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王梓鈞

歷史軍事

“崇禎元年夏,畿輔旱,赤地千裏。”——《明史·五行誌》。
……
這年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86章 【思宗剛皇帝】

by 王梓鈞

2023-3-19 19:05

  若不是四川、廣西的發展規劃書,趙瀚肯定不會知道,鴉片竟在南京上層圈子流行起來。
  根本就不止數百人,而是壹千三百多人!
  翰林院、欽天院的官員,已經淪陷了四分之壹。也說不清是誰帶起的風潮,反正都把鴉片當成好東西,累了困了就來上幾口解乏提神。
  就連欽天院的院長蕭時中,大同新朝首屈壹指的數學家,小妹趙貞芳曾經的暗戀對象,都已經成為鴉片的忠實擁躉。
  “妳碰那玩意兒作甚?”趙瀚痛心疾首。
  蕭時中難以理解:“陛下,吸食福壽膏有何不可?臣今年推導的兩個公式,全是吸食福壽膏之後所得靈感。”
  趙瀚只能恐嚇性解釋道:“此為毒藥,長久服用,五臟腐爛,頭腦昏沈,牙齒掉光。而且吸食越久,越難戒除,最後明知是毒也要去吸。”
  蕭時中對此半信半疑,總覺得皇帝危言聳聽。
  趙瀚問道:“妳怎麽吸上的?”
  蕭時中回答:“臣今年春天,研究數學疲乏不已。壹個屬下便送來福壽膏,說此物能解困解乏。臣吸食之後,欽天院多有效仿之人,都覺得這是壹個好東西。”
  趙瀚無法責備,不知者不罪嘛。
  直到壹戰之前,歐美還把毒品當良藥呢,二戰時期更是把合成毒品列為軍事物資。放射性元素也是如此,因為科學時髦,就連嬰兒用品打廣告,也宣傳含有放射性元素。
  好在鴉片很貴,暫時沒有在平民當中傳播,非常便於官府進行調查抓捕。
  基本抓到壹個,就能帶出壹圈。
  相瞞都無法抵賴,扔進大牢關兩天,吸食成癮者肯定發狂呼喊。
  趙瀚對蕭時中說:“妳暫時停職,把福壽膏戒了再說。若是戒不了,非但不能繼續擔任欽天院長,而且從今晚後不得研究數學。”
  蕭時中驚道:“陛下,不做官也可,為何不能再研究數學?”
  趙瀚不由笑道:“別想著陽奉陰違,把妳壹直囚禁,不給妳紙和筆,看妳怎麽做研究!當然,這次是例外。妳在牢裏好好戒除,壹邊戒福壽膏,可以壹邊做學問。”
  求情的是真多,工部侍郎李可法,就親自跑來給兒子求情。
  他不敢違抗趙瀚的旨意,只求把兒子接回家裏,由家人照看著慢慢戒除。
  趙瀚直接來壹句:“妳把兒子接回家也可,辭官之後再來說吧。對了,妳可去刑部大牢,看看朕為何禁吸福壽膏。”
  辭官?
  李可法嚇得立即閉嘴,又被侍衛帶去刑部大牢。
  短短幾天時間,這裏就多了壹千余人。牢房都被塞滿了,單間沒有,雙人間也別想,二三十人擠著壹個號子。
  “求求差爺,給我來壹口吧!”
  “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要死了,快給我松綁,我要撞墻自殺!”
  “……”
  李可法來到關押癮君子這片區域,頓時被驚得毛骨悚然。
  好幾百人毒癮發作,哭喊嘶吼聲壹片。他們被綁住了手腳,難受得滿地亂滾,甚至有人屎尿失禁。
  “李侍郎,令公子就在裏面。”獄卒指著壹個牢房說。
  李可法辨認良久,才認出誰是自己兒子。
  李準跟好基友費如飴關在壹起,兩人都是毒癮發作狀態。費如飴的嗓子都喊啞了,滿臉眼淚鼻涕,還在那兒扭來扭曲。李準縮在墻角,不停的用腦袋撞墻,但綁住手腳躺地上,撞墻的力道頂多能把自己撞暈。
  李可法又轉身看向其他牢房,到處都是這種情況,頓時渾身冰涼:“此鬼蜮也,阿芙蓉果為害人之物!”
  不多時,內閣、十曹、十部的官員,被獄卒分批帶進來觀察。
  他們無法理解趙瀚的政策,於是就被皇帝集體扔來。
  李邦華默然旁邊,又默默離開。他不但理解了,而且當晚回家,把妻妾子孫全部叫來,措辭嚴厲道:“今後誰敢吸食阿芙蓉、福壽膏,不問緣由,立即逐出門墻,或者不準進家譜,死了也不能入祠堂。我立即寫信回江西,李氏子孫,壹律按此規矩。家法族規,也要添上這條!”
  大儒張溥,屬於特例,在刑部大牢住單間,而且準許家仆每天送藥來。
  張溥常年患病,偶然吸食鴉片,感覺可以緩解病痛,於是就漸漸成癮了。
  剛被抓進大牢時,張溥憤懣不已,認為這是對他的侮辱。
  可當看到牢中的情形,張溥瞬間明白皇帝用意。他主動請求將自己捆綁,盤膝坐在墻角,默誦各種聖人文章。發作之後,也咬牙強忍,盡量不滿地打滾吼叫。
  甚至,張溥開始運用陽明心學歸寂派的修煉法門,在毒癮發作前後,認真思考天理道德良知。
