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四代重奸

歷史軍事

張順重生了,天可憐見的重生在明末,既不能上網打遊戲,又不能宅在家裏追番劇,這悲慘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零七章 北上孟津

大家請我當皇帝 by 四代重奸

2024-1-26 22:46

  等張順返回到洛陽城三五日,剛剛把城中諸事處理完畢,就接到了斥候的報告:“有大隊官兵自山西而來,已過澤潞二府,將至懷慶府。”
  張順頓時又驚又喜。驚的是不料官兵趕到如此迅速,洛陽城四角規劃的敵臺才剛剛動工,尚未建成,洛陽城防禦尚且不足。
  喜的是幸好官兵從山西而來,澤潞二府本就是義軍長期盤踞之地,“順營”名聲又好,所以埋有許多暗樁探子,正好能夠及時探查出官兵動向。
  只是這些探子並非專業人士,無法估算出官兵人數,只是知道前來的官兵分為三隊人馬,以曹姓將領為首。
  那張慎言、張都督和韓霖對官場都頗為了解,思考了半天,壹致認為領兵之人除了臨洮總兵官曹文詔之外,別無他人。
  聞言,張順也不敢大意。“大小曹”之名他亦曾聞之,知他是能在義軍之中可止小兒夜啼的人物。
  更何況兩人當初也稍稍交過手,此人身為宿將,既作戰勇猛,又用兵老練,確實非大明尋常總兵可比。
  明代總兵官,又稱總鎮,原本權力頗重,統管壹鎮兵馬作戰之事。像大名鼎鼎的李如松便是遼東總兵,而統帥水師援朝的鄧子龍也不過是壹員副總兵罷了。
  只是隨著戰爭烈度的增強,規模的擴大,再加上衛所制度的敗壞。總兵官的權限越來越無法完成面臨的威脅,朝廷又復設巡撫、總督,以便調動、協調和指揮更大規模的戰役。
  這就導致總兵官權力下降,甚至除了自己麾下的三千標兵以外,再也指揮不動其他參將、遊擊和守備。
  再加上吃空餉、養家丁和麾下士卒戰死損傷。其實像曹文詔這樣的總兵官,壹般情況下也只能率領兩千余人進行作戰。
  當張順得到情報以後,分析了半天,便得出結論:這次官兵前來圍剿的人馬當在三千至六千之間。若是再精確壹些,當有四五千左右。
  即便只有這許多人馬,也不是張順輕易能挫其銳的存在。
  明面上張順麾下人馬眾多,除卻身邊親衛,僅步卒就有五千余人,騎兵壹千五百人。
  其實堪用之兵只有蔣禾、亂世王、治世王麾下步卒壹千五百人,蕭擒虎麾下孩兒營六百余人。
  其余蕭擒虎麾下二千五百余人“毛葫蘆”未受訓練,張三百麾下新募千余“毛葫蘆”訓練亦未完成。這三千五百人也只能用來守城罷了,無法與官兵野戰。
  不過張順也非昔日吳下阿蒙,人皆道曹文詔威名赫赫,豈不聞我“舜王”斬山西巡撫宋統殷、四川總兵鄧玘的威名?
  張順便笑道:“我聽聞兵法曰:守久必失。如今曹文詔氣勢洶洶而來,我豈能坐困孤城,任天下英雄嘲笑乎?”
  “曹文詔自北而來,定然欲渡孟津,以攻我洛陽。我軍何不現據此地,因河守之。南船北馬,曹文詔麾下即使有十萬大軍,又能夠拿我怎麽樣呢?”
  眾人聞言皆是壹楞,如今官兵勢大,義軍勢弱,妳不去考慮如何據城防守也就罷了,居然還想主動出擊,出城野戰?
  特別是擅長防守的張都督連忙諫言道:“兵法曰: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今朝廷大軍前來,雖然不知其虛實,兵力當在五千至萬余之間。我軍能戰之兵不及其半,將軍豈可自投羅網也?依我之見,不若據城而守之,待其兵疲,擊其墮歸可也!”
  張慎言和韓霖聞言亦贊同張都督之言,張順倒也不惱,只是笑道:“張都督所言本是正理,奈何世異則事異,豈能食古不化哉?”
  “洛陽為義軍新據,人心未服,外無援軍。若不能先挫其鋒芒,以振奮士氣,豈可久守此城?況且孟津距洛陽不過三十五裏,步卒不過壹日腳程,騎卒更是頃刻可至。壹旦洛陽有警,亦不耽誤及時回援。”
  “再說那朝廷人才濟濟,兵馬眾多。我軍唯有以快打慢,以攻待守,方可爭得壹線生機。若得人朝廷萬事俱備,派遣十萬大軍來剿,只怕到時壹切皆休”
  “我意已決,張三百率不堪野戰‘毛葫蘆’三千五百人守城。其余騎兵步卒壹並隨我前往孟津,迎戰曹文詔。”
  眾人用兵皆不如張順,只好依令行事。
  張順遂後辭別眾人,親自帶領悟空、姬程、劉成、賀錦和賀壹龍四人,及麾下壹千七百騎,快馬加鞭趕往孟津。
  蕭擒虎率領蔣禾、治世王和亂世王諸步卒,二千壹百人在壓陣前往。
  張順騎兵行動迅速,只用了半日便趕到了孟津渡口。
  孟津渡口洪水早已退去,尚有壹些淤沙堆積在不甚重要的低窪之處。
  其余負圖寺聳立依舊,光武陵沈默如昔。壹切好像都沒有太多的變化,只是來者卻不是當初那個落魄的少年罷了。
  張順還未來得及感慨壹下物是人非,卻聽聞前面斥候回報道:“將軍容稟,前方渡口發現大量官兵正在渡河。已渡人馬,約莫二百余人;正渡之人,約有百余人;其余未渡之人不下千人。”
  張順壹聽,不由大吃壹驚。他之所以倍道兼馳、輕騎前來,就是擔心曹文詔派遣先鋒,先行占據渡口,以阻止自己憑河防禦。
  如今義軍先到,官兵正在渡河,正好可以半渡而擊之。
  張順連忙下令賀錦和賀壹龍分別率領麾下騎兵,兩翼張開,呈壹左壹右夾擊過去。
  來著不是別人,正是曹文詔的侄子,“大小曹”之壹的“小曹”將軍曹變蛟。
  正如張順所料,此時曹文詔大軍剛剛趕到懷慶府附近。但是曹文詔深知兵法,擔心義軍將孟津渡口堵了,使官兵不得渡河。
  於是,他便將侄子曹變蛟派了出來,輕騎疾馳,欲奪取孟津渡口。結果好死不死,曹變蛟到了渡口,剛捉了附近的漁夫舟子,渡了三四百人,義軍騎兵便疾馳而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