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歷史軍事

“崇禎元年夏,畿輔旱,赤地千裏。”——《明史·五行誌》。
……
這年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69章 【四面皆敵】

by 王梓鈞

2023-3-19 19:06

  晉王趙匡栐還不知道,壹場危機正在慢慢降臨。
  荷蘭人暗中使壞了!
  歷史上的這壹年,荷蘭跟葡萄牙簽署《海牙協定》。雙方劃定殖民範圍,印度東海岸歸荷蘭,西海岸歸屬葡萄牙。荷蘭承認葡萄牙對巴西的主權,葡萄牙向荷蘭支付400萬雷亞爾補償金,分期16年付清。
  這導致英葡聯姻之後,葡萄牙保持中立,不介入第二次英荷戰爭——即便荷蘭第二年就撕毀合約,第三年就攻占印度西海岸的科欽,葡萄牙也完全裝傻擺爛,只求保住對巴西的宗主權。
  荷蘭奪取印度沿海港口,手段是全方位的,不但武力攻占,還跟印度王公勾結。
  如今中葡聯姻,葡萄牙沒有再簽《海牙協定》,荷蘭的經濟情況也更加糟糕。趙匡栐又在荷蘭眼皮子底下擴張,荷蘭人哪裏還坐得住?
  他們不敢親自下場打仗,但暗中搞破壞還是有膽子的。
  馬杜賴城,大雨瓢潑。
  老國王在兩年前去世,他唯壹讓後人記住的,就是建造了恢弘大氣的蒂魯瑪萊·納亞克宮。這座宮殿,以國王的名字來命名。
  馬杜賴國,是壹個由蘇丹統治的印度教國家!
  距離這座宏偉的宮殿,僅1.5公裏的地方,就是印度教聖地之壹的米納克希神廟。神廟周圍有四座門塔,最矮的45米,最高的50米。
  宮殿似乎想跟神廟爭奇鬥艷,占地廣闊,建築精美。可惜在另壹個時空,成了英國人的糧倉和軍火庫,數百年後只保留下來壹小部分。
  國王烏達吉·納亞克,在宮殿裏接見了荷蘭使者萊茵斯特。
  萊茵斯特說了壹大堆,國王都不為所動,他繼續費盡口舌道:“中國人是不壹樣的,不管是葡萄牙還是荷蘭,我們只想著獲取港口做生意。但中國有數千萬人口,他們不僅要做生意,還要占據這裏的土地。中國人會越來越多,坦焦爾的土地,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到時候就會來攻打馬杜賴。”
  烏達吉蘇丹說:“中國很遙遠,而且很強大,我不想主動招惹他們。當然,中國人如果入侵馬杜賴,我們當然也會奮起反抗,將中國人徹底趕出這裏。”
  “到時候就晚了,”萊茵斯特道,“中國人越來越多,他們發起進攻時,沒有任何國家能夠抵擋。”
  烏達吉蘇丹問:“荷蘭會壹起出兵嗎?”
  萊茵斯特說:“錫蘭人正在造反,荷蘭士兵需要平定叛亂。我們兵力不足,暫時無法壹起出兵,但是我們可以提供幫助。”
  “什麽幫助?”烏達吉蘇丹問。
  萊茵斯特說:“300支火繩槍,兩門火炮,彈藥若幹,按以前的七折出售。”
  烏達吉蘇丹冷笑:“我還以為是無償贈送。”
  萊茵斯特說:“貴國北邊的邁索爾國王,已經答應出兵。坦焦爾的阿裏卡梅度王公,也答應出兵。如果陛下壹起出兵,中國人就將被三面夾擊。到時候,坦焦爾城及周邊區域,皆歸陛下所有。”
  烏達吉蘇丹突然有些心動,那可是富庶的坦焦爾城,還有肥沃的河流三角洲。
  只不過,他爹修建雄偉的宮殿,舉國折騰十多年,國內民生雕敝,根本就沒能力對外擴張。烏達吉繼位僅兩年時間,勉強擺平了國內貴族,這個時候出動大軍有些不現實。
  但烏達吉作為壹個年輕蘇丹,又有著開疆拓土的渴望,荷蘭人給出的誘餌也讓人無法拒絕。
  “我答應出兵,但妳們要先把火槍和火炮送來,”烏達吉說,“我先付壹半的價錢,等戰爭勝利後再付尾款。”
  “當然可以。”萊茵斯特微笑道。
  雙方都在打鬼主意!
  烏達吉想拿到軍火之後觀望,到時候陳兵兩國邊境。如果中國人真的圍攻,他就順勢殺過去。如果中國人沒被圍攻,他就找借口撤軍,用七折的半價購買武器,剩下的尾款全都賴掉不給。
  而荷蘭人呢,對此無所謂,只要馬杜賴國象征性出兵即可。不管勝負如何,只要能惡心中國人即可,讓中國人時刻提防鄰國,無法安安心心的發展起來。至於武器尾款,賴掉就賴掉唄,只當肉包子打狗了。
  與此同時,荷蘭使者,還出現在邁索爾國、金吉國,以及名義上歸順趙匡栐的坎梅城。
