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壹個明末位面

桃符

歷史軍事

“恭喜宿主,觸發壹個特殊簽到,獲得通往明末的時空門。”
聽著耳旁悅耳的提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九十五章 督糧參政洪承疇

開局壹個明末位面 by 桃符

2024-1-7 22:03

  踏踏踏……
  馬蹄聲在夜晚格外的響亮,夜色中三騎來到了岱峪山前,出了岱峪峪口,外面就不是藍田境內了。
  宋三娘這時留戀的看了看小洋峪的方向。
  也不知道是在留戀那座山,還是山上的墳,亦或者山上的那個男人。
  可能都有吧。
  呼呼呼!
  宋三娘正在楞神的功夫,緊跟著前面峪口突然亮起了壹連串的火把,而峪口之中也放置了路障,拒馬,宋三娘壹楞,這時就聽有人喊道:“我乃岱峪鎮守李德寶,前方可是宋姑娘。”
  “小姐。”
  丫鬟聽了這話看著宋三娘,宋三娘這時微微皺眉,他醒了嗎?
  這是宋三娘第壹個想法,緊跟著又想到:他要攔我嗎?那我要回去嗎?
  不我不能回去,玉梅姐的仇沒報,我不能這樣心安理得的生活在藍田,壹只耳必須死!
  宋三娘想著看著前方火把照耀下的男人道:“李德寶營長,放我走吧,我有重要的事情。”
  李德寶搖了搖頭道:“宋姑娘抱歉,我接受的命令就是把妳留在這裏,等別人來接手。”
  “別人?妳們旅長要來?”
  宋三娘皺眉,李德寶搖頭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要攔住妳,宋姑娘請稍等,應該人快來了。”
  聽了李德寶的話,看著李德寶執拗的樣子,宋三娘沈吟許久道:“罷了,既然如此,我就等等。”
  “下馬。”
  宋三娘對丫鬟們說道,同時心中暗自下定決心,壹會兒如何說服李朝生放她們走,而且就算這次走不成,下次她還要走,壹只耳不死,羅玉梅的仇未報,絕無罷休之日。
  宋三娘等了大約壹刻鐘,遠處就聽見馬蹄聲飛馳的聲音,片刻就見壹道身影追了上來,宋三娘看去竟然是石小磊,李朝生竟然未來。
  不由宋三娘心中五味雜陳,石小磊攔不住她,她應該可以走,李朝生未來攔她,是因為自己在他心中沒有地位嗎?
  也是,壹直以來都是自己的單相思,而今夜,自己也是覺得自己此去可能回不來了,最後放縱壹番,把自己給了他,在他眼中自己應該是個放蕩的女子吧。
  想著宋三娘有些失落,他會記得曾經有壹個叫做宋英的女子嗎?
  這時石小磊追了上來,跳下馬壹拱手道:“宋姑娘。”
  宋三娘壹拱手道:“小磊兄弟。”
  “我家旅長讓我來送宋姑娘壹程,並且有禮物相送。”
  宋三娘聞言壹楞,緊跟著看著石小磊道:“他還有別的話嗎?”
  石小磊搖了搖頭道:“旅長未多說什麽,只是讓我來時有些猶豫,是不是要自己來,最後還是選擇沒來。”
  聽了這話宋三娘明白了,李朝生也怕自己前來會攔下自己,可是他又不想讓自己下半輩子活在內疚之中,想到這裏宋三娘笑了笑道:“我知道了,妳家旅長送我什麽?”
