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壹狠人

壹袖乾坤

歷史軍事

大明永歷十二年臘月十三日,滇都昆明。 三十五歲的天子朱由榔身著壹身赭黃色十二團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35章 圍攻關中

南明第壹狠人 by 壹袖乾坤

2021-10-30 20:17

  西安城,總督衙門。
  川陜總督李國英在廳內來回踱步,眉毛擰在壹起臉上滿是愁容。
  子午谷壹戰清軍再次失敗。這意味著西安幾乎已經沒有任何屏障,李定國可以率領大軍直搗黃龍。
  而李國英必須正面對決氣勢如虹的明軍。
  這是何等可怕的壹件事情啊。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李國英心裏是沒什麽底的。
  且不說清軍戰力的問題,光是城中這些土豪鄉紳會不會倒戈叛變李國英都拿不準。
  畢竟之前李國英跟他們的關系處的並不怎麽好,全靠手中的權力壓制。
  之前這些土豪鄉紳是敢怒不敢言。
  但現在李定國率部打過來了,他們就有可能跳出來反抗。
  這壹點和當年李自成率部攻打官軍時是何其相似。
  人們得知闖王來了,紛紛歡欣鼓舞,恨不得打開城門迎接闖王。
  現如今李國英面臨相同的局面。
  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落得壹個淒慘的下場。
  當然,這些也僅僅是他的猜測。
  他總不可能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強行把所有土豪鄉紳都抓起來吧。真要是這麽做那才是人心盡失。
  就目前而言,李國英還是準備以相對保守的方式應對。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打算跟這些土豪鄉紳撕破臉的。
  關中不比江南,土地貧瘠不說,人口也很多。
  糧食問題壹直是困擾李國英的壹大難題。
  現如今這個問題更是令他頭疼不已。
  據初步估算,城中糧食最多只夠清軍吃三個月,這還是勒緊褲腰帶的情況下算出來的。
  如果敞開了吃,可能只夠兩個月。
  所以李國英也對守住西安沒什麽信心。
  李定國如果帶的糧食夠充足的話,甚至都不用強攻,只要把西安城團團圍住,圍的水泄不通就是了。
  屆時沒了糧食,清軍自己就會開城投降。
  到時便是李國英再橫加阻攔也是無濟於事。
  沒辦法,人在強烈的求生本能面前任何命令都不會聽的。
  清兵們也是人,所以不可能違背這個本能。
  事到如今,李國英也只能走壹步算壹步了。
  不過他到底是多留了壹個心眼,那就是在潼關方向部署了壹只偏師接應。這樣壹旦關中方向戰事失利,李國英就會在第壹時間向潼關方向轉移。
  屆時是去河南還是去其他什麽地方再做決定。
  壹開始李國英還有所猶豫,擔心清廷方面會抓著這點不放,定李國英壹個失土之責。
  但現在他卻是完全不擔心了,因為大清各地都燃起了戰火。
  不僅是陜西、山東、河南哪個地方日子好過?
  在李國英看來將來山西、京畿等地多半也逃不開戰事。
  既然各地都有麻煩,那麽李國英打的爛壹些也不會那麽起眼了。
  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李國英才會存了退守潼關的心思。
  大不了明軍打過來了繼續向河南撤就是了。
  只要還有可退的空間,李國英就不會覺得自己沒有機會。
  打不過他還跑不過嗎?
  他李國英別的本事沒有,跑路的本領可是壹絕。
  當然能守住西安城是最好的。
  這裏畢竟是李國英的根基,如果貿然舍棄,李國英就相當於把多年經營的老本拱手送出。
  這是他萬萬不想看到的。
  但凡有壹線機會他都會抗住。
  只希望李定國的攻城決心不要這麽強烈吧。
  只要不拿下西安城,什麽都好談。
  李國英甚至願意拿出壹些銀子來賄賂李定國。
  李定國是個梟雄壹定也明白養寇自重的道理吧。
  若是把他們這些清軍將領全都消滅了,天下安定了,永歷皇帝還留著李定國有什麽必要?
  而如果留著他們這些清軍將領,永歷皇帝心中就有著壹根刺,那樣李定國就有了作用,就能壹直牢牢的攥著兵權。
  是以李國英決定寫壹封親筆信,命人送去給李定國,希望他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
  ……
  過了白鹿原,西安城就近了。
  騎在棗紅色的坐騎上,李定國的心情十分感慨。
  西安,這可是西安啊。
  關中,我又回來了!
  西安無論是對於闖營還是西營的老將來說都意義非凡。
  這裏是他們壹切開始的地方,所有人在西安城都有壹段不可磨滅的回憶。
  酸甜苦辣,皆盡有之。
  李定國當年在關中追隨八大王張獻忠起事的時候還是個孩子,現在卻已經成長為壹個獨當壹面的將領。
  重新回到西安城他自然是感慨萬千。
  不同的是如今他已經不站在大明的對立面,而是明廷的堅定擁護者。
  他守衛著永歷皇帝,壹步步的幫助永歷皇帝振興大明。
  自古關中便是稱王稱霸之地。
  秦國統壹天下是從這裏開始,漢唐的盛世是從這裏開始,歷朝歷代的皇帝在這裏留下了印記。
  哪怕是從長安改名西安,這壹點也沒有改變。
  李定國覺得拿下西安對於大明來說意義非凡。
  是以這戰他做好了萬全準備,誓要壹戰克敵。
  可就在率部抵達西安城外不久,壹名清軍信使來到軍中求見。
  毫無疑問此人是李國英派來的,李定國並沒有拒絕召見。他想看看李國英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這個信使倒是很有自知之明,多余的話壹句也沒有說,就是把李國英的親筆信恭敬的交到了李定國的手中。
  李定國將信展開來看,只看了開頭不由得笑了。
  李國英竟然想勸他養寇自重,殊不知李定國十分信任永歷皇帝,二人之間是君明臣賢的典範。
  明明可以壹舉拿下西安城,李定國為什麽要收斂鋒芒?
  就因為李國英這壹番挑撥離間的話?
  不可能,他絕不會這麽做。
  就李國英表現出的誠意而言,也就是糊弄糊弄腦子昏聵的人,想糊弄李定國是不可能的。
  李定國絕不會給李國英喘息的機會。
  這西安城他打定了。
  李定國當即便命信使回西安城中復命,跟李國英挑明。
  他倒是無所畏懼,明的暗的只要是李國英能夠想出來的,盡管放馬過來。
  他就要把李國英打的心服口服。
  ……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