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瀚海唐兒歸

人到中年紙老虎

歷史軍事

這裏應該還是西北某處,張超伸手在門口被風沙侵蝕的斑駁土墻上扣了扣,這是他唯壹能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四十七章 九月九日重陽節

瀚海唐兒歸 by 人到中年紙老虎

2024-2-5 23:15

  937年八月底,就在馬嵬坡下和談後不久,李從照率領鳳翔軍讓開了興平,把這個小縣城讓給張昭作為駐紮點。
  同時仍然有壹部分鳳翔軍被圍在了馬嵬坡附近,李從曮也被張昭帶到了興平縣城。
  李從照則會鳳翔去籌集物資,要等到他們承諾的三十五萬貫到齊之後,張昭才會放人。
  安審琦的速度倒是比鳳翔軍要快得多,張昭只在興平縣等了三天,價值十八萬貫的布帛、金銀器、銅錢,以及數萬石糧草,都被送到了興平縣。
  不過郭天策的神情,卻有些不太對勁,他拿著厚厚的壹疊分類清單找到了張昭,這個清單是張昭用來統計安審琦送到的各種財貨物資的。
  “司空!這十八萬貫中,除了價值七萬余貫的金器、錦帛以外,其余物資,很多應該都是從民間收上來的。
  其中好些布帛上,還有各家各戶自藏的畫押,銅錢從磨損程度來看,不是存在府庫中,而是經常在用的。”
  郭天策用了壹個很平和的‘收’字,但張昭知道,這不是收,而是安審琦從民間搶來的。
  或者說叫攤派來的,平攤到長安附近每個人身上,就是幾百錢了。
  別以為這錢不多,實際上真不少,那些貧苦人家,壹家連老帶小也有五六口人,這壹下就沒了兩三貫,說是傾家蕩產也不為過。
  而且就現在這吏治,壹層層往下盤剝是常態,有錢的反而出不到多少,往往都是窮苦人出了大頭。
  更何況,給了張昭十八萬貫,那些貪官汙吏,不得上下其手,給自己再弄個十幾萬貫分潤分潤?
  張昭沈吟了片刻,這安審琦果然是個老狐貍,他這麽壹搞,合法的讓晉昌軍上下搜刮了壹波民間,爭取到了晉昌軍的軍心。
  還把屎盆子給扣到了他張昭頭上,讓他這個幾月收攬的民心,瞬間就化為烏有。
  “天策妳放出風聲去,就說某要把這十萬貫來自民間的窮苦錢還回去,自己出十萬貫犒賞,看看將士們是怎麽認為的?
  如果將士們並沒有多少抵觸之心,甚至認為某做得對,那妳就趕緊組織人手,把長安及周邊幾個縣的鄉老、裏長、耆老都組織起來。
  咱們按繳納的比例,把這十萬貫,還給長安百姓!”
  “司空真仁義之主,臣替長安百姓,叩謝司空了!”郭天策竟然滿是感動的跪下給張昭行了個頓首禮。
  “行了,起來吧!快下去安排。”
  張昭明白郭天策的心情,他們郭家,也要算是長安人了,祖先的墳塋,也都在長安附近。
  郭天策出去安排後,韓七娘子和丈夫趙今方被召了進來,經過這些天的調養,趙今方身體已經完全恢復。
  張昭給他兩找了二十幾個幫手,嗯!說是幫手,實際上就是學徒。
  而且張昭還任命趙今方為從八品的醫監和充隨軍醫士督監,張昭從涼州帶來的二十幾個醫士,也由趙今方管理。
  不過這次召他們夫婦過來,不是討論醫藥的事,而是討論蜀國的事情。
  巴蜀偏處西南,比起戰亂的中原,特別是孟家的後蜀建立以後,已然成為了世外桃源。
  按後世統計,此時的孟蜀四十余州兩百多個縣,賬面人口就有三百多萬,加上隱戶,起碼有五百萬左右。
  蜀中富庶,乃魚米之鄉,有天府之國之稱。
  這樣的地盤,富戶壹定極多,這樣的世外桃源,也壹定會奢靡成風,消費力爆棚。
  比起雖然有壹千多萬人口,但常年戰亂,百姓都想著辦法囤積糧食不敢消費的中原,他們才是冰糖、白糖的大客戶。
  而且蜀中的錦帛、桐油、茶葉、生漆,這些也都是河西隴右和安西河中急需的商品。
  發展與後蜀的經貿往來,成了張昭最關註的事情。
  這麽壹想呢,對於安審琦,張昭也不那麽恨了,因為哪怕就是為了打通商路,他也要跟盤踞鳳翔,手握入蜀通道的李從曮大戰壹場。
  不過,要打通蜀國的商路,讓河西商人進入蜀中,肯定要後蜀國主孟昶的點頭才行。
  可張昭雖然馬上就要得到隴右節度使的官職,甚至也能稱王壹方,河西隴右加起來,也有壹百多萬到兩百萬人口。
  但跟盤踞蜀中富庶之地的孟家比起來,他張昭,身份也還低了點。
  更何況他畢竟還是中原王朝的臣子,大張旗鼓派使者去溝通蜀國,也還不太合適。
  韓七娘子知道這個情況後,就主動找到了張昭。
  張昭這也才想起來,韓七娘子就是蜀中武德節度使梓州(四川三臺)人,更重要的是,他的兄長,就是蜀中名醫韓保升。
  韓保升此人,是歷史上著名的儒醫,以《新修本草》為基礎,編撰了《蜀本草》壹書,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多有引用。
