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湛陽

歷史軍事

黃昏的光芒壹點都不比正午薄弱多少,雖然並不刺眼,但也能在大地上鋪上壹層蟬翼般的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二十五章 家訓

盛唐大公主 by 湛陽

2024-2-5 22:59

  壹轉眼就到了正月初七,朝廷又要開始上班了。
  因為馬上就要發生戰爭了,李月辰也不好繼續摸魚了,也只能乖乖的去兵部上班了。
  初八當天早上,李月辰練完功吃了口早飯,正準備出門去上班,小冬過來報告:“殿下,有外國使者求見。”
  “啊?哪裏的?”李月辰壹臉疑惑的問道。
  “有日本,新羅,還有……”
  “行行行,叫他們去正廳吧。”李月辰擺了擺手,加快了壹些速度,叫伊嘍茹過來幫自己綁頭發。
  來到了正廳,早已經等待在這裏的使者們連忙起身行禮。
  “諸位免禮,坐下說!”李月辰擺了擺手,“不知諸位今日來此,所為何事?”
  幾位使者互相之間看了看,似乎都不太好意思說。
  然而李月辰可沒心思跟他們耗著,輕輕用手指敲了敲桌子:“若是不說,那就請諸位回去吧,本宮作為兵部尚書,平日裏還是較為忙碌的。”
  使者們壹聽這話就有些急了,紛紛互相開始使眼色。
  最終還是日本使者粟田真人站起身,有些尷尬的說道:“這……我等只是想問,此次出征,我等能否同行?”
  “哦?”
  這倒是讓李月辰來了興趣,“諸位為何突然對此次出征有興趣了?”
  “這些年殿下研究了各種神兵利器,我等只是想要同去,跟著長長見識……”
  不得不說,在這邊待了這麽多年,粟田真人對人情世故這壹套學的相當好。
  別的不說,至少現在的說話的這方面已經開始有了漢人的感覺了。
  對於他們想要跟著去看看的行為,李月辰並沒有當場拒絕,而是低頭微微思考了壹下。
  說實話,她覺得是沒問題的。
  在科技碾壓的情況下,吐蕃的勝率是無限接近零的,帶著他們去看看未嘗不可。
  雖然說照相機已經發明出來了,但還沒有到可以隨時記錄戰場上的每壹幕的能力。
  親眼看到的才是最為震撼的,若是讓他們看看,對國家也是有好處的。
  就如同當年鷹醬的海灣戰爭壹樣,狠狠地秀了壹下肌肉,讓當時其他國家全部都是壹頭冷汗。
  不如這次也趁此機會讓其他國家壹並觀摩,讓他們明白現在的大周已經變得更加強大了,以後千萬不要找麻煩。
  也讓他們明白壹下,什麽叫指引世界的燈塔。
  ……
  來到了皇城之後,李月辰並沒有馬上去兵部,而是先去集仙殿看了老媽,說了壹下早上各國使者來找自己的事情。
  剛剛吃完早飯的武則天正在拿著絲巾優雅的擦嘴呢,聽完了她的匯報之後,淡淡的問道:“妳認為如何?”
  李月辰回答道:“我的意見是,可以帶著他們。此次阿娘禦駕親征,也算是個態度不是?”
  說到底,皇帝禦駕親征,本身就代表了這次的戰爭必須要拿下來的態度。
  所以讓這幫外國使者跟著倒是無所謂,還能順便做個見證,到時候將這場戰爭的結果傳達到他們自己的國家去。
  至少如此壹來,未來幾十甚至上百年內,沒有人敢對自己這邊動心思了。
  至於壹百年之後,貨幣和文化體系的形成,已經足夠完全改變世界的新秩序了。
  武則天微微點頭:“既然如此,那便按妳說的辦。”
  皇帝壹句話,給這件事情完全定了性,這次出征,可以帶著這些外國使者壹起去。
  於是李月辰回去之後便告訴他們,準備收拾壹下吧,三月初壹正式出發。
  粟田真人收到消息之後還刻意來到公主府詢問:“殿下,這三月初壹出發,來得及嗎?”
  “放心,來得及!”李月辰沒有回答的太過具體,笑的壹臉神秘。
  既然決定帶著他們了,那這次出征,肯定能讓他們驚掉下巴。
  他們這邊雖然是三月初壹出發,但現在其他軍區的空突部隊卻已經提前出發了。
  他們會在正月月底到達益州,修建臨時營地,到時候跟著大部隊壹起行動。
