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歷史軍事

“崇禎元年夏,畿輔旱,赤地千裏。”——《明史·五行誌》。
……
這年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40章 【軍校】

by 王梓鈞

2023-3-19 19:06

  “太子在讀軍校?”李自成驚訝道。
  張鼐暫時落戶在南京,並改回對李自成的“義父”舊稱:“孩兒前兩日在軍校落了學籍,領到壹些課本,還去分了宿舍。宿舍裏,除孩兒之外另有三人,有兩人是咱大順……是從河套來的子弟,壹人是安徽籍的軍官。孩兒向那安徽同窗打聽,太子和張都督(張鐵牛)之子,目前都在軍校裏讀書。還有個黃都督(黃幺)之子,已經從軍校畢業了,被分去遼寧做了騎兵哨長。”
  李自成感慨道:“這個趙皇帝,想把兒子教得文武雙全。”
  太子趙匡桓,從皇城中學畢業之後,立即被扔到南京軍校讀書。
  趙瀚沒指望兒子領軍打仗,但必須了解基本的軍事知識,免得今後對軍方那壹套睜眼瞎。
  張鼐拿出基本軍校教材:“義父,新朝的軍校是四年制,還有壹種專門的速成班。孩兒讀的便是速成班,只需讀兩年就能畢業。”
  速成班的學生,要麽是降將,要麽是部隊送來的優秀士兵。
  李自成朝那幾本教材看去,書名分別是:《大同軍思想與制度》、《戰爭論》、《步兵操典》、《炮兵操典》、《騎兵操典》、《武備錄》、《歷代名臣名將故事》、《歷代戰例詳解》。
  好奇翻開《大同軍思想與制度》,開篇簡述大同理論,並闡述華夏概念。明確指出,大同軍的責任是為國為民,保護國家和百姓不受內外敵人侵害,為華夏生民爭取更多更優渥的生存空間。
  全是理論性的東西,李自成快速翻過,很快翻到軍事制度部分。
  軍事制度開宗明義,皇帝是軍隊的最高統帥,又闡述兵部、都督府等機構,壹直到各級軍事單位的構成。還有壹章,專門闡述宣教官制度。
  李自成花了整個上午的時間,大致了解《大同軍思想與制度》,接著又去閱讀那本《戰爭論》。
  《戰爭論》的作者署名是……趙瀚,因此民間又稱為《天家兵法》。
  《戰爭論》濃縮了《孫子兵法》的許多思想,開篇點明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是達成政治目標所采取的極端手段。
  接著又闡述戰爭的三個階段:消滅敵人的軍隊、占領敵人的土地、征服敵人的思想。
  繼而又定義戰爭三要素:戰略、戰術、戰鬥。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關於戰略、戰術和戰鬥。特別是戰略章節,就連內閣和兵部的文官都必須學習。
  至於傳統的兵法認知,基本集中在“戰術篇”,指揮、後勤、兵種等等壹應俱全。這部分內容,肯定不是趙瀚憑空所寫,而是對全國各軍統帥的文章、報告進行精煉匯總。
  而募兵、訓練、戰備、地形、氣候等等,全都歸入“戰略篇”。其中,戰備要素也包括後勤,但“戰略篇”的後勤更宏觀,“戰術篇”的後勤要狹義得多。
  “戰鬥篇”則更加具體,內容幾乎全是前線將領所寫,而趙瀚精煉匯總之後提升高度。可分為:戰鬥定義、戰鬥目的、戰鬥手段、戰鬥結果等等。並大量使用古今實戰案例,對戰鬥全過程進行分析講解。
  李自成熬夜看了壹宿,也沒把《戰爭論》看完。
  他拿到此書如獲至寶,壹直看到天亮,眼帶血絲找到張鼐:“這本書,軍校的學生全都要學?”
  張鼐解釋說:“《戰爭論》需要四年才能學完,速成班主要學‘戰鬥篇’,但要求到了軍隊繼續自學。”
  李自成問道:“南京軍校每年畢業多少學生?”
  張鼐說道:“速成班的學生,每年人數都不同,各軍每年推薦50個優秀士兵入讀,另外就是降將可以來讀。普通班的學生,每年招80個高中畢業生,畢業之後都是百人將(哨長)。聽說畢業考核很嚴,延期三年不能畢業,就只能拿到肄業證書。肄業生的前十名,可以申請去海外或黑龍江做隊長(約等於排長)。”
  “這南京軍校,壹年就算只畢業50人,也是50個大將苗子啊,”李自成愈發感慨,又問,“全國有幾所軍校?”
  張鼐說道:“現在好像有六所,不是太清楚。”
  李自成暗暗慶幸,幸好自己選擇歸順。人家每年培養壹堆百人將,越是打仗就越厲害,大順軍那點底子怎打得過?
  倒頭睡了壹覺,李自成又去翻另外幾本教材。
  《步兵操典》、《騎兵操典》、《炮兵操典》很好理解,這三本書軍校生都要學,為他們今後練兵做準備。普通傷殘或年齡太大的將領,有些會離開壹線部隊,轉而從事募兵、訓練等工作,三本《操典》其實是為基層士兵編寫的。
