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江山

知白

歷史軍事

家積貧則苦,國積貧則弱,家苦國弱,民何以生? 盛世文明興,亂世野蠻起,好在這中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九十章 誰可入世?

不讓江山 by 知白

2022-2-10 19:45

  仙鶴神宮對面就是鏡湖,鏡湖外邊壹圈的花田,唐匹敵就坐在花田裏看著鏡湖發呆。
  李叱從李先生那把書取回來,急著給唐匹敵,壹路小跑著回來的。
  李叱把手裏的兩本書冊區分了壹下,把唐匹敵那本遞給他:“這是妳的。”
  唐匹敵壹怔:“這麽快?”
  李叱道:“李先生說咱倆悟性好,所以只寫個大概,讓咱們自己舉壹反三,自己思考。”
  唐匹敵點了點頭:“也好。”
  李叱道:“這兩本,壹本叫國策,壹本叫論兵,我跑回來的路上翻了翻,言簡意賅,精妙絕倫,咱倆換著看。”
  唐匹敵嗯了壹聲,倆人就坐在花海中的石凳上看,兩個人越看越是心驚。
  李先生寫的這兩本冊子都很薄,不過二三十頁,每壹頁字數也不是很多。
  可是每句話,似乎都需要深思。
  “愚民非治國之道。”
  李叱讀到這句話,心裏更是震撼。
  這句話,和大楚,和大周,和歷代皇朝的治國之策都是背道而馳,要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都沒準會被法辦。
  從有史料記載以來,哪壹代皇朝不是愚民之策?
  用極少數的壹些讀書明理思想開闊的人,治理絕大多數不認字不懂大道理的百姓。
  唐匹敵聽到這句話也皺了皺眉,他看向李叱,沈默片刻後說道:“這句話,很高很高了。”
  若壹個人不是站在很高很高的地方,看不到這麽遠,想不了這麽深。
  李先生若聽到他這句話,心裏壹定會想,我站在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上,妳說高不高?
  “不是百姓們越愚鈍才越好治國。”
  唐匹敵道:“民智越高,文明越盛,不管是文化,禮儀,百姓們的程度越高,其實越沒有亂民。”
  他停頓了壹下後繼續說道:“百姓們懂得越多,每個人都讀書認字,每個人都明白事理,知道對錯,分清是非,那這個約束,其實就不是更重法典,而是更重內心,約束是在每個人心裏,知道什麽事做了不好。”
  李叱點頭:“先生這壹句話,道出千秋之理。”
  唐匹敵道:“妳要記下來,以後壹定要開民智,辦國學,非但要在大城辦,州有州學,縣有縣學,鄉也要有鄉學,入學所需之資費,要由地方官府分撥壹大部分,入學之人自理壹小部分,等到將來國家強盛,所有學習需要的錢財,朝廷全都出了,只要百姓們是為了學,那就不能收錢。”
  李叱自然而然的點了點頭道:“行,我記下了。”
  唐匹敵笑瞇瞇的看了李叱壹眼,若有深意。
  李叱卻還盯著手裏的書冊,沒有看到唐匹敵那有深意的眼神,有深意的笑。
  唐匹敵笑著繼續試探了壹句:“說到民學,再說科舉,如何讓科舉更顯公平?”
  李叱正好剛剛看到了李先生寫過這方面的事,也只是三言兩語,但壹樣發人深省。
  “給妳看看這個。”
  李叱把書冊遞給唐匹敵,指了指那上邊李先生寫下的話。
  不管到什麽時候,對於平民百姓的孩子來說,公平的科舉制度,都是他們壹生之中為數不多的改變命運的機會,也許是唯壹的機會。
  李叱道:“先生寫了,若要盡量保證公平,就要有壹套完整的法典來保護科舉,讓學子們覺得最起碼朝廷在態度上是力求公平的。”
  唐匹敵讀了讀李先生寫的話,然後長長吐出壹口氣,他嘆道:“先生這樣的大才,若是能治國的話……”
  李叱搖頭道:“以後想請先生出山,怕是極難。”
  唐匹敵順口說了壹句:“那妳就多學。”
  李叱道:“好。”
  於是唐匹敵又笑了起來,這次他的笑容李叱看到了,但不是很明白唐匹敵笑是為什麽。
  遠處,坐在花海秋千上晃蕩著的高希寧看向李叱那邊,壹直看著,壹邊看壹邊傻笑。
  就好像壹位年輕貌美的媽媽,在看著自己的寶貝兒子在遠處玩沙土。
  夏侯玉立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李叱那邊,然後也笑起來。
  “花癡。”
  她笑著說了壹句。
  高希寧道:“這怎麽是花癡呢,他那麽好看,多看看就感覺賺到了似的。”
  “他?”
  夏侯玉立不懷好意的問了壹句。
  高希寧壹怔,然後昂了壹聲:“對,就他。”
  夏侯玉立問:“那另壹個難道不是儀表堂堂風流倜儻?”
  高希寧的眼睛都沒有離開李叱,隨口回了壹句:“另壹個?也就那樣吧,普普通通。”
  就在這時候,有幾個仙鶴神宮的師姐從不遠處經過,她們也看著李叱和唐匹敵。
  可那兩個人根本就沒有看她們,而是壹邊看書壹邊討論著什麽,這就更讓那幾個師姐好奇。
  “是我們不好看嗎?”