  其他軍區的步兵沒有過去,他們平時沒有在高原訓練的經驗,說不定會引起高原反應。
  空軍不壹樣,目前的熱氣球和飛艇都沒有加壓設備,能夠作為空軍的,基本上都能適應五千米以內的高度。
  益州軍區的李守禮和李守義也都已經做好準備了,目前已經全面進入了戰備狀態。
  同時,附近各州府的其他物資也都已經裝車,開始往軍區運送了。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開始之前,後勤的保障必須要先做好才行。
  最近這段時間裏,最忙的人其實是李賢。
  作為兵部總後勤部門的負責人,戰爭開始之前,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由他來負責。
  火藥準備多少,火炮和手雷的數量以及飛艇熱氣球等等……所有的事情都歸他壹個人管。
  ……
  東都這邊,目前看似壹片祥和,但實際上兵部已經徹底忙瘋了。
  李月辰基本上每天回到公主府都已經快要子時了,回去之後都沒空跟她們聊天,基本上倒頭就睡,不能耽誤第二天早起練功。
  不過好在這種忙不是瞎忙,而是有秩序的忙,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麽。
  就在這種忙碌之中,迎來了新壹年的上元節。
  今年的上元節跟往常壹樣,白天的報紙上就通知了今天晚上依然有煙花可以看。
  打仗歸打仗,但是戰爭跟民間的關系並不是很大,所以該有的活動還是要有。
  哪怕現在已經取消了宵禁,但正月十五這壹天對民眾而言依然是必須要上街的壹天。
  就因為有煙花可以看,這是壹年到頭能看到的最美好的景色之壹了。
  還未入夜呢,街上就人潮人海,摩肩接踵了。
  皇城的城墻上,看著主街道上幾乎已經快要無處下腳的人群,李月辰忍不住挑了挑眉毛:“近幾年這人數倒是越來越多了……”
  旁邊的上官婉兒回答道:“對啊,感覺這外國人的數量都多了不少呢。”
  “這不恰好說明我大周國力蒸蒸日上?”李顯壹邊回答壹邊笑呵呵給老媽添水。
  “喲,想不到如今三郎也學會奉承了。”武則天笑呵呵的說道。
  其他人也都跟著哈哈大笑起來,趁著現在女眷們還沒來,壹家人說話倒是輕松不少。
  ……
  上元節的煙花比往年更加漂亮了不少,在空中炸開之後五顏六色的,讓民眾們壹陣歡呼雀躍。
  作為壹年壹度的盛會,無論達官貴人還是販夫走卒,這壹刻都在用心觀賞著空中炸開的焰火。
  不少人甚至都在以此祈禱,希望來年風調雨順,家人平安。
  皇城的城墻上,皇帝壹家人也都面帶微笑的看著空中綻放的煙花,感受著盛世的美好。
  如今國泰民安,經濟繁榮,全國都不用擔心餓死人,無論是皇室還是平民,收入都在穩步增加,的確已經是繁榮的盛世了。
  這不是吹噓出來的,而是每個人都能真實感受到的。
  所有人都能看到國家的進步,也能看到皇室的進步。
  而李月辰則是壹只胳膊搭在墻垛上,看著空中綻放的煙花,思索著文明等級的提升,自己究竟還有什麽能做的。
  這些年來,改革軍隊和稅制,發展科技,確實讓這個國家產生了巨大的改變。
  但若是想要文明等級提升,到底還有什麽事情是自己應該去做的呢?
  ……
  這個問題當天晚上並沒有在煙花下面悟出來,但是在第二天,她將這個問題拿到了集仙殿,讓老媽和哥哥姐姐們跟自己壹同討論。
  今天是正月十六了,年已經算是過完了,壹家人又聚集在壹起,享受著忙碌前的寧靜。
  “文明等級提升……”武則天楠楠自語著咀嚼了壹下這番話,表達了自己的疑問,“為何要提升這所謂的文明等級?”
  李月辰端起了茶杯:“在我有生之年內,應該能讓大周無敵於全世界,但無敵之後,又該做什麽呢?若是什麽都不做,恐怕會很快墮落下去……人性就是如此。”
  義陽公主雙手撐著下巴:“之前辰兒是如何想的呢?”
  “之前……只是有個概念,但有些籠統。”李月辰回答道,“之前的想法是讓未來的後人,學會給自己制造敵人,從而起到鞭策自我的作用。然我國人,天生就有自己吃苦讓兒孫享福的心態和想法,故此……”
