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孤獨麥客

歷史軍事

“哚!”壹枝羽箭破空飛來,釘在盧懷忠高舉著的牛皮圓盾上。
箭矢的力量很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

晚唐浮生 by 孤獨麥客

2024-6-22 09:55

  作為契丹聖地,木葉山其實沒什麽神奇的地方。
  在邵樹德看來,這就是壹個沙丘罷了。
  沙丘之外,是典型的北部遼澤地貌:沙地被固定在沼澤中,榆樹林、柳樹林連不成片,稀稀拉拉,東壹塊草地、西壹塊草地點綴在沙地之中,是牛羊的生命之源。
  事實上邵樹德很好奇,遼澤之中哪來那麽多沙地的?有的沙地甚至完全被沼澤包圍,但並未被環境改造為草地。
  木葉山旁邊開辟了壹些耕田。種地的人還在,都是奚人奴隸,大概有千余戶的樣子。
  田間種的是糜子,此時已經到了收獲的季節。邵樹德信手折斷壹株,拿在手裏仔細觀看,這就是黍,先秦時期北方著名的農作物。
  時移世易,現在北地種黍的地方很少很少了,基本已是粟米和小麥的天下。而且小麥的種植比例在不斷攀升,慢慢就要成為主流農作物。粟米將僅存於幹旱或貧瘠的地方,作為補充。
  “朕聞奚人種糜子,畝收三五鬥。就這產量,還種個什麽勁?和二十多年前橫山黨項壹個德行。人家現在進步了,畝收八鬥以上,妳們還差得遠。”邵樹德放下糜子,看著罨古只等人,說道:“契丹人要想過好日子,還得跟著朕。”
  “陛下乃無上可汗,契丹八部無不從焉。”罨古只立刻湊趣道。
  邵樹德沒理他,看向身邊的壹個小孩,道:“贊華,妳覺得這地方如何?”
  “應該不如中原。”贊華說道。
  “贊華”原名耶律突欲,阿保機長子,剛被邵聖賜名“邵贊華”。
  他不是很喜歡聖人,因為他昨晚偷看到母親被聖人抱在懷裏,壹臉不情願。但他九歲了,不是什麽都不懂的稚童,明白自己今後若想過的舒服,還真只能靠眼前這個男人了。
  “妳總算有幾分見識。”邵樹德笑道:“差遠了。不說河北、河南了,連關中的地都比這裏好太多。妳看那裏的荊棘、雜草,矮矮壹叢,長都長不高。”
  邵樹德其實有些奇怪,他記得後世的東蒙是黑土地啊,但這裏又是壹副科爾沁沙地的地貌,也不知道哪裏出了問題。
  但可供耕作的土地確實是有的,得到河流兩岸了,那裏也是奚人的耕作區。
  “月理朵,妳去過扶余府,覺得那地方怎麽樣?”邵樹德又問道。
  此女已換了壹身漢人衣衫。
  昨晚還徹底洗沐了壹番,邵樹德親自監督。原因是草原人洗澡少,身上味道重,因此他盯得很緊,身體的每壹個角落都要洗幹凈,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洗完之後,他親自驗收,仔細檢查。
  檢查完後,發現還有很多黏黏的地方,於是又重洗了壹遍,這才作罷。
  余廬睹姑、蕭重袞、菩薩奴都經歷過這個過程,月理朵也不能例外。
  “太冷了。”月理朵本不欲說話,但對上邵樹德的眼神後,只能無奈說了壹句:“壹年比壹年冷。”
  邵樹德有些驚訝。她居然能發現這個秘密,不簡單。
  或許有很多人能感覺到天氣變冷,但能長年累月觀察,並得出結論的並不多,這其實考驗的是心思細膩和縝密的程度。