  其中壹個師姐哼了壹聲。
  另外壹個師姐道:“那他們也不好看!”
  幾個人互相看了看,然後點頭道:“對,他們也不好看。”
  其中年紀最小,大概十六七歲的那個女孩有些糾結地說道:“那……哪個稍微醜壹些?”
  幾個人再次互相看了看,都覺得好難。
  啊,如此選妃,好難。
  聽到她們議論著經過,夏侯玉立笑著問高希寧道:“如果這幾位師姐是跟著咱們回冀州的話,妳怕不怕她們也喜歡妳那傻小子?”
  高希寧道:“為什麽要怕?”
  夏侯玉立道:“師姐們可都是年輕貌美的小姑娘。”
  高希寧笑著說道:“我也是啊。”
  夏侯玉立楞了壹下,然後哈哈哈哈的大笑起來。
  高希寧道:“如果她們也真的喜歡那個傻小子的話,我可以幫她們說媒,但是……”
  她揮舞了壹下小拳頭:“得收錢!”
  夏侯玉立嘆道:“果然妳和他才是絕配。”
  仙鶴神宮。
  門主沈如筠看向夏侯夫人說道:“師姐,妳就留下來吧,雲隱山的日子比外邊要平靜,要安穩,也要自在。”
  夏侯夫人搖頭,她笑著說道:“在冀州的時候,經常會忍不住的想,若我當年沒有離開雲隱山該多好……”
  “可是有些事情選擇了,發生了,就沒有後悔和不後悔的選項,能選的,都不是真正在乎的。”
  沈如筠不懂,所以問道:“為什麽這麽說?難道不是什麽事都可後悔和不後悔?”
  夏侯夫人回答:“孩子。”
  她想到夏侯琢,想到夏侯玉立,她的嘴角就不由自主的微微上揚。
  “對於別的我會有後悔的念頭,可是對於孩子從沒有過,他們兩個比我性命還要重要。”
  沈如筠沈默下來。
  其實她也才三十歲,又沒有離開過雲隱山,哪裏會懂得那麽多復雜的事,哪裏有過那麽多復雜的心情。
  “師姐說的我不懂,但是師姐在乎的,壹定是對的。”
  沈如筠道:“師姐,那……我們該不該離開雲隱山?”
  夏侯夫人回答道:“該不該我不能做決定,那麽多孩子的命運,妳要仔細問過她們才行,也要講明外邊是世界是什麽樣子。”
  她繼續說道:“師門每十年會選三位世間行走,把外邊可憐的小女孩帶回來收養,每年回來壹次,卻從不進山門,在山門外把孩子放下就走,十年後歸來,每壹個世間行走都會選擇離開仙鶴神宮,或是去別的地方隱居,或是回到塵世。”
  她問沈如筠:“妳應知道,祖師當年立下這個規矩是為什麽。”
  “我知道。”
  沈如筠道:“十年行走江湖,已經不適合留在仙鶴神宮,可這對她們來說不公平。”
  夏侯夫人道:“是不公平,可是每壹代世間行走都謹遵祖師遺訓,她們的付出,就是不願意雲隱山裏的孩子們再被世俗侵染。”
  她看著沈如筠的眼睛認真地說道:“所以她們應不應該走出去,要深思,再深思。”
  “師姐。”
  沈如筠起身,向後退了壹步,然後鄭重壹拜。
  “若是她們願意回到塵世,還請師姐照顧她們,她們都太單純,因世道艱苦而來,現在卻不知世道艱苦。”
  夏侯夫人連忙起身,回拜道:“若她們願意,我自會如照顧琢兒和玉立那樣照顧她們。”
  沈如筠道:“三十裏外……”
  她的話還沒有說完,夏侯夫人就接了壹句:“還有不少世間行走在那隱居。”
  沈如筠道:“師姐我們壹起去問問。”
  “好。”
  半個多時辰後,距離仙鶴神宮三十裏外的桃花塢,山下有壹排木屋,在山桃樹掩映之中。
  不遠處就是小河,河邊有壹座棧橋,岸邊也有桃樹,所以她們給這裏取名為桃花塢。
  每年三四月的時候,這裏山桃花開了滿山,桃花在樹上,她們比桃花還美。
  沈如筠和夏侯夫人在籬笆院門外停下來,兩個人都整理了壹下自己的衣服,然後同時俯身壹拜。
  “仙鶴神宮弟子沈如筠,弟子夏侯傾,求見諸位供奉。”
  仙鶴神宮的世間行走,十年而歸,不入山門,但她們被尊為供奉,地位比門主還要高。
  仙鶴神宮所有門人弟子,包括門主在內,若要求見供奉,當以晚輩之禮求見。
  其實按照規矩,門主也應有壹趟入世修行,歸來之後才能繼承門主之位。
  不過對門主繼承者的要求是最遲壹年必須回來,當年夏侯傾就是因為門規而走出雲隱山。
  可是她沒回來,師父又已經過世,所以沈如筠被推舉為門主,她並無世間行走的經歷。
  那幾間木屋裏都有人出來,她們似乎很好奇,卻都笑盈盈的迎了過來。
  其中有壹個看起來三十歲左右的女子,應該是和沈如筠同輩,這是壹個渾身上下都透著壹股無法抗拒的成熟韻味的女子。
  她並不妖媚,然而哪怕只是在妳面前走過,妳都會覺得這樣的女人,妳看壹眼,就會很久很久忘不掉。
  妳感覺自己忘掉了,某壹個瞬間想起來,她的樣子依然深深刻在腦海。
  她也不是和別人壹樣留著很長很長的頭發,她的頭發還不到肩膀,因為她覺得這樣不那麽麻煩。
  她穿著壹套粗布衣衫,不是長裙,麻布長褲很寬很肥,卻壹點也不顯得臃腫。
  她的雙手插在褲子口袋裏走出來,走路的姿勢有些懶似的,卻讓人覺得很舒服。
  她叫沈如盞,沈如筠的妹妹。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