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歷史軍事

“崇禎元年夏,畿輔旱,赤地千裏。”——《明史·五行誌》。
……
這年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70章 【躺平的蘇丹】

by 王梓鈞

2023-3-19 19:06

  世界上,有壹種叫“印度時間”的東西。它神乎其神,玄之又玄,變化莫測,難以捉摸。
  在荷蘭人的串聯下,各方勢力約好,雨季過後立即出兵。
  可雨季過了,馬杜賴國王才開始聚兵。命令傳到城市和鄉村,軍事貴族慢悠悠辦事,軍官和士兵慢悠悠集合。拖著拖著就快收割夏季稻了,到時候肯定先收糧食再說。
  照這個速度,怕是得等到深秋才能完成集結。
  動作最快的,反而是坎梅城王公。這些家夥名義上臣服於趙匡栐,利益攸關,所以積極性很高,忙著要跟聯軍壹起殺滅中國人。
  不管是孫可望這積年老賊,還是翁應期那大同軍將領,他們打了半輩子仗,現在來到印度全部失算!
  想象中的局面,完全沒有到來。
  如此情況,反而是按照文官們的意思,先去收拾坎梅城王公最合理。
  誰特麽料得到?
  常言道,兵貴神速。
  趙匡栐麾下的步兵、騎兵、海軍統率,為了爭取更多時間,壹個個在雨季當中就籌備。村社裏的農民,被鞭打著冒雨朝太武城匯聚,甚至因此感冒發燒病死了二十多人。
  當翁應期帶著步兵和民夫,坐海船登陸,又轉乘內河船只,來到馬杜賴城外時,這裏的蘇丹嚇得魂飛魄散。
  “放晴不到半個月,中國人怎麽就殺來了?”蘇丹烏達吉完全不知所措。
  這貨年輕氣盛,好歹還有些擔當,親率侍衛守禦城池,還發動市民壹起來堅守。
  而孫可望呢,麾下騎兵全員輕甲,只帶著幹糧殺向邊境。見到村社就殺人搶糧,壹連劫掠好幾個村社,卻根本見不著敵方大軍的影子。
  事前,翁應期、孫可望、林承宗三位將領,反復討論制定了詳細計劃。
  可他們的軍事計劃,到了印度戰場,完全就像是笑話,所有預判……全部失效!
  孫可望也不管那麽多,反正壹路劫掠村社,見到穿好衣服、住好房子的就殺。他殺的婆羅門、剎帝利越多,馬杜賴國的基層統治就越混亂,今後幾年都別想出兵來打晉國。
  壹路殺人劫掠,孫可望帶著騎兵,都跑去跟翁應期的步兵匯合了,馬杜賴國的勤王大軍依舊還未出現。
  “入他娘,這打的什麽鬼仗?”孫可望忍不住罵娘。
  翁應期也有些無語,指著城池說:“預定好的,敵人如果沒出兵,我們就圍城打援。可敵人援軍遲遲不到,我們就在這裏幹耗著?時間拖得太久,太武城那邊殿下被圍怎辦?”
  “我怎麽曉得?”孫可望壹臉郁悶。
  就在這時,壹個軍官跑來稟報:“兩位將軍,敵人要出城作戰!”
  翁應期和孫可望面面相覷,先是懵逼,隨即大喜。
  數道城門大開,壹隊又壹隊敵軍出城。
  甚至還有十幾頭戰象,這玩意兒居然養在城裏。
  蘇丹烏達吉也禦駕親征了,這位國王躊躇滿誌,覺得自己此戰必勝。
  他有火槍手六百余人,使用冷兵器的步兵精銳近千,另外還有上百個騎兵、十多頭戰象。城內的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也臨時征召了壹些,編練為上萬人的大軍。另外,湖裏還有水軍,出動內河船只上百艘。
  而中國人這邊呢,只有600步兵出城。其余400步兵,留300人守城,散出100人管理村社。
  另有300騎兵部隊,100海軍戰士。
  真正的戰兵,就這壹千人!