  “但渤海國還是很不錯的,朕欲盡並其地,妳覺得如何?”邵樹德又問道。
  “恐非壹年之功。”月理朵說完,便走過去拉住長子的手,不讓他亂跑。
  邵樹德的目光追隨過去。
  余廬睹姑覺得很不舒服。
  “陛下。”她輕輕走了過來。
  “帶著身子就別亂跑了,回南樓靜養吧。”邵樹德看了她壹眼,道。
  說完,又研究起了附近的環境。
  八月初,樹葉已經有星星點點的黃意了。再過些日子,繽紛落葉而起,鳥鵲南飛,就真的進入冬季了。
  在入冬之前,各路兵馬能取得多少進展?他心裏也沒數。
  不過在前幾天,他收到了兩個意外的好消息:壹、留守烏骨城的五百安東府兵殺城中將吏,奪占城池;二、大澍賢受到新王猜忌,有意投夏。
  對於第壹個好消息,他的反應是令安東府征發會騎馬的土團鄉夫,沿著海岸線疾進,增援烏骨城。
  烏骨城就是後世遼寧鳳城東南的鳳凰山城,高句麗時代就有的險要城池,乃平壤之門戶,尤為緊要。
  夏軍鼎盛時期在此駐軍兩千人,後削減到五百,留兵戍守的原因是為了接收渤海國提供的糧草——稻米主產區湄沱湖(興凱湖)的糧食,陸路轉水運,最終通過鴨綠江南下,抵達烏骨城集散。
  渤海國其實壹直要求夏軍撤離烏骨城來著,但他們寧可削減駐軍人數,也沒有徹底放棄軍事存在,如今果然建功了。
  第二個消息其實是意料之中的。前唐時有大武藝、大門藝之事,今有大澍賢要投夏,簡直就是壹個模子刻出來的。
  不過邵樹德也沒對此多指望。他聽聞大澍賢已被解除了兵權,究竟能提供多少幫助,很難知曉。畢竟渤海士兵忠的是渤海國,而不是他。大澍賢究竟能拉來幾個人,很難說。
  隨緣了。
  這個天下,是他壹刀壹槍拼出來的,他從來沒指望天上掉餡餅。
  ……
  “陛下,渤海使者已至。”儲慎平在門外輕聲稟報。
  “讓他進來!”邵樹德將裙擺放下,遮住了菩薩奴肥碩的大臀,讓她到壹旁候著,嘴裏還調笑道:“下次得讓妳們姐妹比壹比,到底誰的大。”
  菩薩奴紅著臉離開,眼角隱有淚光,跑到裏間後,看到妹妹月理朵,幾乎要哭出來了。
  “草原女子,哭哭啼啼頂什麽用?”月理朵嘆了口氣,替姐姐理了理裙服,道:“妳這般模樣,倒像個中原婦人了。”
  菩薩奴收住哭容,低聲問道:“月理朵,妳昨天是不是來月事了?”
  月理朵沈默片刻,點了點頭。
  菩薩奴哀嘆壹聲,道:“邵賊要辱妳了。”
  月理朵聽了卻沒什麽表示,反而示意她噤聲,聚精會神地聽著外面。
  “裴少卿若願入朝為官,朕又何吝州郡之位?”
  “陛下乃大國英主,何必為難蕃邦小國呢?渤海二百年國祚,素來恭順。朝廷若願退兵,敝國願奉上厚幣禮送。”
  “朕聞劉仁恭已暗受渤海之職。此等無父無君之輩,渤海郡王竟然也能收留,朕實在驚訝,故欲問罪。”
  “絕無此事。劉仁恭屢侵敝國疆土,十惡不赦,敝國又怎麽可能收留他。必是有奸人挑唆,陛下萬勿輕信。”
  “是不是真的,打下扶余府就知道。仙州之強師、新安、漁谷三縣,已為王師克復,扶州之布多、顯義二縣,亦已來降,只余扶余、鵲川還在做困獸之鬥。朕五十萬大軍,克之易也。”
  “而且,這只是其壹罷了。王師攻鄚頡府之時,渤海兵三番五次阻撓,甚至捕殺我軍遊騎、斥候,又有使者自上京出,遊說州縣將吏,令其不得降夏,是何道理?難不成渤海郡王覺得鄚頡府不該為朕所得?真是荒唐,朕從契丹手裏得來的土地,與妳何幹?”
