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驟風(壹)
宰執天下 by cuslaa
2023-4-22 11:42
宗澤已經在路上。
列車離站已經壹個時辰了,車外的天空仍黑得深沈。
哢噠哢噠,單調的聲音在車廂中回響。
嵌在臺子上的煤油燈,外飾以金玉,但暈黃的燈焰依然忽高忽低,壹直在晃著。
在燈光下看得文字久了,宗澤只覺得眼睛又幹又澀,微微有些發疼。
摘下眼鏡,放在桌上,眼前就壹片模糊。
視力看來又下降了。
宗澤交替地閉上左眼和右眼,有些懊惱地想著,回京後又得再配壹副眼鏡了。
也不知是因為配壹副眼鏡的價格越來越低,更多的人能夠用得起,還是因為有了眼鏡,讀書人更加有恃無恐地使用眼睛,反正宗澤他平常看見同輩的官員,基本上都在鼻子上架著壹副近視眼鏡。倒是那些年長的大臣,只是在看文字時戴眼鏡,平常臉上都不戴的。
揉了揉架住眼鏡的鼻根,宗澤發誓,如果眼睛能恢復正常的話,他絕對不會在燈火下用太多時間讀書寫字了。
眼鏡下,是壹本厚達百頁的冊子。
宗澤上車後,吩咐了隨行人等兩句,就在單人的包廂中翻閱這本冊子。用了足足壹個時辰,翻了壹遍,對上面的內容有了大略的了解。
眨了眨眼睛,再睜開,距離不過兩尺,宗澤還是看不清封皮上的幾個文字,只能看見封皮正當中蓋著的鮮紅印鑒。當然,印文中的絕密二字,那也是看不清的。
這壹份被歸入絕密的情報檔案,是上車前,壹個都堂的堂後官,在兩名軍士的護送下,直接送到了宗澤的手上。
其實裏面有許多信息,宗澤早已知曉。但這壹回去遼國,什麽能說,什麽不能說,只有看了這份檔案後才清楚。
篤篤,包廂的房門在外面被人輕輕地敲了兩下。
宗澤拿起眼鏡戴上,順手將資料冊子放到壹邊,“進來。”
壹名使團隨行人進門來,行禮後問道:“直閣。車上派人來問,早餐該如何準備。”
宗澤搖搖頭,“我還不餓,再等會兒吧。妳們若是餓了,就先吃。”
“給直閣做飯的是專門的小竈。其他人另外有大竈的。”
“哦,那就跟車上說,照正常的飯點來就行了,我也沒什麽忌口的。”
宗澤還是第壹次作為主賓乘坐專列。徹夜不息的廚房,裝飾奢華的包廂,也是第壹次享受。
以國家使節的身份出行,肯定是要講究壹下,即使是乘坐的列車也關乎這大宋的臉面。
若是換個時間就好了,至少能安心享受壹下。
宗澤將人打發出去,靠回在軟榻上,長長地嘆了壹聲。
此番出使,除了他自己之外,沒有別人可以商量了。
此次出行的副使,是都堂派出的壹名武官,工作只是約束隨行人眾,而不是與宗澤共商談判之事。
什麽事都要自己來,還要得到讓朝廷讓國人都滿意的結果,壓力真的不小。
擡手從桌上取下情報資料,今天要過黃河,在抵達白馬渡之前,這壹整天就放在這本冊子上,過黃河前就處理掉,絕密文件帶在身邊,終歸是不那麽讓人睡得安穩。
宗澤忽地笑了壹聲,苦笑。
即使處理掉了絕密文件,在車上,怎麽都不可能睡得安穩的。
壹天過黃河,再兩天,就能抵達邊境。要達到這個速度,就意味著必須日夜兼程。
鐵路上的夜班車車次很少,畢竟拉車的挽馬總要休息,如果要保證夜間也有相當數量的列車行駛,那就意味著挽馬的數量至少要再加五成,甚至七成。因而也就只有壹些重要的人或貨,會在夜間兼程而行。
但再過些年,所有的列車就都能日夜兼程了。因為那時候,蒸汽機就能用到鐵路上了。
宗澤如此確信。
等到蒸汽機車能夠取代挽馬,鐵路上的運力至少能增加壹半以上。
蒸汽機已經推陳出新,最早的壹型蒸汽機已經放到了自然學會總會旁的博物館裏,作為重要的紀念物,放在最中心的位置上。
按照宗澤從韓岡那邊聽來的說法,比起火炮,比起火槍,蒸汽機的意義更加重大。
因為蒸汽機代表了是生產力的飛躍,是機械的力量取代了自然的力量。
韓岡甚至還說,夫子活到七十三,都沒能改變春秋亂世,但蒸汽機不用七十三年,五十年就能夠改變世界。
雖然覺得韓岡拿來比較的對象不太合適,不過宗澤的確相信蒸汽機能改變世界。
可惜蒸汽機正式發明,距離現在還不到五年。
大型的蒸汽機車,雖然在實驗中表現出了強勁的動力。可最先能實用化的,還是只能用在開封城墻頂環城鐵路上的小型機車。
但未來是可以期待的,因為有明確的路線,有成功的過去,還有不惜壹切的付出。
不像這壹次的任務,下命令的韓岡沒有說壹定要完成,而宗澤本人,也沒有太多的把握能夠圓滿完成任務。
宗澤將冊子翻了兩翻,還是看得眼花,就幹脆放到了靠墊下,換了個舒服的姿勢,然後閉起眼睛休息。
不得不說,這張軟榻實在是太舒服了,躺到了上面,整個人都變懶了。
整件事來得很突然。午後受命,第二天清早就得出發。
宗澤現在是提點開封府界諸縣鎮公事,也就是開封城外的大小事,都在他的管轄之下,基本上可以算是除去了東京城之外的開封府通判。