  他精於醫理,又深知藥性,時人稱贊為‘治病用藥不拘局方,臨床施藥輒有神效。’
  而且韓保升跟精通醫理的孟昶關系很好,是孟昶的翰林學士,他為蜀本草做的圖經(插圖畫)之序,就是孟昶親自寫的。
  有了這樣的關系,就大大方便了張昭搭上孟昶這條線,將商路拓展到蜀中。
  張昭立刻讓二舅宋善融為密使,讓他拿上韓七娘子寫給兄長韓保升的家書,前往蜀中,求見孟昶。
  翌日,郭天策前來報告,歸義軍上下,都很支持張昭將其中十萬貫,退給長安百姓的舉動。
  張昭立刻任命郭天策與郭廣勝全權負責此事,兩人召集了長安壹府六縣數百位鄉老裏長和耆老,制作了詳實的回退補償方案。
  此方案,把長安城的安審琦看的目瞪口呆。
  這可不是單單退還十萬貫那麽簡單,這更體現了張昭手下,有壹支十分高效的行政班底。
  他本來想打擊下張昭的聲望,但反倒讓張昭又刷了壹波聲望。
  而且在這個組織退還的過程中,歸義軍的官員深入到了各縣的鄉裏之中,收集了大量本土本鄉的情報,甚至已經開始繪制長安附近的輿圖,掌握基層的信息。
  ……
  九月初九,重陽節,這是唐代最重要的節日之壹,時人都要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家人團員、飲宴歡聚等。
  後世的重陽節不流行,那是因為它的功能壹半分給了中秋節,壹半分給了春節,所以就變得不尷不尬的。
  但在這個時代,重陽節極為重要,張昭就幹脆選擇在這壹天,將十萬貫的財貨,返還給長安百姓。
  對於張昭來說,手握絲綢之路小循環、佛門錢莊和白糖、冰糖、茶磚三項大殺器,他根本不缺真正意義上的錢。
  十萬貫、二十萬貫都是個數字,如果不是怕引起河西的通貨膨脹,他能隨隨便便搞出幾百上千萬貫。
  他缺的,是實打實的貨物,暢通的商路,以及巨大的聲望,他要讓天下人都知道,他河西張二郎的仁義。
  為此,張昭不惜這十萬貫的財貨,甚至還在重陽節的這天,準備了米面肉糖四樣禮物,凡是民五十以上,五歲以下,到了現場的,通通給賞賜。
  嗯,看著挺豪爽,但真用不了幾個錢。
  這個時代,百姓中五十歲以上的,真不多,哪怕就是富貴人家,能活個五十歲,也不錯了,很多人壹般就活個三十幾歲。
  而五歲的孩童雖然不少,但賞賜的也少啊!
  轟轟烈烈搞了壹天,漫山遍野的司空公侯萬代,司空大仁大義的呼喊聲中,張昭付出的,連七千貫都沒有。
  而且這還搞出個壹個很不錯的意外效果,那就是大量遭了兵災活不下去,或者想離開這個傷心地的百姓,壹看張昭如此仁義,當場就有上千人表示要跟著張昭去河西。
  這加上以前被他救下來的乾、邠、寧、涇四州百姓,張昭起碼可以帶回去上萬唐兒。
  同時他還命韓七娘子這種本地人,為他四處搜羅民間有壹技之長者。
  地種的好的,到了河西就分地,種的特別好的,給農學官的身份,不但分地,還有賞賜。
  醫術過得去的,同樣如此,至於其余木匠、石匠、瓦匠、泥水匠、船夫、屠夫,會修房子,會挖水渠,甚至織布織的好的農婦,只要願意去河西,通通給賞賜。
  假如有識的字的讀書人,那就更好了,壹般會先給五貫的安家費。
  “小子,妳所求甚大啊!這些事,當年莊廟閔皇帝要是有這份心,大唐早就壹統了!”
  康福這些天壹直跟著張昭,不過也就是喝喝茶,吃吃冰糖紅燒肉,壹直沒什麽言語,直到這壹刻,他才忍不住出言。
  張昭回過神來看著康福,“太尉,如今局勢變化莫測,誰又能知道以後會怎麽樣?
  說句真心話,我所求大者,無非就是國家壹統,四夷臣服,海晏河清。
  若此時是這樣的盛世,很可能我張昭都不會出現在這裏。”
  這句話只有張昭自己懂,康福則似懂非懂,想到別處去了。
  “國家壹統、四夷臣服、海晏河清,多好的畫面啊!若是天下真的如此,我康福,現在應該在東京開封府逍遙自在吧!”
  說完,康福拉著張昭的手,“既然司空如此豪闊,給某三萬貫,某就把雄武軍賣給妳,再把妳拉進代北武勛之中來!”
  張昭看著這個老狐貍哈哈壹笑,康福應該是被這次宋家架空他給嚇怕了,而且他也五十多歲了,想回到東京開封府安享晚年的欲望,也越加強烈。
  “太尉的孫女,顏色如何?”
  “還惦記老夫的孫女呢?那得五萬貫,告訴妳,老夫有十壹個孫女,個個國色天香,保管讓妳挑花眼!”
  康福用說笑的語氣說著話,但眼神卻是認真的。
  “康翁真要回東京了?”於是,張昭也認真的問道。
  “要回去了,妳回涼州後,盡快拿下渭州(隴西)吧,老夫最多在秦州呆半年,半年後,恩準某告老還鄉的旨意就肯定會到。”
  張昭點了點頭,“五萬貫銀票,明日就送到太尉手中,東京各大佛寺都可承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