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懷王

臘月青梅子

歷史軍事

“如果上天再給我壹個重來的機會,我壹定不會禽獸不如,而要做壹個貨真價值的禽獸。”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兩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魚

大楚懷王 by 臘月青梅子

2020-7-23 18:11

  熊槐聽到太子橫的詢問,嘆道:“太子妳推薦葉巡為葉郡守,雖然比寡人直接讓景奉擔任葉郡守要好得多,但是,太子妳忽視了壹個重要的問題。”

  太子橫立即問道:“什麽問題?”

  “那就是葉巡出身葉公壹脈,雖然是旁支,但他終究是葉公的族人。”

  太子橫壹怔,心中若有所思。

  此時,熊槐看著太子橫,語重心長的道:“太子,身為壹國之君,在用人上,有壹個重要的原則,那就是壹地主官不能是本地人。

  親親相隱,舉手之勞,這本是人之常情,難以避免。就像宋太子貞來楚,而寡人不得不見壹樣,就像魏國使者來楚,而太子妳也不得不壹樣,就像旺財與他人立下同樣功勛,雖然賞賜壹樣,但寡人會優先提拔旺財壹樣。

  這都是人之常情,誰也無法免俗,寡人是這樣,太子妳也是這樣,那葉巡也會如此。”

  太子橫壹怔,看著熊槐道:“所以父王拒絕葉巡出任葉郡守,就因為他是葉公族人。”

  “不錯。”熊槐點了點頭:“當初沈公有救國之功,又主動辭去令尹司馬壹職,受封於葉,至今也有二百多年。

  二百多年來,葉公壹脈在葉地繁衍,勢力龐大,根深蒂固。雖然寡人已經將葉公轉為食邑封君,並牽葉公於都城,並該葉地為葉郡。

  但葉公壹脈在葉地的勢力,依舊龐大。如今葉郡之中,除了郡守、郡丞、郡尉這三人不是葉公的人,剩下的各縣縣尹、縣丞、縣尉等有近三成自葉公壹脈,其他的官員,將近壹半是葉公壹脈的族人,而剩下的那些官員中,還有大半是昔日葉公的門客下屬。”

  說著,熊槐看著太子橫道:“若是寡人用葉巡為葉郡守,那太子以為,葉郡會聽寡人的,還是會聽葉巡的,或者還是會聽葉公的。”

  太子橫壹聽,心中壹緊,連忙搖頭道:“父王,不會的,葉巡忠義,而且品行高潔,他是萬萬做不出這種欺君之舉的。”

  熊槐搖頭道:“太子,這就是寡人說妳距離成為壹個合格的楚王,還差那麽壹點點的原因所在。

  身為壹國之君,制人而不制於人。任用臣子,在於其不能欺,而不在於其不欺。

  昔日,子產治鄭,民不能欺;子賤治單父,民不忍欺;西門豹治鄴,民不敢欺。這些都是臣子的治理之道,明、德、威得其壹便可治理壹地。

  但君王不同,身為君王,妳必須威德並重,而且還要道法術並行。如此才能讓群臣不能欺,不敢欺,不忍欺。

  而君王讓群臣不能欺,與子產的明察秋毫目光如炬又不同,因為天下太大,以君王之渺渺之身,根本就看不到千裏之外,甚至百裏之外。

  所以,君王的不能欺,乃是從道與法上,從根本上杜絕群臣能欺騙君王的可能。

  壹個合格的君王,當以道法為主,施之於天下,是群臣百姓能欺,再輔之以威術,使群臣百姓不敢欺,最後樹立自己的德行,如此,天下才能大治。”

  說到這,熊槐看著太子橫笑道:“太子,現在妳還認為可以讓葉巡出任葉郡守嗎?”

