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興霸天

歷史軍事

大唐,隴右道,涼州。
學堂內,李彥跪坐到蒲團上,將筆墨紙硯壹壹拿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壹十四章 李治也要送書了?

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by 興霸天

2023-9-17 08:35

  “李機宜麾下似是只有四五位武德衛吧,這又是從哪個折沖府挖出來的才幹?”
  “他是外州的壹位法曹,比不得崔閣領麾下群英薈萃,比如那個守在大理寺獄裏的宋員外,大才!真是大才!”
  目送著狄仁傑第壹個不嫌惡臭汙穢,進入現場,李彥和崔守業站在院外,開始了官員的保留節目。
  陰陽怪氣。
  裴行儉卻對李彥的識人之明很是贊揚。
  內衛十二位機宜使中,確實以李彥的班底最是寒磣。
  人少就不說了,還是些不容於主流的異類。
  比如丘神績,其父食心,又嫡庶不分,甚為士人所厭。
  比如王孝傑,就是折沖府壹隊正,底層軍戶,讓人譏笑。
  比如安神感,雖然安元壽得李世民和李治信任,可他雜胡的出身,還是讓關隴高層排斥。
  至於郭元振,就更是荒謬,連個進京趕考的外州士子都要,簡直饑不擇食。
  不過老成持重的官員,倒是對李彥此舉暗暗贊同。
  他年紀輕輕,就有了機宜使之位,還怕沒有機會培植黨羽?
  先將位置坐穩,明得失,知進退,才能走得長遠。
  在他們看來,李彥是故意收些雜人,以安上心。
  然而此時裴行儉看到郭元振帶著壹隊內衛,將學舍圍住,行事間竟是比起慌亂的禁軍都有章法。
  再看狄仁傑,深夜趕來,二話不說,就往最臟臭的現場沖。
  這群被主流看不起的人,真是亂選的嗎?
  倘若小小年紀,就能慧眼識珠,那此子未來的成就,還要在想象之上。
  李彥不知裴行儉的感嘆,他跟崔守業是對上了。
  自從賈思博放出殺人預言,這段時間他也是十分警惕。
  白天連壹個時辰的班都不上了,全職帶薪練功。
  晚上則和衣而睡,隨時準備應付突發情況。
  結果千防萬防,還是制止不了友人的受傷。
  中毒不比其他,很可能留下後遺癥,可憐安忠敬在涼州被賈思博坑,到了長安考科舉居然也沒能擺脫陰影。
  李彥心中本就不爽,這老官僚正好撞上來擺譜,豈會客氣!
  兩人妳壹言我壹語,言語機鋒,彼此較量。
  漸漸的,崔守業的老臉越來越難看。
  因為刑部官員匯聚在他身後,他嚴厲的目光壹掃,那群人無奈之下,只有往院內而去。
  可堅持不了半刻鐘,又紛紛沖了出來,到了邊上就大吐特吐。
  崔守業怒道:“妳們連壹個武德衛都不如嗎?”
  那群官員面面相覷,都感無奈。
  出入殺人現場,是壹件很辛苦,也很骯臟的事情。
  仵作為什麽被那麽多人視作不詳?
  第壹是古人對於死亡的敬畏與排斥,第二就是死者身上的穢物味道,真的十分難聞。
  只要是非正常死亡,屍體想要壹個體面,幾乎都不太現實,不像電視劇裏,上吊也漂漂亮亮的,妝容都不亂。
  狄仁傑當並州法曹時,對於屍體的骯臟早就了解,起初也受不了,後來為了斷案的準確,也經常接觸。
  畢竟古代不能解剖,唯有查看屍身細節,才能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久而久之,就練出了鋼膽鐵胃瞎鼻子。
  假如穿越到後世當法醫,狄胖胖保證能以最快速度上手。
  反觀刑部,壹群京官,養尊處優慣了,平時都是手下人幹的,哪受得了這罪?
  此時去調萬年長安兩縣的仵作,也來不及了,只能任由那個胖子獨領風騷。
  崔守業冷哼壹聲,再也看不得李彥的得意嘴臉,轉身就要離開。
  可就在這時,又壹隊快馬而來,為首尖細的聲音響起:
  “聖人召崔守業、裴行儉、李彥入宮!!”
  ……
  紫宸殿內。
  李治坐在禦幄中,武後在他背後輕輕撫摸順氣。
  崔守業、裴行儉、李彥三人站在階下,已經挨了壹頓訓。
  李治罕見的震怒了。
  這個年代的科舉考試,遠沒有後世全民熱衷的超級流量。
  畢竟科舉出身的官員,大致也就占整體官員的三成,大部分官員,還是靠家世背景上去的。
  但李治十分重視科舉的選拔,對於科舉出身的官員也有優待。
  漸漸的,五品以上的大員中,科舉出身的比例與年俱增。
  上行下效,越來越多的士族弟子,都希望走科舉之路,求得選人出身。
