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王梓鈞

歷史軍事

“崇禎元年夏,畿輔旱,赤地千裏。”——《明史·五行誌》。
……
這年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72章 【馬踏聯營】

by 王梓鈞

2023-3-19 19:06

  說壹個趣事,幾百年前的元緬戰爭,是緬軍率先殺進雲南邊界。
  當時,忽必烈譴使招撫緬甸,緬王也派使者前往大都。之後兩年,緬人都不來朝貢,忽必烈就派使者過去催促。
  元朝使者壹去不返,據緬甸的史料記載,元使見了緬王不肯脫靴被處死。
  土司阿禾感覺不對勁,主動歸附元朝。
  緬王大怒,出兵四萬多、戰象800頭,壹直追殺阿禾到雲南境內。蒙古千戶率700騎兵馳援,分為三隊,半渡而擊,緬軍大亂,“賊及象馬自相蹂死者盈三巨溝”,緬軍自相踩踏而死的屍體堆滿河溝。
  就這樣,元軍700騎兵,對陣緬甸四萬余大軍、800頭戰象。足足追殺三十余裏,直到元軍主將受傷才停止。
  元軍只死了壹個,還不是戰死的。而是俘獲壹頭戰象,搞不清大象的脾氣,稀裏糊塗被大象給踩死……
  此時此刻,300多頭戰象,數千緬軍精銳,快速沖到小河邊。
  埋伏在更下遊壹些的緬軍將領,見戰象部隊順利出擊,也率領三萬緬軍擡著小船、竹排沖出。
  丁家盛那邊遭遇的緬軍,全都屬於“佯攻”部隊。緬人見下遊打得熱鬧,覺得上遊的大同軍,應該很多都被調過去了,悍然發起類似決戰的攻擊。
  上遊的河道本來就窄,僅有十多米寬,壹下子有這麽多緬軍渡河,河面密密麻麻全都堆滿了。
  緬軍炮隊主力,也都集中在這裏,足足三十多門火炮,朝著大同軍的陣地瘋狂發射。
  “轟轟轟轟!”
  上遊的大同軍炮兵陣地,全部布置在半山腰,20天前就調整好角度,只要開炮必定打到河中央。
  壹發炮彈落下,大幾率直接砸中小船或竹排。就算砸不中,也能把小船、竹排浪翻。
  大量緬軍堵在河裏,場面混亂不堪。
  更上遊的戰象早已入水,踩著河底向前走,數千緬軍精銳乘著小船跟上。
  “哞昂~~~~”
  不斷落下的炮彈,讓戰象焦躁不安,發出陣陣吼叫聲。
  大象是非常聰明的動物,感知到危險之後,堅決不願再向前,有的甚至自動轉身想逃。
  “轟!”
  壹發炮彈入水,砸中水下的象腿。
  這頭大象終於發狂了,朝著側方胡亂沖撞。
  “舉銃!”
  “砰砰砰砰!”
  數十米的距離,排槍瞄準戰象。雖然不容易打死,卻把戰象打得吃痛發狂,又有炮彈不斷落下,300多頭戰象已然有半數失去理智。
  跟在身後的緬軍最先倒黴,河面小船、竹排被接連撞翻。
  “騎兵聽令,舍棄火銃和藥囊,隨我渡河追殺!”
  楊展已經頭發花白,豪氣卻不減當年。他把陣地交給副將,命令副將組織步兵過河。隨即牽著戰馬就沖出去,馬兒可以遊泳,士兵扶著戰馬壹起遊過河。
  3000多騎兵,很快泅渡十多米寬的河面。
  楊展翻身上馬,拔刀呼喊:“殺!”
  這裏的三萬多緬軍已經崩潰,特別是那幾千精銳,被自家戰象搞得魂飛魄散。他們本來順岸逃向下遊,見大同軍追來,僅剩的壹絲理智也沒了。
  大同軍的步兵,數百人脫衣下河,把河裏的小船、竹排推回來,接應大同軍步兵主力過河追殺。
  不多時,壹個正規師的兵力全部過河,孟族仆從軍也跟在後面沖。
  黑魯叨為了迷惑大同軍,掩藏自己的主動方向,把十多萬人分成好幾堆,布置在沿江沿河各處紮營。