  壹句話,到處搞事兒!
  ……
  太武城。
  雨季還沒過去,趙匡栐接見了金吉國的使者。
  “荷蘭攛掇妳們打仗,還說其他國家壹起出兵?”趙匡栐吃了壹驚。
  金吉國使者說:“是的,已經制定好瓜分計劃。貴國的最北角歸屬我國,東北和北部大片土地歸阿裏卡梅度王公,西邊劃歸邁索爾國,南邊劃歸馬杜賴國。”
  趙匡栐忍不住冷笑:“倒是打得好算盤。”
  金吉國說道:“我國陛下,願與貴國交好,希望能將公主嫁給閣下,從此之後兩國結成同盟。壹方遭到攻擊,另壹方必須出兵相助。”
  “我需要考慮壹下。”趙匡栐說。
  使者被帶出王宮,趙匡栐召集文武大臣商議。
  馬珵率先說道:“殿下,臣已經打聽明白了。金吉國最大的敵人,是非常強大的戈爾孔達國。壹旦我們與金吉國結盟,就意味著與戈爾孔達開戰。”
  金吉國國土狹長,占有南印度降水最充沛的地區,而且還有兩處大金礦正在開采。
  與此同時,其狹長的國土,全部與戈爾孔達交界。戈爾孔達,是壹個能跟莫臥兒硬鋼的國家,且有小部分國土與趙匡栐交界,今後陷入戰爭泥潭很不好解決。
  王崇熙說道:“泰米爾商人帶來的消息,是戈爾孔達正在跟莫臥兒打仗,短期內應該不會在南方用兵。我們需要壹個盟友,否則就會四面臨敵,臣建議殿下與金吉國聯姻。”
  孫可望也說:“臣也建議聯姻,有了北方盟友,才能放心的向西邊、西南邊擴張。”
  眾臣反復商議,都覺得該聯姻,否則必然得罪金吉國,到時候四面樹敵就不好收拾了。
  趙匡栐從善如流,拍板道:“等海商回來,向他們訂購壹些雲錦、絲綢、鐘表之類,作為迎娶金吉國公主的聘禮。好生款待使者,就說我願意聯姻,明年便正式迎娶公主。接下來,再說打仗問題。”
  王崇熙說道:“攘外必先安內,我們該提前發兵,雨季壹過便進攻坎梅城。”
  “臣附議!”趙匡栐的同窗紛紛贊同。
  趙匡栐看向翁應期和孫可望:“二位覺得呢?”
  翁應期是步兵統領,他害怕得罪這些文官,畢竟都是晉王的老同學,因此說話比較委婉:“諸位先生說得有道理,但臣覺得該先打馬杜賴。誰近打誰!”
  孫可望也說:“先打馬杜賴最好。”
  坦焦爾國和馬杜賴國很有意思,兩國的國度,壹個在領土的東南部,壹個在領土的東北部,兩個國家的首都緊挨著不遠。
  趙匡栐只在海軍學校讀過書,對陸地戰爭不怎麽了解。此時文官說先打坎梅城,兩位武將卻說先打馬杜賴,他覺得專業事務該交給專業人士,因此傾向於武將的建議。
  “為什麽先打馬杜賴?詳細解釋壹下。”趙匡栐道。
  “翁將軍身經百戰,肯定比臣更有眼光。”孫可望不想當出頭鳥,文官都是晉王的同窗,步兵統領又是大同軍出身,只有他自己屬於純粹的外人。
  翁應期說道:“這些周邊勢力,被荷蘭人強扭在壹起組成聯軍。他們怎麽會齊心協力?雨季過後,各方多半會出兵,但恐怕都慢吞吞的。即便入侵國境,無非劫掠村社,不敢直奔太武城。”
  文官們聞言,都覺得有道理。
  翁應期繼續說道:“既然敵人壹盤散沙,我們就該打最具威脅的。馬杜賴距離太武城最近,我們若是出兵別處,太武城極有可能遭到馬杜賴軍隊的圍攻。我們應該快速擊敗馬杜賴軍隊,然後立即調兵回太武城。屆時,聯軍心思各異,說不定就自行瓦解了。就算不瓦解,也無法配合作戰。再想收拾坎梅城的貴族王公,還不是手到擒來?”
  趙匡栐看向自己的同窗:“妳們覺得呢?”
  “翁將軍所言極是。”文官們齊聲回答。
  大家遠道而來建立晉國,立足未穩,四面皆敵,甚至連官吏都不夠,這種時候不可能有文武之爭,都想著怎麽平穩渡過危機。
  趙匡栐又問:“如果快速擊敗馬杜賴之敵?”
  只有三艘老艦可用的海軍統領林承宗說話了:“馬杜賴海軍很弱,其國都又在海邊,可運兵直抵其都城。”
  孫可望則說:“若馬杜賴還未出兵,就圍城打援,殺滅其勤王大軍。若馬杜賴已經出兵,步兵坐船去包圍其國都,騎兵從陸路越過邊境。敵人國都被圍,前線軍隊必然回師勤王,騎兵可伺機尾隨進攻!”
  翁應期說道:“孫將軍深思熟慮,可以這麽打。”
  “那好,就這麽定了,”趙匡栐說道,“伱們各自回去,籌備糧草,征召民夫。雨季壹過,立即出兵,海陸並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