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關鍵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by 肥鳥先行
2023-8-19 22:59
顏真卿震撼的看著王成偉,沒想到這個隴右的士子,竟然能夠如此敏銳的把握住了皇帝心中最需要的東西。
萬民的肯定。
當朝皇帝做了幾十年的太子,在上皇朝廷中不斷的被打壓,甚至上皇都不允許他居住在東宮,還剝奪了東宮的兵權。
父子猜忌到這個地步,而上皇這個強勢的皇帝,需要的只是壹個懦弱的太子。
在壹個缺乏父母親情,強勢的父親不斷的打壓下成長起來的太子。
李亨是壹個隱忍的皇帝,也是壹個渴望被肯定的皇帝。
如今的李亨已經是皇帝了,他不再需要已經退位的上皇的肯定,他需要的是天下萬民的誠心肯定。
李亨這個皇帝要比上皇要強!
而這篇文章,就是李亨最需要的。
“變法永遠在路上”,文章提出了朝廷需要不斷變革,適應天下的變化。
顏真卿暗暗點頭,這句話確實說的沒錯。
在朝廷窮兵黷武的時候,需要用文治拉壹把,緩和壹下好戰的氣氛。
在朝廷崇尚奢華的時候,需要用軍功和勝利拉壹把,重新恢復尚武的傳統。
這雖然和聖人“文質而再復”的說法不同,但是更符合如今的實際情況。
而王成偉提出的最重要的壹個建議,那就是改元。
至德元載和天寶十五載是同壹年,這也是皇帝心中不舒服的地方。
至德年,就是壹個過度,這是上皇和當今皇帝交接的時候。
而改元就代表了壹種破立,表示了新皇帝已經徹底脫離了上皇的影響,走上了自己的紀元。
這也和“文質再而復”呼應,提出了王成偉的政治主張,通過這壹次改元來昭告天下,新紀元將會不斷的變法調整朝堂,達到文質彬彬的君子境界。
顏真卿嘆了壹口氣,王成偉的這篇文章可以說是氣勢雄渾的大論,可是說的都是正確的廢話。
誰不知道朝廷需要不斷的調整政策啊,可是就算是朝堂上的統治者知道,想要改變政策又是多麽困難的事情。
只不過王成偉將聖人文質再復的近乎於玄學和讖緯學的理論,改成了更容易實踐的政治理論。
後生可畏啊,王成偉這個年輕人,能夠有這樣的學識,能夠壹眼看出皇帝需要的策論,果然不愧是隴右十七子之首!
王成偉打了草稿之後,很快就修改了完畢,然後小心翼翼的謄抄在卷子上。
等妳到下午三點左右,王成偉最後檢查了壹遍錯別字後,他喊來了監考的官吏,交上了自己的考卷。
王成偉的考卷被押印簽字,封進了特制的木頭匣子中,他的考卷將會最先被考官評定。
考試完畢,王成偉收拾筆墨紙硯離開了考場,這時候顧況和韋應物也完成了答卷,三人剛出貢院就撞上了。
“顧兄,韋郎。”王成偉打招呼道。
韋應物也是壹個風流人物,自從上壹次公主府賦詩之後,韋應物就結識了王成偉。
壹方面是韋應物放低姿態,壹方面王成偉主動結交,兩人成了不錯的朋友。
不過顧況是個書癡加宅男,他平日裏不怎麽出來應酬,所以和王成偉不怎麽熟悉。
雖然都是對自己的考試有充分的信心,但是考試結果出來之前,心中還是忐忑的。
韋應物拱手和王成偉打招呼,看到兩人後王成偉說道:“隴右會館已經備下了酒席,兩位要不要壹同去?”
韋應物有些意動,顧況卻面露難色。
不過韋應物還是拉著好友說道:“隴右會館的酒宴,是為王兄準備的吧,我們不是隴右人,去了會不會不太好?”
王成偉哈哈壹笑說道:“韋郎和顧兄都是建寧王贈送禮物的賢才,又怎麽不是我們隴右的人。”
想到自己家裏的整套《資治通鑒》,就連顧況也不好意思拒絕了。
顧況和韋應物跟著王成偉,前往隴右會館。
壹邊走王成偉壹邊說道:“聽說本次科舉特殊,進士科和明經科的最終名次,要由陛下親自定奪,怕是要等幾日才能揭榜了。”
顧況的師父是李泌,他隨著李泌也認識了不少朝廷重臣。
所以顧況雖然是個愛看書的宅男,但是他的消息是最快的,消息渠道也是最準的。
顧況說道:“也不見得,這壹次秋闈拖得太久了,朝廷又急需要人才,聽說陛下已經下旨,今日通宵閱卷,先讓貢院的考官們將三道題改出來。”
“通過詩賦和貼經考試的卷子,先由同考官和主考官排出初步的名次,然後以八百裏加急的方式送到鳳翔府,陛下定下名次後再發回長安張榜。”
“應該不會超過七日就會放榜。”
王成偉驚訝的說道:“這麽快?”
