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江山

知白

歷史軍事

家積貧則苦,國積貧則弱,家苦國弱,民何以生? 盛世文明興,亂世野蠻起,好在這中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三十七章 來壹趟去偽存真之旅

不讓江山 by 知白

2022-2-10 19:45

  為了保證冀州的秩序不會太過於崩壞,所以這壹開始,李叱對冀州城內的官員還算寬容。
  基本上就沒有動他們,是李叱還要觀察壹下城中局面,當然不可能是壹直都不動。
  這些人也知道現在要面臨什麽,如今這局勢,在地方上,已經不是妳出身高貴妳就還能說了算的。
  他們在心裏看不起李叱,壹個曾經的流浪孤兒,後來的燕山賊,現在搖身壹變成了冀州之主。
  這對於那些出身高貴的人來說,心裏上難以接受,可是表面上卻謙卑順從。
  他們可以在暗地中無時無刻的算計妳,但在妳面前的時候,壹定是個忠誠可靠的人。
  而且他們有著更為優秀的家境,有著更為出色的素養,還有著更為淵博的學識。
  所以當他們表現很謙遜的時候,會讓人覺得他們確實真誠。
  而他們這樣的人,風度又遠比那些泥腿子出身的義軍首領們要好的多。
  所以,更有迷惑性。
  當年虞朝宗就是在這樣的人面前,逐漸迷失。
  壹邊是大大咧咧的粗糙漢子們,壹邊是風度翩翩的世家子弟。
  壹邊只會說喝酒吃肉幹他娘的,壹邊卻是引經據典出口成章。
  然而這不是最無奈的地方,更無奈的地方在於,百姓們對身穿錦衣的人,有天生的敬畏。
  除非到了爆發的時候,這種敬畏變成了憤恨。
  在大楚這樣的天下,這樣的時代,但凡還有秩序,錦衣就代表權威。
  所以這些官員們在暗地裏商議的時候,覺得李叱應該也不是什麽難對付的人。
  他們能伺候的了潘諾這樣的人,難道還伺候不了李叱這樣的人?
  在他們看來,節度使潘諾見過世面站在高處,騙他不容易,可他們還是騙了。
  李叱這樣的人,比潘諾難道不是查得很遠才對嗎。
  就像是他們以往壹直做的那樣,把壹個人拉進溫柔鄉裏,拉進酒池肉林。
  他們有著足夠的學識,所以他們嘴裏說出來的漂亮話,就能編織出美夢。
  節度使府,張玉須從李叱的房間離開去找彭十七,商量壹下如何傳道勸民的事。
  沒多久,李叱手下人就來報告,說是原冀州府的府治大人曲程,府丞大人李耀之等人求見。
  李叱看了看手裏的雞蛋,忽然笑了笑,雞蛋有什麽好吃的。
  不多時,這原冀州府的壹群大人們就態度恭謙的進了客廳,他們也不敢落座,就站在客廳裏等著李叱。
  當李叱邁步進門的時候,這些大人們壹擁而上,作揖的作揖,噓寒問暖的噓寒問暖。
  李叱笑了笑,示意給大人們看茶。
  分賓主落座,府治曲程俯身道:“將軍回冀州,實在是我冀州百姓之福,百姓們盼將軍回來,如久旱盼甘霖。”
  李叱笑了笑,並沒有接話。
  這話太形式,李叱連接話的欲望都沒有。
  其實對李叱如何稱呼,這些大人們也是頭疼了壹陣,稱他為大當家?似乎顯得有些不妥當。
  大當家,匪類的大當家,不是這稱呼對李叱不尊敬,而是他們會覺得自己掉身份。
  他們這樣的人,對壹位大當家點頭哈腰,這讓他們有些不能接受。
  他們可以表現的和李叱心心相印,但不能表現出向李叱印賊做父。
  稱大王?
  稱李公子?
  似乎都不太合適,所以商量來商量去,唯有將軍這個稱呼顯得溫和。
  曲程又客氣了幾句,見李叱的態度不冷不熱,猶豫片刻後,覺得還是應該表明態度。
  於是他微笑著說道:“其實我們來,是想來向將軍請示,我們願意為將軍分憂,願意為冀州百姓再多做壹些事……”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李叱笑了起來。
  李叱道:“這是好事,諸位大人在冀州城裏德高望重,若諸位大人帶頭出面,百姓們也就有了主心骨。”
  “將軍才是冀州百姓的主心骨。”
  曲程連忙回了壹句,心情也稍稍放松了些,李叱話裏的意思,似乎沒有那麽強勢。
  所以曲程起身道:“我們幾個人商量了壹下,將軍這次回冀州,是為解百姓倒懸之苦而來,我們也是冀州人,也是冀州的壹份子,理當為將軍出力,理當出全力支持將軍。”
  他語氣壹轉,有些許沈痛地說道:“冀州多災多難,我等雖然盡力保民,可我等的能力有限,左右不了那賊人潘諾。”
  “這些日子以來,潘諾對我等也是極為陰狠,霸占了不少人家的家產,我等敢怒不敢言。”
  李叱想著,他下壹句應該就是……雖然我們現在都沒有什麽錢,但我們會拿出來全部支持妳。
  曲程語氣再次壹轉,嚴肅且真誠地說道:“但,將軍有救民之心,我等再辛苦也要全力以赴協助將軍,所以自願獻上家產,充盈府庫,為民謀生。”