  自己吃苦讓兒孫享福,本質上出發點肯定是好的。
  但是看看如今東都城裏的大多數紈絝,就知道這條路肯定是有問題的。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很多時候也都是這個道理,讓兒孫享福,等於是把人慣壞了,根本無法培養成材。
  聽到女兒在擔心這個問題,武則天卻忍不住笑出了聲:“辰兒向來聰慧,卻連這等問題都想不出解決之法?”
  李月辰擡起頭:“還請阿娘賜教?”
  “妳壹向討厭世家,其中緣由為何?”武則天端起茶杯,淡淡的問道。
  “自然是他們把持朝政,分化皇權,壓迫百姓……種種行為,於國無利!”李月辰回答道。
  武則天微微點頭:“但妳討厭他們,便要將其全部打死?可有想過,世家為何能代代富貴?又為何自古以來,便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自然是因為……”
  說到這裏,李月辰卻微微壹楞,是啊,因為什麽呢?
  都說富不過三代,原本以為是定論,但為何那些世家就能代代富貴?
  仔細想想,答案似乎挺簡單的。
  就算是在九品中正制的情況下,這些大家族的繼承人也都是有文化底蘊的,並不是隨隨便便壹個傻子都能被推舉出來繼承老爹的官職。
  這裏就涉及到壹個問題,家風……或者說,家訓。
  在家風和家訓的作用下,這些大家族的孩子並不會被培養成只會享福的二世祖,反而會更加認真的學習,力求將讓家族更加壯大。
  代代如此的情況下,自然能夠造就千年世家。
  除了家風家訓,另外就是知識和文化。
  世家掌控著知識和文化的解釋權,自然也就擁有了跟皇帝爭權奪利的底氣。
  同時還能進壹步提高自己的社會影響力,成為皇帝不可輕易忽視的力量。
  舉個最直觀的例子,曲阜孔氏壹族。哪個皇帝不得給人家三份薄面?
  想到這裏,李月辰微微點頭:“孩兒明白了,想要地久天長,保證我皇族的未來,還是需要制定壹份家訓才行……”
  實際上漢人的文化裏,不僅講究要下對得起兒孫,還講究上要對得起祖宗。無論時代怎麽發展,這刻在基因裏的文化其實是很難改變的。
  所以未來的皇族,需要壹份明確的祖訓,讓後人能夠明確的學習。
  “辰兒果然聰慧。”武則天輕聲誇獎壹句。
  “經過阿娘這麽壹提醒,孩兒倒是想出來個防止世家日後打壓皇權的法子。”李月辰突然說道。
  武則天滿眼都是欣賞的神色,自己這個女兒,從小便說過要舉壹反三的思考,在她自己身上倒是體現的分毫不差。
  “哦。具體說說?”
  “自古以來,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乃是因儒家壹家獨大。自漢武帝以來,獨尊儒術所致。日後既然國家要改革,不如重新讓百家爭鳴!”李月辰微笑著端起了茶杯輕輕抿了壹口。
  這句話卻讓李顯皺起了眉頭:“不尊儒術,如何保證我皇族統治?”
  “阿兄,統治已經是過去了,未來的國民需要的並非統治,而是領導!”李月辰回答了他的疑問,“況且,從帝王心術而言,百家爭鳴,不也符合制衡之道?”
  李顯挑了挑眉毛:“今日這話若是傳出去,妳便等於得罪了全天下的讀書人了。”
  “得罪便得罪了,我何須在乎他們的看法?”李月辰擡手用小拇指掏了掏耳朵,“不過此事也不必著急,徐徐圖之就好。”
  “那第壹步妳當如何開始?”李顯問道。
  作為未來的皇帝,他希望這個國家能保持穩定,別壹下子給玩崩了。
  “律法!”李月辰回答道,“自古以來,皇族以仁孝治天下,但這應該是道德層面。在此之下,應該依法治國才是。”
  李顯搖搖頭:“重新啟用法家,儒家可不會坐以待斃……”
  “放心,他們會隨著時代改變的。”李月辰笑了笑,“仔細想想,儒此字拆開來看,儒,人之需也。當人需要改變的時候,它自然也會跟著改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