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南洋再起

聽風煮雨夜

歷史軍事

大明永歷十四年,清順治十七年,西歷1660年。
南洋,馬尼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二十章 清廷的底蘊

大明之南洋再起 by 聽風煮雨夜

2023-5-13 21:39

  以往可都是清軍動輒打到明國京師城下,明軍壹觸即潰,無有敢敵者。
  想不到嗎,如今卻是風水輪流轉!
  大清反倒是被明軍給打到京師左近了!
  雖然明軍還只是在天津。
  但是,天津到京城也不過三四百裏而已。
  八百裏加急也就是半天的功夫……
  說白了,就是眼皮子底下!
  快過年了,被明軍打到了眼皮子底下。
  他媽的,我大清顏面盡失啊!
  ……
  紫禁城!
  還是那間南書房,還是那群人,還是那件事。
  “天津戰敗,辰泰喪師辱國,甚至連他自己都折在了天津,可謂是將我大清的顏面給丟盡了!”
  鰲拜十分陰陽怪氣的說道。
  壹旁的費揚古如若平湖般的面色下,隱藏著壹股無法言喻的怒火。
  但是,聽著鰲拜的陰陽怪氣,費揚古卻是並沒有爆發。
  反而是語氣依舊平和的說道。
  “此次天津戰敗,我大清派去的兵馬損失慘重!”
  “短時間內無力再戰!”
  “可我大清也不能坐視明賊在天津站穩腳跟,應盡快從北直隸各處調集兵馬,將明賊驅逐。”
  “本王請求親自掛帥出征!”
  費揚古的態度很堅決,他要親自出征去為自己的兒子報仇。
  索尼開口說道。
  “王爺所言甚是,明賊此次能擊敗我大清的進剿大軍,實在是有些出乎意料。”
  “但也可見來犯明賊的實力不可小視!”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讓王爺親自掛帥出征,確實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費揚古向索尼送去了壹個感激的表情。
  不管雙方之前的政見如何的對立,如今索尼能在這個時候開口支持費揚古,費揚古心中都是感激的。
  遏必隆開口詢問道。
  “諸位,來犯天津的明賊實力不可小覷,而我大清的精銳兵馬大多以及隨軍南下,要去平定南方戰事。”
  “現在緊急之下從北直隸召集起來的兵馬,真的能收復天津,驅逐明賊嗎?”
  遏必隆提出了自己的懷疑。
  大清在北直隸的精銳,大部分都被抽調南下了。
  他對軍略壹直都不算熟悉,所以在面對這些問題時,表現的相當謹慎。
  鰲拜理了理朝珠,站出來開口說道。
  “不必!也不可!”
  “天津的明賊並不能危害到大清的根本,江南前線的戰事才是重中之重。”
  鰲拜很理智,他十分清楚的知道。
  即使明賊占據了天津,也危害不到大清的根本。
  因為登陸天津的明軍兵力有限,是無力向京城發起進攻的。
  但是,江南前線的戰事,卻是真正關乎到大清的生死存亡的。
  江南決戰壹但戰敗,大清當下亡國不至於,但整個南方肯定是要丟了。
  甚至,被明軍順勢推到淮河壹線也並非不可能!
  南方戰事,才是真正生死攸關的大事!
  孰輕孰重?
  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清廷要是壹點戰略定力都沒有,從南征大軍中抽調兵力回援京城,這才叫個本末倒置。
  只是,鰲拜的話音才剛落,就見抱著康熙坐在上首位置的博爾濟吉特氏開口說道。
  “諸位卿家,在哀家看來,還是調壹些兵馬入京,入衛勤王吧!”
  “南方戰事雖重,可也重不過皇帝的安危!”
  “天津的明賊雖然兵馬有些,可天津距離京城也就三四百裏……”
  費揚古為了能有足夠的兵力反攻天津,來為自己兒子報仇,開口贊同道。
  “太後所言有理,本王也贊同可以先從前線抽調壹些兵力返京,用於拱衛京師。”
  “在我大清,皇上才是最重要的!”
  鰲拜下意識的蹙眉說道。
  “那南方戰事怎麽辦?”
  費揚古針鋒相對道。
  “南征大軍足足有二十多萬,抽調壹部分回防京師,兵不會影響到大局。”
  “……”
  兩人針鋒相對,相互之間的氣氛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凝重。
  就在這時候,索尼站出來打圓場道。
  “抽調兵力回防京師,也不壹定是非要從南征大軍中抽調。”
  “遼東,山西,中原,山東等地,都能抽調嘛!”
  “實在不行,調壹部分關外八旗,以及蒙古騎兵入京就是!”
  這就是清廷的底蘊了!
  隨時能從全國各地,抽調兵馬組建壹直軍隊。
  如今的大清並沒有外患,北邊的蒙古被徹底打服了,是大清的藩屬。
  西邊的準格爾,葉爾羌等汗國又不怎麽成氣候!
  更北邊的毛子還只是疥蘚之疾!
  清廷隨時能從邊疆調集精兵匯聚京師,或是參與南下戰事。
  即使兵力緊張,也只是壹時的。
  費揚古這才點頭。
  博爾濟吉特氏見此壹幕,也只能點頭。
  她是實實在在的花瓶,存在感很高,但實權約等於沒有。
  這種事情,她是插不上嘴的!
  清廷的內閣在南書房中商議出了結果,然後壹封封聖旨被發出,兵部行文各地調兵入京勤王。
  關外八旗,草原上的蒙古騎兵。
  山西,甘陜等地的精銳邊軍都被征調入京。
  由於年關將近,清廷的壹切應對都顯得匆忙了些。
  這壹年,京城的年節,就是在這樣匆忙,且略帶恐慌的氣氛中渡過。
  內城外城的旗人臉上,都不見絲毫的笑容。
  往年的鞭炮聲,披紅掛彩,以及喜慶歡樂的氛圍全部都消失不見。
  等到明軍將此戰的戰俘全部殺死,人頭懸掛在天津城墻上的消息傳來之後。
  京城中年節的氛圍更加的淡!
  甚至可以說,這壹年京城的年節,基本上是在哭聲中渡過的。
  ……
  大明永歷十九年,西歷1665年!
  臘月十七,清軍南征大軍抵達揚州,並開始收集渡船,準備自瓜州渡渡江。
  十九日,清軍正式開始渡江!
  萬舸爭流,帆影遮天!
  數不清的渡船在壹起渡江!
  二十五日,清軍主力渡江完畢,繼續南下。
  洪承疇壹只腳踏在了長江南岸的土地上,眺望身後寬闊的大江,他的眸子中滿是難以抑制的激蕩。
  “王師過江,平賊滅逆!”
  “定要還天下壹個太平!”
  “……”
  圖海身後的披風迎風獵獵,同樣雄心勃勃的開口說道。
  “此戰,定要取勝,擒殺賊酋,才能不負朝廷重托啊!”
  清軍在鎮江簡單修整之後,開始浩浩蕩蕩的南下。
  向著蘇杭方向挺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 暫無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