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歷史軍事

“崇禎元年夏,畿輔旱,赤地千裏。”——《明史·五行誌》。
……
這年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60章 【嚇退張獻忠】

by 王梓鈞

2023-3-19 19:05

  崇禎十四年,大年初壹。
  趙瀚、龐春來、李邦華、秦良玉、徐念祖、茅元儀,坐在壹起商討今年的出兵計劃。
  由於缺乏四川地圖,秦良玉大致畫了壹張,只標註出重要的河流、山脈和城池。
  “必須先取雲陽,如果來不及,就把萬縣拿下,”徐念祖指著地圖說,“如此就能防止張獻忠西進,這廝去年冬已經在攻夔州了。”
  李邦華搖頭:“若是如此,就要提前跟張獻忠開戰。”
  茅元儀說:“張獻忠不敢打。真打起來,誰去四川啊,直接渡江打他的湖北腹地!”
  龐春來插話道:“要是出兵湖北,我軍的進兵計劃就全亂了。費如鶴、張鐵牛都在山東,李正在徐州,黃順在六安,回軍必然耗費糧草,那樣壹來就得不償失。”
  趙瀚說道:“黃幺組建新軍之後,立即攻打雲陽或者萬縣。水師前往黃州、荊州壹帶遊弋,試探張獻忠的反應。”
  “真要跟張獻忠開戰?”李邦華皺眉道。
  趙瀚笑道:“小仗可能會有,大仗估計打不起來,張獻忠根本不敢打的。雙方壹旦開戰,歸州(秭歸)、夷陵、江陵、監利、漢陽、黃州、蘄州這些城市,全都有可能被我軍渡江攻擊。張獻忠哪裏守得過來?他在湖北搞屯田,好不容易有起色,怎容許輕易丟失?”
  “不怕壹萬,就怕萬壹,”李邦華說,“萬壹張獻忠發瘋呢?”
  “發瘋也不怕,”秦良玉道,“把雲陽拿下,我石砫白桿兵守城,只要軍糧不缺,十年他都攻不下來。卡死這裏,張獻忠還想西進四川,就得沿途慢慢翻山越嶺。”
  趙瀚拍板道:“好,給石砫獨立團五千兵額,糧草暫時由石砫自籌,後續軍糧我會派遣船隊運來。妳們打出大同軍的旗幟,守到夏糧收割季節便可,到時候我就兵糧充足了,黃幺的部隊也會開進四川來增援。”
  龐春來問道:“四川該打到什麽程度?”
  “四川那邊,無法投入太多兵力和糧食,”趙瀚解釋說,“今年的計劃,只在四川攻占三到五個縣,派遣官吏在雲陽、萬縣、忠縣分田。等把民政搞好了,以這三縣為依托,慢慢向西繼續分田。盡量多培養四川本地的農兵和官吏,這樣就能用四川的糧食、四川的士卒,把整個四川給打下來。攻略四川,我只派黃幺那7500人。”
  “那樣可能要打好幾年。”茅元儀說。
  “最多兩三年,”趙瀚笑道,“這樣打還有個好處。今後若要攻打雲貴,只需在四川調兵,只需在四川征糧,不用千裏迢迢從湖南運去。”
  四川作為天府之國,在明末遭受的天災相對較少。
  只要堵住張獻忠無法西進,川內就沒有什麽像樣的敵對勢力。那還派什麽重兵征討?
  7500人的山地師,外加5000白桿兵,只需要提供第壹年的糧草,第二年肯定能在四川自給自足。到時候,四川非但不是負擔,還能成為趙瀚的糧食、兵員基地,南可攻雲貴,北可出山陜。
  至於湖南,農兵訓練不能停下。
  萬壹把張獻忠逼急了,立即征調數萬農兵,發行債券征收民間糧食,直接渡江在湖北跟張獻忠打仗!
