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嘩啦啦……” 壹盆涼水猛地就澆在了正睡得香甜的朱和盛的腦門上,朱和盛壹個激靈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10章 活捉康麻子,打倒大清朝(16)

活埋大清朝 by 大羅羅

2022-8-21 10:22

  大明定王監國二年,十月十三日。
  就在康麻子兵敗建陽水後的第三天,在距離建陽水壹千多裏的江西省南昌府境內的汝河岸邊,康熙康麻子即將迎來他人生當中第三場具有重要意義的決戰——第壹場決戰是在南書房抓鰲拜;第二場決戰是在建陽水戰吳三桂;第三場決戰則是在江西的汝河邊上迎戰朱和墭了!
  唔,兩三天時間趕壹千多裏路,從湖北跑江西來打這壹仗理論上也來得及吧?
  而康麻子在汝河之戰中的對手朱和墭,則是在十月九日這天才剛剛抵達汝河南岸的大港口鎮的。九日剩下的時間,還有十日、十壹日兩個整天,再加上十二日的大半天時間,朱和墭和他的大軍主要就在休整。
  十二日午後,已經休整得差不多軍隊,就開始行動了。壹縷縷的炊煙首先出現在大港口鎮的上空!
  這可不僅僅是煮飯的煙,而是煮飯加上熬糖藥的煙!
  由於“卡秋殺”和拉索式手榴錘的出現,現在的明軍是“越來越甜”了……行軍的時候每個人都得帶上壹大包軍用白糖或是火硝。
  而且由於軍用白糖已經提前加好了“配料”,每壹塊白糖和每壹包火硝都提前過了秤,熬糖藥的時候只要用壹塊白糖加壹包火硝就能熬得了。
  由於熬糖藥的手藝也就變得比較容易,也就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產量當然也就更大了。
  到十二日傍晚,各部都已經完成了糖藥配制和填裝工作,超過三萬枚拉索式手榴彈、煙霧彈,兩千枚開花錘和兩千枚火箭彈,都被組裝完畢,並且下發給了參戰部隊!
  與此同時,參戰的火槍手們還制作了超過十萬枚紙殼定裝彈。
  光看這些軍火的數量,就知道擁有了糖火藥的廣東有多麽強大了——廣東的白糖、瓷器、鐵器產業,還有對外貿易,都需要大量的手工業和運輸業的勞工。有了這些勞工,朱和墭的東南西北內廠,才能迅速擴大產能,才能提供大量的彈藥。
  同時,朱和墭的軍隊也能招募到許多手工業工人出身的戰士。這些人未必能和農民兵、牧民兵比勇武。但是他們相比農民、牧民多了壹種“工匠精神”,也就是比較認真負責,能夠嚴格按照師傅傳授的工藝進行生產制作,也比較守紀律。
  這些具有“工匠精神”的士兵如果要比力氣,要比弓馬騎射,他們未必是農民兵、牧民兵和滿洲野人兵的對手。但是要比操作火槍、火炮,要比配制糖火藥,制作手榴錘、火箭彈,那可就強了不是壹點半點了。
  畢竟傳統的農牧業也不是個精致的活兒,差不多就行了。而且傳統的農牧業很大程度上是靠天靠地,所以不是很講究效率。
  而手工業,哪怕是傳統手工藝,也是比較講究工藝精湛的,不能什麽都差不多。而且也得講究效率……得多快好省才能賺更多啊!
  所以戰爭壹旦進入工業化、前工業化時代,工業國、前工業國的優勢,就變得極為明顯了。
  十二日晚飯過後,即將參戰的明軍陸軍第壹鎮的士兵們,都領到了三日份的口糧,然後又在軍官們的監督下,壹壹檢查了自己的裝備——因為有了拉索式手榴彈,所以明軍第壹鎮下已經沒有了專門的擲彈兵,而是將手榴彈發給了火槍兵、長槍兵和騎兵,所以除了炮兵、輜重兵、工兵之外,每個人都是擲彈兵了。