  上海今年即將設立水軍學校,《水兵操典》已經編好了,主要培養內河水軍和海軍軍官。如今的大同海軍,鄭家的影響力還是很大,通過水軍學校就能慢慢削弱。
  另外壹本《武備錄》,記載了各種軍事裝備,有冷熱兵器,也有盔甲、戰車之類。
  《歷代名臣名將故事》,主要培養愛國情操和尚武精神,衛青、霍去病、蘇武、嶽飛、文天祥……全在這裏頭。
  ……
  南京軍校。
  早晨起來便是跑步,太子爺已經習慣了。
  他剛入學的時候,可是按照《步兵操典》在練,第壹天就直接給整趴下了。現在已經快畢業,體力訓練強度下降很多,主要是學習各種理論知識。
  五裏地的長跑結束,趙匡桓緩步行走。
  這是皇帝親自下的命令,軍校生或者士兵,長跑之後不能立即坐躺,說是容易猝死什麽的。
  “宗學,就快畢業了,妳打算去哪兒?”趙匡桓問道。
  張鐵牛自己沒啥學問,對兒子卻很上心。長子名叫張庭訓,字宗學,名和字都是請大儒給取的。
  張庭訓以前跟著太子讀皇城小學,很快就被淘汰掉了。後來在南京城裏讀貴族中學,中學畢業證都沒拿到,連入讀軍校的資格都沒有,還是皇帝破例讓他讀軍校。
  散步壹陣,張庭訓坐在校場邊上,嘆氣道:“那什麽後勤計算題,哪裏考得過?還有什麽定義、要素、地形、氣候,背得我腦袋發暈,我肯定拿不到軍校畢業證。不過我實操科目很厲害,在肄業生裏肯定拿前幾名,我想申請去黑龍江做隊長。”
  “黑龍江?”趙匡桓頗為意外,“那裏可偏遠得很,就不打算再找陛下求求情?”
  張庭訓說:“還是算了吧,丟死人了。被皇城小學淘汰,我已經丟臉壹回。沒拿到中學畢業證,又丟臉壹回。我爹在北方沒回來,卻兩次派人到南京,脫褲子狠狠揍我。這次我不等他揍我,畢業以後就去黑龍江,真刀真槍立功做將軍!”
  “有誌氣!”趙匡桓贊道。
  軍校跟普通學校不壹樣,普通學校是夏季招生,軍校卻是春季招生。每年冬天畢業,過年以後就分去部隊,可以離家之前好好團聚。
  普通學校的學制,今年也調整了。
  三年小學,推薦七歲入讀。
  四年中學,推薦十歲入讀。
  四年大學,畢業年齡大概為十八歲。
  這對女生而言很艱難,十八歲已經是老姑娘了,肯定會提前結婚的。而壹旦結婚,有可能就被夫家約束,十之八九不能再繼續完成學業。
  張庭訓突然說:“聽說妳要大婚了,什麽時候納太子妃?”
  “朝堂上還在吵呢,已經吵了壹年多。”趙匡桓感到很無奈。
  大部分文官,希望延續明代的制度,從平民家庭給太子選妃。少部分文官,以及大部分將領寫信,希望從大臣家庭選太子妃。
  而太子自己,也有心儀的女子,跑去皇後那裏說了很多次。
  張庭訓說:“要是過年以前選妃,我還能參加妳的婚禮,過年以後我就要去黑龍江了。”
  趙匡桓問:“妳去了黑龍江,家裏的嬌妻帶不帶去?”
  “不帶,”張庭訓搖頭,“嬌生慣養的女兒家,哪裏受得了苦寒?等我今後立功,升調去山陜河北,到時候再把她接去團聚。”
  張鐵牛自己就是個糙漢子,妻子又是個壯碩寡婦,張庭訓繼承了父母的優點,自小還壹直不缺營養,身體壯得像壹頭小牛犢子。而他家裏的嬌妻,卻是官宦之女,夫妻倆站在壹起,生動詮釋什麽叫美女與野獸。
  “當當當當!”
  上課鐘聲敲響,趙匡桓和張庭訓迅速站起,朝著各自的班級飛快奔跑。
  授課老師叫朱淮,湖南人,前明童生,在部隊做到了師級宣教官,因為傷病原因調到軍校當老師。他現在拿雙份工資,享受副師級待遇,在講臺上站得筆直:“今天開講‘戰鬥篇’。戰鬥的定義是什麽?就是運用各種手段消滅或制服敵人!要不要戰鬥,該怎麽戰鬥,又或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戰鬥篇’要講的東西……”
  在皇城學校卷了好些年的太子爺,到軍校瞬間變成尖子生。
  實操科目肯定不是最強的,但理論科目經常拿前三名。
  主要還是生源問題,軍校生大部分來自無法公費讀大學、同時又沒錢自費讀大學的中學畢業生。中學畢業證,保證了軍校生的文化課不會太差,但跟真正的尖子還是不能比較。
  當然,打仗這種事情,不可能紙上談兵。
  真正的名將都是實戰餵出來的,所以軍校生到了部隊,只能做領兵壹百的哨長,需要慢慢磨練才能提拔。
  壹天的課程結束,趙匡桓立馬開溜。
  他壹半時間在軍校讀書,壹半時間還得學習儲(這特麽都能和諧?)君課程。
  離開軍校,趙匡桓塞給侍從壹封信,吩咐道:“老規矩,快去快回!”
  侍從拿著信就往金陵大學跑,這是在幫太子送情書。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