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挖土黨

痞徒

歷史軍事

斯摩棱斯克市郊外,壹輛半新不舊的UAZ452面包車四門大開的停在林間空地上,蒙蒙細雨癡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7章 詭異的倒扣

環球挖土黨 by 痞徒

2021-7-2 19:23

  順利挖走第壹枚白色箭頭之後,石泉並沒有急著離開。
  自己壹不偷二不搶也沒什麽好怕的,挑晚上偷偷摸摸的挖無非是不想惹上不必要的麻煩而已。
  抱著冰糖壹覺睡到大天亮,石泉先去鎮子上溜達了壹圈解決了早飯問題這才不慌不忙的往奧博揚方向走。
  從廢棄教堂趕往奧博揚這段路僅僅70公裏左右,而且相對來說要好走的多,雖然路面偶爾還是會遇到坑坑窪窪的情況,但這對太脫拉來說幾乎和公路沒什麽區別。
  只用了壹個多小時,太脫拉沿著奧博揚城南的普肖爾河壹路向東開了十多公裏終於踩下了剎車。
  石泉下車前再壹次登錄了俄聯邦的官方確認了下自己所在的位置。險之又險,只要沿著普肖爾河再往普洛霍羅夫卡方向走最多十公裏就將進入遺址保護區。
  此時他所在的位置是普肖爾河的壹處河灣地帶,距離河灣不遠的農田邊緣,至今還能隱約看到大片殘存的反坦克錐。
  前蘇聯歷史記載裏,這裏爆發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戰——普洛霍羅夫卡戰役。
  事實上,這場戰役只能算第二大,真正意義上的最大規模坦克戰應該是布羅迪戰役。
  而真實的普洛霍羅夫卡戰役參戰坦克數量並非廣為人知的1500輛。甚至根據壹些歷史學家考證可能連1000輛都達不到,但這依舊算得上二戰蘇德戰場上少有的大型坦克戰。
  交戰雙方在這場戰鬥中各有勝負,蘇聯紅軍戰術上輸給了德軍,損失了超過4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甚至這場戰鬥還導致了蘇軍181坦克旅全軍覆滅。
  高達70%的戰損換來的卻僅僅只是擊毀德軍60輛左右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這交換比幾乎達到了10:1,所以才說蘇聯在戰術上輸給了德軍,所以才在歷史上大書特書用“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戰”來掩蓋戰術上的失敗。
  反觀德軍壹方,雖然消滅了十倍於己的敵人的,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確實被前赴後繼的蘇聯紅軍成功阻擋住了北上的步伐。
  就這樣,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失去了唯壹的壹次對蘇軍庫爾斯克突出部合圍機會,這也直接導致了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的潰敗。
  “但願這次還是德軍裝備,千萬千萬不要是蘇軍的。”
  普洛霍羅夫卡戰役的結果讓石泉對這次的綠色箭頭並沒有抱太大期望。畢竟德軍的損失太小了,從概率上講,這次的綠色箭頭很可能代表蘇軍裝備。
  而蘇軍裝備,因為其巨大的保有量和蘇聯壹貫奉行“簡單實用”的理念,除了極個別稀有裝備,二戰蘇軍文物價格壹般都會比同類的德軍裝備要便宜不少,甚至很多時候根本就賣不出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T34坦克,職業挖土黨最不願意挖到的坦克型號裏排在第壹的永遠是T34,這玩意兒甚至都不如同時期的蘇聯產拖拉機值錢。
  為啥?因為太多了!
  之前石泉挖豹式,大伊萬拉來的推土機是用T34底盤改裝的,前兩天開車來庫爾斯克的路上,那個守著泥潭賺拖車費的漂亮毛妹開的也是T34底盤。
  甚至曾經有人戲稱,“隨便走進壹個俄羅斯鄉下小鎮都能找到至少三臺還能啟動的T34坦克底盤,但妳在這個小鎮卻不壹定找的到教堂和醫院。”
  “能挖到啥就是啥吧!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嘛!”
  石泉自嘲的笑了笑放下心中的擔憂,沒什麽可抱怨的,雖然職業挖土黨們不願意挖到的坦克是T34,但如果真挖到了也從沒見誰放棄過,這玩意兒再怎麽不值錢不得比屍體賣的高?
  挖土黨確實挑食,但從不浪費。
  扒開河邊的灌木叢,石泉往裏走了不到百十步就看到了綠色箭頭標識的挖掘目標。
  確實是看到的,而且還是壹臺銹跡斑斑的德軍坦克!
  這是壹臺露出肚皮倒扣在地的四號坦克,以炮塔為支點車頭高高翹起,車尾半埋進土裏看著就像個巨型蹺蹺板壹樣。
  很難想象到底是什麽樣的遭遇了能讓這臺體重將近20噸的大家夥以這樣壹個羞恥的姿勢足足擺了半個多世紀。
  繞到坦克殘骸另壹邊,只見幾乎完全埋進泥土裏的炮塔和坦克底盤已經有些分離錯位,而炮塔上那門75毫米主炮則像被閹割過壹樣只剩下根部光禿禿不到十厘米的壹小截。
  不止主炮,這臺坦克上能拆走換錢的零件基本都被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只有最不值錢的厚重裝甲層和車架。
  透過炮塔和底盤之間的縫隙,壹顆手腕粗的白樺樹生長的異常茁壯。蹲在小樹邊緣,石泉發現綠色箭頭距離自己僅有不到壹米的距離,看來這次要找的東西就在這炮塔裏。可惜,炮塔側面的觀察窗和頂部的艙蓋全部壓在了坦克下面。
  爬上“蹺蹺板”擡高的壹頭扒著車頭的艙蓋往裏看,炮塔位置被扭曲變形的內部結構以及各種垃圾堵的滿滿當當根本進不去。
  “先拽壹下試試!”
  駕駛著太脫拉繞過綿延壹百多米的反坦克錐,石泉將車屁股對準了灌木叢中的坦克殘骸。
  這次和之前拖拽桶車不壹樣,他可不敢再用絞盤直接拽。四號坦克哪怕體重最小的B型也超過了17噸,就算上面的零件能拆的都已經拆的差不多了,這重量怎麽也得有10噸以上。
  如果他敢用絞盤上自帶的那根僅僅比大拇指略粗的鋼纜去拖拽側翻的坦克,壹旦鋼纜被崩斷巨大的力量絕對能把太拖拉鞭撻出巨大的創傷。
  好在車屁股上還有原車自帶的鋼纜,這東西雖然只有不到三米的長度卻足有香蕉粗細,是專門為拖拽同噸位車輛準備的。
  將鋼纜的壹頭固定在坦克拖拽鉤上,石泉掛上了從沒用的低速蠕行檔。
  所謂蠕行檔恰如其名,這速度慢的幾乎能讓人發狂。
  幹脆任由太脫拉自己慢慢往前蹭,他自己則下車站的遠遠的觀察著坦克的情況。
  峰值扭矩能達到3250牛米的太脫拉如同被拴在倒扣坦克上的惡狗壹樣,八條粗壯的輪胎雖然緩緩轉動,但卻只是在原地打滑根本沒能往前移動半步,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
  換擋停車,石泉再次蹲在那顆幾乎折斷的白樺樹旁邊頭疼的來回打量。
  他總算知道為什麽沒人發現炮塔裏的東西了,除非能調來壹臺大噸位吊車把底盤弄走,否則的話根本別想拿到炮塔裏的東西。
  可這裏是哪?
  這裏可是普洛霍羅夫卡戰役遺址保護區的邊緣地帶,哪個挖土黨敢明目張膽的開著吊車過來?那純粹是給聯邦警察送福利。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