  身心的痛苦,周遭的慘叫,都變成修行的柴薪。
  只兩個月時間,張溥就戒斷出獄,這位先生還真是堅毅。而且,他的學問從專研理學,改為心學與理學結合,到老了還來壹場思想大轉變。
  壹千多號癮君子,陸續戒毒成功。
  沒成功的,要麽還關著,要麽已經死了!
  有七人因為毒癮發作,在刑部大牢猝死,其家人只能辦喪事,誰都不敢跑來跟趙瀚鬧騰。
  錢謙益抱著看笑話的心態,專門舉辦文會,為出獄的張溥接風洗塵。
  張溥欣然赴約,等人到齊之後,居然笑問:“如此雅致文會,怎沒有準備福壽膏啊?”
  眾人驚駭。
  壹個翰林院學士說:“可不敢有那害人物,若被官府知道,不但自身仕途斷絕,連兒孫也不得做官了。”
  “哈哈哈哈!”張溥爽朗大笑。
  錢謙益揶揄道:“西銘坐了兩月大佬,不料精神轉好,就連以前的頑疾也痊愈了。”
  張溥擺手:“頑疾還在,入冬之後肯定復發。”
  錢謙益覺得好沒趣,張溥坦然自若,就不能用這件事拿他開涮。
  張溥卻說:“阿芙蓉者,劇毒也。毒入臟腑頭腦而不自知,毒性發作宛如行將死去壹般,諸位萬萬不可再嘗試那種毒物。倒是多次死生交替,老朽感悟到‘寂’,於虛寂當中若有所得。”
  “寂”來源於《易傳》: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
  從秦漢發展到陽明心學,就產生了“歸寂派”,他們的核心思想是“良知本寂”。
  清朝雖然心學斷絕,但心學歸寂派的修煉法門,卻被納入清朝理學的修身體系。修身沒修明白幾個,只修出壹大堆道學家,曾國藩之流便是代表人物。
  接下來,張溥便開始訴說自己的獄中感悟,開始大談特談自己的虛寂通感。
  錢謙益越聽越覺得乏味,只把張溥當成神棍,當即岔開話題說:“我等皆為翰林官,已然編了《大同正音》、《大同字典》。又協助禮部,編了《大同小學語文課本》、《大同中學語文課本》。而今無事可做,只能自己修史,不如聯名請求陛下編修《明史》。”
  張溥沒好氣道:“北京在闖賊李自成手裏,大明歷代皇帝實錄皆在北京紫禁城。沒有實錄和史稿,咱們憑空瞎編嗎?”
  錢謙益說道:“請求陛下明年出兵收復北京。就算陛下不允,退而求其次,也可先給前明崇禎帝確定廟號和謚號。”
  “這倒是可以,”張溥點頭說,“北京未復,崇禎帝的廟號和謚號懸而未決,壹直這樣拖下去也不成體統。”
  侯恂也被扔來翰林院做學士,他提議道:“我等可先拿出壹些廟號、謚號,交給陛下定奪便可。”
  眾人壹番討論,拿出十多個廟號、謚號,由錢謙益和張溥帶去請示皇帝。
  當然,先要請求編修《明史》,因史料不齊而作罷,接著再請皇帝恩準給前朝君主定號。
  趙瀚翻著那堆玩意兒問:“偽清和偽順,也有給崇禎立號吧。他們立的是什麽?”
  錢謙益回答:“偽清立的是懷宗端皇帝,偽順立的是思宗慎皇帝,雲南偽朝立的是威宗烈皇帝。”
  懷宗、思宗,都是亡國之君的廟號。
  端皇帝、慎皇帝,都帶著知禮克己的含義。
  不褒不貶,普通正常,多爾袞和李自成,用不著在這事兒上惡心人。
  趙瀚翻看他們獻上的東西,仔細搜尋思考道:“思宗剛皇帝吧。”
  追補前過曰剛,自強不息曰剛,政刑明斷曰剛,強義果敢曰剛……雖然只是壹個平謚,但趙瀚已經很美化崇禎了。
  趙瀚如今給崇禎定下廟號、謚號,大明在南方才算真正翻篇,這叫做蓋棺定論。
  錢謙益、張溥躬身退出,臉上都有些喜色。
  他們以前很討厭崇禎,如今又有些思念。能給崇禎求個好謚號,也算了結壹樁心事,並且可以獲得前朝士子的感激。
  “陛下還是仁厚啊。”張溥感慨道。
  錢謙益也頗為唏噓:“是啊,已算極為仁厚了。”
  這兩位離開,前往朝鮮冊封國王的張岱,回到南京向皇帝復命。
  報告了壹番出使情況,張岱拱手說道:“陛下,朝鮮國主請將幼妹送來南京做宮女。”
  壹個宮女無所謂,到了適婚年齡還可放還出宮,找個良人給嫁了。趙瀚點頭說:“準許。”
  朝鮮國主的幼妹,李倧的獨生女兒,歷史上的孝明翁主,今年還只有六歲……
  這是朝鮮的壹貫做法,挑選達官貴人的幼女,送來大明朝廷做宮女,有壹定幾率被冊封為嬪妃。
  明朝中前期,也喜歡挑選外國男女孩童,帶進宮裏做太監、宮女。因為他們在大明舉目無親,不怕他們的親人幹擾政治。
  越南太監,朝鮮宮女,那是大明的壹大特色。
  只不過現在這位朝鮮國王,靠政變而上位,對中國謙恭無比,竟把自己的妹妹送來做宮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