  這種長蛇陣,現在成了取死之道。
  緬軍潰兵被追殺到最近的壹個大營,這裏的緬軍很多都在河邊。被潰兵那麽壹沖,又見大同騎兵追來,下意識的就扭頭逃跑,而且是朝著蒲甘城奔逃。
  如此逃跑路線,等於是在繼續沖擊前方的緬軍陣地。
  半個小時不到,楊展帶著三千多騎兵,接連沖垮三處緬軍大營和陣地。緬軍潰兵,鋪天蓋地,足足有五六萬人在逃跑。
  下遊的丁家盛見狀,也抓住時機下令:“火炮擡高,轟擊緬軍陣地,其余部隊渡河沖殺!”
  下遊的岸邊,停靠著堆滿柴草的壹千多艘船。
  大同軍壹邊登船,壹邊把柴草拋下,乘坐船只朝著對岸殺去。
  黑魯叨的指揮陣地,在伊洛瓦底江與支流的交匯處。他看到上遊密密麻麻的潰兵,哪還有繼續打仗的心思,驚慌呼喊:“回城堅守!”
  樹林邊緣的緬甸炮隊,緬人全都已經逃跑了,壹群葡萄牙和亞美尼亞炮手,舉著雙手過來投降。
  上遊的大同軍步兵主力,根本不看俘虜壹眼,順著河岸奔跑追擊,把俘虜都扔給孟族仆從軍。
  楊展率領騎兵,再次踏破壹處敵營,已然追到河流交匯處。數萬緬軍潰兵,爭先恐後跳入江中,他們得遊過河才能進城。
  “搜集船只!”
  前方是寬闊的伊洛瓦底江,楊展不敢貿然遊過去。
  下遊丁家盛的部隊,卻乘坐船只過去了。
  緬軍布置在此的火炮只有幾門,火槍手大概幾百個,剩下的遠程部隊全是弓箭手。
  大同軍的火槍手,蹲在船頭跟敵軍對射。
  大同軍的死傷雖然更多,但守在岸邊的緬軍卻膽戰心驚。隨著大同軍船只不斷靠近,另壹邊又傳來哭喊聲,肉眼可見江中全是潰兵在撲騰,這裏的緬軍終於承受不住心理壓力,陸續放棄陣地奔跑逃命。
  這麽壹跑,本來還有組織度的緬軍,瞬間就成了壹群又壹群潰兵。他們不敢回頭阻擊,只想早點逃進城裏,進城之後自己就安全了。
  蒲甘城十二道城門,建有甕城的僅四道。
  黑魯叨自己帶兵回城之後,只敢打開這四道城門。數之不盡的緬甸潰兵,爭先恐後往城門擠,在城門外開始自相踩踏,反而大大遲緩了進城速度。
  眼見大同軍追來,堵在最外圍的緬軍,也不顧上往城門沖了,嚇得紛紛繞城逃跑。
  丁家盛手下的騎兵追來,只見護城河裏塞滿了潰兵,很多都是在過橋時被擠下去的。護城河與城墻之間,也到處是緬軍漫無目的的奔跑。
  “砰砰砰砰!”
  壹頓火槍射擊,本就混亂的緬軍潰兵,猶如煮沸的開水翻滾冒泡。
  大部分已經失去理智,揮刀看向堵在自己前方的友軍。更多人沿著城墻往北逃,他們已經不想進城了,逃到哪裏算哪裏,最好能壹路逃回老家。
  黑魯叨組織進城的部隊,守禦幾處甕城,對城外的混亂束手無策。
  終於,丁家盛麾下的步兵和孟族仆從軍也跟來,朝著城外的緬軍開槍放箭。
  哭喊聲,吼叫聲,哀嚎聲……不絕於耳。
  更多潰兵繞城朝北邊逃去,大同軍沿途不斷開槍,讓那些緬軍潰兵保持恐慌失智狀態。
  騎兵順著護城河,繞去北邊的橋梁附近。
  那裏數萬潰兵正在過橋逃跑,不時有人被擠落護城河。就算成功過橋,也會遭到大同騎兵的砍殺,成千成千的緬軍跪地投降。
  而黑魯叨那邊,見大同軍步兵追到護城河外,慌忙下令:“放箭,關門!”
  放箭,不是朝著大同軍,而是朝著甕城裏的緬軍。
  大量緬軍箭矢,朝著甕城的城門口射去。附近的緬軍潰兵,壹些中箭倒下,壹些嚇得往外頭擠,內城的緬軍趁機關閉城門。
  也不知過了多久,戰場終於安靜下來。
  緬甸十多萬大軍,成功逃進城裏的,居然只有不到兩萬人。
  而大同軍那邊,只俘虜了三萬多。
