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掃把星

迪巴拉爵士

歷史軍事

天空很藍,連壹片雲彩都沒有。 賈平安記得自己正在市圖書館裏查找唐宋資料,眼前突然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37章 朱雀旗在飄揚

大唐掃把星 by 迪巴拉爵士

2021-12-3 22:34

  “那是誰?”
  城頭上那個屹立不倒的身影讓吐蕃人很是惱火。
  “放箭!”
  壹波箭雨上去,那人已經變成了刺猬。
  可他依舊不倒。
  那雙虎目圓瞪著,盯住了垛口。
  壹個剛爬上來的吐蕃人被嚇了壹跳,慘叫壹聲,竟然仰頭栽倒下去。
  “校尉!”
  守軍發狂了。
  城中的百姓蜂擁而至,他們拿起刀槍,拿起弓箭,用壹波波箭雨剿滅敵軍的意誌,用壹個個反擊讓敵軍心神失守。
  “大相,敵將戰死,守軍征募了城中百姓。”
  “唐軍果然頑強。”
  本來預定兩日能下的疏勒城,直至今日依舊還在堅守。
  “守軍動用了百姓,說明已是強弩之末,繼續進攻。”
  祿東贊的目光越過疏勒城,看向了東方。
  “遊騎務必要遮斷周邊,讓安西唐軍無法知曉此地之戰。”
  “是!”
  “長安會如何?”
  祿東贊微笑道:“安西離長安太遠,離吐蕃太近。”
  這便是懷璧其罪。
  “突破了。”
  城頭已經突破了。
  壹群群軍民組成的守軍在瘋狂反撲。
  箭矢飛舞,刀槍如林。
  “繼續!”
  祿東贊淡淡的道。
  三十萬大軍攻打壹個小城竟然耗費了六日,這給他的謀劃蒙上了壹層陰影。
  疏勒尚且如此,更為強大的龜茲呢?
  那裏是安西都護府的大本營,唐軍的主力也在那裏,要想攻下並非易事。
  歷史上吐蕃圍攻安西都護府數十年,守軍從少年變成了老人,這才破城。
  此刻的安西都護府自然無法同歷史上的那個安西都護府相提並論,實力差距太大。
  但壹個疏勒城卻依舊讓吐蕃人碰了個頭破血流。
  “很強大的唐軍。”
  祿東贊必須要贊美守軍。
  “上去了!”
  壹隊悍卒組隊沖了上去。
  城頭血雨腥風。
  “後續不計死傷沖上去,今日務必要破城!”
  祿東贊平靜的道。
  在他的眼中,那些屍骸只是數字。
  死傷不要緊,重要的是達成戰略目的。
  只要拿下安西,吐蕃就贏得了戰略主動。
  “又上去了。”
  吐蕃人已經在城頭穩住了壹塊地盤,後續的援兵源源不斷的沖了上來。
  “準備進入城中。”
  王春陽知曉事不可為,“要堅守城中,讓敵軍寸步難行。”
  這便是巷戰。
  壹個將領嘶聲問道:“都督,火藥呢?”
  “早就沒了。”王春陽苦澀的道。
  不是他不想調動火藥,而是火藥沒了。
  面對三十萬大軍的攻打,那點他曾經認為數量龐大的火藥包,壹天半就耗光了。
  當敵軍不在乎傷亡時,這些手段只能延緩敵軍破城的速度。
  但他早些時候不能說,說了會影響軍心士氣。
  想到悲壯戰死的韓綜,王春陽咬牙道:“在底下等等老夫!”
  中軍,祿東贊微微點頭,“破城後快速剿滅守軍,城中木屋不多,縱火不易,可四面絞殺。”
  “是!”
  祿東贊目光轉向東方,“大軍準備出發,兵分兩路,壹路偏師去攻打於闐,主力跟隨我去攻打龜茲和焉耆。”
  命令下達。
  遊騎出動。
  他們從城下緩緩而過,擡頭,傲然看著城頭在退縮的守軍。
  這是壹個強大的令人自信滿滿的吐蕃!
  “我們戰無不勝!”
  軍心士氣起來了。
  遊騎開始加速。
  他們將去和前方的遊騎會和,壹路往龜茲而去。
  這壹路很遠。
  “我們的人回來了。”
  前方有人在歡呼。
  “這是去查探的斥候。”
  大軍剛到疏勒,祿東贊就派出了斥候前出去遮斷龜茲到疏勒的道路,盡可能延緩安西都護府獲知消息的時間。
  百余騎正在瘋狂疾馳。
  遊騎止步。
  有人驚異的道:“怎地那麽快?”
  是啊!
  那些斥候就像是在逃命。
  他們發現了大軍,在瘋狂揮手。
  “這是何意?”
