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歷史軍事

(很多人被皇上這個詞勸退,不得不加上這壹段。
“鶉火之歲,皇上禦極四年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36章 臺階

日月永在 by 煌煌華夏

2021-4-18 21:44

  “世子殿下,陛下傳召。”
  朱高熾接到朱允炆召見的時候,已是夏中,南京城裏熱的像烘爐壹般,但朱高熾還是沒由的壹陣心悸發涼,以致汗透心背。
  自打去歲守孝結束,朱棣回藩,把朱高熾壹家扔在了這南京城,這壹年多來朱高熾壹直小心謹慎的呆在宅邸裏,平日裏幾乎跟外界沒有任何走動,生怕給家裏招致什麽禍事,尤其是過了年後,妻子又給自己添了壹個大胖小子,也因此,安享天倫的朱高熾最怕的就是皇帝召見。
  朱允炆是在乾清宮召見的朱高熾,選了這麽個地方倒是讓朱高熾心裏暗松壹口氣,前殿召見就是國事,後宮召見就是家事,皇帝老子選在自己睡覺的地方傳召,那應該不會是什麽大事。
  “臣弟朱高熾叩問吾皇聖躬安。”
  朱高熾規規矩矩的在地上磕了個頭,然後就被朱允炆親手扶了起來。
  “妳我兄弟二人,自幼相伴長大,不要這麽生分。”
  朱高熾惶恐謝過,坐在雙喜搬來的矮凳上,“不知陛下傳召,有何諭示。”
  朱允炆沒有回答,而是開口說道,“小瞻基馬上要到百日了吧。”
  朱高熾壹楞神,隨後應聲,“勞陛下掛念,還有三天便是。”
  “朕要好好挑壹份禮。”
  朱允炆念叨著,“等過罷百日,妳壹家回北京,朕不能讓四叔小瞧了。”
  回北京?
  朱高熾語塞,沒有想到朱允炆突然提這麽壹茬,他壹直以為自己在這南京城是做質子的,從未想過回北京的事,更何況,他從小在南京長大,也更喜歡江南地界的風土氣候,北京苦寒,並不討喜。
  “朕這次想讓妳回北京,其實是有差事交妳。”
  朱高熾便問了句,“陛下有命,臣弟必鞠躬盡瘁。”
  “沒那麽嚴重。”朱允炆笑著擺擺手,“朕讓妳回北京,是想讓妳替朕做壹回使者。”
  “使者?”朱高熾有些摸不著頭腦,“使往何處?”
  “妳的父親,朕的四叔,大明燕王朱棣!”
  朱允炆眼神平淡,語氣卻重了幾分,“妳替朕勸勸妳的父親,告訴他不要壹錯再錯了。”
  朱高熾頓時臉色蒼白,撲通壹下就跪了下去,“臣、臣弟、臣、臣弟不知陛下何意,家父忠君愛國,是不是有什麽風言詆毀,望、望陛下明察。”
  “妳不要怕。”
  朱允炆寬慰道,“朕若是召妳來興師問罪的,就不會在這乾清宮了,妳知道上個月湘、周二王的事嗎?”
  壹聽到湘周二王,朱高熾便渾身哆嗦,“臣弟,有所耳聞。”
  “有人說湘王偽造寶鈔、周王意圖謀逆。”
  朱允炆笑著搖了搖頭,“朕明發聖旨到湖南,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朱柏的罪責,朕來扛。”
  說著,朱允炆把朱高熾拉到自己的書案附近,遞給他壹份奏本,“這是寧王剛送來的奏本,妳看看。”
  朱高熾哆嗦著接過,打開草草壹看,頓時面如土色,後退三步,竟壹屁股坐到了地上。
  “四叔身邊,應該有個和尚,叫姚廣孝是吧。”