  聽了這話石小磊掏出那把沙漠之鷹,宋三娘壹楞,她以為李朝生會送她壹個鐲子,或者金釵子女兒家的物品留個念想,她萬萬沒想到李朝生會把他壹直貼身攜帶的寶貝送給她。
  這把槍她見過,也見李朝生射擊過,知道這槍械的威力,石小磊這時把槍雙手遞給宋三娘道:“宋姑娘請收好,這可是我們旅長的防身之物,威力巨大,三十米內連續射擊,就算壹流強者也有殞命的危險。”
  宋姑娘聽了這話看著這把槍,想說妳帶回去留給妳們旅長防身,他這麽大基業將來想殺他的人肯定很多,可是又想了想,這種武器警衛班足足有十把,而且以李朝生的智慧,想要殺他真的很不容易,還有李朝生的武技也是很強大的。
  想到這裏宋三娘不再猶豫,接過槍道:“替我謝謝妳家旅長的好意,我收了。”
  石小磊聽了這話道:“我教妳怎麽用,這個是準星……”
  壹番傳授,又把李朝生給的壹盒子彈送給了宋三娘,說完這些石小磊就準備走了,這時宋三娘道:“等等,我有壹物,幫我帶給妳家旅長。”
  石小磊看著宋三娘,宋三娘這時說道:“我沒有什麽值錢的東西,就送他壹件特別的禮物吧。”
  想著宋三娘摸出刀子,割了壹縷頭發道:“送給他,我走了。”
  這時李德寶看向石小磊,石小磊點點頭,緊跟著路障拿開,宋三娘壹騎絕塵,身後兩個小丫鬟跟在身後,左右護衛,三人出藍田,此去,路途遙遠,山高林密,不知何年才能相見。
  石小磊看著三個人走了,嘆了口氣,自己旅長也是扭,這都不來,要是來了說不定就留住了,想著石小磊腦海裏腦補壹個畫面。
  宋三娘騎馬要走,李朝生在後面喊了壹句:“能不能不走啊?”
  宋三娘這時頭也不回的說壹句:“不走妳養我啊?”
  李朝生來壹句:“我養妳啊!”
  然後幸幸福福快快樂樂的生活在壹起,咦,我腦子裏為什麽會有這麽奇怪的東西……
  小洋峪,李朝生活動了壹下有些疲憊的身子,看著石小磊道:“所以,我送了她壹把槍,她送了我壹撮毛?”
  “額……是頭發旅長。”
  石小磊壹頭黑線,李朝生聽了這話搖了搖頭:“行,就算是頭發,啥意思?說明她發質好嗎?”
  石小磊這時撓了撓頭道:“我咋知道,要不我把郭胖子喊過來吧,他讀書多,知道的多。”
  李朝生聽了這話道:“行,去吧。”
  很快郭寶郭胖子從暖和的被窩裏被石小磊拖出來了,郭胖子罵罵咧咧的來到屋裏,看到李朝生強打精神道:“見過東家。”
  “打擾妳睡覺了抱歉。”
  郭胖子這時說道:“沒事,東家找我何事?”
  李朝生摸著下巴看著郭胖子道:“問妳個事,壹個女的把壹撮毛給妳啥意思?”
  “嗯?”
  郭胖子都楞住了,看向壹旁的石小磊,石小磊這時黑著臉道:“都說是頭發了。”
  聽了這話郭胖子道:“到底是毛還是頭發?”
  李朝生看著郭胖子道:“有區別嗎?”
  “區別大了,這毛是籠統概念,包括頭發,眼毛,胡須,腋毛,還有……”
  “頭發。”
  這時石小磊給出準確的答案,聽了這話郭寶道:“誰給的,這是有人看上咱們旅長了啊。”
  “怎麽講。”
  石小磊的八卦之心升騰起來,這時郭寶道:“頭發,咱們又叫做青絲,按照咱們漢人的婚俗習慣,結婚的時候需要在男女頭上各剪下來壹縷頭發,然後打壹個結,名為結發,咱們有壹詞結發夫妻,就是從此處而來。”
  “而壹個女子肯剪下壹縷頭發給男人,就是這個女子在表達愛意,算是壹種定情信物吧,大漢蘇武就曾經有過這樣的詩句: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旅長,這是誰家姑娘,不醜就娶了吧。”
  郭寶對李朝生說道,李朝生聽了這話聽明白了,原來是這個樣子啊,想著李朝生揮了揮手道:“行了,天也不早了,妳們回去睡覺吧。”
  “是。”
  二人對視壹眼離開了,走到門口李朝生還聽到郭寶詢問石小磊:“到底是誰給東家送頭發了。”
  李朝生這時看著桌子上那縷頭發:“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
  壹夜無話,次日清晨,迎著朝霞,李朝生在山上練起了劍,壹番操作下來,大汗淋漓,李朝生洗了把臉在小洋峪吃了口飯。
  並且詢問小洋峪鎮守羅黑塔,小洋峪現在開荒工作如何,聽了這話羅黑塔道:“現在開荒工作非常順利,並且許多在災民已經在小洋峪附近蓋起了房子,長此以往,小洋峪附近可能會形成新的村落。”
  聽了這話李朝生表示鼓勵,只要這些房子不蓋在峪口內,阻礙交通,並且離山寨壹裏之外,是允許蓋房子的,這是個好現象,百姓與軍隊駐紮在壹起,這叫軍民壹家親,如此長此以往,誰還覺得小洋峪這些是土匪?
