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壹狠人

壹袖乾坤

歷史軍事

大明永歷十二年臘月十三日,滇都昆明。 三十五歲的天子朱由榔身著壹身赭黃色十二團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553章 北伐的變數

南明第壹狠人 by 壹袖乾坤

2021-10-30 20:17

  南京紫禁城,朱由榔顯得心事重重。
  就在剛剛晉王李定國發來捷報,廣西全境已經收復。
  這絕對算是壹個好消息。但與此同時還有壹個壞消息,那就是吳三桂攻克了貴州。
  在偷雞拿下雲南後吳三桂壹直都在積蓄力量。
  長時間的積累並沒有讓他喪失進取心,反而讓他更加渴望攻城拔寨。
  之所以選擇貴州大概是因為貴州清軍最為薄弱,吳三桂有必勝的把握吧。
  如果朱由榔沒記錯的話,貴州的守將乃是趙良棟。
  此人可謂是洪承疇的關門弟子。
  實力自然是有的,可是吳三桂卻絲毫沒有把他放在眼裏。
  事實證明吳三桂確實有這個實力和底氣。
  即便在三番之中,吳三桂也是絕對的領頭羊。
  歷史上也是吳三桂實力最強,便是把耿家和尚家綁在壹起也沒有吳三桂的大腿粗。
  強大的實力帶來的自然是野心。
  歷史上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造飯,壹度打到了湖廣,甚至看到了奪取天下的希望。
  但可能是因為他的名聲太臭,基本中立人士沒有支持他的。
  故而在開局的三板斧之後吳三桂逐漸陷入了乏力之中。
  再加上他年事已高,最終病死在軍中,他麾下的大軍也隨之土崩瓦解。
  當然,如今的吳三桂不僅是年齡還是兵力都處於絕對的黃金時期。
  唯壹的區別是現如今的大明遠遠強於原本歷史上的大明。而滿清已經有了頹敗的跡象。
  吳三桂拿下貴州之後也擁有了兩省之地,可謂是除了明清之外的最強勢力。
  這不由得引起了朱由榔的警覺。
  壹開始朱由榔只是想收復兩廣、福建之後便行北伐。因為吳三桂控制的只是西南邊陲的雲南。
  即便他要進攻四川、貴州大明也有足夠的緩沖和反應時間。
  可是現在卻是完全不同了。
  拿下貴州之後,吳三桂不僅能夠直接威脅廣西,還能直接威脅到湖廣。
  湖廣可是大明的核心地區!
  有道是湖廣熟天下足,這裏是重要的糧食產區。
  自打蘇湖轉型做絲綢織造,大量改種桑樹以來,湖廣的地位便無可替代。
  如果湖廣有失,那就不是壹省的問題了,很可能幾十萬大軍都會面臨無糧可吃的尷尬境地!
  這讓朱由榔不得不重新審視壹下自己的決定。
  北伐這個大方向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不是需要在此之前解決吳三桂這個隱患呢?
  從目前吳三桂表現出來的蠢蠢欲動的野心和歷史上他起兵造反的舉動來看,此人絕對不是什麽善茬。
  只要有機會他壹定會跳出來狠狠咬上壹口。
  但對朱由榔來說,這絕對算是壹個艱難的判斷。
  因為單從性價比來說,西南的攻取難度極大,消耗的人力物力也極大。如果攻取西南,怕是壹時半會難以拿下。這就會間接影響到北伐。
  畢竟士兵們不是鐵人,不可能壹直連續作戰。
  很可能拿下吳三桂之後又得歇上幾個月,北伐就得繼續往後推了。
  但是如果對吳三桂置之不理,此獠真的不讓人放心啊。
  無奈之下朱由榔召見張煌言入宮問策。
  他現在急需要壹個人幫他分析壹二。
  卻說張煌言接到聖旨之後匆忙趕入宮中,面見天子行禮之後恭敬雙手束立在側。
  “張本兵,朕今日召見妳是為了商議吳三桂之事。”
  朱由榔也不遮掩,開門見山地說道:“西南的事情想必張本兵也聽說了,這是晉王剛剛發來的奏報,妳也看看吧。”
  朱由榔微微示意,內侍便上前結果奏報然後走到張煌言身側將其遞了過去。
  張煌言確實有所耳聞,但畢竟不如李定國第壹手那麽準確,他仔細的展開來看,越看眉頭皺的越緊。
  “陛下,這吳三桂拿下貴州之後怕是還要有別的動作呢。”
  “哦?張愛卿也覺得吳三桂野心不止於此?”
  朱由榔捋著胡須說道。
  “此人野心怕是在天下啊。”
  張煌言感慨道:“人的野心是會膨脹的。當年在遼東時吳三桂想的只是混吃等死壹輩子,享盡榮華富貴。可是從他打開山海關的大門放東虜入關的那壹刻,他的野心怕是就開始膨脹了。”
  張煌言略微頓了頓,繼而接道:“以臣之預備見,恐怕那時候吳三桂想的是能夠封王做個土皇帝。所以他才會那麽玩命的替東虜效力。”
  “但是事與願違,雲南的失敗讓其不得不寄人籬下,仰人鼻息。吳三桂又豈是這種人?最終他和洪承疇分道揚鑣,也靠著偷雞拿下了雲南。”
  張煌言的分析很是透徹:“或許從那時起他的野心便又膨脹了。不然也不會攻取貴州。貴州的價值並不在於本身,而是可以更快的輻射到湖廣等地。”
  見張煌言分析的頭頭是道,朱由榔也來了興致。
  他沈聲道:“所以張本兵也覺得吳三桂有謀取天下之意?”
  張煌言點了點頭:“所以此賊必早除,否則容易引成心腹大患。”
  “朕也有此意。”
  朱由榔起身背負雙手在殿內踱起步來。
  “只是攻打西南耗費巨大,怕是今年無法北伐了。”
  沒有人比朱由榔更清楚西南的地形易守難攻。
  他在貴州雲南加起來待了得有十年,這十年裏輾轉多地,那山路的艱險至今讓他心有余悸。
  “陛下,北伐不是壹件簡單的事情,臣以為還是先清理完後方再進攻比較穩妥。”
  壹直以來朱由榔都認為張煌言是壹個十分激進的人。
  但那是因為張煌言當時的形勢由不得他穩著來。
  作為劣勢的壹方只有不斷的去搏,不斷的去賭才能賭出壹些機會來。
  如果壹味循規蹈矩的來,很可能被人滾雪球把優勢越滾越大。
  而壹旦優勢的是自己,張煌言的策略就完全不壹樣了。
  看的出來張煌言是想要求穩的。
  只要解決了吳三桂這個不穩定因素,那麽大明北伐之路將十分暢通,不會有任何的顧忌。
  為此便是將北伐時間往後推壹推也沒有什麽問題。
  ……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