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懷王

臘月青梅子

歷史軍事

“如果上天再給我壹個重來的機會,我壹定不會禽獸不如,而要做壹個貨真價值的禽獸。”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

大楚懷王 by 臘月青梅子

2019-5-21 20:10

  
  天:
  許行摸著他斑白的胡須道:“大王,雖然僅憑人力無法改變天象,不能讓江漢之間的雨水增加,但是人力卻可以改變地形。故,臣請大王下詔,就說江漢之地水量不足,暫停推廣麥米,然後,下令征召百姓,在江漢之間圍繞雲夢大澤修建水渠,引漢水以及雲夢之水澆灌土地,以便以後江漢之間能夠在冬季也能種上麥米。”
  “而對於淮南淮北的百姓下詔,在江漢之間修建水渠的事情,本來就是為冬季種植麥米做準備,若是因為未來之事而導致現在兩淮的百姓現在不能種植麥米,那就是顧此失彼。所以,對兩淮的百姓,若是百姓種植麥米那就免除征召的勞役,若是家中沒有大量種植麥米,那就進行征召,讓他們來江漢之間進行勞役。”
  “如此,兩淮的百姓為了逃避征召,必然大量種植麥米。”
  “據臣的觀測,若是江漢之間水渠建成,那麽必然扭轉江漢之間種植稻米,產量比不上洞庭的情況,所以,在江漢之間大量修建水渠,能立即獲得兩個好處,其壹是冬季可以種植麥米,其二就是夏季可以種植稻米。”
  說著,許行拱手道:“大王,若是水渠建成,那麽十年之後,楚國的財富,將會遠超北方各國。”
  熊槐聞言沈默了。
  許行的辦法不可謂不好,說實話,現在熊槐很是心動了。
  無論是在江漢之間種植麥米還是種植稻米的事情,熊槐都很心動。
  冬小麥也就不必說了。
  而稻米的產量,也令熊槐眼饞。
  以前楚國也是以粟米為主食的,但是當年吳起開發洞庭時,洞庭的百姓根本就沒有讓楚國出面號召,然後全都自發的種上了從越國傳來的稻米。
  原因也很簡單,吳起那個年代,如果是普通的下等田地,粟米的產量壹畝地只有壹點五石,而稻米的產量就接近三石,差不多是粟米的壹倍。
  可以說,洞庭的開發,越國那邊傳來的稻米,實在是功不可沒。
  只是稻米傳到江漢之時,效果卻並不明顯,原因就是用來種植耐旱作物粟米的土地種上極其需水的稻米後,還是種植粟米吧。
  所以,江漢之間的百姓,壹直都在傳說南方的洞庭種植的稻米,只需種壹年就可以收獲江漢種兩年的糧食。
  若是江漢之間也能種上稻米,那就是楚國之幸,百姓之幸。
  如果不是楚國正在修養備戰,那麽熊槐就立即拍板下令了。
  對水利工程的好處,熊槐自然知道壹清二楚,因為楚國現在就擁有天下最大的水利工程之壹的芍陂。
  芍陂位於壽縣,乃是楚莊王時代由令尹孫叔敖主持修建的,楚莊王憑借芍陂以及孫叔敖修建的其他水利工程提供的糧食,實力大增,因此稱霸中原。
  直至現在,芍陂依舊發揮重要作用,壽縣也是楚國數壹數二的大縣,壹旦東方有事,壽縣將會承擔大部分的糧食。
  如果說芍陂支撐了楚莊王的霸業,那麽天下的另壹個大水利工程漳河渠,則是支撐了魏國近百年的霸業,不僅成就了魏文侯以及魏武侯的霸業,還成就了西門豹以及鄴城。
  尤其是魏國失去了西河之地後,鄴城這壹重要產糧區,對魏國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只是修建水利工程曠日持久,消耗實在太大,所以熊槐心中還有遲疑。
  雖然熊槐不知道西門豹修建漳河渠用了幾年,但是楚國修建芍陂用了幾年,他還是知道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