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活埋大清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嘩啦啦……” 壹盆涼水猛地就澆在了正睡得香甜的朱和盛的腦門上,朱和盛壹個激靈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59章 吳三桂,北京見!

活埋大清朝 by 大羅羅

2022-8-21 10:22

  大明定王監國三年,二月初十,九宮山,吳楚雄關。
  連續開了七天的中華反清英雄聯盟會議,終於在昨天中午,宣告勝利閉幕了。
  在英雄聯盟會議的閉幕大會上,主持會議的萬斯同、萬斯大二人,分別朗讀了《告天下英雄書》和《討清檄文》這兩份綱領性的文件。
  其中《告天下英雄書》的主要內容就是號召天下英雄壹起舉兵討伐暴清,還約定了“先入北京者君天下”——不管是哪路英雄,只要能先打進北京城,那就能“君天下”,至於是開辟王朝,還是當個“楚義帝”,那就看天命了。
  而《討清檄文》的主要內容,則是聲討暴清入主中原以來的種種罪行,大致上有“逆亂天下、背信棄義、欺天弒君、屠殺萬民、剃發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逃人之法、沿海遷界、大興文字獄”等十大罪狀。
  其中逆亂天下指的是努爾哈赤身為大明之臣和李成梁之義子,不忠不孝,忘恩謀逆,殺戮無算,使天下遭受傾覆之災,人口銳減十之七八,戰亂連綿數十載……簡直最大惡極啊!
  背信棄義則是指背借師助剿之約,詐取天下之罪!
  欺天弒君則是指多爾袞指鹿為馬,弒殺悼皇帝朱慈烺,而且還自稱“為明朝復仇”,這是上欺青天,下欺萬民!
  屠殺萬民就不用說了,從入之前開始,壹直殺到康熙年的沿海遷界,不管是敵方之民,還是自家的百姓,都是想殺就殺,根本不需要什麽理由!
  剃法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逃人之法都被列入了清初六大暴政,自然就不用說了。
  沿海遷界和大興文字獄這兩條大罪就更可惡了!
  因為之前的八條大罪基本上還是用來對付敵人和敵方百姓的。而這兩條大罪是用來殺自己治下的百姓,而且還是早就服從大清統治許多年,根本就沒想過反抗,還在老老實實種地交稅的百姓……
  當萬斯同、萬斯大二人朗讀完《告天下英雄書》和《討清檄文》之後,這場反清聯盟會議就算勝利閉幕了。
  從昨天下午開始,九宮山上的英雄們就開始陸續離開了,有人大搖大擺地下山,有人則在天黑後偷偷地溜走。
  而朱和墭和吳三桂這兩個“大英雄”,則約定了在今兒中午,於吳楚雄關之前話別。
  這兩位聯手攪動天下風雲,幾乎要奪走大清半壁江山,打得康熙都“掉過壹回腦袋”的“大英雄”,在這次英雄聯盟大會前從來沒見過面,而在這次話別之後……再見面恐怕就是在戰場上了。
  不過這會兒,兩人正在壹座名為吳楚雄關的古堡下面,騎著戰面對面而立,談笑風生。
  朱和墭看上去心情不錯,笑著對吳三桂道:“大總統,今日壹別,再見面多半就是在北京城了!到時候孤家壹定在北京擺酒設宴,為您老人家接風洗塵!”
  吳三桂看著就更高興了,聽見朱和墭的話,更是仰天大笑:“三太孫,妳真以為順江而下取江南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老夫和妳說,這事兒並沒有妳想的那麽容易!長江可不是任憑鄭家人來去大海……有些地段的江面是很窄的,而且江邊的地形也不開闊,可以說相當地易守難攻!