  與此同時,刀牌手、弓箭手也已經消失。壹線步兵領的兵力配置變成了壹半火槍兵、壹半長槍兵。而腰刀、手榴彈則是標配。
  檢查完裝備之後,這些第壹鎮的士兵們,就將攜行的背包留在營中,然後卷甲列隊,開出了大港口鎮。
  在鎮子的出口處,他們還見到了穿上了胸甲,騎上了大長腿馬的朱大聖人三太孫!
  朱三太孫領著麾下數量不多的“騎士”,就在鎮子外面的官道上列隊,歡送這些出征的勇士。
  看見每壹領步兵出來,這些騎士都會壹塊兒大喊道:“活捉康麻子,打到南京去!”
  出征的步兵士氣也跟著起來了,也都振臂高呼:“活捉康麻子,恢復大明朝!”
  捉康麻子可不是隨便喊喊,朱和墭是認真的!
  所以左春秋這兩天都在忙著畫康麻子像,畫了好幾百張,現在已經累得睡著了。
  而他畫的康麻子像,都已經發下去了!每個領的正領、副領,都已經領到了壹張康麻子像——照著去抓就行了!
  按照朱和墭、楊起龍、諸葛正陽和劉進忠他們幾個的計劃。明軍將會在三江口鎮戰場上,壹次性投入四個步軍協(包括壹個劉進忠的協)的兵力發起進攻!第壹鎮的炮兵,包括“卡秋殺”火箭炮,也都集中在這裏!
  壹個協作為總預備隊,壹個協(劉進忠部)以營為單位。在其他方向上發起牽制性攻擊。第壹鎮的直屬單位,除騎兵營外,全部留守大港口鎮看“家”。
  而朱和墭本人,則會率領“擲彈騎兵”在三江口鎮南岸督戰,並且等待浮橋修建完成後再渡河參戰。
  朱和墭要豁出全力,準備壹舉攻入市汊鎮,活捉或殺死大清皇帝康麻子!
  十三日淩晨,參戰的明軍第壹鎮及劉進忠所部勇衛營大部,都已經進入了三江口鎮對岸的出擊陣地當中。
  這個出擊陣地位於汝河南岸的壹段河堤後面,三江口鎮的碼頭就在河對岸。
  因為汝河和附近的贛江江面上的船只都被清軍“清理”過了,所以朱和墭的明軍並沒有找到船只可以用來渡河。不過汝河也沒多寬,第壹鎮和勇衛營的官兵們紮了壹二百個羊皮筏子,也就足以應付渡河了。
  第壹鎮炮兵營所屬的六架“卡秋殺”火箭炮,已經被拉到了河堤後面放好,就等著“放箭嚇人”了……這玩意的威力不見得多大,但是發射的時候真的很唬人。
  如果能把河對岸的清軍嚇跑了,強渡的事兒也就成了!
  淩晨寅時,天色已經微微有些明亮了。明軍的出擊陣地上,所有人都努力保持安靜,只有卷成壹團的甲胄和兵器互相輕微碰撞的聲音——所有的步軍都沒有披甲,而是卷甲而來。待會兒要渡河呢,壹不小心就掉水裏了,披著甲可就浮不起來了。
  大隊大隊的人擁擠在壹起,氣氛稍微有點緊張。負責打頭陣的是劉進忠從麾下的勇衛營三協之中選出來組成壹個臨時協的壹千五百名精銳(陸軍第壹鎮的協都有兩千人),個個都光著膀子,胸口掛著手榴彈,背上背著大砍刀,壹條胳膊上還綁上了藤牌。他們每十個人分到了壹個羊皮筏子,每人還領到了壹瓶用來壯膽暖身子的甘蔗酒。
  劉進忠也和他們壹樣打扮,這個時候正領著幾個心腹在堤壩後面給壹塊看著就很陳舊的“大明崇禎皇帝之位”磕頭求保佑呢!
  離出擊陣地不遠處的壹個小山頭,現在已經被朱和墭親領的騎兵隊控制了。他的指揮位置就擺在這裏——待會兒火箭炮壹打響,朱和墭的“天下為公”旗和“人間大同”旗就會豎起來!
  從子時到現在,朱和墭都站在山坡上,用壹架千裏鏡在觀察河對岸的情況……河對岸的三江口鎮上少許有點亮光,更遠壹些的地方還下了個不算太大的明營(就是點燈的營地),看著似乎只有壹兩萬人。
  少了壹點,不會有詐吧?
  不知道過了多久,朱和墭才放下望遠鏡,轉頭看著楊起龍和第壹鎮總兵諸葛正陽:“差不多……可以開始抓康麻子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