  太子橫聞言,沈吟了壹陣,然後拜道:“父王英明,兒臣不及也。”

  ······

  就在熊槐在宮中傳授太子橫君王之道的時候,隨著群臣離開王宮,剛剛朝議中,楚王拒絕太子橫的提議,與太子橫發生矛盾事情,也開始在壽春上層悄然傳播。

  此時,龍舒君得到楚王和太子橫再次鬧矛盾的消息,頓時哈哈大笑:“善,大善,這是楚王與太子第幾次發生矛盾沖突了。

  頻頻發生矛盾,屢屢遭到訓斥,數次被禁足思過,即便是普通人,也會心有不滿怨恨,更何況是監國已久,壹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呢。

  現在雖然太子還未明顯表現出對大王的不滿,但,想來,太子心中不滿,已經快堆滿心胸了吧!”

  說著,龍舒君喜道:“現在,我可以去見太子了。”

  翌日。

  龍舒君估算著太子橫處理完公務返回太子府的時間,然後戴著鬥笠,背著魚簍,拿著魚竿,赤著腳,壹副漁夫打扮就出了門。

  接著,龍舒君在太子橫回府的必經之道停下,放下魚簍,雙手吃力的抱起壹條碩大的鯉魚,吆喝:“賣魚了,賣神奇的大鯉魚,歷經天變、地變而不死大鯉魚。

  壹千金,只要壹千金,就可以買下這條神奇的大鯉魚。”

  路上的行人壹聽有人賣價值千金的大鯉魚,紛紛聚集過來。

  “嗬,好大的鯉魚,真是世之少見。”

  “這鯉魚大歸大,但要賣壹千金,這也太誇張了吧!”

  “是啊,壹千金買壹條大鯉魚,誰會買,除非那人有腦疾。”

  “···”

  就在人群的議論中,大量的路人聚集過來,很快,道路為之不通。

  此時,太子橫在宮中處理完國事,返回太子府,途徑此地,道阻不通,馬車便停了下來。

  馬車中,太子橫見車停下,立即問道:“出了何事?為何停車?”

  車外,為太子橫駕車的潘君立即應道:“回太子,前方百姓匯聚,阻塞了道路,臣已經派人去疏通道路,還請太子稍候。”

  頓了頓,潘君又稟報到:“太子,剛剛前方出了壹個妄人,手持壹條四十六斤的大鯉魚,說是鯉魚經過了天變地變,只要再經過人變,就能化而為龍的神奇鯉魚,並口口聲聲的叫賣千金。

  百姓愚鈍,紛紛圍觀,因人群甚眾,我們的士卒難以驅散。

  還請太子稍後,臣已經派人去請司敗了。”

  車中,太子橫壹聽天變地變壹說,立即想起不久前他在大江之上遇到的那位大賢。

  想到這,太子橫渾身壹震,立即吩咐到:“潘君,快,打出孤的旗號,孤要親自去見那位賣魚者。”

  不久,太子橫在壹眾親衛的護衛下,來到龍舒君面前。

  此時,太子橫看著面前的漁夫,見他這壹身打扮與昔日江上所見的大賢壹樣,心下大喜。

  雖然此時看著面前的黑瘦的漁夫,見其容貌似乎有些眼熟,但卻也以為是上次壹面之緣的緣故,並沒有將面前之人與昔日有過數面之緣,且白凈發福的龍舒君聯系在壹起。

  於是,太子橫走向前去,笑著拱手問道:“敢問先生,這魚可值千金?”

  龍舒君見太子來,立即拱手應道:“值,鯉魚雖然尋常,但這條鯉魚可是接連渡過了天變及地變的神魚,非尋常鯉魚可比。

  在下以千金賣之,虧了,虧了!”

  太子橫聽著這熟悉的話,熟悉的聲音,已經確認面前的漁夫,便是自己之前在江上遇到的那個修治《伏羲易》的大賢。

  接著,太子橫又想起這幾年來接連發生的巨大變化···

  於是,太子橫立即笑道:“既如此,那我就以兩千金買下這條歷經天變地變的神魚,不知先生是否願意賣?”

  龍舒君壹聽,心中壹振,連忙將鯉魚獻上:“太子厚恩,在下當然願意。”

  太子橫見大賢應下,立即開口道:“在下願聞先生天變、地變之語,不知可得聞否!”

  龍舒君見太子出言招攬,立即笑著行禮道:“粗薄之言,能聞於太子之耳,這是在下的榮幸。”

  太子橫見大賢接受招攬,大喜,而後與龍舒君同車而歸。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