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壹狠人

壹袖乾坤

歷史軍事

大明永歷十二年臘月十三日,滇都昆明。 三十五歲的天子朱由榔身著壹身赭黃色十二團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246章 打破平衡的棋子

南明第壹狠人 by 壹袖乾坤

2021-10-30 20:17

  “盧大人能否說說具體的細節?”
  胡全才瞇著眼睛,循循善誘道。
  “呃,這個。個中細節其實盧某也不是太清楚。”
  盧桂生正在誇誇其談,被胡全才壹問頓時楞了。
  問他細節?他哪知道細節啊。
  別說是他了,就是晉王李定國,閣老文安之也不壹定知道細節。
  真要問細節,恐怕只能能跟永歷皇帝去問了。
  “這樣子啊。”
  胡全才略微有些失望。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雖然盧桂生提供的信息很有用,但胡全才肯定是想盡可能的弄清楚細節的。
  只是現在看來盧桂生只知道壹個皮毛,再深層次的問題就不是他壹個光祿寺少卿能知道的了。
  “總督大人,明軍將來肯定會進攻長沙,您還得早做謀劃啊。”
  盧桂生率部來投自然是因為他更看好清軍。但正並不等於他看好胡全才。
  只是因為胡全才是離他最近的大佬,他除了胡全才以外確實沒有什麽別的選擇。
  “這個自然,本督已經命人招募新軍,配合長沙府的五萬兵馬要想擊退明軍並非難事。只是僅靠這些要想奪回武昌恐怕很難啊。”
  胡全才把這句話甩出來,目的就是套盧桂生的話,看看盧桂生會不會再吐露壹些信息。
  但盧桂生似乎並沒有爆出猛料的意思,只感慨道:“是啊,不過總督大人只要有所防備,明軍要想再進壹步也是難如登天。大不了先僵持著等朝廷援軍。”
  對胡全才來說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不到萬不得已他實在不想借助外力來驅趕明軍。
  不然即便將來趕走了明軍,新來的軍閥也是個麻煩事。
  看看吳三桂就知道了。
  當初洪承疇洪經略引吳三桂入貴州,圖的就是吳三桂的十萬精兵,希望吳三桂能夠助他攻城拔寨。
  但吳三桂仗著兵強馬壯反客為主,賴在貴州不走了。
  現在吳三桂倒是趁機占據雲南,但那是因為他想徹頭徹尾做壹個節度使,把雲南當做藩鎮在經營。
  如果不是這個機會,天知道吳三桂還會在貴州賴多久。
  胡全才可不認為自己有恩師洪承疇的手段。
  連洪承疇都解決不了的事情,胡全才自然也難解決。
  所以索性就不去招惹是非,除非是朝廷派出的嫡系大軍,否則胡全才壹律不予接待!
  “盧大人壹路車馬勞頓也是辛苦了,便早些回去休息吧。”
  該問的話胡全才都已經問了。該說的盧桂生也都說了。
  酒宴繼續下去只剩下了尬聊沒有什麽意義,倒不如散了各自休息。
  “既如此,盧某便不叨擾總督大人了。”
  盧桂生聞言也是識趣,拱了拱手躬身退下。
  “那下官也告退了。”
  高天爵自覺跟胡全才尿不到壹個壺裏,索性趁二人再次吵起來前提前離開。
  胡全才巴不得高天爵早點走,他好眼不見心不煩。
  卻說高天爵離開後,周培公喜不自勝的沖胡全才拱手禮道:“恭喜總督大人,賀喜總督大人。這下明賊的那點小九九都被您識破了。”
  胡全才搖了搖頭苦笑道:“哪裏那麽容易。現在本督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多知道防備什麽,卻不能師賊長技以制賊。”
  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已經是壹個很大的進步了。
  “總督大人莫急,有了這盧桂生總督大人就等於多了壹塊金字招牌。只要總督大人禮賢下士,給這盧桂生充分的好處,明軍陣中便會有越來越多的盧桂生出現!”
  聞聽此言,胡全才雙眼不由得冒出精光。
  周培公識人心的本領天下無雙,他說的確實在理。
  就明清之間實力體量對比來看,清就是大樹,明則是蚍蜉。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明軍可能獲得壹時的勝利,但最終獲勝的還是清軍。
  這種情況下,良禽擇木而棲就不奇怪了。
  胡全才越想越覺得是這麽個道理,也漸漸放心了。
  ……
  ……
  盧桂生率部來投,這在長沙城中絕對可以算是大事情。
  這麽大的事情自然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王賀年便第壹時間知道了盧桂生叛明降清的消息。
  看到盧桂生大搖大擺的走進府衙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陛下待這廝不薄,他怎麽會如此的狼心狗肺!
  他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嗎?
  當時王賀年真想拿壹把匕首沖上前去壹刀捅在盧桂生的心臟裏。
  可理智告訴他不能輕舉妄動。
  殺了盧桂生可以逞壹時之快,解心頭之恨。
  但然後呢?他身份暴露自難活命,刺探情報的任務也黃了。
  身為錦衣衛暗衛,潛伏是他的使命,而不是輕易被外界事物影響。
  忍,他必須得忍。
  相信天子應該也知道了盧桂生叛變的事實。
  那麽王賀年接下來要做的便是時刻監視盧桂生,看看這廝會做出什麽喪心病狂的事情。
  平復了心情之後王賀年又回到了租住的宅子。
  現在看來當初選擇租住在這裏實在是太明智了。
  這個小院最大的優勢便是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北城中心。
  附近是各司衙門,要想打探消息不要太輕松。
  只是王賀年僧人的身份所限,許多事情不適宜自己拋頭露面,而是需要假借他人之手。
  這樣也好,王賀年的身份便不會輕易的暴露。
  他在長沙城中潛伏的越久,對明軍的益處就越大。
  這壹點王賀年十分清楚。
  陛下啊陛下,您壹定要多多提防身邊之人。
  像盧桂生這種人面獸心的家夥不知道還有多少。
  錦衣衛壹定要利用起來啊,不然來幾個盧桂生就要把大明整的疲憊不堪了。
  王賀年覺得倒不是陛下的問題,而是錦衣衛人員配置的問題。
  這些錦衣衛都是功勛之後,本身嬌生慣養能力有限,便是陛下給他們提再多的要求他們也做不到。
  但陛下礙於面子又不能把他們全部換掉,只能再去招募壹些錦衣衛暗衛來替他們擦屁股。
  哎,都是為了大明,王賀年他們便是受壹些苦受壹些委屈也無所謂。
  ……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