  ……
  正月初六,趙瀚自立為王。
  沒有舉行任何儀式,因為南京的祭壇全毀棄了,甚至老朱家的祖廟都年久失修。
  若要舉行儀式,就得勞師動眾,把天地壇這些建築修復。
  不過官方機構變動極大。
  都督府改為吳王府,下屬機構更改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財部、商部、都察院、都督府、秘書處。
  禮部:宣教司改的,主抓大同思想工作,同時身兼教育部職責。
  工部:主管交通、水利事務。
  商部:主管全國工商業。
  戶部:相當於民政部。
  財部:相當於財政部。
  刑部:領導管理全國法院。
  廉政司改名都察院,不可風聞奏事,壹切講求證據。
  兵事院改為都督府,征兵、訓練、打仗。
  兵部掌管裝備後勤,掌管高級軍官的升調,同時負責制定作戰方針。
  作戰計劃分為兩個部分,兵部只能確定是否開戰,從宏觀層面來主導戰爭。具體作戰方案,由都督府來負責,避免外行瞎指揮內行。
  而且趙瀚的兵部,不再是純文官組織,武將也能升為兵部尚書。
  不過武將調任兵部之後,不得再插手軍事指揮,必須卸任都督府的壹切職務。若有兼任,形同謀反。
  秘書處由秘書院改名,而且變得正規化。
  秘書處設立十曹,分別與八部兩院對接工作,相當於被閹割了監察功能的六科。
  稱帝之後還會設立內閣,內閣的相權如何安排,趙瀚暫時還沒有什麽頭緒。
  另外,還有大同銀行,跟財部糾纏不清。等天下平定之後,雙方的關系會慢慢理順。
  趙瀚的稱號變成吳王,官員的官名自然也得改。龐春來是吏部尚書,李邦華是兵部尚書,陳茂生是禮部尚書。
  費如鶴、黃幺、李正等人,都被升為左都督。
  茅元儀、徐念祖等人,叫做兵曹秘書。
  ……
  馬萬年被送去濟州島,協助訓練騎兵。
  秦良玉坐船返回石砫,她要抽調白桿兵,搶在張獻忠之前,迅速渡江拿下雲陽。
  當她路過夔州的時候,夔州已經失守。
  繼續坐船往上,張獻忠的部隊,竟然已經攻克雲陽!
  秦良玉直接在萬縣登岸,命令隨從回石砫調兵,自己只帶幾個人防守萬縣。
  來到城外,秦良玉命人呼喊:“石砫秦良玉在此,快快開城!”
  “秦夫人?”
  知縣謝宗泰先是壹楞,隨即大喜:“快快把秦夫人吊上來!”
  幾個籮筐放下,秦良玉和隨從很快來到城墻之上。
  “晚生謝宗泰,見過秦夫人!”
  謝宗泰仿佛抓住救命稻草,感動得想要哭泣。
  他是崇禎十年進士,剛做知縣壹年,老家浙江就被趙瀚攻占。隨後局勢大變,四川與朝廷失去聯系,謝宗泰就壹直稀裏糊塗做官。
  這貨是個斷案高手,做法官還算專業對口,讓他守城純屬趕鴨子上架。
  秦良玉也不廢話,直接問道:“城內守軍有多少?”
  “只有三百多鄉勇,還是過年之前招募的。”謝宗泰回答。
  秦良玉也不好責罵其無能,畢竟張獻忠的大軍不遠,這位知縣沒有棄城而逃已算盡職。
  秦良玉又問:“府庫之中有多少錢糧?”
  “不多了,”謝宗泰又補充壹句,“若是幾百士卒,倒能吃兩三個月。招募更多士卒,怕是壹個月就得軍糧耗盡。”
  秦良玉顧不得許多,只能拿出大同軍旗,撒謊道:“陛下已將坤興公主下嫁,並冊封江西趙瀚為吳王。此時此刻,皇子皇女皆在南京,不啻為傳國托孤之舉也。”
  “真……真的?”謝宗泰難以置信。
  秦良玉嘆息:“北直隸被流寇和韃奴三面包圍,大明傾覆不遠,陛下也得留條退路。”
  “唉!”謝宗泰也只能感慨。
  秦良玉又說:“吳王坐擁閩粵湘浙淮贛諸地,今後必然登基。夏收之後,吳王就會遣大軍來四川,屆時八賊必定敗退。”
  “可城中這點人,也守不到夏收啊。”謝宗泰說道。
  “還有白桿兵呢,”秦良玉故意露出自信笑容,“我都來了,白桿兵不日便至,妳將此事告之全城百姓。”
  “好!”謝宗泰頓時有了信心。
  秦良玉又說:“立即搜集木料,召集城中木匠。爛木頭都可以,槍頭也以木制,全部塗成白色,制作假的白桿槍。城頭插上大同軍旗、馬字旗和秦字旗,派人去城外散播白桿兵已至的消息。”
  “此計大妙!”謝宗泰聽得更有信心。
  秦良玉說道:“把陛下冊封吳王、下嫁公主之事,也壹並傳到城外。還有,在城中宣傳八賊殘暴,就說壹旦城破,必被賊寇燒殺搶掠。逼迫城中富戶捐錢捐糧,召集百姓前來守城。算了,聚兵勸捐之事,我親自去辦!”