  天際出現了壹條黑線。
  馬蹄聲漸漸傳來。
  遊騎愕然擡頭看去。
  城頭正在慘烈廝殺的雙方都減緩了速度。
  東邊來了數不清的騎兵!
  遊騎尖叫道:“是敵軍!”
  正在圍城的吐蕃人,特別是背對這些騎兵的吐蕃人都紛紛回頭。
  “是唐軍!”
  壹萬突厥仆從軍正在襲來。
  領隊的阿史那波爾眸光深沈,“突擊。”
  騎兵收拾步卒,那就是以湯沃雪……但大唐的步卒除外。
  “撤!”
  這壹面指揮的將領毫不猶豫的下達了命令。
  此刻他們面對城墻,若是要防禦就得回頭。回頭可以很快,但接著還得列陣……亂糟糟的攻城隊伍列陣……估摸著才將開始敵騎就到了。
  到了那時就是壹場屠殺。
  城頭的守軍楞住了。
  他們浴血奮戰,可卻被告知援軍還有四五日方能趕到。
  所以當看到那烏壓壓的騎兵時,所有人都傻眼了,旋即眼眶發熱。
  “援軍到了!”
  正在城西指揮的王春陽渾身壹震,卻不敢回頭看。
  前方全是敵軍,他正在指揮麾下且戰且退。
  他喊道:“可是援軍?”
  若是援軍來了,那麽他就算是拼著把麾下折騰進去大半,也要把敵軍壓下去。
  至於巷戰,免了!
  “萬勝!”
  城東的守軍在歡呼。
  王春陽大喜,喊道:“兄弟們,反擊!”
  軍民頓時士氣大振,箭矢密集飛舞,眾人悍不畏死的開始反撲。
  “大相,唐軍來了,萬余騎兵。”
  祿東贊面色如常,“這是龜茲派出的援兵,此乃好事,正好聚而殲之。令退兵,列陣!”
  “嗚嗚嗚……”
  號角聲中,城頭的敵軍潮水般的開始撤離。
  “殺!”
  剩下的撤不了了,有人慘叫著從城頭跳下去,有人被箭矢釘死在城頭,有人被長槍捅死……
  王春陽瘋狂地喊道:“老韓,妳睜開眼來看看啊!”
  萬余騎兵的氣勢讓人震撼,堪稱是恢弘。
  “是突厥騎兵。”
  “那是我們的騎兵。”
  突厥被掃滅後,不少突厥人被收攏成了仆從軍,平日裏沒事兒就放牧,聽到征召後就自帶幹糧兵器,追隨大軍征戰。
  他們渴望的是戰後的賞賜。
  這等仆從軍看似氣勢洶洶,可韌性不足。
  所以必須輔以府兵為核心才能出戰。
  騎兵壹路沖殺,殘留的步卒被輕松掃滅。
  他們沖到了城西的城門外,靠著城墻列陣。
  吐蕃人在緩緩後撤。
  騎兵出現了,他們沖到了步卒的身後,列陣以待。
  “若是大唐騎兵,定然會順勢突擊。”
  城頭的王春陽搖搖頭。
  身邊的將領說道:“若是他們有大唐騎兵的悍勇,如何會被大唐打的潰不成軍?”
  “也是!”
  突厥人的相對孱弱,映襯著大唐將士的悍勇。
  騎兵們沒動。
  阿史那波爾說道:“穩住即可。”
  吐蕃人壹直在撤退,直至到了中軍之前。
  “列陣。”
  命令下達。
  步卒開始整隊。
  這是個繁瑣的過程,需要旗幟來指引。
  “突厥人……不過如此!”
  祿東贊瞇眼看著那壹萬騎兵,淡淡的道:“不足為慮。”
  換做是他,定然會令騎兵突擊,趁著吐蕃步卒混亂之機,至少能打擊大軍的士氣。
  而對面的突厥人明顯的收縮了。
  “多少人?”
  有人仰頭問城頭。
  城頭大喊,“差不多三十萬!”
  阿史那波爾頷首,眼中多了欣慰,“我的判斷並沒有出錯,若是方才出擊,定然會被卷進去。”
  副將叫做王榮,這是數年前投降大唐後改的漢名。
  “三十萬……這邊就五萬。”
  阿史那波爾淡淡的道:“我們也能殺敵。”
  王榮微笑,“是啊!”
  他們是弓月部的突厥人,上次阿史那賀魯被大唐擊敗,壹路遁逃,竟然從弓月城這邊跑……唐軍自然緊追不舍,而阿史那波爾懾於唐軍的威勢,出城投降。
  “追殺啊!”
  城頭有人喊道。
  阿史那波爾搖頭。
  祿東贊在遠處看到了這邊的動靜,“說道:“突厥人謹慎,如此,試試他們的膽略。”
  大軍整隊。
  “出擊!”