  李朝生覺得這個現象很好,對羅黑塔表示鼓勵,不過強調軍紀壹定要嚴明,絕對不允許拿百姓壹針壹線,三大紀律,八項註意,都給自己背牢了,在拿出以前的土匪作風,他第壹個收拾他們。
  羅黑塔笑道:“不能,俺們現在都學好了,旅長放心。”
  李朝生笑著拍了拍羅黑塔的肩膀道:“妳小子喜歡翹尾巴,老子要時刻盯著妳,行了,出早操去吧,別在我這偷懶。”
  “是。”
  羅黑塔敬禮,緊跟著去跑早操了,吃過了早飯李朝生帶著人又巡查了其他山峪,開荒工作如火如荼,同時李朝生還重用了清風。
  清風可是個大才啊,最近被李朝生安排為水利部門的主管,最近正領著大家給各大山峪修建水渠呢。
  現在藍田縣不歸李朝生管,可是藍田的各大山峪都歸李朝生管,這些山峪開墾了農田肯定要進行灌溉,於是就開始了修建水渠,修建水庫。
  六大山峪占地很寬闊,開出了上萬畝農田,這些農田以前之所以沒有人開,主要是各大山峪土匪殺人,現在土匪開荒,那在不斷湧入的災民幫助下,六大山峪的開荒工程大大加速。
  開荒第壹年在藍田這裏有個說法是不能種莊稼,要放置壹年才行,主要原因是土地裏還有各種根莖,影響生命力並不怎麽頑強的農作物生長。
  可是李朝生等不了這些了,今年必須多種糧食,因為今年可是會糧荒的,比去年更可怕的糧荒。
  所以李朝生建議所有開荒的把地往深了挖,斬草除根,另壹方面,李朝生在現代購買了很多紅薯種子,還有馬鈴薯種子,玉米種子。
  開荒之後全給種上,尤其是紅薯,這東西生命裏極其頑強,而且產量高的離譜,比土豆還要高。
  所以在李朝生的建議下啊,六大峪口,不單是農田,就連道路兩旁,能給插上苗子的,都給插上苗子,多種出壹口糧,說不定就能多活壹個人。
  而且紅薯的好不單單是產量大,重點是紅薯葉子還能當蔬菜吃,種了紅薯連菜都省了,今年六大峪口是紅薯年。
  四月中旬,藍田老天爺開恩,下了壹場大雨,頓時讓全藍田的人都忙活起來,春雨貴如油啊,看著著天上的雨水,不管是地主老財,還是佃農莊戶都咧開了嘴,今年算是開了個好頭。
  雨下了壹天,把農田徹底澆透了,大家夥心情不錯,今年看來可能是個好年景,眾人心情很美麗,李朝生比大家都美麗,因為這壹場雨不單幫他把農田澆透了,還幫他儲存了半水庫的水,這可算是壹場意外之財。
  再加上去年冬天的大家夥存的雪水,池塘的水滿了,有了這些水,李朝生心底有了壹絲底氣,這賊老天還是給了老百姓壹線生機。
  不過這壹線生機只給了有準備的人,因為整個陜西境內,官員不作為,水渠,水庫能用的少之又少,根本沒有幾個有儲水的想法,然後就讓這寶貴的雨水白白流失。
  不過這場雨到底給藍田縣開了個好頭,貓了壹冬的莊稼人終於活份起來,大家開始忙碌,農民們開始下地。
  李朝生這時也在六大峪口視察,視察自己的莊稼如何,這時清峪,李朝生光著腳,跟著眾人在農田裏忙活。
  以往塵土漫天的日子不見了,地上的土地被澆透了,踩上去會發出咕嘰咕嘰的聲音,讓人心情愉悅。
  以前下雨天,李朝生很不喜歡,可是在來到了明末這個世界,李朝生對雨有了特殊的感情,這是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整個藍田數百萬人都在等著這雨水救命呢。
  咕嘰咕嘰,建設兵團的人在剛開荒的土地上,撒下李朝生買來了的化肥,化肥遇到水開始融化,浸入土地,然後有人用犁在地裏犁著,為了節省土地,李朝生開荒的地都是壹眼望不到頭的大壟,省去了田間地頭帶來的損耗,而災民們拿的是固定糧食,所以他們也沒有意見。
  十幾張犁壹起出發,農人扶著犁,前面老牛慢悠悠的走著,然後犁出壹條條壟溝。
  然後農人把地瓜苗,土豆種子,玉米種子之類的撒入地裏,當農人看著種子壹粒粒被種入地裏,臉上皺紋就會如同菊花壹般的綻放開來,這種歡喜是發自肺腑的。
  誰家農民不愛土地啊。
  看著大家夥勤勞的耕作,李朝生跟著忙碌了壹會兒,就起身,跟李朝虎打了個招呼,就騎上馬去下壹個峪口視察,所有峪口的人都在工作,沒有人偷懶。
  因為剛經歷過饑荒的災民,知道每壹粒糧食的不容易,人家山寨大王心腸好收留自己,給自己壹口飯吃,自己不努力幹活,對得起人家山寨大王嗎?