  有了秦良玉做主心骨,整座縣城迅速運轉起來。
  謝宗泰雖然不懂守城,聽命辦事的能力卻有,各項事務居然做得井井有條。
  秦良玉的大名擺出來,又有吳王做招牌,富戶們害怕張獻忠劫掠,也都非常幹脆的捐獻錢糧。
  接著又在城中行保甲法,外地人壹律集中看押,盡量防止張獻忠的奸細作亂。
  城中肯定有張獻忠的奸細,他用這招奪城無數。
  張獻忠,受傷了。
  七年前,他就打過壹次夔州。
  知府還沒上任,通判、推官、知縣全部逃跑,同知何承光挺身而出。
  何承光帶著幾千百姓,面對數萬人的圍攻,壹直堅守到軍糧斷絕。
  奸細報告說校場有糧,趁著何承光運糧之機,劫獄釋放囚犯,放火制造混亂,張獻忠壹舉攻破夔州。
  何承光浴血奮戰,全家十七口人,無壹投降,皆遭殺戮。
  那次之後,為防萬壹,夔州府城就安裝了兩門銅炮。
  兩個月前,張獻忠親自督戰攻城,被壹炮轟得擦身而過。
  人倒是沒事兒,但戰馬受驚,跌下來摔斷腿。
  休養期間,大冬天又感冒了,氣得他在夔州城大掠三日。
  如今腿傷痊愈,接骨大夫手藝不精,給張獻忠治成壹個跛子。
  拿下雲陽之後,張獻忠兵分兩路,親率主力前往萬縣,又讓李定國去打開縣。
  在半路上,就有探子回報軍情:“大王,城中細作斷了聯系。據本地人供述,石砫秦良玉,已率白桿兵駐守開縣。還……”
  “還什麽?”張獻忠眉頭緊皺。
  探子說道:“崇禎皇帝把女兒嫁給趙天王,封了趙天王做吳王,還把皇子皇女都送去南京。石砫的白桿兵,也都投了趙天王。如今萬縣的城頭,插著大同軍旗,還有白桿兵的秦字旗、馬字旗。小的遠遠看了,城上許多守軍拿著白桿槍。”
  張獻忠大怒:“放屁的趙天王,那就是趙賊!先搶老子的黃梅縣,現在又要來搶四川!”
  聽說白桿兵駐守萬縣,張獻忠頓時頭疼不已。
  他吃過白桿兵的大虧,當年被秦良玉、秦翼明(秦良玉之侄)、馬祥麟前後夾擊,仗著馬快迅速溜走才逃出生天。
  “大王,大王,不好了!”有信使從東邊騎馬而來。
  張獻忠沒好氣道:“又有何事?”
  信使稟報道:“趙天王的水師炮擊歸州和夷陵!”
  “趙賊欺我太甚!”張獻忠氣得想吐血。
  趙瀚已經拿下江淮地區,等於兩面包圍湖北。
  東北方,大同軍可從信陽進攻德安府。
  東南方,大同軍可從廣濟進攻黃州府。
  南方,沿江城市全在大同軍的攻擊範圍內。
  張獻忠不知道趙瀚的戰略目標是先打山東,站在他的角度來看,趙瀚很可能先打自己,把湖廣先統壹了再說。
  “回師!”
  張獻忠氣得牙癢癢,他怕白桿兵駐守的萬縣久攻不下,自己的老窩湖北又被趙瀚抄了。
  張獻忠不但選擇撤軍,甚至連吃進肚裏的夔州和雲陽,都非常幹脆利落的吐出來。因為這兩座城沒法防禦,壹旦大同水師切斷長江交通,就要全部變成懸在外面的孤城——也可從陸路運糧,但消耗太大。
  秦良玉只帶幾個隨從,略施小計,配合大同水師的威脅,竟然就此逼得張獻忠放棄四川。
  張獻忠發現自己處境艱難,如果選擇跟趙瀚開戰,居然不知道該先打哪裏。
  過江打湖南肯定找死,壹旦大軍南下,很可能兵糧不繼,糧食被大同水師卡在北岸過不來。而且,東北方的德安府,東南方的黃州府,都會遭到大同軍攻擊。
  如果換成進攻江淮,大同軍又可能渡江打沿江城市。
  有了固定地盤,就是這般難以抉擇。
  哪像以前做流寇,莽著頭往前沖便是。
  張獻忠回到荊州府,收到趙瀚的壹封來信,內容通俗易懂:“四川我要了,妳可去打陜西、河南,我保證不會趁虛而入。”
  打個屁啊,張獻忠根本不敢動兵。
  因為黃順、費映珙已經屯兵信陽,李正、蕭宗顯被調去廣濟,隨時可能從這兩個方向進攻。
  張獻忠不敢動,至少趙瀚正式攻打山東之前,張獻忠的大軍絕對不敢亂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