去外路擔任了壹年通判,調回來後又就任府界提點,這就算是兩任了。
等過了這壹關,從契丹再回來時,只要辦得不算太差,就能再進壹步了。
這可跟當年第壹次去遼國不壹樣。
那時是要與遼國通商,朝廷都不承認耶律乙辛的帝位,卻與其私下裏互通往來。宗澤除非能讓耶律乙辛割出壹塊地來,否則他的功勞都無法公開褒揚。
但這壹回,宗澤壹旦成功地將讓遼國釋放商人,並賠償損失,那這份功勞,足以讓他成為朝堂排序中,距離議政最近的那壹撥人。就算差壹點,也足以在中書百司裏面謀壹個正職,或是外放下去做知州了。
壹直以來,宗澤都很感激韓岡的提拔,甚至他的那個狀元,宗澤也知道,有很大成分來自於韓岡對太後的影響力。
所以宗澤壹直都很用心。尤其是在這壹次的府界提點任上,宗澤更是加倍努力,希望能媲美當年韓岡就任此職時的成就。
但宗澤遇到的差事,不是要救助河北流民,而是要救出被遼國關押起來的國人,並索回損失的財物。
兩件事的難度都不低,成功後功勞也都不少,但風險性,宗澤的差事,比當年被舊黨拿著放大鏡找毛病的韓岡可要高得多,至少韓岡當時不用擔心丟了性命。
“這個差事很危險。”
昨日午後的時候,宗澤在都堂裏,韓岡是這麽對他說的。
當妻子強忍著淚為自己整理行裝時,宗澤也沒敢告訴她這壹趟的任務有多大的風險。
因為遼人不是那種能用道理說得通的對象。想要讓他們安安分分地坐下來談判,要麽有壹張堪比蘇張的利嘴,要麽就不得不用壹點強迫性的手段。
河北、河東都要派出制置使,開始準備打仗。
按照韓岡的說法,朝廷已經編列好了臨時軍費,隨時都可以從堂庫中劃撥了出來。
也不知會有多少,不過按照宗澤的了解,神機營體系的指揮,不論是馬軍還是步軍,訓練開支都是舊式指揮的兩倍以上。
雖然說整編後的新軍本來就比同級別的舊禁軍人員更多,裝備更多,但開支增加更多的還是軍餉上的支出。尤其是軍官,在加強了對空額的查禁之後,給新軍各級軍官的軍餉,都是直接比擬上四軍更高壹級的軍官。
除了河北河東的兵馬之外,更有北海艦隊將會出動。
比起只有十幾艘巡洋艦的南海艦隊,分別駐紮在登州、明州、琉球、耽羅四處的四支分艦隊,任何壹支的實力都在南海艦隊之上。
封鎖日本,奪取日本,登陸高麗,攻擊遼西,類似的計劃,在樞密院裏存了不知多少,全都是北海艦隊這些年遞上來的。
朝廷將河北河東兩軍,以及北海艦隊拉出來,就是抱著不能和就打,以打促和的想法。
壹旦兩國交兵,遼軍損失慘重,直面遼主的使者當然就是被發泄怒氣的對象。誰也不能保證,遼國還會記得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八個字。
面對危險的任務,宗澤不會退縮,但心中的忐忑卻不可能避免。
帶著壹絲絲不安,三日後,使團專列抵達了京保鐵路段的最北端。
兩國的鐵路已經連通,就連制式標準也壹模壹樣,只要通過遼國邊境的檢查,列車上的人員不用下車也能進入遼國。
但專列在邊境車站停留了許久,也沒有等來遼人放行。
“怎麽回事?”宗澤派了人去問。
很快就傳來了消息,說是當地天雄城守將拒絕使團入境。
宗澤冷下臉,“才幾年不通問,連規矩都不懂了?”
過去宋遼盟約時,兩國之間都會在節日和皇帝、太後的生辰互派使節,接伴使會提前在國境處迎接。而非常時節派出的使團,也會先迎入境內,先在邊州安排住下,然後派人去請示朝廷,絕不會將使者直接擋在國境前。
“遼人說是此處從無接待使者舊例。”派去的人這樣回答。
“直閣,轉去白溝驛吧。”副使問明了事由,上來向宗澤進言。
過去兩國使團都走白溝線,現在有了鐵路了,宗澤便是從安肅軍這裏過來。
但是在過去,因為要顧及國土安全,兩國安排對方使節的入京線路,都是固定的,不會偏移和改變,以防對方記錄沿途地理。
而這壹回,按照對方的說法,邊境車站不便接待使節,也是有道理的。如果按照外交管理,宗澤應該轉去白溝驛才是。
但宗澤坐在軟榻上紋絲不動,擡頭問道,“朝廷給定的行程有這麽說嗎?”
“沒有,但……”
宗澤擡起壹只手,截斷了副使的辯解,“沒什麽但是,要弄清楚該聽誰的。朝廷還是北虜?”
可這樣就要耽擱時間,副使很是憂慮,“那朝廷會不會……”
“在這裏等,就是朝廷給的命令!”宗澤打定主意不下車,繼續給熬下去。
大不了在車上住上半個月,等海軍開始封鎖對馬海峽,諒遼人也拖不下去。
不過也沒有讓宗澤等上半個月,只五天,遼國的接伴使趕到了天雄城邊境車站,見過了宗澤。
停了數日的使團專列,終於重新啟動,開始向北方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