  剩下那些消失的緬軍,要麽是已經陣亡,要麽是掉進水裏淹死,要麽是撒腿逃往老家去了。
  黑魯叨和莽白站在城頭,君臣二人面面相覷。
  就在昨天,他們還是十多萬人圍殲大同軍,現在卻變成自己被圍困在城裏。
  丁家盛騎馬立於城外:“打造攻城器械,擇日攻城!”
  卻見城上懸下籮筐,壹個緬甸使者跑來。
  使者跪地哭嚎:“我王願意投降,天朝的壹切損失,我王都願意賠償。”
  楊展冷笑:“想要投降,讓緬王自己出來!”
  使者回到城裏,莽白變得手足無措。
  黑魯叨說:“夜裏再派使者出去,許重金賄賂漢軍將領,或許還能有壹線生機。”
  “對對對,把錢都給他們,不夠再從阿瓦運來。”莽白連忙說。
  這個十多歲的緬王,歷來表現得聰慧沈穩。
  可畢竟沒經歷過大事,如今被困在城裏,隨時可能國破身亡,立即就變得膽小怕死起來。
  傍晚,收兵回營。
  “將軍,抓到細作,自稱是緬王使者!”
  “帶過來。”
  這個使者也會說漢話,見面就趴伏於地:“我王願意開城投降,還請將軍,在天朝皇帝那裏美言幾句。北方土司之地,都可以歸還給中國,再賠償中國金銀寶物。若能保住王室,我王願贈予將軍黃金千兩、白銀五萬兩。”
  丁家盛朝楊展眨眨眼,隨即壹副欣喜模樣:“真……咳咳,這點金銀還不夠。”
  使者說道:“那就再加黃金三百兩、白銀壹萬兩。”
  “豈有此理!”
  楊展大怒起身:“憑啥只給他銀子?我的那份呢?我要是沒銀子拿,緬甸的王室全得死!”
  “有,有,這位將軍也有!”使者連忙說。
  “我能拿多少?”楊展質問。
  使者本想說,這些銀子妳們平半分,但又怕惹惱了楊展,便硬著頭皮回答:“這個……小人要回去請示。”
  “快去,快去!”楊展催促。
  等這使者離開,丁家盛和楊展對視大笑,命令隨軍工匠加速打造攻城梯。
  使者回到城裏,詳細訴說情況:“漢人的大將有兩個,幾萬兩銀子不夠分。那個主將很年輕,聽說有銀子拿,兩只眼睛都亮起來。副將年紀更大,吼著自己也要銀子,他拿不到銀子,王……王室全得死。”
  第二天,使者繼續過來談價錢。
  最後約定,給丁家盛黃金1500兩、白銀6萬兩,給楊展黃金1200兩、白銀五萬兩。由於隨軍金銀沒這麽多,先給5萬兩銀子做定金,剩下的從首都阿瓦那邊運來。
  談妥了價錢,莽白和黑魯叨終於松了口氣。
  然後,派遣軍隊在城裏搜刮,沖進富戶家中勒索錢財。
  士兵趁機敲詐,弄到的金銀,至少壹半都私下分了,搞得幾萬兩銀子也很難湊齊。城內百姓,苦不堪言,怨氣橫生。
  而那些緬甸守軍,卻日漸松懈,眼紅那些搜刮部隊可以弄錢。
  越來越多的緬軍,沒有接到命令去搞錢,卻在中層軍官的帶領下,打著國王的名義敲詐勒索。
  整個蒲甘城,被軍隊搞得烏煙瘴氣。
  就在此時,連續兩艘快船,從北方駛來報信。
  信使被大同軍截獲,黃幺的主力,已經殺到了安正國城(新古)。而北路東線的巡檢師,帶著土司聯軍,已然逼近眉繆城。
  安正國城的緬軍,仗著堅城防守,把黃幺堵在城下。
  眉繆那邊卻是土司軍隊,原本隸屬於木邦土司。遇到巡檢師的聯合大軍,二話不說直接投降,甚至還給中國軍隊做開路向導。那裏距緬甸首都阿瓦只剩200余裏,但無法坐船,必須翻越山嶺,大概半個月就能殺到阿瓦城下。
  “放這些信使過去,”丁家盛笑著說,“告訴緬王,本將軍要加價了,讓他再多給壹萬兩銀子。”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