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興霸天

歷史軍事

大唐,隴右道,涼州。
學堂內,李彥跪坐到蒲團上,將筆墨紙硯壹壹拿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零七十六章 奸細上鉤了

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by 興霸天

2023-9-17 08:38

  “殺啊——”
  “放!”
  在砰砰啪啪,壹片硝煙味道中,雙嶼港前負隅頑抗的倭寇,紛紛慘叫著倒在槍口下,即便是跳下水中,等待他們的依舊是滿餉明軍的鳥銃、弓箭和漁網……
  很快,港口附近的海面上就飄滿了浮屍,在東南沿海橫行無忌,囂張無比的倭寇,也體會到了被人殺上家門口的滋味,看得大快人心。
  但胡宗憲和徐渭立於船上,身臨前線,看著壹面倒的戰鬥,臉上又沒有太大的喜色。
  胡宗憲能藏得住心事,徐渭則是直接搖頭,輕聲道:“這樣的戰鬥力,遇上強大的倭賊,怕是大敗的,就是我明軍了……”
  不是徐渭潑冷水,這實在是壹場以多勝少,乏善可陳的戰鬥。
  滿餉明軍的戰意倒是湧現出來了,但多年養成的習慣不是那麽好改的。
  配合協調的能力,差得令人發指,真刀真槍對拼時,都下意識地往後縮,感覺不對了再朝前沖,到了搶功勞時,又爭先恐後地往前沖,然後怎麽都喝止不住,此時就噗通噗通跳下海去,撈屍體,噶人頭。
  即便戰時的倭寇人頭進行了調整,也有壹百兩銀子啊!
  這樣的士兵,配備上好的鳥銃,以裝備壓制,自然能將島上為數不多的倭寇打得抱頭鼠竄,但遇上那些強大的倭寇,真的能戰而勝之麽?
  胡宗憲清楚答案,目光轉向壹支奮勇爭先的隊伍。
  尤其是為首的威猛將領,以壹敵眾,刀刀致命,卻能閑庭信步,從容不迫,顯然是壹位萬人敵的猛將。
  此人正是俞大猷,刀劍槍棒,無壹不通,武藝絕倫,連錦衣衛十三太保與其較量過的幾位,都心服口服,贊嘆不已。
  而早早將這位猛將調來浙江,也使得明軍有了壹支拿得出手的先鋒部隊。
  可惜人數還是太少,訓練時間更是太短,不足以獨當壹面。
  胡宗憲收回目光,開始權衡,很快眼中有了決斷:“我要去見李巡撫!”
  張經作為六省總督坐鎮後方,李天寵這位也乘船抵達了。
  這就是實幹的臣子與嚴黨的區別。
  如嚴嵩的兩個幹兒子鄢懋卿、趙文華,嚴世蕃的幕僚羅龍文,都名義上到了抗倭前線,卻停留在了杭州,根本沒有勇氣乘船來到壹線戰場。
  胡宗憲之前還曾經猶豫過,要不要向如日中天的嚴黨妥協,被點醒後已經做出選擇,現在愈發堅定,要趁著這個大好時機,做出功績,簡在帝心!
  李天寵立於大船上,看著島嶼上的戰鬥,儒雅的臉上同樣也沒什麽喜色,倒是見到胡宗憲的到來後,立刻露出親近的笑意:“汝貞來了!”
  且不說胡宗憲背後的那位李神醫的救命之恩,單單是胡宗憲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穩住軍營大局,將兩人被擄後的傷害降到最低,張經和李天寵就大為領情。
  讓徐渭稍候,胡宗憲來到面前,沒有絲毫居功自傲之色,壹絲不茍地行禮:“下官參見李巡撫!”
  “無旁人在,汝貞還這般見外……叫我子承兄如何?”
