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雙庶子

漫客1

歷史軍事

冬天,從來都是老天爺收人性命的季節,有些富人到了年紀都熬不過冬天,窮苦人家更是難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九十三章 四大輔臣

無雙庶子 by 漫客1

2020-11-27 20:29

  天子遺詔,也就是傳位詔書,可以說是朝廷裏最重要的文件了,這種文書宣讀之後,就會密封起來,放進宮裏的天祿閣之中封蠟保存,沒有特殊情況,是絕不會取出來的。
  歷代天子的傳位詔書,都是封存在天祿閣之中。
  因此,李信所能看到的,也只能是這個被謄錄下來的副本了。
  即便是謄錄,也不是誰都有資格謄錄,只有有資格看到遺詔的大臣,才有資格抄錄下來。
  李信面無表情,接過文書之後,緩緩展開。
  傳位詔書的格式壹般來說都差不多,開局無非是“朕躬德薄,幸承大統”,然後在寫在位期間如何戰戰兢兢,如何愛崗敬業,這兩部分都是大同小異。
  最關鍵的是最後的部分。
  按照大晉的規矩,新君十六歲親政,未滿十六歲,可是要設置輔臣,暫掌政事的。
  李信看前面的內容,都是壹掃而過,很快看到了最關鍵的部分。
  “皇長子姬延,德行深厚,深肖朕躬,著即皇帝位……”
  “然太子年幼,尚不能主政朝廷,擇輔臣四人,以輔弼天子,周轉民生。”
  看到這裏,靖安侯爺的眼神微微變了變。
  輔臣的這個位置,代表著天大的權柄,太子今年十三歲,再有十來天過了年就是十四歲,也就是說輔臣最起碼可以把持朝廷至少兩年時間,在這兩年時間裏,四個輔臣只要意見壹致,就可以代行王事!
  如果李信能夠拿到這個位置,那麽接下來兩年,無論他想做什麽,都不會有什麽阻擋。
  法理上,就占了便宜。
  他朝下看去。
  “任尚書左仆射沈寬,中書令公羊舒……”
  “大都督府左都督姬林,禦史大夫嚴守拙四人,為新君輔臣,望爾四人,能夠襄助朝綱,兼濟天下……”
  接下來,就是壹段華麗而又生僻的駢文了。
  老實說,看到這四個人的名字裏沒有自己,李信心裏難免有些失落,但是並不吃驚。
  如果之前沒有西南的事情,天子駕崩,他李信應該可以拿到壹個輔臣的位置,但是先前已經有了矛盾,西南對朝廷行成了威脅,天子自然不可能再假皇權於李信,畢竟這與擲尖刀與賊人沒有什麽區別。
  而這四位輔臣,還是很有深意的。
  左相沈寬自然不必多說,如今是他在主政尚書臺,朝廷政務大多都要經過他的手裏,無論如何這個輔臣的位置繞不過他,至於中書令公羊舒,乃是承德朝就拜相的宰輔,四個輔臣的位置給他壹個,也沒有什麽問題。
  另外兩個就更簡單了,大都督府左都督的位置,向來就是姬家人專屬,前任左都督姬平,因為老邁不堪,沒有辦法繼續掌握大都督府,因此大都督府的新任左都督,就落到了這位魏國公姬林的頭上。
  大晉的異姓國公只陳國公府葉家壹家,但是姬姓的國公,便不是如何稀罕了,畢竟向趙王還有齊王那種王爵,就算代代削爵,也要掉兩代人才能掉到國公。
  而另壹位禦史大夫嚴守拙,也是承德朝舊臣了。
  他曾經任大理寺的大理寺卿,乃是朝廷的大九卿之壹,本來大家都以為他的官運會止步在大理寺卿的位置上,但是這些年太康天子又把他調到了禦史臺,壹路讓他做到了監察禦史的位置上。
  四個輔臣,尚書臺的兩個負責政務,禦史臺的壹個負責監察官員,而負責調派兵力的大都督府,自然是負責軍方,如此,壹個近乎完美的權力制衡就這麽完成了。
  太康天子留下來的這份遺詔,壹定深思熟慮了很長很長時間。
  想到這裏,李信繼續往下看。
  壹段漫長的駢文之後,壹行字出現在了李信眼裏。
  “國朝西南,有平南軍逆賊未清,北疆,亦有殘周余孽未平,朕辛苦十年,未能竟功……”
  “南北各有隱患,極易再起戰事。”
  “若有戰事,禁軍左營將軍,太子太保李信,禁軍右營將軍,忠勇侯侯敬德,可以參知軍事……”
  看到這裏,李信深深嘆了口氣。
  整個遺詔數百字,提到他的也就這麽壹句。
  所謂參知軍事,就是壹旦朝廷跟別的勢力打起來了,他就不止是壹個帶兵的將軍,而是可以進入尚書臺,與這些輔臣宰輔們壹起商量,究竟是打還是不打,到底要怎麽打。
  而且他只是可以“參知”,也就是說只能跟這些人商量,並不能直接做決策。
  平常的時候,他連“參知”的權力也沒有。
  即便如此,天子還是不放心李信,又把侯敬德也寫在了聖旨裏。
  其實侯敬德本來不應該出現在這份遺詔裏,天子安排好的人其實是裴進裴大將軍,不過裴進因為征西南大敗,惹惱了天子,丟了禁軍的差事,這個名字才落到了侯敬德頭上。
  他是被硬“加”進來的。
  看到這裏,李信合上文書,遞還給了沈寬。
  “恭賀沈相,榮膺輔臣之位。”
  沈寬默默搖頭,嘆了口氣:“李侯爺折煞老夫了,哪裏來的什麽恭賀可言?大行皇帝正值盛年,突然就這麽去了,朝廷裏天大的擔子,壓在了尚書臺的頭上,老夫本來就是平庸之輩,僥幸進了尚書臺而已,也不知道能不能撐得過這兩年,把江山交到太子殿下手裏。”
  如今的太子殿下,還沒有正式即位,也就還是太子,等三天之後,他就是正兒八經的皇帝了。
  李信回頭看了壹眼太子,微微低頭:“如此,便不打擾沈相忙碌了,沈相有什麽需要靖安侯府忙的地方,盡可以來侯府尋我。”
  沈寬拱手道:“李侯爺客氣,有事壹定麻煩李侯爺。”
  李信與他告辭之後,轉身四下看了看,終於看到了蕭正的影子,他邁步走到蕭正旁邊,沈聲問道:“蕭公公,可看到長公主在哪麽?”
  蕭正已經好幾天沒有睡覺了,這會兒他正在四下忙碌,聽到了李信的話之後,他停下了手裏的差事,連忙回頭對李信躬身道:“回侯爺,殿下她上午還在未央宮,這會兒應該陪著太後娘娘去坤德宮歇息了。”
  李信緩緩點頭。
  “那蕭公公妳忙,我去尋長公主去了。”
  “侯爺客氣。”
  去坤德宮,需要離開未央宮,李信負手穿過人群,朝著未央宮的門口走去。
  此時,幾個禮部的官員,正在商議天子謚號的事情。
  李信路過他們旁邊的時候,聽了謚號兩個字,於是他刻意放緩了腳步。
  聽了好壹會兒之後,他才隱約聽到了壹個“景”字。
  靖安侯爺嘆了口氣,負手離開了未央宮,朝著坤德宮走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