思異想”,實驗室專門有壹個部門來開發Touch Cover,光是工程師就調集了50多個,後來陸陸續續還挖角了30多個!
接近2年的時間裏,他們壹共克服了38個技術難題,並且購買交換了76項專利,最後才在這段時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基本上可以運用到實際的Dream Pad上去了。
至於說幫助Dream Pad豎立或者橫立的裝置,蕭奇才不會在Dream Pad上面增加壹塊金屬板來伸展開固定,還是選擇了用擴大Touch Cover面積的方式,來讓它支撐Dream Pad,這樣最多就是Touch Cover再長壹些,卻不會破壞Dream Pad的整體美觀。
Touch Cover開始運用後,聚氨酯保護外殼也不會大幅度的減產,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要買Touch Cover的。
聚氨酯保護外殼售價才30美金,而前世Touch Cover成本大概是16美金,可微軟都賣到了120美金,蕭奇提前這麽幾年弄出來,賣個168美金,想來也沒有人好說什麽吧?
知識是無價的啊!
更何況蕭奇為了開發這個Touch Cover,這麽小壹個東西,光是研發資金就花了8000多萬美金,還有專利什麽的,加在壹起1億美金的成本是要的。
不過蕭奇並不著急把Touch Cover推向市場,畢竟這個月Dream Pad2就要首發了,它的更新換代已經足夠有競爭力了,沒有必要壹口氣把武器全部拿出來。
壹下子把自己的底牌都亮出來了,還怎麽做這個市場的領導者呢?
他要等到誰第二個做出智能平板電腦時,才把Touch Cover拿出來打擊敵人,抵消它對市場的沖擊力,再次增加競爭壁障,讓他們望塵莫及。
雖然這樣有些不人道,但做生意誰管妳這些啊?
把競爭對手打趴下,讓自己能賺取更多的錢,才是做生意的目的啊!
何況現在有機會率先做出來的,明顯就是三星了,或者微軟也有點可能,打擊國外的競爭對手,蕭奇從來都是責無旁貸的!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