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挖土黨

痞徒

歷史軍事

斯摩棱斯克市郊外,壹輛半新不舊的UAZ452面包車四門大開的停在林間空地上,蒙蒙細雨癡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88章 摩爾曼斯克港

環球挖土黨 by 痞徒

2021-7-2 19:23

  石泉手中的這張黑白照片裏是壹塊巨大的浮冰,但在那覆滿積雪的浮冰邊緣,卻隱隱約約的露出壹支機翼和三臺怪模怪樣的飛機發動機!
  大伊萬猛的站起身,“這是二戰德國的bv138水上飛機!這是在哪拍到的?”
  斯拉法不在意的指著窗戶,“就在那扇窗子後面拍到的。”
  “這怎麽可能?這地方怎麽可能出現德軍的水上飛機?而且還是被凍在浮冰上!”大伊萬震驚的大聲喊道。
  “沒什麽不可能的”
  斯拉法攤手,“雖然我對軍事武器不了解,更不知道這種飛機應該出現在哪裏才不奇怪,但浮冰可是會移動的,就算它飄到阿拉斯加都不奇怪。”
  “這張照片是什麽時候拍攝的?”石泉擡頭問道。
  “87年的11月29號”
  斯拉法毫不猶豫地說道,“到現在我都記得很清楚,因為那幾天會有壹場特大的暴風雪過境,我當時壹直忙著在氣象站裏監測那場越來越近的暴風雪,然後就聽到壹聲巨響。
  等我跑出來的時候,就看到照片裏的那塊浮冰撞上了屁股底下的這塊礁石,等我打開燈塔引航燈的時候,第壹眼就看到了那架飛機。”
  “然後妳就拍下了那張照片?”大伊萬的語氣依舊將信將疑,顯然壹時半會兒還沒消化掉照片帶來的震驚。
  斯拉法點點頭,“在我剛剛拍完那張照片之後不久,那塊冰山就飄走了,然後在94年的1月13號,同樣壹次特大暴風雪中,我再次見到了那塊浮冰。”
  壹邊說著,這老頭兒壹邊從鐵皮糖果盒子裏掏出第二張照片,在這張彩色照片裏,那架飛機被拍得更加清晰,甚至還能隱約看到機艙裏的飛行員屍體。而相比上壹張照片,這塊浮冰不但沒有變小,反而看起來更大了!
  科羅廖夫開口慫恿道,“尤裏,伊萬,有沒有興趣去找到這架飛機?”
  “沒興趣!”石泉想都不帶想地說道。
  “為什麽?”
  “因為這種大海撈針的事情就是在浪費生命”
  石泉將照片還給斯拉法,“就像您說的,就算這塊浮冰飄到阿拉斯加都不奇怪,而且這麽多年過去了,那塊浮冰也許早就已經融化了都說不定。”
  他這番話倒是點醒了腦袋發熱的大伊萬,這貨冷靜下來指著照片上的飛機肯定地說道,“毫無疑問,這架bv138應該隸屬於曾經駐紮在挪威北部的二戰德國第406海岸飛行大隊,也只有他們的飛機才最有可能因為各種意外迫降到北冰洋的浮冰上。
  但就像尤裏說的,找到這架飛機的概率實在是太低了,有這個時間我們寧願去酒吧裏和烏克蘭小妞兒聊聊人生和夢想。”
  “妳看,我就說沒有任何壹支探險隊願意做這種蠢事的”斯拉法早有預料般的朝老朋友說道。
  “我還以為能找到托爾男爵的探險隊會有信心找到這架飛機,沒想到連妳們都打起了退堂鼓。”科羅廖夫頗為失望的端起酒杯壹飲而盡。
  “這麽說還有其他探險隊也見過這張照片?”大伊萬說話不過腦子,問出了個蠢問題。
  “幾乎每壹艘搭乘萊蒙托夫號破冰船經過這裏的探險隊都被他拉著來我這裏參觀過這兩張照片。”
  斯拉法憋著笑解釋道,“這老家夥肯定是給安德烈工作太久帶壞了,他這些年可沒少開著破冰船找那些沿途遇到的浮冰的麻煩,甚至因為這個,這條航道上的人還送給他壹個‘浮冰克星’的綽號。”
  “斯拉法!閉嘴!”科羅廖夫船長低聲喊道。
  “船長先生,這架飛機對妳有什麽特殊的意義嗎?”
  面對石泉的提問,科羅廖夫幾次欲言又止,最終再次端起酒杯嘀咕道,“有個屁的特殊含義,我只是好奇那架飛機上有什麽而已。”
  得,看來這老頭兒還真像是斯拉法說的那樣被安德烈給帶壞了。石泉兄弟三個看向船長的眼神透著掩飾不住的笑意。
  “既然妳們來了,就在這兒享用壹頓晚餐吧,抱歉,因為極夜的存在這裏暫時只能提供晚餐。”斯拉法適時的將相框收進鐵皮糖果盒子,總算是岔開話題幫老朋友解了圍。
  “又來這壹套……”
  科羅廖夫丟下杯子,拎起壁爐邊的小鐵桶去燈塔外面裝了滿滿壹大桶積雪回來放在了壁爐邊。
  趁著積雪融化的功夫,倆老頭兒親自下廚開始忙活,反倒是石泉兄弟三個無所事事的跑到燈塔頂上去逛了壹圈。
  這燈塔三樓被改造成了壹間倉庫,裏面大大小小的箱子裏裝的幾乎全都是氣象日誌。