  其余全是首陀羅民夫,征召了2000多人,任務是運輸輜重、協助建造營寨、幫戰兵洗衣服等等。
  “真敢出來啊。”孫可望臉上笑開了花。
  翁應期說:“孫將軍,我率步兵堅守營寨,妳尋機出去制造混亂。”
  “我懂的。”孫可望笑道。
  晉國軍隊的營寨,西邊是壹個面積不大的湖泊,南邊是瓦伊蓋河的支流。
  馬杜賴大軍,要麽殺過河來,要麽在湖邊登陸,或者沿著湖岸繞壹圈。
  孫可望直接率領騎兵離開營寨,跑去下遊渡河,想迂回到敵軍的後方突襲。
  留在營寨裏的,只剩600陸軍步卒、100海軍士兵,以及那2000多完全沒有戰鬥力的首陀羅民夫。
  馬杜賴水軍率先發動攻勢,大小上百艘船從湖面殺來。
  船上只有拋石機和弓箭,翁應期手下有六門火炮,還沒等敵船進入拋石機射程,隆隆火炮聲就響起來。
  敵軍戰船聽到炮聲,嚇得連忙散開陣型,小心翼翼的朝營寨靠攏。
  烏達吉從荷蘭人手裏買了千裏鏡,他仔細觀察營寨情況,覺得自己應該不會輸,自己上萬大軍過河去,堆也把中國人給堆死。這位國王不等水師建功,就下令道:“除了蘇丹衛隊,其余部隊,分批渡河!”
  馬杜賴士兵扛著無數小舢板,亂七八糟的劃船過來。
  晉國軍隊的火炮,正在全力朝著敵軍湖面艦船發射,騰不出精力去炮擊渡河部隊。
  很快就有兩批敵軍成功渡河,全是臨時征召的城市部隊。軍官來自剎帝利種姓,士兵是城裏的吠舍和首陀羅,軍官還算全副武裝,士兵的武器卻五花八門。
  這種臨時部隊,壹場仗都沒有打過,他們只訓練了十天,就被蘇丹帶著出城作戰。
  若城裏真有上萬駐軍,趙匡栐腦子進水了,才會派幾百人來圍城。
  成功過河的敵人很快近千,翁應期卻沒放在眼裏,甚至任由敵軍來多點再打。在他眼裏,面前的根本不算軍隊,缺兵少甲不說,上岸之後壹片混亂,剎帝利軍官甚至無法快速整隊。
  當然無法整隊,船只過河時,飄得亂七八糟,上岸之後編制全亂了。
  他們是根據街區來編制部隊的,壹個吠舍低級軍官,管理壹堆認識的首陀羅。這些吠舍低級軍官,再被中高級的剎帝利軍官管理。整隊時基本不看旗幟,先嚷嚷著找熟人。
  最先過河的壹千多敵軍,等第二批士兵都登岸了,他們卻還沒完全整隊完畢。
  足足過河三千多人,馬杜賴軍隊終於行動,千余人的隊伍繞向營寨東側,似乎是打算進行兩面夾擊。
  這個時候,如果孫可望的騎兵不去下遊渡河,而是直接殺回來沖鋒,恐怕壹個照面就能把敵人給沖垮。
  翁應期說:“壹哨、二哨,從營寨東門出擊!”
  將近兩百個火槍手,接到命令立即出發。
  他們已經裝填好彈藥,出了營寨,迅速列陣完畢,聽著哨聲徐徐前進。
  敵人有壹千多,正在繞過來,行軍時陣型散亂。見到漢人軍隊殺來,忙不叠的停下列陣,手持各種冷兵器等待接戰。
  “砰砰砰!”
  雙方拉近距離,第壹排50支燧發槍射擊,還沒等第二排發射子彈,那壹千多馬杜賴軍隊就潰了。
  剎帝利軍官帶頭逃跑,不說那些臨時編練的民兵,就連剎帝利軍官都沒上過戰場。這裏,已經三十多年沒打仗了,連個像樣的將領都找不出來!
  “上刺刀!”
  高昂刺耳的沖鋒號響起,不到兩百的漢人軍隊,攆著壹千多潰兵沖向河邊。
  “三哨、四哨,從營寨南門殺出!”
  到了這個時候,翁應期都還留著預備隊。
  被壹哨、二哨追殺的潰兵,還沒接近河岸,就已經引起連鎖反應。此時又有壹千多敵軍整隊完畢,另有數百人剛剛上岸,眼見友軍潰逃而來,剛上岸的士兵立即坐船開溜。
  三哨、四哨見此情形,立即抓住時機,也懶得列陣,就近結成五人小組,便端著燧發槍沖過去。
  雙方的軍事組織度,差距實在太大。
  漢人軍隊,只需幾聲號令,就可迅速結成五人小組。而馬杜賴的臨時軍隊,整個隊都要搞好半天,壹旦亂起來就無法指揮。
  “砰砰砰砰!”