  騎兵在最前方,近前後勒住戰馬,隨即張弓搭箭。
  “放箭!”
  兩邊在對射。
  王春陽已經來到了城西,沈聲道:“弩手準備,讓突厥人把陣型壓扁些。”
  城頭高喊,“陣型壓扁些。”
  弩手在城頭集結。
  突厥人緩緩退卻。
  敵軍逼近……
  “小心弩箭!”
  話音未落,城頭壹波弩箭射來,吐蕃人落馬壹片。
  這就是依城而守的好處,城頭隨時能提供支援。
  步卒上來了。
  步卒的到來打破了唐軍的如意算盤。
  “他們的弓箭手……”
  壹隊隊弓箭手從後方出前。
  “陣型再扁壹些。”阿史那波爾咬牙道。
  這是被欺負的太慘了!
  突厥人的陣型再度扁平,弓箭手卻不能再上了,否則就會被城頭的弩箭覆蓋。
  “壹波波上去。”祿東贊冷靜的道:“弩箭射的遠,不過上弦卻麻煩。”
  數百弓箭手上前。
  “放箭!”
  這壹波箭手損失百余人,但成功的撂倒了三十余突厥人。
  第二波弓箭手上前,此刻城頭的弩手還在上弦……
  “放箭!”
  這壹波突厥人損失更多。
  但他們無法反擊。
  騎弓和步弓的差別很大,射程更是天差地遠……當然,妳別拿薛仁貴那等猛人來作比較。除此之外,步弓天生就能欺負騎弓。
  妳要說什麽騎射無敵,實則所謂的騎射的射程很感人,而且只能輕騎才能在馬背上放箭。但短程射程和步弓對射,輕騎腦殘了才會這般做。
  後來更有騎兵近前下馬放箭的戰法,隨後重步兵或是重騎沖擊,擊敗對手後,輕騎開始追殺。
  輕騎最大的長處就是機動性,幾萬騎兵在妳的國境內燒殺搶掠,妳卻因為自己是步卒只能眼睜睜看著,那種憋屈啊!
  壹旦開戰,輕騎兵就能輕松的到處調遣,今日在這裏,明日去了別處,打的對手摸不著頭腦。
  壹旦妳潰敗,輕騎的追殺將會直至天盡頭。
  所謂的騎射從未無敵,那玩意兒只是用來嚇唬農耕國度的話。
  就像是現在,突厥人被頂在城墻那裏,無助的用騎弓和步弓對射,被打的滿頭包。
  若是敵軍人數少他們還能來壹波沖擊,但三十萬啊!
  妳沖壹個看看。
  許多突厥人覺得進去就出不來了。
  “撤吧!”
  王榮心痛的道。
  阿史那波爾瞇眼看著前方,“祿東贊果然下手夠狠,對自己人也狠。大軍何時能到?”
  王榮說道:“後日。”
  他們是前鋒,奉命壹路前去疏勒城西面查探,沒想到才將到了疏勒城,就遇到了吐蕃大軍。
  “兩日……”
  阿史那波爾說道:“準備撤。”
  “突擊!”
  這是撤退之前的壹波反擊,把吐蕃人驅趕走之後,騎兵就能從容撤離。
  “突厥人要跑!”
  有人建言,“大相,追殺吧。”
  祿東贊微笑,“草原野狗罷了,驅逐他們,守軍的士氣自然崩潰。”
  騎兵出擊。
  “撤!”
  趁著弓箭手們轉身撤退,騎兵撲過來的空隙,突厥人開始左轉,準備從城南撤離。
  “曰尼娘!”
  王春陽破口大罵,“耶耶就知曉突厥人靠不住,娘的,回頭且等著長安收拾妳等!”
  壹隊突厥騎兵剛轉過城南的城頭。
  王春陽回身喊道:“趁著這個機會趕緊搬運箭矢上來,快!”
  守軍得了喘息之機,這也算是突厥人的功勞。
  “那是什麽?”
  城東那邊有人尖叫,不,是壹群人在尖叫。
  “都督……”
  王春陽罵道:“叫尼瑪!喊魂呢!”
  “都督!”
  那邊依舊在喊,尖叫聲讓人頭皮發麻,而且人越來越多。
  王春陽罵道:“沒事耶耶弄死妳們。”
  他剛跑起來就止步了。
  他側耳傾聽著。
  噗!噗!噗!
  這是腳步聲。
  恍如有人在用巨槌敲打著大地。
  王春陽開始奔跑,他跑的跌跌撞撞的,直至被壹具屍骸絆倒。他接著爬起來,不顧臉上的血跡,壹路狂奔到了城南,把腦袋探出去,看向東方……
  數百騎兵正在疾馳而來。
  他們高舉著長矛或是馬槊,歡呼聲傳來。
  “是援軍!”
