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雙庶子

漫客1

歷史軍事

冬天,從來都是老天爺收人性命的季節,有些富人到了年紀都熬不過冬天,窮苦人家更是難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壹十七章 臣參尚書臺!

無雙庶子 by 漫客1

2020-11-27 20:29

  未央宮裏,文武官員按排班站位。
  李信是當朝太傅,已經是文官極品,按照太傅的位置,幾位宰輔包括輔臣,都要站在他的身後。
  不過他不僅有太傅的位置,前不久還被加封了柱國,因此在武官也是極品,他站在哪壹邊都是正常的。
  李信選擇了站在右側武官壹列,與大都督姬林並肩站在第壹排。
  這位“大司馬”,站在李信之側,只覺得渾身不舒服,時不時瞥眼看向李信。
  內廷的大太監蕭正,站在禦階之上,高聲唱道:“陛下駕到——”
  這個時候,天子尚未親政,所有的朝政大事都是送到尚書臺處理,以往十日壹次的大朝會是為了商議大事,此時也成了過場,小皇帝壹般只是來帝位上坐壹坐,然後壹些官員奏上幾本無關朝政,但是關於禮制的奏本,大朝會就算是結束了。
  自元昭天子即位以來,不管是大朝會還是皇宮廷議,李信壹次都沒有參與過。
  此時,這位頭戴玉冠,身著青衣纁裳的壹品太傅,就靜靜的站在未央宮大殿裏,隨著文武百官壹起,朝著帝座上的元昭天子下拜。
  元昭天子已經做了好幾個月皇帝,對於大朝會這種大場面,已經不怵了,他大大方方的伸手虛扶。
  “諸卿平身罷。”
  文武群臣緩緩從地上站了起來。
  然後天子就看到了站在最前面的李信,他開口問道:“老師今日怎麽得空,上朝來了?”
  “有些事情說與陛下聽。”
  李信微微低頭,繼續說道:“陛下,朝會之上無有師徒,只有君臣。”
  元昭天子撓了撓頭,隨即笑了笑。
  “太傅稱朕陛下,朕稱太傅老師,各論各的,不礙事。”
  李信搖了搖頭,沒有多說什麽。
  天子坐回了帝座上,壹如從前那樣,開口道:“諸卿有事便奏上來,無事便退朝罷。”
  最近幾個月的大朝會都是走過場,不僅是文武百官習慣了,就連天子也習慣了,畢竟此時的政權不在未央宮,而在尚書臺。
  站在左側首位的幾個宰輔先是對視了壹眼,然後尚書左仆射沈寬緩緩走出來,對著元昭天子恭敬拱手,沈聲道:“陛下,臣有壹事啟奏。”
  元昭天子笑著說道:“沈相有什麽事情,與幾位宰輔商量就是了,尚書臺處理不了的事情,朕恐怕也處理不了。”
  沈寬低頭道:“陛下,李太傅壹人身兼數職,不僅任兵部尚書,還提領禁軍右營,誠然,李太傅功勛卓著,但按我大晉的規矩,實職兵部尚書不得統兵,兵部選拔武官,掌兵籍,軍械,軍令,此等要沖之職,再掌十數萬京畿禁軍,是犯了天大忌諱的……”
  “李太傅公忠體國,自然不會為禍,但是又要掌管壹部,還要提領禁軍,難免辛苦,我等的意思是,卸去李太傅其中壹個武職。”
  這是先下手為強。
  李信兩天前去大都督府的事情,尚書臺不可能不知道,甚至姬林已經與他們溝通過了,因此這個時候,這位尚書臺的輔臣,才會先發制人,率先在大朝會上開口。
  這話壹出,未央宮大殿裏壹片寂靜無聲。
  所有的官員都悄悄的看向武官首列的靖安侯爺,反倒是李信本人,面色平靜,仿佛事不關己。
  元昭天子大皺眉頭。
