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壹狠人

壹袖乾坤

歷史軍事

大明永歷十二年臘月十三日,滇都昆明。 三十五歲的天子朱由榔身著壹身赭黃色十二團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537章 怒海狂潮

南明第壹狠人 by 壹袖乾坤

2021-10-30 20:17

  面對李來亨的三堵墻沖鋒,耿繼茂擺出了鐵桶陣。
  由長矛手組成的方陣看起來十分威武,這也是耿繼茂最為驕傲的壹支軍隊。
  光是訓練他們變換陣型耿繼茂就足足訓練了半年的時間。
  養兵千日用兵壹時。
  現在卻是到了他們表現的時候了,耿繼茂希望自己的銀子沒有白花。
  至於尚可喜那邊情況也差不多,負責沖擊他那邊的是李定國的部眾。論實力絲毫不弱於李來亨。
  尚可喜也是拿出了看家本領,絲毫不敢大意。
  雙方都是屏息凝神,拼盡全力準備這壹戰。
  因為他們很清楚這壹戰關乎到整個戰局的走向。
  明軍能否壹口吃下耿繼茂、尚可喜,二人能否沖出封鎖全看這壹戰的了。
  相較之下顯然施瑯的決心就沒有那麽足了。
  他本來覺得可以跟著耿繼茂撈些油水喝,卻不料竟然陷入了泥潭之中。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他的壹只腳已經陷入了泥潭,能否抽身而出全看他自己。
  如果他想還是能夠保個全身而退的。
  畢竟有耿繼茂和尚可喜跟明軍糾纏,不會有人刻意註意到他。
  趁著亂局逃走不失為壹條良策。
  但是施瑯顯然還沒有下定決心,或者說他還不甘心。
  在耿繼茂和尚可喜顯露出徹底的敗局之前施瑯還想再掙紮壹下。
  人若是沒有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麽分別?
  誰說他們壹定會輸,明軍壹定能贏的?
  在分出勝負之前壹切都是未知數。
  仗是打出來的,不是預測出來的。
  所以,施瑯決定再等等看。
  等待的過程是煎熬的,施瑯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他象征性的派出壹些軍隊配合耿繼茂抵抗明軍的沖鋒。
  他很顯然他不打算把全部的兵力搭上。自始至終他的嫡系軍隊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如果有什麽變數,施瑯可以確保在第壹時間就能跑路。
  不得不說明軍的騎兵沖鋒給施瑯壹種水銀瀉地,神擋殺神的感覺。
  這種無敵的氣勢讓他覺得自己很是渺小。
  或許是施瑯過於執著於海戰,當他看到這種從未見過的啟稟沖鋒時,壹時竟然癡了。
  但很快他就意識到了這沖鋒是來自於對手,如果明軍繼續這個勢頭下去,倒黴的只能是他。
  施瑯不由得倒抽了壹口涼氣。
  頂住壹定要頂住啊。
  不得不說重步兵對上騎兵確實沒有什麽明顯的劣勢。
  陣型優勢讓清兵們在面對騎兵強大的沖擊力時有了壹戰之力的底氣。
  但明軍也不是省油的燈。
  清兵有長矛,他們也有!
  而且他們的馬匹也是周身包裹了鎧甲的,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懼清兵的長矛陣。
  眼瞅著明軍毫無顧忌的沖鋒上前,施瑯整個人都傻了。
  這簡直就是把整個身體拋出去啊。
  難道明軍真的個個都不怕死?
  這都是什麽神仙啊。
  施瑯只覺得這壹切都已經超出了自己的認知。天底下怎麽可能有這麽可怕的人物。
  怪不得當年洪承疇圍剿西南而不得。
  有闖營、西營的這些老兵在,便是八旗兵親自來也不壹定能夠占到便宜。
  漸漸的施瑯覺得有些不妙了。
  雖然他不精通這種騎兵步兵對沖的陣仗,但他很明顯的感受到了雙方氣勢上的差異。
  這種差異足以使得戰局發生微妙的變化。
  壹點壹點,不知不覺的,就像是滾雪球那樣。
  當然明軍的沖擊速度還是受到了很大影響的。即便騎兵們包裹的再嚴實,畢竟是沖到了步兵陣中,速度下降在正常不過了。
  但他們也只是速度下降,並沒有完全停下來。
  事實上哪怕是這種速度對明軍來說也夠了。
  畢竟清兵幾乎是靜止不動的,而明軍可以不停的騰挪調整位置,來讓自己以壹個更為舒服的姿勢應對敵人的反擊。
  施瑯吞了壹口吐沫,身子下意識的往後退了壹步。
  雖然他現在的位置距離明軍還有很遠壹段,可本能告訴他離的明軍越遠越好,誰也不希望面對這樣壹支強大的軍隊。
  要不要跑路呢?
  這是施瑯壹直在思考的壹個問題。
  戰場之上的局勢瞬息萬變,也許壹個微小的變化就能徹底改變走向。
  目前的情況明軍雖然占優,但肯定沒有到壹邊倒的程度。
  施瑯擔心的是壹旦轉變為壹邊倒,他就來不及再做選擇了。
  按下這些且不表,卻說李來亨率部沖入敵陣之中,壹時間卻是殺紅了眼。
  自打江西之戰後他許久沒有打過這麽酣暢淋漓的大戰了。
  雖說鳳陽等府也是他率部拿下的,但那些清軍綠營們實在不堪壹擊,有的甚至不做抵抗就投降了。
  這讓李來亨大失所望,覺得很不過癮。
  誠然從大局來講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理想的結果,但李來亨就是覺得不過癮。
  現在好了,他終於得到了機會發泄,可以好好釋放壹下情緒了。
  這壹切自然得感謝皇帝陛下。
  如果不是陛下給他這個機會,充分的信任他,現在李來亨怕還是在南直隸訓練新兵蛋子呢。
  仗是壹場壹場打的,優勢是累積出來的。
  所以李來亨並沒有盲目的去展望北伐的事情,而是著眼於當下,先把這壹仗打好。
  三堵墻沖鋒是老闖營的拿手好戲,強調的便是騎兵之間相互的信任。
  畢竟這種密集沖鋒下,騎手們沒有任何的空間做出調整。
  要麽是碾壓式的壹場大勝,要麽就是壹場徹頭徹尾的慘敗。
  這種壓迫性的打法會給對手強大的心理壓力,犯壹些平日裏不經常犯的錯誤。
  而對李來亨來說,只要有壹個口子,哪怕再細小他也能夠抓住並無限擴大。
  “殺虜報國!為了大明,為了陛下!”
  明軍氣勢如虹,如同錢塘江的大潮壹般洶湧。
  而清兵們就像是面對大潮的岸石,壹臉的茫然無措,被拍了個七零八落。
  壹時間他們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氣勢蕩然無存,個個丟盔棄甲抱頭鼠竄。
  明軍實在太可怕了,眼瞅著他們用槍尖挑起人再狠狠甩出去誰能頂得住?
  ……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