  災民們都有感恩的心,人家山寨大王救了自己的命,自己就要給山寨大王好好幹活,而且山寨大王還給了自己土地。
  就是自己開墾了二十畝荒地之後,山寨大王給的土地,這可是自己的土地,大家夥愛惜萬分,而且山寨大王說了,只要他們在壹天,這土地就是他們的,誰敢搶,山寨大王殺誰。
  於是乎災民們開始擁護山寨大王,希望山寨大王永遠存活下去,因為山寨大王在,他們就有土地,山寨大王要是不在他們土地就沒了。
  為了土地他們願意幫助山寨大王,而且經過這麽長時間的接觸,山寨大王人真的不錯,不蠻橫,買東西給錢,還經常接濟窮人。
  說他們是土匪真是冤枉人家了,畢竟人家幹的比官府都好,妳看看官府都幹些什麽狗屁倒竈的事,再看看人家山大王,這年頭誰是官,誰是匪,真的好模糊啊。
  而且漸漸的不但是災民,附近的百姓也發現這些山峪的新大王人不錯,從來沒有搶劫他們,路上遇到了,怕嚇到他們還會主動繞道走,而且還有很多農民在山上幫著種地,人家山大王是真的給糧食。
  給的還比地主家還多,這還是山大王嗎?
  而且山大王們還說了,只要他們在壹天,就可以給百姓們提供壹些種田的機會,百姓們很開心啊,這多了壹條收入的機會,家裏糧食也能富裕壹些,保證不餓死,這些山大王簡直就跟活菩薩壹樣。
  於是乎百姓們漸漸的也擁護起山大王,與民秋毫無犯的山大王,那還是土匪嗎?
  這個問題在藍田人心中打了個問號,而且這些山大王不但不搶百姓,還給百姓糧食,這是土匪嗎?
  百姓們動搖了,日久見人心,現在百姓們已經不抵觸這六大山峪了,想來不久後就會變為擁護與愛戴,到那時誰是官,誰是匪,誰又說得清呢?
  到那時官軍要剿匪,首先受到的阻力不是土匪,而是百姓,壹個百姓他們不怕,十個也不怕,那壹千個,壹萬個,二十萬藍田百姓都不準剿匪的時候,官軍真的敢動手嗎?
  天下人不是傻子,當朝廷不能給他們庇護的時候,他們就會找自己的庇護,六大山峪的洗白,就是李朝生目前的壹個工作方向。
  這些天看了很多偉人的著作,想了很多,為什麽八路剿不滅,因為八路代表的是廣大農民的利益,反對的是剝削與壓迫,所以百姓們會自發保護己方友軍。
  所以當軍隊真的深深紮根在基層的時候,他們真的堅如磐石,誰敢動,不怕激起民變嗎?不怕被天下悠悠眾口罵死嗎?
