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1章 麋鹿原上見真章
南明第壹狠人 by 壹袖乾坤
2021-10-30 20:17
麋鹿原是長沙城北的壹處高崗。
王公貴族,世家子弟自古就在此修建別業享受奢華的生活。
到了萬歷年間,這原上的別業已經有成百上千座,鬥拱飛檐爭奇鬥艷。
到了崇禎年間原上的建築因為戰亂多有損毀,不過主體還是保留了下來。
朱由榔率部來到麋鹿原時,見到這些雕梁畫棟的建築不由得感慨往事隨風。
即便昔日如斯繁華的建築如今也蒙上了灰塵。
誰也逃不出時間的定律。
時近晌午,朱由榔看了看頭上的日頭剛準備下令全軍駐紮埋鍋造飯。
誰知便聽到壹陣炮響。
毫無征兆,如同迅雷壹般!
朱由榔認為炮兵誤放的可能性幾乎沒有,虎賁軍的將士不會犯這麽明顯的失誤。
那麽就只有壹種可能了,是清軍!
朱由榔其實是沒想到清軍敢在長沙城外設下埋伏的,就像他沒想到清軍會派軍隊去湘陰壹樣。
不過朱由榔早就做好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準備,所以也無所謂清軍出什麽招。
“列陣,準備迎敵!”
朱由榔的命令簡單而幹脆,絲毫不拖泥帶水。
虎賁軍的將士們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很強,很快就列好了陣型。
現在想現挖戰壕肯定是來不及了,最好的辦法是借助現有的掩體規避掉壹些火炮的殺傷。
麋鹿原上別業眾多,這些都是天然的掩體。
清軍的大炮都很笨重,但同樣的火炮的威力很巨大,壹炮下去磚石搭起的磚墻根本禁不住這霸道的力氣,瞬時被炸的四分五裂碎成壹堆渣子。
明軍士兵們躲在掩體後,避過了這最兇猛的壹陣炮轟,不過還是有士兵被磚石砸傷。但相比於直面清軍的炮火,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反擊!”
清軍第壹輪炮轟後是時間較長的間歇期。
朱由榔自然不會錯過,立刻命虎賁軍進行反擊。
明軍的野戰炮操作沒有紅衣大炮那麽繁瑣,即便在極短的時間依然能夠放炮。
明軍的炮手都是久經沙場的士兵,且只做炮兵這壹個兵種,對於時機的把握十分完美。
就是這麽壹個稍縱即逝的機會被他們抓住,幾十門小炮齊射威力並不比紅衣大炮遜色。
但是清軍似乎也早有準備,這壹輪炮轟並沒有對他們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朱由榔並不著急,沈聲下令道:“繼續轟,不要停。”
另壹方面與李定國商議道:“晉王覺得要不要派出壹支偏師去看看東虜那邊的究竟。”
李定國點了點頭:“陛下聖明,臣也正有此意。”
毫無疑問清軍這壹戰是有備而來的。
至於其究竟準備到什麽程度,朱由榔卻是不得而知的。
所以朱由榔必須弄清楚清軍的底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李定國將這個任務交給他的壹名部將去做,並囑咐他探到情報立即回來,不要戀戰浪戰。
明軍此戰要以盡可能小的代價拿下長沙,按照朱由榔的話說是不要有任何不必要的犧牲。
李定國深以為然。
……
……
洪承疇捋著胡須穩坐釣魚臺。
胡全才、周培公、高天爵圍在壹旁,眾星捧月壹般拍著馬屁。
“洪經略真是料事如神啊,連明賊會走麋鹿原都料到了,下官佩服下官佩服啊!”
“這永歷小兒就像壹個蠢材壹樣自己撞了上來,卻不知進來容易出去難。他便是孫猴子也逃不出如來佛手掌心。”
“總督大人的布置安排簡直絕了。我看吶明賊便是插翅也難逃。此役便要生擒永歷小兒和賊子李定國。”
洪承疇捋著胡須笑道:“都先停壹停啊,這才哪兒跟哪兒啊。”
鰲拜卻是不識趣的冷哼壹聲道:“依我看這就是多此壹舉。幹嘛弄這麽多的彎彎繞?我就不信明賊野戰能打得過八旗精銳。”
要說鰲拜憋了壹肚子的火氣也能夠理解。
當初他被順治皇帝派到南邊來增援,本以為只要壹出現立即就能大破敵軍打破僵局。
這曾想明軍卻擺出了鐵桶陣。
不管怎麽叫罵他們就是堅守城池不出。
八旗擅長馬戰,但對攻城戰卻是壹籌莫展。
鰲拜總不能像用綠營兵那樣命八旗兵去硬攻。
那樣死傷會很慘重,即便拿下壹兩座城池也是虧得。
無奈之下鰲拜只能鎩羽而歸,雖然保存了實力但也狠狠的被打了臉,面上有些掛不住。
此戰他就是要把丟掉的臉面全部找回來,告訴永歷小兒滿清第壹巴圖魯的厲害!也讓洪承疇等人看看誰才是壹舉定乾坤的帥才。
當然洪承疇要事先設伏鰲拜是不反對的。
畢竟這可以增加清軍的容錯性,減少士兵的傷亡。
鰲拜的面子是壹回事,但如果能減少傷亡他自然是樂得見到的。
“鰲大人英勇無敵世人皆知。不過區區明賊還不到鰲大人出手的時候。”
胡全才心情大好遂在壹旁解釋道:“鰲大人真想打,等到明賊已經走投無路,做那困獸之鬥時候鰲大人再率部殺出豈不美哉?”
鰲拜嗯了壹聲,沒有多說什麽。
他心道做最後壹擊好是好,但是不夠痛快啊。
也罷反正該有的名望不會少,少打壹些就少打壹些吧。
“我說老洪,咱們能不能加快些進程?照著這個速度打下去天都要黑了。”
鰲拜卻是個急性子。
讓他最後出場沒關系,但不能壹直拖拖拉拉的啊。
“鰲大人且放心,本戰定會速戰速決!”
洪承疇胸有成竹地說道。
鰲拜聞言點了點頭道:“有老洪妳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那妳們先打著,等差不多了再叫我!”
鰲拜十分懷念以前跟著太宗皇帝征戰的時光。
那個時候基本都是野戰,打起來十分過癮。
遇到那種龜縮不出的,八旗軍便圍城打援,反正是不會吃虧的。
現在雖說時代變了,八旗軍出戰的機會少了。
但老祖宗賜下的東西不該就這麽忘了。
鰲拜覺得大清要想千秋萬代的傳續下去,八旗武藝等傳統東西壹定不能丟,壹定不能被漢人文化同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