顧況說道:“已經不算快了,以往科舉只需要三日就能放榜,今年也是陛下不在長安城,延長了時間。”
至德二載的科舉考試終於落下了帷幕,在壹片期待中,各大酒樓先迎來了狂歡。
這種狂歡的心態就和高考完還沒出成績的時候壹樣。
除了那些明顯答錯題的考生外,考得再差的考生都有僥幸心態,萬壹別人比我考的還差呢?
而且在成績出來之前,大家都是應試的考生,大家都是沒有官身的讀書人。
等到七日後放榜,有的人就是進士及第,朝廷的候補官員了。
那時候就是雲泥之別,如果等到那些進士及第的同年們授官,那日後想要求見就更難了。
壹些考得不好但是心思活絡的士子,已經開始結交那些進士的熱門人選。
萬壹人家發達了,說不定還要向這同年行卷呢!
除了這些讀書人陷入到狂歡中,另外壹批活躍起來的人,就是長安的媒婆了。
唐代雖然沒有出現後世榜下捉婿的奇聞,但是未婚的進士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進士雖然不壹定都能做大官,但是進士也是有了做官的資格。
壹些商賈就想著找壹個進士女婿,砸錢讓女婿做官也好啊!
除了這些商賈,長安城瞄上新科進士的人家也很多,但是等到張榜的時候再去,那就已經晚了。
股票只有在未公開上市的時候價格最低,投資也講究壹個趁早。
媒婆們打聽進士的熱門人選,先在考試結果出來之前,將婚事敲定下來,那就算是不中,也可以明年再考嘛。
反正這些年輕才子,也不會虧待自家的女兒。
對於這壹次時隔兩年的科舉考試,皇帝登基以來第壹次,長安光復以來第壹次的科舉考試,百姓們也自發的慶祝起來。
甚至官府都有意放松了宵禁,只要不是午夜在朱雀大街晃悠,巡街的不良人也睜壹只閉壹只眼,要是遇到喝醉酒的讀書人,甚至好心的衙役還會將他們送回旅店,以求結下個善緣。
不過與此同時,巡街的工作強度大了很多。
單濤這個巡街使可以說是亞歷山大,朱雀橋的案子沒破,京兆尹崔光遠可沒給單濤什麽好臉色看。
好在沒有繼續發生命案,長安的熱點又被科舉搶了去,單濤還勉強混的過去。
不過他每天還在研究這兩起案子,試圖尋找到更多的線索。
朱雀橋下的女屍身份依然無法確定,長安剛剛經歷戰亂,這種失蹤的婦孺實在是太多了,根本統計不過來。
唯壹的進展就是單濤將這個案子發在了論壇上,引起了玩家的興趣,其中壹名喜歡研究神秘學的玩家卓揚聯系上了單濤。
神秘學是壹門研究神秘傳聞的學問,實際上並不是說卓揚有什麽法力,他在現實世界也就是壹個普通的報社編輯。
卓揚在現實世界中尋找了壹輩子的超自然現象都沒有找到,於是進入遊戲來尋找超自然現象。
只可惜大唐傳奇既沒有武俠元素,更沒有修仙元素,卓揚是三測進入遊戲的,他跑遍了唐代誌怪小說上記錄的靈異地點,卻都是壹無所獲。
偶然在論壇上看到的案子,卻讓卓揚感覺自己又行了。
他聯系上了辦案的單濤,將自己的推測說了出來。
“這是袁天罡的活人煉丹之術!”
袁天罡是唐初著名的風水師、煉丹師,道士,單濤自然也知道他的名號。
單濤雖然覺得卓揚說的有些離譜,但是案件也沒有進展,就姑且聽卓揚說了起來。
“袁天罡據說活了三百年,他能夠長生不老的原因就是這活人煉丹術。”
單濤問道:“煉丹和殺人有什麽關系?”
卓揚說道:“術士認為,五行流轉生命不息,人之所以會死,是因為五行衰頹沒辦法繼續流轉導致的。”
“於是就誕生了這種邪派的煉丹術,用人體五臟的五行屬性,融入到壹具特殊的人體丹爐中,再送入真正的丹爐,輔佐各種名貴藥材和朱砂壹起鍛烤,最終就能得到‘人丹’。”
“據說這‘人丹’能夠補充人體五行之氣,這就能讓人長生不老。”
單濤仿佛抓到了關鍵,靖恭坊失去肝臟的屍體,朱雀橋下掏空了內臟的屍體!
等等!原來自己已經掌握了最關鍵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