  三十多個五人小組,接近之後便自由射擊,隨即插上刺刀往前沖。
  已經過河的四千敵軍,幾分鐘之內全部潰散。他們不敢跟漢人作戰,跟自己搶船倒是搶得兇,大量小船被擠翻,河邊還踩踏死不少。
  蘇丹烏達吉見此情形,肺都快氣炸了。
  他親自騎馬沖到河邊,大呼小叫道:“全部回來,重新組織渡河!不要只從這裏過去,先去下遊渡河,列好陣型再去攻打敵軍營寨!”
  蘇丹親衛連忙跟來,十多頭象兵原地待命。
  河面早就亂成壹鍋粥,上千艘小船無所適從,最後亂七八糟的往自家陣地劃去。
  “噠噠噠噠!”
  就在這壹片混亂當中,孫可望帶著三百騎兵殺來。他們的甲胄全部脫掉,只穿壹身單衣攜馬過河,然後不顧生死的向上遊沖鋒。
  河邊,近萬敵軍亂哄哄的,甚至還有士兵沒從船上回來。
  這些家夥早就是驚弓之鳥,聽到馬蹄聲響起,下意識就轉身逃跑,孫可望的騎兵離他們還有足足兩裏地呢。
  “列陣,列陣!”
  馬杜賴大軍統帥,是個打過納亞克內戰的老將。
  他見臨時征召的大軍無法指揮,立即沖到烏達吉面前:“陛下,讓蘇丹衛隊和民兵拉開距離,不要被潰兵給裹挾沖垮了。”
  烏達吉慌張道:“妳來全權指揮!”
  這位老將還是會打仗的,率領騎兵沿途砍殺潰兵,護送國王和蘇丹衛隊脫離戰場。
  孫可望見蘇丹衛隊還沒亂,幹脆不予理會,壹直朝著近萬潰兵殺去。三百漢人騎兵,將近萬潰兵殺穿,壹些潰兵朝著城池方向跑,壹些潰兵嚇得直接跳進河裏。
  翁應期那邊,四百多步兵,乘坐小船已經在渡河。
  “陛下,回城,不能再打了!”老將說道。
  烏達吉卻不甘心:“我的蘇丹衛隊有壹千多人,有好幾百火槍手,還有象兵沒出動。就算民兵潰散,我們也比敵人兵力占優!”
  老將說道:“陛下,您的蘇丹衛隊已經被嚇壞了!”
  烏達吉轉身壹看,果然見到自己的衛隊士兵,壹個個都嚇得臉色發白。
  這些蘇丹衛隊,清壹色的剎帝利。
  平時欺負老百姓還在行,卻基本不怎麽訓練,更沒有真正打過仗。眼見戰場遍地潰兵,他們即便兵力占優,也根本不敢上去作戰。
  “回城!”烏達吉咬牙說道。
  國王帶著衛隊飛快奔跑,孫可望的騎兵被潰兵隔著,壹時半會兒也沒法追殺。他幹脆追車潰兵回城,卻見這邊的城門緊閉,連潰兵都被擋在城外。
  再繞去追殺蘇丹,蘇丹已經帶著衛隊回城,只留下十多頭戰象在戰場溜達。
  主戰場全軍潰散,馬杜賴水軍也隨之撤退。
  大概過了壹個小時,蘇丹派來使者求和。
  翁應期主持談判,簽訂城下之盟,雙方討價還價,馬杜賴國寧願多賠壹些錢糧,也不願做晉國的附屬國。
  條約內容如下:
  第壹,十年之內,兩國保持和平。
  第二,蘇丹的妹妹,嫁給晉王趙匡栐為妃。
  第三,此次晉國出兵,馬杜賴國承擔所有軍費。
  第四,馬杜賴國,賠償晉國黃金五千兩、白銀壹萬兩。
  蘇丹烏達吉全城搜刮金銀,好不容易把晉國軍隊送走,自己站在城墻上不知所措,他連自己如何戰敗的都沒搞清楚。
  對了,蘇丹的妹妹,直接被漢人軍隊帶走了。
  壹直到好幾天之後,馬杜賴國的勤王大軍,才壹撥壹撥的姍姍來遲。地方貴族們,個個忠勇無比,鬧著要殺過去為蘇丹復仇。
  蘇丹看著這些家夥,恨不得提刀全砍了。
  想了想,又覺得索然無味。
  這位年輕的蘇丹回到王宮,開始縱情享樂,看來下半輩子是準備躺平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