  他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對著沈寬說道:“沈相,老師這幾個職位,都是先帝親自任命的,足以說明先帝信任老師,不怕什麽忌諱,如今先帝殯天不久,朝廷若是免了老師的職位,豈不是逆了先帝的聖意?”
  其實沈寬說的不錯,兵部掌握天下兵籍,軍械,甚至還有武官的人事權,戰爭時候也是兵部與大都督府壹起下發軍令,這麽個位置是不太可能掌兵的。
  無論哪裏的大將軍,即便身上有兵部尚書,或者兵部侍郎的頭銜,那也只是虛領,沒有壹個像李信這樣,做了兵部尚書實職,手裏還領兵的。
  他身上的這些職位,很不合規矩。
  見天子這麽說話,沈寬轉頭看向李信,拱手道:“太傅是帝師,陛下自然要為太傅說話,但是太傅也不想壞了朝廷規矩不是?”
  “況且兵部在京城,禁軍在城外,太傅壹個人,想必也忙不過來。”
  壹直沈默不語的李信,仍然把雙手塞在袖子裏,他轉頭淡淡的看了沈寬壹眼,呵呵壹笑。
  “沈相說的不錯,先帝的安排,的確壞了規矩,既如此,今日回去之後,我便會上書朝廷,卸去兵部尚書之職。”
  如今是元昭元年,李信在太康三年開始任兵部尚書,已經做了整整七年。
  不過這七年時間,他並沒有如何在兵部上心,前幾年兵部是老侍郎謝雋打理,後來是葉璘在打理兵部,他要不要這個兵部尚書,問題不大。
  反正遲早都要交給葉璘,不如現在交出去,他上書請辭兵部尚書,再舉薦葉璘,以葉璘的資歷,足夠任這個尚書的位置了。
  沈寬愕然看著李信,壹時間竟然楞住了。
  在他看來,李信這個年紀,正是權欲心和爭鬥心最重的時候,況且朝堂裏人盡皆知,這位靖安侯爺不是什麽好脾氣,在他看來,無論如何李信也會據理力爭,不會放棄任何壹個身份。
  但是李信偏偏就這麽幹脆利落的放棄了。
  沈寬很快反應過來,對著李信長長壹揖。
  “太傅深明大義,老夫佩服。”
  李信瞇了瞇眼睛,呵呵壹笑:“深明大義這句話,沈相還是等壹會兒再說吧。”
  他從右側武官隊列之中出列,從袖子裏取出壹份文書,捧在手裏,然後對著元昭天子微微躬身。
  李太傅聲音清朗。
  “陛下,臣參尚書臺勾聯大都督府,串通兵部侍郎錢笙,意欲掌握禁軍,圖謀不軌!”
  他這句話壹說出口,未央宮大殿裏就不是鴉雀無聲了,而是壹片嘩然。
  大都督姬林立刻就急眼了,他差點就從隊列之中走了出來,最終還是咬了咬牙,狠狠地看了李信壹眼。
  兩天前,李信在大都督府已經警告他,要他這兩天好好想壹想大朝會如何說話,那時候姬林以為這位年輕的太傅,最多是要跟自己合作,參奏尚書臺,但是沒想到,他壹開口,就把大都督府也牽扯進去了!
  這是要,同時得罪四個輔臣啊!
  這位大司馬在心裏破口大罵。
  面對當朝輔臣,按照最基本的邏輯,這個時候李信也是應該拉壹個打壹個,而不是同時得罪四個!
  他李信瘋了不成?大都督府明明是可以跟他站在壹邊的!
  另壹邊的三個輔臣,也都是瞪大了眼睛。
  相比於大家的震驚,身為主人公的靖安侯爺,還是壹臉雲淡風輕。
  所有人都不明白他為什麽這麽做。
  事實上,從太康天子崩了之後,他就沒把太康朝剩下的這些人看在眼裏了。
  帝座之上的元昭天子,楞神了許久之後,才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他有些不確信的看著李信。
  “老師……您說什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