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寂寞劍客

歷史軍事

我這是在哪?
朱高遠有些茫然的睜開眼睛。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顆歪脖子老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三十五章 真的打不過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by 寂寞劍客

2023-10-25 22:10

  從雙方相距大約六百步,朱慈炯所率領的百余騎明軍斥候騎兵開始開火,按照平均四秒鐘左右壹發的射速,大約可以開15槍左右。
  因為騎兵沖鋒,需要60秒才能跑完六百步。
  然而實戰之中,根本不需要開15槍這麽多。
  盡管高立功率領的是大順軍後營的精銳騎兵,戰鬥意誌還是比較堅定的,但是當明軍斥候騎兵開完六排槍,卻還是毫無懸念的土崩瓦解。
  沒別的,實在是因為明軍斥候騎兵的槍法太準。
  除了剛開始三排槍因為距離遠,打得不是特別準。
  後面的三排槍,幾乎彈無虛發,每次都能撂倒百余騎。
  六輪排槍過後,出擊的大順騎兵就已經傷亡四百余騎,陣形也已經大亂。
  更讓高立功感到無比絕望的是,他們跟明軍斥候騎兵間還隔著三百多步,這要是繼續往前沖,結果只能死得更難看。
  於是乎,高立功果斷下令後撤。
  然後在後撤途中又挨了六排槍,又損失了將近四百騎。
  當高立功逃回高壹功的身邊時,三千騎兵已經沒了九百,竟折損了三成。
  “老二,妳在搞什麽呢?”高壹功的臉色黑得就像包公,“三千精騎對百余騎明軍,沒能幹掉對方且不說,還被對方打得屁滾尿流?屁滾尿流也就罷了,居然還損失了近千騎?妳是怎麽帶的兵,怎麽打的仗?妳怎麽不去死?”
  氣急之下,高壹功半點臉面都沒給高立功留。
  仗沒打好,高立功也沒臉辯解,只能叫苦道:“大哥,真打不過啊,明軍的這百余斥候騎兵太兇殘了,他們的鳥銃打得又遠又準,幾乎槍槍咬肉!”
  “哄鬼呢?”高壹功卻不相信,“明狗的鳥銃我又不是沒見過,不就是那副熊樣子?射程也就三十步,超過三十步就鬼都打不著!”
  高壹功對明軍火器的了解還停留在崇禎17年前的火器。
  “不是啊。”高立功連連擺手說,“對面明軍用的鳥銃屬實邪門,從五六百步開外就能打中我們,大哥妳要是不相信,可以問其他的弟兄。”
  高壹功還真找來了逃回來的大順騎兵,壹問之下發現高立功居然真沒撒謊,明軍騎兵的鳥銃居然真能在六百步開外射殺大順騎兵。
  “大哥,這下妳總信了吧,我們真的打不過。”
  高立功苦著臉道:“明狗的鳥銃太犀利,這仗真沒法打。”
  高壹功的眉頭便蹙成壹團,這下棘手了,因為雙方火器的性能相差太懸殊,根本就不在壹個層次上,這壹仗還怎麽打?
  沒法打!
  ……
  發出同樣感嘆的還有後營左果毅將軍馬重僖、右果毅將軍張能。
  馬重僖和張能幾乎同時率領壹軍分從倒馬關、土門關前出北直,迅即向保定及真定府城發起了攻擊。
  北直除了京畿的幾座縣城,其余的縣城大多都已經荒廢。
  但是像保定、真定這樣的府城仍有少量住民,也有明軍鎮兵駐守,而且每座府城的明軍足有壹個步兵團。
  當然不是滿編團,因為缺了軍官以及士官。
  但是這些鎮兵都來自新軍,都接受過最嚴格的軍事訓練,而且守城戰相對簡單,有經驗的老兵就能擔任最基礎的指揮。
  所以其結果就是,馬重僖和張能強攻多次,都鎩羽而歸。
  不僅沒什麽進展,反而白白折損不少人馬,端的是窩囊。
  幾次試探沒結果,馬重僖和張能便果斷率軍繞過保定及真定府城,轉道向北向著京師方向靠攏,準備先跟高壹功會合。
  ……
  進展最順的則要數李巖的這壹路3萬騎兵。
  李巖這壹路騎兵出黃榆關之後,便晝夜兼程,經順德府、廣平府直取臨清州,只要拿下臨清州,大運河也就被大順軍切斷。
  高壹功、李巖、馬重僖還有張能是約定日期同日出的兵。
  所以當高壹功打到北京城外時,李巖也已經打到臨清州。
  跟高壹功他們三個的受挫不同,李巖所部很順利的拿下了臨清州。
  只不過,李巖所部拿下的也只是壹座已經廢棄、空無壹人的空城,不要說人,連野狗都找不著壹只。
  其中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因為之前建奴和明軍對峙之時,臨清州這壹帶屬於前線。