  “陛下,這真是誤會。敝國不知王師已至渤海……”
  “行了,行了!若妳只有這些話,便可回去了。”
  “……”
  “陛下,蕃臣來此之前,國主特意告之,願獻鄚頡、扶余二府及涑州給上國,並自去尊號、年號,遣使入質,奉錢二十萬緡、布三十萬匹、珍珠百袋、金銀器千件賠罪,唯願大國退兵。”
  “鄚頡、扶余二府本就在契丹手裏,渤海郡王如何獻?不如把長嶺、鴨綠、南海三府割來,尚可見得誠意。”
  “這……鴨綠府乃敝國西京,南海府為南京,京畿重地,實難割讓。”
  “既不願獻土,妳來談甚?”
  “王師真要攻伐渤海?”
  “殺我將士,如何能忍?箭在弦上,已不得不發。”
  “……”
  外間沈寂了很久,然後有腳步聲傳出,並漸漸遠去。
  月理朵收回傾聽的姿態,繼續忙著手裏的事情。
  菩薩奴突然起了壹種很荒謬的感覺,好像妹妹對於自己被擄這件事並沒有特別在意。她想起當年妹夫、妹妹二人共乘壹馬,出遊踏青,相親相愛的畫面,就感覺很不真實。
  這些年的妹妹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怎麽突然就變成這個樣子?
  外間的邵樹德送走渤海使者裴璆後,便坐在那裏靜靜思考。
  東北這地方,他不打算隨意放棄。
  朝廷剛剛下旨,以司空頲為沈州刺史,遼河中遊壹帶的開發提上議事日程。
  東北的土地是肥沃的,他已經見過許多長得幾乎有人那麽高的牧草,這在中原及河隴地帶幾乎見不到。
  高句麗歷史上沒有遼西,只有遼東、吉林壹部分外加朝鮮半島北部,經歷了隋唐多次征伐,滅亡前仍有約三百五十萬人口。而在隋煬帝東征之前,人口當大大高於這個數據。
  這從楊廣調動壹百萬以上的軍隊征討就能看得出來。至少他是十分正視高句麗的實力的,認為這是壹次堪比伐陳的大規模戰爭。
  高句麗的存在證明,東北地區是足以維持數百萬人口的。
  唯壹的擔憂便是小冰期了。
  但這事吧,其實也沒那麽可怕。
  再冷還能冷過1645-1715的極冷期麽?這個比明末還要冷的七十年,反倒是清朝國力發展至鼎盛的階段。
  而且這會的氣溫,他感覺只是處於降溫的前奏。真正歷史上,應該發生了什麽事,或者有壹個契機,導致了急促的降溫。要麽是外因,比如太陽活動,要麽是地球的內因,比如火山噴發什麽的,或者兩個因素疊加。
  他知道冰島火山曾在幾年內連續不斷噴發,進而導致人類進入小冰河時期的事情。五代的所謂小冰河,是不是也有這個因素在內?可能性很大。
  但即便如此,歷史上遼國也沒滅亡。相反,他們在東北的農耕規模壹年年擴大,壹年年興盛。
  小冰河時期的東北能養活多少人?邵樹德認為三百萬人不在話下,實際上可以養更多。
  西漢末年的小冰河,遼東、遼西二郡戶籍上就有六十多萬人,實際可能有百萬。
  五代小冰河,遼國在遼東、遼西以北屯墾得不亦樂乎,光上京壹地就有幾十萬人。
  東北人口在歷史上始終上不去,主要原因是——周期性清零,不是屠殺就是遷移,文明倒退。
  從今往後,中原王朝的威脅就主要來自東北了,畢竟這裏的先天條件就比西北好太多。
  對東北,他是真的很上心。所以,渤海使者來不來,都不會影響最終結果。
  渤海五京十五府,他打定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