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壹狠人

壹袖乾坤

歷史軍事

大明永歷十二年臘月十三日,滇都昆明。 三十五歲的天子朱由榔身著壹身赭黃色十二團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960章 壹碗水端平

南明第壹狠人 by 壹袖乾坤

2021-10-30 20:17

  哦?
  朱由榔聞言壹喜。
  老話說的好,不是壹家人,不入壹家門。
  這句話放在普通人家自然是沒有什麽問題的,放到皇家也同樣適用。
  但是放到皇家就不僅僅局限於天家父子這樣的了。而是涵蓋了君臣這壹層關系。
  張煌言能夠和朱由榔想到壹起去,足以證明君臣之間存在著壹種特殊的默契。
  “既然如此,張閣老應該也知道剿倭之事事關重大。若是不能徹底剿滅倭寇,倭寇就會如同草原上那燒掉的野草壹樣,壹把火燒完,緊接著又蹭的壹下子冒了出來。”
  朱由榔雖然說得是大白話,但是也沒有絲毫降低他在張煌言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張煌言點了點頭道:“陛下所言極是。剿倭必須要徹徹底底,唯有犁庭掃穴才能壹勞永逸。”
  “既如此,張閣老可有人選推薦?”
  朱由榔召見張煌言可不是為了聽這些片湯話的,而是希望能夠盡可能的從張煌言那裏得到有用的信息。
  朱由榔當然有自己的壹套思路和決斷方式,但是也希望張煌言能夠參與進來。
  “陛下,老臣推薦三人。鄭經、何守義、於七。”
  張煌言壹張嘴,這下驚訝的就輪到朱由榔了。
  這三人當然是合適的人選,可推薦了三個不就相當於什麽都沒推薦嗎?
  張煌言什麽時候變成如此圓滑的老好人了?
  “陛下,臣推薦三人是希望他們可以負責各自的片區,剿滅各自片區的倭患。”
  “哦?”
  朱由榔覺得有點意思,示意張煌言繼續說下去。
  “陛下,於七是山東人,從小在山東長大,對於登萊沿海的情況是再清楚不過了。所以臣覺得可以由他來負責京畿天津以及山東壹代的剿倭事宜。”
  張煌言壹口氣說罷,喘了口氣休息了片刻,繼而接道:“至於何守義,他是浙江人,當年在四明山更是經營多年,對浙江沿海的情況十分了解。所以臣建議由何守義來出任浙江、南直隸地區的剿倭將軍。”
  這說了兩個人,自然還剩下壹個。
  其實不用張煌言說,朱由榔也知道這個人是誰了。
  “陛下,忠王世子鄭經生於閩地,常年追隨忠王與清軍對抗。可以說耳濡目染,學到了不少的東西。所以臣建議由鄭經統領軍隊負責福建、廣東壹代的剿倭事宜。”
  這壹通說完,朱由榔算是明白了。
  張煌言這是想要壹碗水端平啊。
  三個人各自負責壹個防區,誰也不幹涉誰,誰也不得罪誰。
  妙啊。
  最為關鍵的是,這樣對朝廷來說也是最合理的模式,可以把風險降低到最小,畢竟若是壹個將領頭腦發熱造成局部損失,其他兩個將領還保持正常就還有回旋的余地。
  “嗯,張閣老所言,正和朕心意。”
  不得不說張煌言確實是朱由榔肚子裏的蛔蟲。
  許多朱由榔不敢想不敢說的事情,經由張煌言這麽壹說,就顯得十分的簡單了。
  有的時候就是那麽壹層薄薄的窗戶紙,妳不去捅破它就顯得雲山霧罩。
  但若是捅破了發現其實也沒有什麽。
  “不過……”
  “陛下還在擔心什麽?”
  張煌言見朱由榔面露難色,許是想到了什麽難題,便在壹旁問道。
  “朕在想的是,若是任命忠王世子前往閩地平倭會不會不合禮法。畢竟如今他是禮部的官員啊。”
  張煌言還以為是什麽,見天子在為這件事憂心,便笑道:“這有什麽不可。當初崇禎朝的時候,督師可都是文官,唯有那些總兵才是武將。”
  朱由榔仔細壹想,似乎也確實是這個道理。
  只是既然同時派三人前去平倭,名頭品級也得定的壹樣,不然怕是其他人會有想法。
  這些都是細枝末節的事情了,朱由榔只需要交代壹聲,自會有下面的人去辦。
  接下來朱由榔突然發聲,端是把張煌言嚇了壹跳。
  “朕想要去南邊瞧瞧。”
  啊!
  張煌言著實被嚇得不淺。
  聽皇帝陛下這意思,是想要禦駕親征啊。
  這個時候禦駕親征也不是不可以,但意味著朝廷還得抽調出壹支禁軍來保護天子的安全。
  現在當然是有現成的禁軍,不管是虎賁軍還是錦衣衛都能夠勝任這個任務。
  若是兩者同時出手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如此壹來,就意味著太子必須要留在京師監國了。
  “陛下若想南下親征自無不可,但是太子殿下怕是得監國了。”
  張煌言和朱由榔之間知無不言,也沒有那麽多的忌諱。
  說白了他就是挑明了,讓天子權衡壹下。
  畢竟近年來太子監國的次數著實不少,能力提升的同時威望也在急劇提升。
  對於皇帝來說,最害怕的威脅往往不是來自權臣,而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畢竟皇子們擁有繼承皇位的天然法理,壹旦取而代之,誰也說不出什麽話來。
  不然當年永樂皇帝朱棣靖難,為何成功之後皇位坐的那麽穩呢。
  說白了,只要這江山是朱家人坐,臣子們就沒有什麽可反對的。
  那麽當今天子會不會猜忌太子呢?
  張煌言不敢肯定。
  “太子多處理處理政務對大明來說是好事情。”
  朱由榔根本沒有絲毫的猶豫,徑直點道。
  “朕也會時常對太子耳提面命,讓他決斷國事。這壹點,張閣老不必擔心。”
  朱由榔這麽說,也是因為他對自己十分的自信。
  太子威望如今雖然高,但是和朱由榔比起來還是差了十萬八千裏。
  朱由榔可是漢光武帝劉秀壹樣的中興之主,怎麽能是區區壹個太子比擬的。
  可以說只要朱由榔願意,他的皇位可以坐的穩如泰山,任何人都威脅不到他。
  張煌言聽到這裏心裏自然是十分舒服的。
  天子能夠這麽想,實在是大明幸事啊。
  太子趁著這個機會好好刷刷聲望,提升壹下能力,將來接班也沒有任何障礙了。
  張煌言突然覺得自己能夠生活在如此壹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臣和諧的朝代實在是太幸福了。
  他還有什麽理由不替皇帝陛下治理好大明呢?
  便是粉身碎骨,也是義不容辭。
  ……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