  除了這些對斯拉法相當於命根子壹樣的氣象日誌,在正對著海面的窗子後面還架著壹臺年代感十足的銅制天文望遠鏡。透過這架天文望遠鏡剛好可以看到北極星,也不知道樓下那個氣象專家是不是有轉行天文學家的打算。
  從倉庫再往上走,穿過兩個閑置的樓層之後,便是壹圈圈沿著燈塔內壁盤旋而上的樓梯,而在燈塔的最頂層,四周壹圈足有三米高的玻璃窗擋住了凜冽的寒風。
  在燈塔的正中央,八枚比人還高的玻璃透鏡將中心昏黃的燈光聚焦成光柱刺破了窗外的黑暗。這亮度也就站在樓梯上看看,他們可不敢上去,不然肯定會被晃瞎眼。
  “尤裏,妳對那架水上飛機真沒想法?”大伊萬坐在冰涼的臺階上問道。
  “咱們下次來這裏指不定什麽時候呢,而且科羅廖夫船長都在這條航道上跑了多少年了都沒遇到那架飛機,妳覺得憑咱們幾個就能找到?”
  “說的也是”
  大伊萬語氣中滿是遺憾,“那塊浮冰能幸運的躲過新地島那枚氫彈爆破,卻很難躲過全球氣候變暖。”
  “行了,保護地球的重任就交給神奇的瑞典小姑娘就夠了。”石泉壹邊說壹邊往下走,“咱們還是去跟那兩個老頭兒喝壹杯吧。”
  “可惜這兒沒有和鋼管兒黏在壹起的烏克蘭小妞兒,那肯定比什麽瑞典小姑娘受歡迎。”大伊萬嘀咕了壹句這才起身追著石泉兄弟倆回到了二樓。
  屁股底下坐著核反應堆用餐絕對是壹次特別的體驗,更讓石泉兄弟三個大感意外的是這位北極氣象專家的廚藝竟然意外的好,而且做出來的菜式根本就不俄式。
  按照這老頭兒的說法,壹個人的生活雖然無聊,但也讓他有了充足的時間享受生活,平時除了氣象研究,他最大的愛好便是研究菜譜,而且很顯然,他對菜譜的研究遠比高深的氣象研究更能打動今天的訪客。
  圍著溫暖的壁爐享用了壹頓絕對算得上美味的晚餐,喝的微醺的兄弟三個跟隨著科羅廖夫踩著積雪深壹腳淺壹腳的離開了和59號礦場壹樣孤獨的熱核燈塔。
  壹行人剛剛登上萊蒙托夫號破冰船的甲板,燈塔上的光束便開始了長短不壹的閃爍。
  “他在給我們發送摩斯電碼,翻譯過來的意思是壹路順風。”何天雷站在石泉身後說道。
  “又是壹個寧願活在蘇聯時代的人啊”大伊萬嘆息著朝燈塔的方向揮揮手。
  “他?”
  科羅廖夫搖搖頭,酸溜溜地說道,“他可不是活在蘇聯時代,他是活在自己的時代,而且活的比所有人都滋潤,有時候我都羨慕這個老家夥,也許哪天我決定退休的時候也會來他這裏當個房客。”
  “妳退休了可就沒人往這裏送物資補給了。”石泉無情的提醒瞬間打碎了老船長對退休生活的向往。
  “唉!”
  科羅廖夫船長重重的嘆了口,抄起手臺帶著怨氣喊道,“大副,啟航!”
  悠揚的汽笛聲在閃爍的引航燈中響起,萊蒙托夫號破冰船朝著既定的目標緩緩加速。
  自從離開了斯拉法駐守的熱核燈塔之後,接下來的航行變的異常順利。在經過連續4個晝夜的航行之後,萊蒙托夫號破冰船終於安全的開進了北極圈內唯壹的壹個終年不凍港——摩爾曼斯克港。
  常見於世人的介紹中,這裏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軍港之壹,同時也是俄羅斯最大的漁港和商港,更是北冰洋考察站的前進基地和俄羅斯北方諸多島嶼的後勤保障基地。當然,這裏也是著名的列寧號核動力破冰船退休養老之地。
  而作為挖土黨,這座港口在石泉和大伊萬的眼中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介紹方式。
  在二次大戰期間,大到坦克,小到罐頭甚至治療凍傷的藥膏,林林總總有超過400萬噸來自盟軍國家的軍用物資就是通過這裏源源不斷的輸送到了蘇聯的各處戰場上。
  當初小胡子為了切斷這條給蘇聯續命的輸血管道,竟然狂妄的計劃用三天拿下這裏,甚至在部隊集結之初就帶上了已經提前任命好的城防司令和各個部門的官員。
  但事實證明,這根本就是在想屁吃!
  盡管小胡子的飛機竄稀壹樣從這座城市的上空投下了超過20萬顆炸彈炸毀了超過四分之三的建築,甚至還派來了原本看熱鬧的海軍艦隊過來站場幫忙,但根本沒用!
  這場原計劃3天的戰鬥硬生生打了三年多都不說,甚至當地的漁民壹邊打仗還壹邊捕獲了超過85萬噸的漁獲並生產了超過360萬聽魚罐頭用於支援蘇聯各處戰場!最關鍵的是,這場戰役蘇軍還給打贏了!
  現如今,二戰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曾經被戰火荼毒的摩爾曼斯克港重歸和平與繁忙。
  但鮮少有人知道,這個生產著世界上最昂貴的魚子醬的北極圈城市近幾十年卻面臨著另壹個看不見的敵人——核汙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