  可腳步聲卻依舊在東方傳來。
  王春陽壹邊往城東跑,壹邊喘息著。
  “多來些啊!壹定要多來些!”
  人少了還不夠吐蕃人吞的。
  噗噗噗!
  巨大的腳步聲恍如悶雷。
  “是誰?”
  突厥人止住了撤退之勢。
  “那是遊騎!”
  有人驚呼。
  噗噗噗!
  那巨大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但卻依舊看不到人。
  吐蕃人也楞住了,旋即集結。
  “是誰?”
  壹面大旗突然出現在東方。
  有人驚呼,“好高的旗桿!”
  “五仞高!”
  將士們目瞪口呆。
  大旗的旗桿很高,顏色火紅。
  壹只朱雀在旗幟上隨風而動,恍如神獸。
  “是朱雀旗!”
  壹個軍士捂著臉頰,“是皇族大旗!”
  大唐旗幟有規矩,譬如說大旗的高度,皇帝是六仞,再下壹等就是五仞。而朱雀旗就是皇族專用的大旗。
  可這面大旗今日竟然出現在了安西。
  除去有數的幾個將領之外,無人知曉此次援軍是太子掛帥。
  大旗隨風烈烈而動,王春陽喊道:“是太子殿下親至!”
  瞬間壹城的人都傻眼了。
  太子年少,怎地會出現在這裏?
  從長安到西域萬裏,年少的太子如何能堅持下來?
  噗噗噗!
  天邊出現了黑線。
  步卒源源不斷的從天際湧出來,所有人目瞪口呆的看著。
  壹面大旗出現。
  “賈字旗!”
  有眼尖的熱淚盈眶,“是趙國公來了!”
  有人回身看著吐蕃大軍,罵道:“賤狗奴,大唐大軍來了,妳等可還敢來嗎?”
  祿東贊此刻看不到東方的情況,但看到城頭的動靜就知曉不對。
  “他們停止了撤退。”
  祿東贊已經看到了,突厥人……
  “突厥人掉頭了。”
  剛開始逃竄的突厥人竟然掉頭了。
  掉頭就掉頭吧,他們竟然發狂般的沖著呆住的吐蕃騎兵沖擊。
  “是誰能讓突厥人如此奮不顧身?”
  祿東贊問道。
  兩邊交手,突厥人竟然占據了上風。
  “大相,他們發狂了。”
  祿東贊說道:“怎地像是身後有壹頭虎在追趕他們。”
  噗!噗!噗!
  巨大的聲音繼續襲來。
  “是敵軍援兵到了。”
  祿東贊皺眉,“安西都護府不可能調集到如此數目的援兵,這是……”
  “看大旗!”
  祿東贊吩咐道,隨即有精銳騎兵從側翼迂回,繞過了發狂的突厥人,沖到了城南,隨即勒馬。
  他們手搭涼棚仔細看去。
  “是壹只大鳥。”
  “那是……”
  有人驚呼,“那是賈字旗!”
  騎兵們愕然。
  大唐姓賈的將領應當不止壹個,但能用這等大旗的卻只有壹人。
  “是殺將!”
  當年達賽領軍十萬進攻吐谷渾,壹路勢如破竹,眼看著樹敦城就在眼前,卻遭遇了唐軍。
  那壹戰賈平安作為副將獨領壹路,殺的吐蕃人驚心動魄,特別是那個巨大的京觀,但凡見過的吐蕃人都會做噩夢。
  無邊無際的步卒正在走來。
  “撤!”
  唐軍的遊騎來了,他們毫不畏懼的壹路追殺!
  這隊精銳騎兵壹路狂奔,但還是被咬住了尾巴。
  騎兵們沖到了大陣之前,身後的唐軍遊騎竟然還敢沖過來。
  “放箭!”
  壹波箭雨放倒了十余步卒,壹個唐軍將領沖了進去。
  “是陌刀!”
  祿東贊看到了陌刀在飛舞。
  唐軍將領壹路沖了十余步,擡頭沖著祿東贊方向喊道:“耶耶李敬業,祿東贊,留著妳的頭顱,且等耶耶來日取了,哈哈哈哈!”
  “李敬業?”
  祿東贊沒印象。
  他關註的是大唐的重臣名將,小蝦米自然不會過目。
  壹個將領說道:“大相,好像是李勣的孫兒。”
  騎兵們沖了過來。
  “大相,是壹面火紅色的大鳥旗。”
  祿東贊不解,“這是皇族大旗,皇族……長孫無忌當年清洗了皇族大將,哪來的朱雀旗?”
  “後面跟著壹面大旗,是賈字旗!”
  “賈平安!”
  這個名字仿佛帶著壹股子魔力,讓剛才還群情激昂的吐蕃人壹怔。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