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折沖都尉杜甫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by 肥鳥先行
2023-8-19 22:59
杜鴻漸帶領了朔方軍在營地休整了壹夜,第二天就來到渡口,準備渡過大河進入河西。
此時在大河對面的武威城外,武威折沖都尉杜甫正在巡視新兵的營房。
上書請求皇帝停止征兵,恢復國初的府兵制度,杜甫被逐出朝堂。
杜甫被貶謫的職位是武威郡折沖都尉,這實際上是壹個幾乎要消失的職位。
唐初在各地設置折沖府,而折沖都尉就是折沖府的負責人,這是壹個品級不高但是相當重要的職位,也是隋末和唐初的時候,唐軍能夠所向披靡的根基之壹。
折沖府負責管理地方上的府兵,平日裏負責訓練府兵,倒是輪戍的時候還要親自送府兵到指定的集合地點。
全大唐大量的折沖府,就是大唐最基層的軍事單元,這些府兵靠著軍功授田,又承擔朝廷的作戰任務,戰鬥相當的勇猛。
而隨著地方上的田畝越來越少,建立戰功的士兵也無法獲得足夠的授田。
久而久之,甚至在關中這樣的人口稠密地區,府兵的基本授田都保證不了了。
無法兌現建功立業後的授田,而被抓去當府兵,壹個家庭就要失去壹個成年勞動力,那些沒田的府兵紛紛逃亡。
府兵制度已經敗壞,折沖府也很快敗落下來。
如今在關中和江浙地區,都已經不再單獨設立折沖府,折沖都尉也成為地方上的榮譽職位,或者直接就被縣令兼任了。
杜甫被任命為武威折沖都尉,皇帝是想要讓他體驗壹下什麽叫做“府兵制”。
杜甫慨然就任,在前往武威的旅途中,杜甫也經過了不少地區,看到了被戰亂摧毀而離散的百姓,杜甫在途中又寫下了幾首詩。
只不過這些詩都太淒苦,長安的百官公卿並不喜歡杜甫的苦吟。
這個時代的文人,還是更加喜歡李白那些奇美瑰麗的幻想,盛唐詩派那華麗又激昂的詩才是最受歡迎的。
杜甫並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但是勸諫皇帝卻被貶謫,這也讓充滿了忠君報國思想的杜甫痛苦不已。
更讓杜甫痛苦的是,沿途走下來,杜甫發現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無壹人想要再恢復府兵制度。
當官的不願意,府兵打仗回來要分田,可是縣裏能用的土地都有主的,當官也變不出土地來。
而這些都是當兵的,如果鬧起來可是要殺人的,所以當官也只能想盡辦法拖著,甚至還要出錢養著他們。
百姓自然是更不願意了,出去打仗幾年,回來也不壹定能夠授田。
壹開始府兵只需要在自己州裏服役,出去半年回來半年,還能夠分到土地,大家當兵都踴躍。
後來府兵需要出州服役,來回路程就要半年,除了服役剩余的時間就都在路上了,根本沒辦法照顧家裏。
而隨著大唐開邊戰爭的加劇,士兵還需要前往西北、東北、南疆去服役,壹來壹去就要三年,回來之後老婆都懷孕了。
甚至連軍官都不喜歡府兵制,好好的訓練有素的士兵,服役期間到了就要返回家,朝廷給妳換來了壹幫新兵蛋子,讓妳繼續訓練,那個當軍官的願意呢?
杜甫這才意識到,自己夢想以府兵制度並不是那麽完美,甚至比起如今正在大唐推行的募兵制度,府兵制度反倒是壹種耍流氓。
募兵制度好歹是明碼標價,當兵吃糧,拿錢當兵。
府兵制度則是拿著國家的條令,強迫百姓去當兵。
這些見識都讓杜甫非常的痛苦,他實在是想不明白,大唐如此之大的疆域,如此之多的人口,竟然連壹個合適的兵制都沒有嗎?
杜甫就這樣渾渾噩噩來到了河西,他來到武威城的刺史府後,知州薛虎笑吟吟的接待了他。
杜甫對於這個立誌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薛知州很有好感,也不知道為什麽和他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薛虎給杜甫安排了折沖都尉的工作,並且親自送杜甫來到武威城外的折沖府上任。
本來杜甫以為武威的折沖府已經廢棄了,他還準備大幹壹番修復折沖府,可是沒想到來到了折沖府,這裏竟然是壹個大軍營。
這座大軍營還在不斷的施工中,不過主體建築已經完工了。
壹座正方形的大樓,壹排磚瓦結構的宿舍,還有出操的草場,存放武器的軍械庫,存放糧草的糧倉。
而整個軍營外圍都是鐵絲網和木柵欄,在軍營邊上是大片的良田。
杜甫看著這座新建造的大型建築群,對著薛虎問答:“薛知州,這是折沖都尉府?”