  李天寵嘴上有責怪之意,心裏卻更高看對方,將胡宗憲拉到自己身邊,嘆了口氣:“這仗打成這樣,妳是不是也不好受?”
  胡宗憲苦笑:“巡撫慧眼……子承兄慧眼!”
  在李天寵假意嚴厲的註視下,胡宗憲改了稱呼:“此次圍剿雙嶼港,已然取得大勝,我軍以戰養戰,培養出壹股敢於拼殺的心氣,戰力還會提升,但短時間內,終究不足以創造出巨大的優勢,此前制定的掃蕩計劃,恐怕要加以調整……”
  “正是如此!”
  李天寵重重點頭,卻又有所顧慮:“可陛下的詔書有言,我等需盡人道之事,萬萬不可阻礙神道復蘇,這滅了多少倭寇,才算是盡人道之事呢?”
  嘉靖對於神道復蘇萬分期待,又聽陶仲文的挑唆,害怕明軍被倭寇打敗,妨礙龍王的蘇醒,才有了此次朝廷全力的支持。
  問題是李天寵不知道,嘉靖到底要怎樣的戰績,才算滿意。
  海上不是陸地,有壹座座城池可供攻克,如今徘徊在東南沿海的倭寇,恐怕有十萬以上,如今這座雙嶼港上僅兩千倭寇不到,剩下的那些散落在大大小小的島嶼,且不說明軍不強,就算是無敵之師,也沒辦法壹處處清剿過來。
  胡宗憲就是為此而來:“下官以為,要選擇壹個威脅最大的倭賊頭目,加以平定,方能不負陛下所望!”
  李天寵沈聲道:“徐海?”
  此人是目前劫掠沿海地區最嚴重的倭賊頭目,也是被百姓畏懼地稱為惡蛟轉世之人,因為其麾下船只所過之處,都是風平浪靜,反倒是與之匹敵的官船在海浪裏掀翻了不少,長此以往,官軍愈發不敢與之匹敵。
  然而胡宗憲卻搖了搖頭,道出另壹個熟悉的名字:“瀝港,汪直!”
  李天寵奇道:“汪直?妳覺得此人是最大的威脅?”
  對於後世來說,談到嘉靖朝的倭寇,汪直就是壹個繞不開的人,但在如今這壹年,汪直還不是東南抗倭的主要對手。
  恰恰相反,他甚至主動配合官府,平定了好幾股燒殺掠奪的倭賊,維持著沿海秩序,所以不少官員為其說好話,在百姓口中的名聲更是不錯。
  胡宗憲沈聲道:“相比起徐海居無定所,四處流竄,汪直壹直在瀝港,希望重現雙嶼港的繁華,成為另壹個海上行私的最大據點。”
  “這個人野心勃勃,又會隱忍妥協,與我大明官府周旋,壟斷了閩浙到倭國,倭國到南洋的商路,控制的船只已近兩千艘,直接隸屬於他的百姓多達十萬人。”
  “倭國對外的貿易,更是被他幾乎壟斷,不少大名甚至對其送禮上貢,絲毫不敢怠慢,儼然將之當成強大君王對待,如何不是最大的威脅呢?”
  李天寵聽得面色劇變:“此言當真?”
  胡宗憲不好說,這些情報是朝鮮商人提供,但先生既然如此篤定,他也毫不遲疑地點頭:“八九不離十!”
  李天寵想到明軍的戰鬥力,第壹個念頭是:“能否安撫?”
  胡宗憲道:“朝廷想要安撫汪直,只有壹個可能,那就是開海禁。”
  李天寵搖頭:“絕無可能因為壹商賈而開海禁!”
  胡宗憲接著道:“確實不行,海禁壹開,汪直就是最大的海商,並且光明正大地成為海洋上的霸主,到那個時候,朝廷的船只同行,恐怕都要仰此人鼻息!”
  “關鍵是相比起其他海上盜匪,汪直與倭國的聯系太緊密了,我們就算現在容忍,此次神道復蘇的事情,此人也可能與倭人勾結,若是真的影響了大局,後悔也來不及了!”
  最後壹句讓李天寵神情嚴峻起來:“既如此,掃蕩周邊,調查汪直,稍有異動,立刻進攻瀝港!”
  ……
  “汪直是心腹大患,此次未雨綢繆,若能將這個禍端平復,哪怕無法徹底剿滅倭寇,也能讓倭情大為減緩。”
  聽了乘船而來的徐渭傳話,李彥點頭。