  誰人不怕,別說大臣,就是那高高再上的九五之尊,敢不敢派兵屠滅壹縣,當然了,韃子敢,那群畜生不是人,他們敢。
  春耕進行的火熱,所有人都在努力的工作,李朝生則在思考,光靠壹縣之力很難力挽狂瀾,自己應該繼續擴大自己的勢力。
  所以不要滿足於藍田,自己應該看看靠自己最近的大城市西安了,西安作為陜西的經濟政治中心,自己應該有自己的線報系統,不然自己豈不成了睜眼瞎。
  而在西安安插間諜系統,最好的方法是找個官府裏的人,可是咱們沒有人脈啊,所以現在只能從商業入手,自古官商勾結,只要商業做大了,自己完全可以勾結官府,到時候咱們也學學那些大商人,以金錢影響政策。
  想明白了這些,李朝生首先盤算了壹下自己的本錢,搶了範家二十多萬兩,幾大山峪也不少,再加上他原來有的,李朝生現在手裏竟然有三十五萬兩銀子。
  這麽多銀子,李朝生說自己是陜西首富可能吹牛逼了,但是藍田首富肯定沒跑,李朝生想了想,直接下令準備組建商隊,去西安府做買賣。
  首先是買賣方面的人才,李朝生在壹堆人裏挑選,最後選中了茶葉鋪老土,老土做買賣這麽多年,對買賣壹道很精通,而且還當了這麽多年的間諜,絕對是個人才。
  於是商鋪未來掌櫃的老土,然後就是安保力量了,李朝生從保安軍裏抽出了壹個連,由連長王十二帶領。
  王十二可是個人物,忠心這方面絲毫沒有問題,人也很精明,打起仗來也不要命,曾經獲得過清峪保衛戰壹等戰鬥勛章,藍田統壹戰二等戰鬥勛章。
  王十二把他找過來,擔任保安工作,然後就在山裏收了些山貨,準備進西安看看情況。
  這壹行,眾人化裝成商隊的樣子,警衛班十個人跟隨,全都是帶著槍械,不過槍械提前讓李朝生送到了現代世界。
  包括壹些兵器,眾人壹行只是帶了幾把短刀與棍棒,當然戰鬥的時候,只要給李朝生壹點時間,就能把武器拿過來使用,這時空們讓李朝生用成了儲物空間。
  商隊集合,石小磊看著李朝生道:“旅長,咱們是不是該給商隊起個名字啊?”
  李朝生聽了這話看了石小磊壹眼道:“出門記得叫東家。”
  “是是。”
  聽了這話石小磊表示剛才是口誤,緊跟著李朝生沈思起來,商隊是要有個名字,而且這名字肯定要響亮壹些,壹個絕對能發財的名字。
  李朝生想了想,自己應該是賣貨的,既然如此,不如就叫做:淘寶商隊!
  “淘寶商隊?這名字咋怪怪的?”
  石小磊聽了這個名字嘀咕道,壹旁郭寶也皺眉道:“這淘寶何意?”
  “字面意思,淘換寶貝。”
  李朝生說到,聽了這話郭寶咂咂嘴道:“倒是合情合理。”
  聽了這話李朝生直接拍板道:“行,就叫淘寶商隊,記住了,這次出行都給我打起精神來,西安可是大城市,別給老子露怯。”
  “是!”
  眾人應道,李朝生聽了這話看了看護衛道:“大家夥別板著自己,盡量放松,別搞得跟軍事押運壹樣。”
  聽了這話眾人連忙點頭。
  商隊四月下旬組建,五月初,正式進發西安。
  商隊壹共由十八輛車,車上全是貨物,壹共花了李朝生大約壹萬兩,這些貨物運到西安府,大約能賣出壹萬二千兩的樣子,這壹趟幾乎沒啥賺頭,因為李朝生收的時候,只是花了略低與市場的價格,到了西安也賣不出天價。
  不過這個不重要,李朝生這次主要是帶著大家夥在西安府紮根,最好是能夠盤下壹些商鋪,好做大買賣,因為只有做了大買賣,才能在西安搞出名堂,才能跟官府的人有接觸,才能獲得壹手官方的消息。
  大車從湯溝鎮出發,出湯溝鎮過長安縣進入西安城內,這壹路先是鄉間的小道,這小道很難走,讓李朝生覺得,自己要是有功夫應該修修路了。
  這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壹路前行,由於車隊很大,到了長安縣內,吸引了這裏的土匪的註意力,不過看著押隊的人壹個個人高馬大,而且目光銳利,倒是沒敢動手。
  長安縣的土匪沒有藍田的土匪那麽囂張,主要是因為這裏有長安衛所的存在,這土匪隊伍壹旦做大了,長安衛所就剿匪,剿匪可是個好活啊,畢竟土匪可都很肥。
  長安衛不能明著打劫老百姓,就暗地裏養土匪,就跟養豬壹樣,讓土匪去搶百姓,然後轉過頭他來搶土匪,如此循環,富了長安衛所,苦了長安縣的百姓。
  大車上了官道,這時官道上倒是人來人往,大部分都是做小買賣的,這官府不收商稅,腦子活的百姓就自己幹點小買賣。
  百姓們推著獨輪車,哦,這裏百姓叫做雞公車,穿行在官道上,偶爾也有趕著驢車的,不過看到李朝生這龐大的車隊,全都讓開。
  大買賣家的地位在民間還是很高的,大部分人都知道這些大買賣家財可通神,都不敢惹。
  李朝生這時騎在壹匹馬上,壹路前行,突然看到壹旁路邊有人有人賣李子。
  李朝生不由覺得口渴,便讓谷子上前去買壹些,結果谷子很快就垂頭喪氣回來了,原因是,對方竟然不收銅錢,而銀子太大,對方找不開,這就很惱火。
  李朝生好奇詢問他們都怎麽賣李子啊?