  李叱起身,抱拳,樣子很震撼,也很真誠地說道:“實在想不到諸位大人竟然有如此愛民之心,和諸位大人相比,我著實慚愧。”
  他看向曲程說道:“曲大人的這拳拳之心,感召天地,我若是駁了大人的好意,天地那二老都會制裁我。”
  曲程壹聽,這話裏有些不對勁啊。
  李叱看向外邊喊了壹聲:“賈阮,甄艮。”
  原來掛刀門的大師兄賈阮和小師弟甄艮隨即進門,俯身道:“當家的,有什麽吩咐。”
  李叱指了指曲程道:“我今日讓妳們看看,何為高風亮節之人,曲大人說,為了冀州百姓他甘願獻出家產。”
  賈阮和甄艮同時看向曲程,同時說了壹聲:“果然高風亮節。”
  李叱笑著吩咐道:“曲大人有心,我們就要出力,總不能還讓曲大人自己動手吧,妳們帶上五百人,現在就去曲大人家裏,千萬要記住,不要莽撞,不要嚇著人,要有禮貌,而且做事要仔細謹慎,東西都要登記造冊,記得寫收據給曲大人。”
  曲程壹聽,這話怎麽聽著像是要去抄家的?
  李叱壹擺手:“去吧。”
  說完又馬上喊了壹聲:“等會兒。”
  他看向其他的大人們問道:“如果我剛才沒有聽錯的話,曲大人是代表諸位大人說的,意思是,諸位大人都願意獻出家產?”
  人家說獻出家產,就是個漂亮話而已。
  人家的意思是,我給妳點錢,妳還繼續讓我們做官,妳明白不明白?
  府丞李耀之連忙道:“將軍……這其中,這其中應該是有什麽誤會才對。”
  李叱臉色壹沈地說道:“諸位大人不會是說著玩的吧。”
  他看向賈阮說道:“剛才讓妳們帶五百人出去,既然大人們其實沒有想好,那妳們就帶五百人在這門外候著,等大人們想明白了再說。”
  他朝著曲程說道:“我恰好還有些事要出門,諸位大人先歇著,我片刻之後就回來。”
  說完邁步出門而去。
  留下壹屋子的大人們,面面相覷。
  他們已經開始後悔了,今天為什麽要來?
  之前他們以為李叱會動手,但是李叱沒有動手,所以他才會商量壹下,要不要主動來表個忠心。
  於是他們來了,於是他們後悔來了。
  李叱往外走,壹眼就看到唐匹敵在門外不遠處靠在那笑,他笑了笑走過去。
  唐匹敵遞給李叱壹個蘋果,他自己啃著另外壹個。
  “這些人以為妳和他們以前哄著玩的人壹個路子,給妳點好處,妳就繼續讓他們做官。”
  唐匹敵壹邊走壹邊說道:“哪裏想到妳是李扒皮,他們不主動上門,妳都在想著怎麽扒的他們傾家蕩產了。”
  李叱道:“瞎說,他們不主動來的話,我難道還會毫無緣由的去抄了人家的家。”
  說完這句,他自己噗嗤壹聲就笑了:“我會啊。”
  唐匹敵撇嘴。
  他問李叱:“妳打算把他們晾在這?”
  李叱道:“讓他們在這喝茶吧,咱倆分頭出去辦事,妳帶兵去諸位大人家裏幫忙打包,我去壹趟鳳鳴山。”
  唐匹敵問:“去鳳鳴山做什麽?”
  李叱把張玉須剛才跟他說的事說了壹遍,然後說道:“鳳鳴山上那些假道人,在冀州百姓眼裏卻是真道人,毀壞了道家名聲,我去把那地方給張玉須搶過來,假道人給真道人挪挪地方。”
  唐匹敵道:“我還是去糧倉那邊吧,抄家這種事,我不擅長,我去把余九齡換回來。”
  李叱道:“妳真狠……”
  唐匹敵若是去了,最多是把人家搬空,余九齡若是去了,得刮地三尺。
  唐匹敵哈哈大笑道:“誰當壞人都是當,總得有個人做壞人,九齡就很合適。”
  不多時,李叱叫了張玉須和彭十七兩人去鳳鳴山道觀,出門執之前碰到高希寧她們幾個,她們也要跟著去玩。
  兩輛馬車在半個多時辰後停在鳳鳴山下,李叱對這裏的印象很不好。
  第壹次來,是夏侯琢帶著李叱來的,在這,李叱見識到了什麽叫做人與人不壹樣。
  尋常百姓們想進鳳鳴山,在山路口就要交錢,據說壹共要交三次錢才能進到道觀大殿。
  要想進香還要孝敬香火錢,孝敬的少了,人家連香都不給妳,還會被笑話。
  更重要的是,李叱不喜歡這裏的最大理由,是這裏的道觀,和城中那座道觀是壹家。
  他剛到冀州之後不久,他師父長眉道人想去那道觀投靠,被人趕走,還壹頓奚落羞辱。
  不收沒什麽,羞辱人沒必要。
  鳳鳴觀在城中的那座道觀,純粹就是給達官貴人們建的,因為達官貴人們有時候會覺得爬山辛苦,鳳鳴山又遠。
  當初為了造壹個噱頭,鳳鳴山上修建了很長很長的石階路,意思是走過這些石階,才能體現誠心。
  而在城中那道觀裏,為了方便達官貴人,修了壹條石子小路,大概有三五丈長。
  還壹本正經的說是走過這石子路,與上山走過的石階路功德相當。
  李叱想著,這些鳳鳴觀的假道人們,如今這局勢如此,冀州已經易主,他們當然會老實些才對。
  然而李叱卻想錯了。
  他們的馬車剛到山下,就被路口幾個假道人攔了下來。
  那模樣,那嘴臉,真是熟悉的感覺熟悉的味道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