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

傲無常

歷史軍事

  生活壓力很大?那就來當昏君吧!   找工作被白眼?那就來當昏君吧!   老板剝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8章 數據流

昏君 by 傲無常

2018-7-6 13:30

  ……
  乾清宮東暖閣書房之中,包括戶部尚書沈逸君在內的,有八名隸屬於翰林院的臣子們。壹個個正在滿頭大汗的趴在書桌上,或抓頭發,或露出了壹臉的苦相而正在用蠅頭小楷在宣紙上書寫著壹些對他們來講極為古怪的符號。
  趙哲從未教過學生,趁著昨晚在蔡孤煙那個狐貍媚子的反復索取勾兌下,在四季春過了壹夜。由於禦女心經之故,他的精神倒是越來越旺盛。半夜起床,百般無聊下書寫了壹本只有寥寥千字左右的數學冊子,都是些簡單的加減乘除法,至多再加個小數點之類。
  早晨待得極度疲憊的蔡孤煙起床伺候了早餐之後,趙哲便將小冊子的內容教了她壹下。她本身就是壹個極其聰慧的女子,又是出生自敗落的書香門第而有些算術功底,加之最近數月壹直處在學習狀態中。雖然那些數學符號和數字對她來說有些古怪,但仗著年輕,很快就記在腦子之中。區區壹個上午,倒是將那小冊子學得七七八八了。接下來,只需要融會貫通壹番,就能實際運用了。
  接著,趙哲又是將在教蔡孤煙過程之中發現的壹些問題。而重新將小冊子修改了壹番。又著她用好看的蠅頭小楷重新排版撰寫了壹份。便趕在下午回到了宮中,又是宣了沈逸君和壹些翰林院官員來。
  簡單的教了他們壹下後,便著他們自行學習。其實還好,能混到這壹步的大臣們,要是個沒文化到連加減乘除的算術都不會的,可以直接拉出去砍頭了。
  只是記憶和書寫那些符號以及種種和傳統算術不同的規則,倒是讓他們壹陣頭疼。但很快,包括沈逸君在內的,多是已經大致都理解了。
  但接下來,趙哲沒有讓他們走開。而是交給了他們壹個任務,就是各自用新符號計算而列出壹張表格。壹張包涵人口,農戶,田地,糧食年產量等等的表格。
  念在他們是第壹次,趙哲還是稍有體恤的,直讓他們列出壹個簡略的總表。
  穿越而來的趙哲,如今最頭疼的不是看那些文章錦繡,辭藻華麗的奏折了。而是那些關於那些數據類的東西,例如賬冊,例如壹些數量上的描述,最讓他有砍人腦袋的沖動。
  現代數學的表格多好啊?壹目了然,清清楚楚。不但有利於書寫統計,壹目了然。最重要的是,還容易計算出各種數據模型。讓官員也好,趙哲這個皇帝也罷,只要腦袋裏記住了數據,就能對這個國家的運營狀況清清楚楚。
  對於趙哲這種上過學,上過班的穿越人士來說。壹個公司也好,壹個國家也罷。都必須建立壹個龐大而復雜的數據模型。很多東西,只要憑著前後數據變化,就能立即知道是好是壞了。而很多東西,也只有憑數據說話。
  就單單說稅收,如果稅收上有壹張詳細列表。那麽只要對比下去年和今年的表格,就能看出這個國家是否在上升,又或者說哪塊出了問題,再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查分析,找出癥結所在,對癥下藥。這樣的話,處理起國家大事來就簡單了許多,不但簡單,在概念上也會十分的清晰。
  再例如針對壹些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官,只要出動壹下特務機構,暗中進行各行業百姓對其父母官支持率的采樣,出得壹個地方官下轄百姓對其支持率的數據表。趙哲就能簡單的判斷出那位官員合格不合格了。
  再例如針對某地建立完善了壹個基礎數據表,每年進行統計更新壹次,只要看看各項數據之間的變化。就能確認其政績與能力了。
  長久以往,這會對整個國家極有好處。但推廣數據模式,決然不是壹天兩天,壹年兩年的事情。趙哲也沒指望在短期內,見到很明顯的效果。
  費了整個下午不說,還將沈逸君和翰林院那幫人的前半夜給搭了進去。直至子時過後,他們方才各自整理編制出了壹份粗糙的數據表。
  又待得他們將各自的表格進行核對,挑錯,甚至是重新計算。整來整去,直至天蒙蒙亮時。才算是出了壹份還算合格的簡單表格。
  趙哲只是花費了數分鐘,看完那張表格後,就對大趙帝國的壹些表面和農業有了些印象。總人口:壹億三千壹百萬。總糧田數:三點二億畝。農戶總人口:壹億。年總產糧:五點七六億擔。國家糧食稅收:壹點七三億擔,折合銅錢八千六百五十萬貫。
  趙哲沈吟著,拿筆自己計算了壹下,便對那些已經困得不行,昏昏欲睡的官員們問道:“如此看來,壹億人口的農戶,人均年收益可以達四擔糧食左右。之前沈愛卿告訴朕,包括老人小孩婦女壯年在內,人均年消耗若是有壹點五擔,就基本能吃飽肚皮了。看來,我朝農民的日子,也不像朕想象的那麽差嘛。”
  沈逸君狠狠地灌了壹口茶,提了提精神,正色回答道:“皇上您有所不知。如今的糧田,大多數是集中在地主手中。而地主抽糧租子,可比官府還要狠些。承蒙皇上傳授新數學,剛才微臣也已經大略計算過壹下的。純以農戶人口而言,壹年平均只能產生壹點七擔糧食。”
  “壹點七擔,壹點七擔。”趙哲的臉色,似乎漸漸有些難看了起來。表面看起來,壹點七擔,似乎能讓每個人都餵飽肚子。但這,只是平均數而已。他多少也知道,壹些土地肥沃的魚米之鄉,總要比貧瘠之地的產量來得多。而平均數,也只是恰恰勉強能讓人吃飽。意思也就是說,有很大壹部分農民,辛苦了壹年,恐怕不見得每天都能吃飽。
  沈逸君這個戶部尚書沒有白當,見得皇上似乎有意深入了解壹下農業基礎。遂又侃侃而談的解釋道:“皇上,貧苦百姓也有貧苦百姓自己的生活之道。省吃儉用自不必說。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多也能打點東西,砍些柴火,網些魚兒,又或是養些家禽之類。多多少少,也能貼補些家用。絕大多數人,只是日子過得苦些,挨著些餓罷了。”頓了壹下,他臉色似乎也有些羞愧,嘆了壹口氣道:“但這日子,只是正常年份的日子。壹旦發生各種天災人禍,就會有許多窮苦百姓家中斷糧,過不下日子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