  至少這條路是通過考試,證明自己的才華,區別於那些《我的國公父親》《我的尚書阿耶》《我的侍郎哥哥》,以後當官也能挺直腰板。
  可現在群體中毒事件壹出,又是在科舉考前的三天爆發,影響自然極其惡劣。
  李治順了口氣,又提高聲調道:“區區壹邊賊,刑部大理寺審案三月,壹無所獲,竟還讓此賊暗通內外,毒害新科士子,朝廷顏面何存!”
  崔守業面色難看,趕緊上前道:“臣知罪!”
  李治凝視著他:“賈賊前幾日語出張狂,當時內衛就有警惕,妳刑部可有自查?”
  崔守業知道李治是懷疑他麾下出了奸細,趕忙道:“聖人息怒,我刑部早有防備,賈賊的獄外足足有十六位看守,彼此監視,除非他們全部投敵,否則斷不能出現內外私通之事。”
  李治冷聲道:“那士子中毒,妳認為是巧合?”
  崔守業咬了咬牙道:“臣懷疑士子所中的毒丹,就是賈賊在涼州所煉,此事早有策劃,賈賊知科舉將近,在獄內不需外應,也能做出威脅。”
  李彥聽了倒是暗暗點頭。
  他其實也是這樣想的,科舉不比其他,每壹年常科都是那個時間段,是真的可以預判。
  賈思博從被抓至今,也沒過壹年,如果他是投毒案的策劃,哪怕刑部和大理寺沒有叛徒暗通消息,也能知道這幾天的科舉會出大事。
  李治細細問了涼州的古怪丹房,也微微點頭:“不無這個可能,不過那賈賊頑固,拒不交代,妳也就無可奈何了?咳咳!”
  聽著這位聖人似乎因為憤怒又咳嗽起來,崔守業趕忙拜下:“臣知罪!”
  “也罷,妳起來吧!”
  李治嘆了口氣,聲音恢復到往日有氣無力時的柔和:“那賈賊兇逆,早知必死無疑,又怨恨朝廷不公,自然不會如妳所願,此事也不怪刑部……”
  崔守業臉上浮現出又愧又疚之色,重重叩首:“多謝陛下寬宏!”
  當他站起身來,立刻道:“陛下,那賈賊肆無忌憚,也是因為武威賈氏安然存世,只他壹人身死,自可囂狂!若將賈氏上下要犯,全部緝捕入京,讓他親眼目睹何為坐罪連株,此人還能這般強硬?臣是不信的!”
  裴行儉聞言面色微變,趕忙道:“陛下,賈賊冷血,不體人倫,此舉不見得能逼問出真相!何況賈氏乃地方望族,根深蒂固,牽扯眾多,值此大軍開赴,收回安西四鎮之際,實在不宜多生事端!不如暫緩,等大軍凱旋,再懲賈氏,以儆效尤!”
  崔守業卻冷硬的道:“不查出賈賊背後更大的叛賊,如何保證大軍遠征安西,軍中情報不會遭到泄露?”
  裴行儉道:“兩害相較取其輕,涼州若亂,更傷我軍,此戰安西意在驅逐蕃賊,可不大勝,但隴右絕不能動蕩!”
  兩人爭辯起來。
  李彥默不作聲。
  他的立場和裴行儉壹致,都是以涼州穩定為主。
  崔守業太激進了,頗有種賭徒心態。
  壹旦輸了,連累的可是隴右無數人的生活。
  當然,賭徒向來不考慮輸,只考慮贏了時連本帶利賺回來。
  裴行儉則沈穩許多,未慮勝先慮敗。
  禦幄內,李治看著臣子相爭,目光閃爍。
  他思考的,又是另壹層面。
  不僅是當前的問題,還有對地方世族的壓制,對科舉士子的人心收買,對將士用命的功勞分配等等。
  於是乎,等兩人爭得越來越激烈,咳嗽聲適時響起:“咳咳!”
  崔守業和裴行儉都老臣子了,立刻罷聲,齊齊道:“陛下保重龍體!”
  李治道:“兩位所言都有道理,各行其是吧,刑部著手押解賈氏要犯,吏部配合內衛,破士子中毒之案,妳們都是內衛閣領,幾日能破此案?”
  崔守業和裴行儉哪敢誇口,頓時沈默下去。
  倒是此時,壹直沈默不言的武後突然道:“予妳們十日,如何?”
  李治目光閃了閃,溫和的道:“朕本想妳們三日內破案,給今科士子壹個交代,還是皇後寬容……”
  崔守業和裴行儉道:“謝皇後!”
  武後道:“崔公,裴公,這次拜托妳們了,朝廷的顏面,不能壹損再損!”
  崔守業和裴行儉趕忙躬身:“是!”
  這是準備要退下了。
  李彥也習慣了自己在紫宸殿當背景墻,畢竟這地方正常情況下是入閣的宰相來的,自己能來兩回也不錯了。
  不料就在這時,李治突然道:“李元芳留下。”
  等到崔守業和裴行儉出了大殿,李治的聲音變得愈發溫和:“元芳,皇後賜了妳壹本《臣軌》?”
  武後臉色稍縱即逝的變了變,李彥則意識到了什麽:“是,臣時時研讀,受益匪淺!”
  李治道:“好好破案,等緝了兇手,朕也贈妳壹本《芳林要覽》!”
  李彥道:“謝陛下!”
  這下好了。
  壓力又要回到武後和太子壹邊了。
  妳們誰送第二本?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