這壹路上杜甫也沒少見到廢棄的折沖府,就算是國初的折沖府,也不過是壹個小小的衙門,再加上壹座建議的軍營罷了。
武威這個折沖府也太誇張了吧。
薛虎笑著說道:“本知州準備在武威重建折沖府制度,正好朝廷將杜都尉派了過來,可算是幫了我的大忙,來來來,我們進看看。”
說完,薛虎就拉著杜甫進了這個龐大的折沖府。
壹邊走薛虎壹邊介紹道:“這座折沖府,壹共可以容納壹千新兵,這些都是新兵宿舍,普通士兵八人壹間的上下鋪,軍官是兩人壹間。”
薛虎帶著還在懵圈的杜甫參觀了營房,又來到了壹座有頂棚的大院子裏。
“這裏是食堂,到了冬天可以將兩邊的墻砌起來擋風,這裏可以容納士兵用餐。”
接著薛虎帶著杜甫參觀了軍械庫和糧倉,最後才來到了整個折沖府最大的建築樓前。
“這裏是教學樓和辦公樓,壹共有三層,也是折沖府的管理機關。”
杜甫疑惑的問道:“教學?”
薛虎點頭說道:“就是給士兵上課的地方,這點不用杜都尉擔心,參謀部會安排人過來教學的,妳只需要負責折沖府的運轉就可以了。”
杜甫驚訝的說道:“還要給士兵上課的嗎?”
薛虎點頭說道:“當然,能讀書識字的士兵,才能更好的執行上級的戰術。而學習也能夠馴化士兵身上的殺伐氣。”
這時候正好有裝修的工人經過,他們捧著壹副巨大的李倓的畫像,將畫像搬到了禮堂中。
杜甫還沒有見過這麽寫實的繪畫手法,這幅畫像惟妙惟肖,雖然他沒有見過建寧王(當時還沒有冊封為越王),但是看了這幅畫像就像是親眼看到了壹樣。
薛虎帶著杜甫上了三樓,帶他進了折沖都尉的辦公室。
辦公室不大不小,壹張木質桌子壹張椅子,壹排長長的書架。
薛虎笑著說道:“以後這裏就是杜都尉辦公的地方了。”
杜甫有些誠惶誠恐,壹直以來他擔任的都是些無足輕重的職位。
比如和皇帝起草詔書的翰林,比如勸諫皇帝的左拾遺。
這還是他第壹次做具體的工作,而且壹上來薛虎就將這麽大的壹個軍營交給他。
薛虎拉開椅子,和杜甫壹起坐下說道:“軍事訓練上的事情,不需要杜都尉操心,參謀部自然有人下來,軍營的管理也不需要杜都尉親自抓,只需要統籌全局就好了。”
“統籌全局,那是做什麽?”
薛虎笑了笑說道:“統籌全局,那工作可是太多了。這折沖府不僅僅有壹千新兵,還有五千畝土地和壹座農場,這些都是要折沖府打理的。”
杜甫嚇了壹跳說道:“這是軍屯嗎?”
薛虎想了想說道:“其實不算是軍屯,這是武威進行的壹項兵制改革的嘗試。”
“軍屯是士兵種田,只留下口糧剩余的上繳,但是這座折沖府的糧食和收獲都是整個折沖府的,是歸所有士兵所有的,折沖府只需要向州府上繳十分之壹的田稅就可以了。”
杜甫嚇了壹跳,所有出產都是折沖府的?這世界上還有這種好事?
五千畝土地聽起來不少,平均壹個士兵也才五畝土地。
關中壹些大地主的田地都能超過這個數字。
不過五畝的土地認真打理,也能夠養活壹個三口之家了。
薛虎說道:“要怎麽發展,就要看杜都尉的辦法了,這些土地和農場的收獲都是士兵們平分的,他們可以自己用或者寄回家裏去。”
“我們河西的府兵,普通士兵服役五年,最長可以延長到十年,提拔為軍官後不限制退役年限。”
“這壹期的士兵都是新募的兵,以後這些士兵的日常管理和折沖府農場的管理就都交給杜都尉了。”
將這壹切都交給了杜甫之後,薛虎迅速返回了武威城。
從深秋進入武威,到現在開春後,杜甫這三個月時間,每日都廢寢忘食,總算是將這座折沖府運轉了起來。
今天上午他剛剛和壹名“農家”的門徒查看了新莊稼的播種,中午就趕回折沖府處理軍營裏的雜務,很快又有助手進來匯報:“杜都尉,朔方軍已經渡過大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