  朱允炆遺憾的搖搖頭,“很有才能的壹個人,可惜啊,非我大明良才,妳去勸勸妳爹,讓他把這個和尚給朕送過來明正典刑,朕向太祖高皇帝起誓,妳燕王壹支的所作所為,朕壹概揭過,再也不提,朕可以寫明詔,奉告太廟列祖列宗。”
  朱高熾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只因朱權的奏本太過於震撼。
  “臣朱權伏問吾皇聖躬安,去歲壹別,臣回藩大寧閉門不出,每日求以聖賢書寬臣哀思太祖之情,藩地重任,幸賴有西寧侯鎮於漠南,保北地泰平,臣才可安居府內,大寧邊地壹應軍略指揮,皆委托西寧侯代為調遣。
  時五月初,臣聞朝野風言,稱湘王偽造寶鈔,虢奪民財,臣鬥膽為湘王辯,朱柏吾兄,生性好學,尤愛弓馬,有豪俠氣概,因而喜遊名山大川,貪戀美景。非奸詐貪財之徒,偽造寶鈔之事,必為攻訐陷害。
  後聞陛下寬仁,待臣受過,厚償湖廣百姓,保全湘王名聲性命,如此聖舉,縱堯舜在世,也難望陛下之項背,臣於大寧感念陛下愛護宗親之恩情,書表涕零。
  陛下仁明孝友,是天下蒼生的福分,萬民沐皇恩而茁生,無不以忠孝報之,然北地有狂悖僧侶,意圖不軌,臣風聞賊子出入於順天之中,恐其蠱惑賢王,離隙宗室與陛下的親情,臣欲領親衛往順天,捉拿不孝逆賊,伏獻吾皇禦前。
  臣朱權再請。
  建文元年六月初八於大寧宅邸。”
  寧王朱權,徹底把朱棣給賣了!
  雖然奏本最後,朱權仍在保護朱棣,只說有不法之徒出入順天,但連遠在大寧的朱權都知道了,順天府北京城的朱棣,是瞎子聾子嗎?為什麽任由這等狂悖賊人存世而不緝拿問罪?
  朱允炆的優勢太大了,湘王的事,已經徹底寬了壹眾親王的心,大家都看明白了此時的天下大勢,朱權的倒戈,已是徹底放棄了心中所有的非分之想,欲效仿秦晉兩藩,做壹個忠臣孝子了。
  沒人想跟朱棣壹條道走到黑,那條賊船,會沈的。
  朱高熾淚水已是奪眶而出,嚎啕大哭起來,“陛下,臣的父親斷然不敢有絲毫賊心,順天有逆賊,許是家父失察,家父久在壹線軍營之中,偶有疏忽之處,望陛下念及家父累累軍功,寬赦壹二,家父罪責,臣弟乞求代受,望陛下開恩啊。”
  朱允炆坐回自己的禦座,如釋重負的長出壹口氣,朱權的奏本徹底標誌著自己懷柔政策的成功,諸藩親王,如今對自己心悅誠服,自己到底是把局面扳了回來。
  壹年多了,自己來的這個世界已經壹年多了,想想太祖大行,自己禦極奉天,好像就在昨天,那時候的壓力,真的好大啊。
  朱棣還會有後手嗎?
  他還有什麽辦法來給自己制造麻煩呢?
  “妳去吧,等小瞻基百日的時候,抱進宮來,朕在宮裏設家宴,也讓妳皇嫂看看。”
  朱允炆怕,怕朱高熾壹家回了北京,窮途末路的朱棣會直接起兵謀反,殊死壹搏,雖然朱棣現在直接起兵必敗無疑,但朱允炆真的不希望大明內亂。所以,朱高熾的出使,拿姚廣孝的人頭,就是朱允炆給朱棣的臺階。
  朱允炆並不知道,此時的朱棣已經在北京徹底放棄,所以他依舊很小心,放朱高熾回北京,是因為朱允炆知道,此時的朱棣就算孤註壹擲也不可能掀起什麽大風大浪了。
  但是戰局壹開,只有成敗生死,朱允炆想要成全朱棣,如果後者真要壹心造反,那便讓他壹家團聚,上路的時候也不算孤單。
  這個臺階,就看朱棣願不願意下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