  所以這壹帶的人口先是被大明遷走了大半,剩下的又被建奴擄去北京或京畿,所以處在北直、山東以及南直中間的這壹片就成了白地。
  這壹來,李巖所部就面臨壹個嚴重的困難——快斷炊了!
  “大哥,情況不太妙。”李年黑著臉報告道,“附近的清河縣、武城縣、夏津縣、高唐州甚至東昌府城聊城都找了,跟臨清壹樣都是空城。”
  “什麽,全都是空城?”李牟失聲驚呼道,“這怎麽可能?”
  “怎麽不可能,事實就是如此。”李年說道,“這些縣城州城甚至府城都遭廢棄,根本沒人,根本無糧可征。”
  “這可怎麽辦?”李牟皺眉道,“剩下的糧草只夠吃半個月。”
  李年沈吟片刻,說道:“大哥,這壹帶原本就是建奴與明軍的交戰地帶,當地的百姓不是死於戰亂,就是已經逃到了他處,這裏是不可能征到糧草了,要不然我們往北走,又或者往南去徐州,堵胤錫不是已經徐州屯田多年,那裏應該有糧草。”
  “可是徐州有明軍的南直鎮臺,足有15萬久經戰陣的鎮兵。”
  李巖幽幽說道:“此外,明軍還在夏鎮、徐州到坯州之間構築了大量銃臺工事,當年就連多爾袞親率的幾十萬建奴大軍尚且拿不下,何況我們3萬騎兵。”
  李年無言以對,因為李巖說的都是事實,南直鎮臺並不是機密。
  事實上,大順軍的情報工作還是可以的,知道不少明軍的情報。
  李牟道:“南下徐州不行,那就北上北京,明狗在徐州構築了大量的銃臺工事,北京總不至於也構築了很多的銃臺吧?”
  “北京倒是沒有銃臺,但是有18萬新軍。”
  李巖道:“而且這18萬新軍裝備有明軍最犀利的火器。”
  頓了頓,李巖又說道:“八裏橋大戰,就是這18萬新軍全殲了七十萬建奴大軍,妳覺得我們這3萬騎兵能打得過?”
  “嘎?”李牟啞口無言。
  好半晌,李牟黑著臉道:“徐州打不贏,北京更打不贏,我們幹脆回河套得了,趁現在還剩半個月的口糧,要不然就得餓死在山東。”
  “餓死不至於。”李巖笑笑,又接著說道,“堵胤錫不是在徐州屯田麽?而且種的主要是甘薯,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六月裏甘薯也能挖,雖然小點。”
  “去徐州挖甘薯?”李牟愕然道,“可我們打不過徐州鎮兵。”
  “誰說要打仗的?”李巖搖頭說,“我們只挖甘薯,不打仗。”
  這次來的目的就不是跟明軍打仗,而只是為了切斷京杭大運河。
  “明白了。”李年終於反應過來了,笑著說道,“大哥的意思是,利用我們騎兵的速度優勢到徐州去搶收甘薯,搶收到甘薯之後再回臨清州。”
  ……
  在李巖率軍到徐州搶收甘薯之時,高壹功又吃了敗仗。
  意識到明軍斥候騎兵裝備的鳥銃極其犀利之後,高壹邊果斷改變戰術,同時派出八個千騎隊,分別從八個方向朝明軍斥候騎兵發起了包抄。
  由於大順軍的騎兵繞了很遠的路,所以明軍的斥候騎兵沒能及時發現。
  然而,讓高壹功肺都要氣炸的是,明軍斥候騎兵在發現陷入包圍之後,只是做了壹個戰術動作就破掉了大順騎兵的八面合圍。
  什麽戰術動作?就是撤退到了那頭怪獸的附近。
  高壹功惱羞成怒之下,向怪獸發起了正面強攻。
  結果卻再次遭受慘敗,而且這次損失的騎兵數量更多。
  三天之內打了三場仗,三戰皆負不說,傷亡數字更超過了九千。
  看著少了壹大塊的騎兵隊形,高壹功心都碎了,這仗怎麽打的?明明還沒怎麽發力,結果稀裏糊塗的就折損了三成人馬。
  值得慶幸的是,張能、馬重僖他們趕到了京畿。
  在三路人馬會合之後,後營的騎兵主力又恢復到了四萬騎左右。
  但三路人馬會合之後,接下來何去何從,幾位主將之間卻有了極其嚴重的意見分歧。
  高立功堅決主張退兵:“大哥,真的打不過明軍,就算是騎兵也打不過,我們還是趕緊退回山西去,憑借山西的地形優勢長期堅守方為良策。”
  馬重僖和張能卻堅決反對退兵,認為應該包圍北京。
  “出兵北直,包圍北京是聖上的旨意,我等豈能抗旨?”
  “更何況北直的明軍皆為步兵,我們是騎兵,打不贏,總不至於跑不贏,既然如此,又為何要怕他們呢?”
  高立功和馬重僖、張能意見嚴重相左。
  高壹功也是舉棋不定,不知該怎麽辦?
  猶豫了半天,高壹功還是決定問過李巖再說。
  有過之前在陜北及河套的共事,高壹功對於李巖的眼光還是極其信服的,既然難以下決斷,那就只聽李巖的好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