  胡宗憲做得不錯,雖非抗倭統帥,卻能定下正確的戰略目標。
  如今的汪直,還沒有和朝廷徹底撕破臉皮,忽商忽匪,甚至幫著朝廷殺倭寇,目的就是壹家獨大,積蓄力量,最終要挾官府,開港通市。
  從歷史的角度上看,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啟,中國不可避免地卷入全球化貿易的漩渦裏,原定的朝貢政策,根本無法適應日益發展的貿易增長,海禁政策是應該開放的。
  但開海禁歸開海禁,正如之前李彥所言,那至少要等到將現在的倭寇平定,更不能被海商逼著開。
  汪直就是險些成為海洋霸主的海商,此人後來是開國為宋,自稱徽王的,“據薩摩洲之松津浦,僭號曰宋,自稱曰徽王,部署官屬,鹹有名號,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島之夷皆其指使”。
  國號宋,自號徽,結局也是投降,趙佶表示,老弟妳學誰呢?
  當然,單就能力而言,趙佶是繼承趙宋皇位,最後靖康之恥,汪直則是白手起家,創建偌大的家業,日本人更是到後世都立雕像感激他,其歷史記錄也是多有偏向,真假難辨……
  徐渭自然不知道區區壹個海盜還能有如此能耐,倒是關心修行之事:“這汪直會與倭人修行者有聯系麽?”
  李彥道:“以此人與倭國世俗的聯系,可能性不小,但此次龍王托夢之中,又扮演了什麽樣的角色,暫且未知。”
  徐渭道:“我倒是希望有的,那就可以讓妳們名正言順地出手,否則單靠明軍啊……懸!”
  李彥理解徐渭的顧慮,即便有俞大猷在,也很難帶動現在的明軍,世俗戰鬥力還真不見得能打贏。
  但雙方的修行者下場,以如今己方貌合神離,貪功心切的架勢,同樣有失敗的可能。
  果然通過徐渭了解完凡俗的戰況後,羅萬象和龔可佩又來了。
  兩位道士的臉色很不好看,龔可佩更是幹脆了當地道:“陶世恩好大喜功,近來連連逼迫我們兩派的弟子,四散尋找龍宮的下落,倘若正壹道真有賊人奸細,那就是時時刻刻將同門置於險地,師父已經同意分道揚鑣!”
  羅萬象則道:“我們願助先生收集‘凈息丹’的輔材,與正壹道分頭行動。”
  李彥問:“準備什麽時候分開?”
  龔可佩道:“既然決定,現在就走!”
  羅萬象有些苦笑:“曇陽師叔向來都是這般雷厲風行,我師父是希望暫緩壹夜的。”
  李彥看了看天空:“如今已是未時,離太陽下山不遠了,夜間航行本就不便,匆匆離去也容易授人以柄,明日走確實更加合適。”
  龔可佩蹙眉,羅萬象贊同:“正是這個道理,明明是正壹派霸道,現在匆匆逃離,反倒是我們心虛壹般!”
  李彥道:“我還有個建議,不要事先告知,明早再通知正壹道。”
  龔可佩同意這個:“不錯,若讓陶世恩早有準備,經過壹晚上考慮,明日又不知道會如何,直接通知他便是!”
  約定了明早會合的時間,兩人行禮離開,李彥則手心壹轉,壹只抱著靈丹的小龜出現,丹藥已經明顯小了壹圈。
  他用手輕輕逗了逗這個小東西:“奸細是否存在,就看今晚了。”
  ……
  “上鉤了!”
  夜深人靜,李彥端坐於床榻之上冥想,突然睜開眼睛,身體輕輕飄動出去,離開船艙。
  就見壹尊龍首人身的虛影飄在船頭,遙遙拱手壹禮,恭敬地道:“小龍拜見尊上,不知尊上與大聖有何淵源?”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