  谷子回答道:“以物易物。”
  李朝生楞住了,當壹個國家的法定貨幣買不了東西了,這代表什麽?
  這代表百姓對國家已經失去了信任,這對壹個王朝是非常危險的信號。
  而且銅錢不用了,對百姓的商業發展也是很大的阻礙,畢竟錢發明出來就是方便交易,現在不用,豈不是壹種倒退。
  這時李朝生看著壹旁的郭寶道:“百姓為什麽不用銅錢了?”
  聽了這話郭寶道:“第壹是今年糧價漲得太厲害,銅錢跟不上了,百姓們也不知道該如何用銅錢定價,不如直接用貨物換貨物。”
  “第二,銅錢現在越來越假了,現在壹枚銅錢,鐵占到七成,那裏還是銅錢,完全就是鐵錢,這種鐵錢百姓當然不願意收,所以索性不用了。”
  李朝生聽了這話感覺這情況很嚴重啊,貨幣不用,那金融體系就容易崩壞,那對壹個國家的傷害太大了,這個要記在小本本上,以後要改變壹下。
  李朝生到底是沒吃上那李子,不過沒吃上也就沒吃上吧,到了西安城內在吃好的。
  繼續前行,前面慢慢出現大戶人家的車隊,這些車隊用的都是騾子與驢子。
  陜西人陜西人很少有人養馬,不是不能養,只是養馬不安全,這年頭老打仗,壹打仗朝廷就下來收馬,見到有馬的就拉走征用,而且土匪也要馬,看到了就來搶,久而久之,大家都不養馬了。
  窮人家養頭驢,富人家就養大青騾子。
  養驢養騾子,官府不征收,難道還讓騎兵騎驢打仗,那能追上誰?
  而李朝生這次出門也吸取了經驗,拉車的用騾子,隨行的也都幾乎騎著騾子,只有李朝生有身份的人,這才騎了壹匹馬,不過也不是好馬,隨時準備著被朝廷征用。
  又行了片刻,前面就到浐河了,浐河是灞河最大的壹個支流,發源於李朝生的藍田,由湯溝鎮的湯峪河,岱峪河幾條小河匯流而成。
  河上有壹座木橋,這時木橋兩端有十幾個士兵站在那裏,瞪著眼睛,拿著武器收過路費。
  而且收的很有章法,單人空手過河不收錢,帶東西的收錢,兩人以上結伴過河者也收錢,乞丐不收錢,富人肯定收錢。
  這在這裏殺富濟貧嗎?
  攔橋收錢,這要不是穿著官衣,李朝生還以為遇到土匪了,老土這時在壹旁看著皺眉道:“我前些日子從這走也沒有收錢的啊,這啥時候多了這麽壹出?”
  石小磊這時皺眉道:“東家,就這麽兩個兵敢攔咱們,要不要都給結果了?”
  李朝生聽了這話看了石小磊壹眼道:“不用,咱們買賣人,怎麽老嘮那土匪嗑,別動不動就殺人。”
  石小磊聽了這話聳了聳肩道:“知道了。”
  李朝生這時笑呵呵的說道:“行了別犯嘀咕了,既然從這走,就遵守人家規矩,走過去問問。”
  李朝生帶著車隊走過來,幾個官兵壹看這邊有大活,連忙都站了起來:“站住,大車過橋,壹輛車二兩銀子。”
  聽了這話李朝生這時笑道:“幾位官爺,這橋以前不收費啊,是誰讓妳們在這收費的?”
  士兵看了看李朝生衣著華麗,還騎著馬,應該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得罪不起,於是拱了拱手道:“公子莫怪,這都是我們洪大人的旨意。”
  “洪大人?哪位洪大人?”
  李朝生壹皺眉,這時士兵道:“督糧參政洪承疇,洪大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