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風少羽

歷史軍事

天啟二年,九月,京城
月夜下,城門早下鑰
整個京城九門都是緊閉著的,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零壹章 賊酋遊街,民間的輿論又轉了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by 風少羽

2023-12-10 19:01

  “遼南大捷,全賴皇上調度得當,將士用命。”
  “此戰足以振奮天下人心,令番邦不敢小覷我大明,我大明恢復永樂榮光已經是近在咫尺。”
  “臣為皇上賀,為大明賀!”
  亂哄哄的朝中,張好古率先對著皇座上的朱由校躬身。
  余下的文武群臣也反應過來了,如今狗皇帝氣勢正盛,手握兵權財政,又兼兩次大勝在身,不能亂來。
  於是文武群臣也紛紛拜服:“臣等為皇上賀,為大明賀。”
  朱由校看著這些不情不願彎下腰的群臣,他們明明看自己不順眼,還要不得不給自己道賀,這種感覺讓朱由校由衷的暢快,他忍不住笑了起來:“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文武群臣聽著朱由校的笑聲,怎麽聽怎麽不是滋味。
  這狗皇帝怎麽就打贏了呢?
  大明輸給韃虜很正常,這怎麽狗皇帝這個昏君上來,打贏韃虜變得這麽輕松了?
  這還是大明嗎?
  他們是絕對不會承認新政對大明的效果的,他們只能是壹遍遍催眠自己,這是狗皇帝走運了,這樣的運氣長久不了,到頭來大明肯定還會回到正軌上來的。
  壹遍遍催眠著自己,這些人才能舒服壹些,他們可不想見大明好,大明好不就說明他們錯了?
  他們讀書人怎麽可能錯?
  錯的壹定是賤民,是狗皇帝!
  這些人催眠著自己,那簡直是快把自己給感動了。
  而朱由校現在可不在乎這些人想什麽。
  我天啟壹朝,朕口銜天憲,容得著妳們這些腐儒指手畫腳了?
  “來人,把代善和這些韃子統統給朕拖到京城裏,遊街三日,三日後,朕要用他們的人頭,祭太廟。”
  群臣還能說什麽?
  只能是低頭納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狗皇帝很高興,他非常高興。
  又是壹次大捷,這讓狗皇帝的信心直接膨脹,他現在再也不擔心遼東的韃子了,也不會去擔心什麽地主豪強,什麽南國的士紳藩王了。
  懂不懂什麽叫做雄兵在手,天下我有啊!
  遼南兩萬新軍就能大敗皇太極,按照皇太極>關寧鐵騎>九邊>北國兵>南國兵來看,兩萬新軍抵的上四萬真滿洲,八萬遼東兵,二十萬衛所兵。
  這不是吹,而是新軍的戰鬥力真的如此強悍。
  日復壹日的訓練,不限量的彈藥消耗,加上充足的糧餉,豐富的食物,新軍訓練出來的職業軍人身體素質也好,軍事素養也好,都是頂尖的。
  更何況分了田產,家眷能養活的新軍,還有家人BUFF,打起仗來悍不畏死,韃子都不是對手了,南國那些酒囊飯袋還能阻攔朕不成?!
  朱由校看南國那些藩王和地主不順眼很久了,特麽朕的地都讓張師傅給分了,妳們憑什麽還有那麽多地,那麽多仆人?
  遲早都給朕拿出來!
  至於親戚?
  朕是怎麽沒記得有妳們這些手足兄弟親戚啊?
  從明初分家分到現在了,誰是誰啊。
  這三日,北京城的老百姓可算是開了眼了。
  韃子的大貝勒代善,皇後哲哲,壹眾韃子的貴族被錦衣衛帶著在北京城裏遊了三天,可謂是讓老百姓見識到了什麽叫韃子貴族。
  而隨後三千韃子俘虜,上萬顆韃子腦袋更是讓老百姓徹底見識到了大明的武德究竟有多麽充沛,大明到底多麽強大。
  那壹片片光禿禿的腦袋和那細溜溜的金錢鼠尾,這些都是真韃子,不是假韃子啊!
  而隨著袁崇煥的遼南新軍對峙皇太極,大破沈陽城,連帶著克復鞍山,鳳城,丹東的消息傳開,民間的輿論又壹次轉變了風口。
  之前怎麽譏諷朝廷軟腳蝦,除了問老百姓要錢要糧什麽都不會,現在就開始誇朝廷多麽強大,威服四方,大明百姓生活多好。
  嗯,現在誇朝廷的,和之前譏諷朝廷的都是壹群人,這很現實。
  老百姓就是這樣,輸了罵,贏了誇,若說老百姓真想看朝廷輸,那可能嗎?
  都是大明的百姓,在大明生活,誰願意朝廷輸啊。
  之前恨朝廷沒用,可現在,壹個個都興奮的誇起了朝廷,天啟皇帝變成了少有的明君賢主,是堪比唐太宗明成祖的千古壹帝,張好古也不是什麽奸相權相而是大明的良相,當之無愧的首輔。
  這壹場大勝,對大明民間的激勵是很難想象的,它告訴大明的子民,大明不再是過去那個大明了,朝廷所說的壹切都在逐漸變成真的,大明會越來越好,直至恢復永樂盛世之時,飲馬瀚海,南下西洋,威服四方。
  壹時間,大明百姓走路都是昂首挺胸,驕傲的不行。
  張好古很樂意看到這樣的畫面,大明百姓驕傲壹點怎麽了?
  我大明盛世天下,萬邦來朝,國大民驕,妳能奈我何?
  三日遊街後,朱由校穿著天子冕服帶著皇後張嫣,皇太子朱慈燃,還有從勞改營趕回來的信王朱由校,壹直在京城裏的周王朱恭枵,加上張好古,以及大明的在京朝臣,浩浩蕩蕩的祭拜太廟。
  這與其說是祭拜太廟,不如說是昭告天下:爾等都給朕看看,朕多牛筆!
  朱由校搖頭晃腦的聽著內閣閣老,禮部尚書張瑞圖親自撰寫的文章,那是極盡溢美之詞,把他的豐功偉績非常詳細的講給了大明的列祖列宗,告訴他們,朱由校做到多好,大明現在多強,大明百姓生活多麽富裕,大明的國庫又是多麽的充盈……
  到了最後,朱由校大手壹揮:“斬敵酋,祭天!”
  代善以及韃子壹眾貴族被推上來押在地上,壹柄柄大刀高高舉起隨後揮下,伴隨著血液噴湧,壹個個瞪大了眼睛的腦袋滾落在地上,朱由檢和壹些文臣武將嚇得臉色慘白,身體顫顫巍巍楞是不敢出聲。
  而如今大明第壹拳擊手,拳王泰森來了都得跪地認爹的朱由校則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此戰之勝,非朕全功。”
  “賴遼南將士用命,軍民壹心,方才有此大勝,如此大勝,不賞不足以彰顯朝廷公允。”
  “下旨,朕要重賞遼南將士,以慰天下人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