  妳布署重兵卡著老夫的半壁山——田家鎮就是這麽壹處險要。但是這處險要和安徽境內的安慶相比,根本不算什麽!”
  “是嗎?”朱和墭笑了笑,心裏卻想:“老東西妳等著,等我的田家鎮岸防棱堡竣工,妳就知道厲害了!”
  吳三桂則繼續用言語刺激朱和墭道:“田家鎮周圍的地形太過平坦,而且都在老夫手裏。而半壁山就是孤零零壹座的土山,面積很小,和東面的富池口難以呼應。
  安慶就不壹樣了……安慶畢竟是府城,還是有蠻大壹塊地盤的,足以屯駐重兵。而且安慶緊挨長江,附近的長江水面又非常狹窄。只要在安慶城的南墻上布設大炮,就足以封鎖江面了。”
  吳三桂提到安慶,朱和墭的心情就稍微有點沈重了——歷史上的太平天國的安慶保衛戰就打得非常慘烈!
  而且安慶壹失,太平天國的覆滅好像就為期不遠了……
  吳三桂又道:“而且這安慶周圍又有大片山地,崎嶇坎坷,難以行軍打仗。僅有壹段大約八九十裏的狹長地帶可供大軍進出,這是唯壹的通道,而如果要繞過安慶那麽就得繞很長的路……
  如果是老夫用兵,在三江口鎮之戰後,哪怕不取南昌,也要飛軍急進,奪取安慶險要。可是但太孫妳還是慢了壹拍,康熙已經在安慶重兵布防好幾個月了!
  另外,安慶北面的地形又比較開闊平坦,適合大量騎兵運動……老夫估計,康熙壹定會將他的陸師主力擺在安慶以北的廬州,這樣既可以隨時增援安慶,又能迅速北撤到河南以阻擋老夫的北伐大軍。
  而康熙的水軍,應該會擺在安慶府的貴池壹帶,以便隨時向安慶附近的明軍水師發起進攻。
  總之,老夫會在荊州等三太孫的捷報!三太孫妳要是打下了安慶,老夫立馬揮軍北伐……咱們北京見!”
  朱和墭已經明白吳三桂為什麽和自己嘮嘮叨叨地談論怎麽打安慶了。原來這老家夥是把安慶的得失,作為他出兵的號令——如果清軍全力以赴都沒守住安慶,那麽他們的損失壹定要不小,吳三桂這時候北伐就是舒舒服服的撿便宜、搶果子了!
  如果朱和墭打不下安慶……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想到這裏,朱和墭也笑了起來:“大總統,安慶距離江西不遠,孤家回南昌後再整頓兩三月就能出兵了。炎夏之日,當會有捷報送到荊州,您老可得快些準備北上了!”
  “好好好!”吳三桂連連點頭,然後就是壹個抱拳,“那咱們北京見……”
  “好!”朱和墭笑壹抱拳,“大總統,咱們北京見!”
  ……
  就在吳三桂和朱和墭抱拳道別的同時,在慶天瑞慶宮的大門外,壹對男女,也正在依依惜別,竊竊私語。
  這對男女正是吳應熊和孔四貞。
  “我爹說了,他就看安慶得失……只要安慶被朱和墭拿下,他就立即命令我二弟、三弟揮軍北伐!我爹想讓妳和康熙說說,讓他學學元順帝,退回關外去算了!我爹還說,他不會學朱元璋那樣,總想著把北元趕盡殺絕,他只要有長城內的地盤就滿足了,所以康熙可以安心在關外安度余生。”
  孔四貞聽吳應熊說著吳三桂最終的決定,秀眉漸漸蹙起:“吳大哥……如果康熙失了安慶,那他的兵馬壹定損失慘重!妳二弟再領著吳國貴、吳世琮和馬寶這樣的猛將北伐,搞不好真的勢如破竹,壹舉奪下北京城。到時候大周的頭號功臣,恐怕就是妳二弟了!”
  吳應想嘆了口氣:“能怎麽辦?我爹就相信自家人……他的兩萬鐵騎除了給老二,給誰都不放心的!我和世霖又不會帶兵,如之奈何?”
  孔四貞壓低聲音道:“吳大哥……李建成、朱允炆的前車之鑒,可不能忘記!奴家觀妳二弟還不失忠厚,可妳那侄子卻有鷹視狼顧之相,不可不防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