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興霸天

歷史軍事

大唐,隴右道,涼州。
學堂內,李彥跪坐到蒲團上,將筆墨紙硯壹壹拿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茶那麽久,終於到了收獲的時候

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by 興霸天

2023-9-17 08:36

  紫微宮。
  乾元殿。
  此乃宮城正殿,隋稱乾陽殿,後來毀於戰亂,等李治將洛陽定為東都時,才下令在原基礎上營建,如今的地位就等同於大明宮中的含元殿,歷史上武周時期,也正是這座殿宇被拆除,修建了明堂。
  今日李弘就位於此處,接見凱旋的西征將士和朝貢的各國使者。
  群臣肅立,就見壹群將領身穿戎甲,風塵仆仆地走入大殿。
  群臣側目。
  裴行儉原本是標準的儒將,頗似二館裏的教書博士,此時硬朗的身軀則完全是沙場宿將。
  安元壽已經年過七十,摘下頭盔時,頭發全白,所幸精神不錯,老當益壯。
  還有黑齒常之、王方翼、程務挺、李多祚等將領。
  他們或是脫穎而出,或是得裴行儉提拔,儼然成為新朝幹將,不用擔心後繼無人,也不用擔心無故被害。
  李弘顯然對於眾將的回歸相當高興,提振精神,沈穩的聲音回蕩在殿內:“諸軍群勇,悍赴邊疆,為國遠征,今論功行賞……”
  禮部官員出列,具體宣讀,眾將露出喜意。
  裴行儉拜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身兼文武兩職,權柄僅在宰相之下。
  以他的資歷和功勞完全能夠入閣,但由於如今的中書令是裴思簡,要等裴思簡告老,才能接替其為相。
  而安元壽升任左武衛將軍,檢校左羽林軍,正式邁入三品行列,服紫袍。
  這位早在渭水之盟時,就護衛在李世民身邊的三朝老將,因功進封凉國公。
  黑齒常之、王方翼等將,則都成為軍隊中堅,封妻蔭子,不吝封賞。
  位於群臣中的李彥,為眾將感到高興的同時,目光又微凝。
  因為他沒有看到丘英。
  禮部封賞的名單裏面,倒是有丘英,封右武候將軍,同樣入三品,封天水郡公。
  只是人並未壹同歸來。
  眼見李彥尋找,安元壽的目光轉了過來,和他交換了壹個眼神。
  李彥心頭大概有了數,定了定神,視線又看向後面的使者。
  隨著軍隊壹起回歸的,還有吐蕃、吐谷渾以及西域諸國的使者。
  西域諸國自不必說,之前大非川慘敗,他們的使臣立刻雲集吐蕃王城。
  如今吐蕃龜縮,大唐軍威浩蕩,又來洛陽乖順跪舔,都是墻頭草順風倒。
  這也是小國的悲哀,只能仰大國鼻息求存。
  其中走在最前面的,卻是壹位意外的熟人。
  吐蕃孫波茹的茹本末農氏。
  這位老嫗居然親自作為吐蕃使者,來到洛陽面聖。
  見到李彥位於群臣前列,她眼中浮現出明顯的欣喜,卻沒敢多看,恭敬行使臣禮節,並且奉上了大批的供奉,西域諸國也帶上了本國的貢品。
  李彥側耳傾聽,比較關註農作物。
  歷史上引進作物最多的朝代是明朝,番薯、馬鈴薯、番茄、花生、辣椒、玉米、南瓜等物都是那個時候進來的。
  相比起這些作物的重要性,唐朝絲綢之路暢通,卻只引進了菠菜和西瓜,西瓜還與後世的大不壹樣,就顯得有些寒酸。
  沒辦法,不要小覷古人的智慧,他們也知道引進好東西,可漢朝已經將黃瓜、胡蘿蔔、大蒜、葡萄、蠶豆等物從中亞地區引入,魏晉南北朝又有核桃、芝麻、棉花、茄子,剩下來真的沒什麽好進來的了。
  明朝時的那些作物,起源地基本都是美洲,比如番薯,最早種植於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哥倫比亞壹帶,先由西班牙人帶到菲律賓等國栽種,然後再傳入國內,後面那些也都是類似的情況。
  此時李彥聽了各國作物,就不免有些失望,覺得這些國家進貢的都挺華而不實,還不如換成胡椒。
  畢竟那玩意特別值錢,對外完全可以當成貨幣來使用。
  當然,國與國的進貢不能只講利益,面子也是很重要的,李弘就十分享受這壹刻,正襟危坐地接受各國使者朝拜。
  直到西域壹國將陽羨茶換了個名字,小心翼翼地進貢上來,這位聖人忍不住了,笑看了李彥壹眼。
  滿朝誰不知道,這位正是茶品的推廣者,如今大唐的飲茶風氣,與其有巨大的關系,結果西域居然把茶當成寶,反過來進貢給大唐?
  李彥也怔了怔,仔細觀察陽羨茶的重新包裝,嘴角微微揚起。
  他賣茶賣了那麽久,於各地傳播,終於到收獲的時候了。
  ……
  “如此說來,丘叔在蘭州病倒,以致於難以前行?”
  退朝之後,李彥回歸內衛,等待消息。
  安神感很快前來,將其父親安元壽的話轉達,還帶來了丘英的親筆書信。
  李彥展開信件,細細看了起來。
  丘英病倒,舊傷發作,難以隨軍,留在蘭州養傷,接下來準備向聖人請辭,告老還鄉。
  丘英的年紀並不大,只有五十多歲,此時急流勇退,確實是明智之舉,既保住晚節,也斷絕武後繼續利用的可能。
  同時信中他也以欣慰的口氣,祝賀丘神績服緋,撐起丘氏的門面,言明自己辛勞了大半輩子,終於可以卸下重擔。
  李彥仔細看完,百感交集。
  查案查到親近之人的身上,是最難受的,武後看得很準,他也不能免俗,大義滅親說起來簡單,但真正那麽做了,實在不好受。
  丘英從涼州到京城,都對他頗為照顧,雖然在對方看來,自己的幫助更大,但無論如何,這位出現在學館前改變他人生軌跡的魁梧男人,在李彥心中的地位是很重的,對方在涉案未深的情況下,能以天水郡公的爵位告老,也算是壹個體面的結局了。
  眼見李彥面色舒緩,安神感也松了口氣:“六郎,那我去辦事了。”
  李彥道:“稍等,近來茶餅在西域的銷量如何?”
  安神感笑了起來:“阿耶剛剛還提到,他路經涼州,回老宅時,得知近幾年族內收益,都被嚇了壹大跳,後來才知是六郎帶我們所做的茶餅生意,真是沒想到此物比胡椒都要賺錢。”
  李彥道:“胡椒的暴利,是物以稀為貴,出產地就那麽些地方,爭搶者卻眾多,據曾經遠行的江南商人所言,不僅是我們大唐,那些遙遠的西方國度也對胡椒趨之若鶩,將之比作黑色黃金,甚至不惜為之發動戰爭……”
  安氏是涼州大族,涼州商人就暫時下線,轉為江南商人,安神感心想江南商人怎的也能去西方,又為之咋舌:“胡椒在我大唐雖是貴族所用,十分昂貴,但為此物開戰,難以想象,實在太瘋狂了!”
  李彥微笑:“從胡椒上面,其實也能看出茶的作用,要知道飲茶能滋養身體,清心降火,防止腹脹,暢後便利,這對於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的,那些生活於草原和高原的人來說,更是必須的飲品,價值又將如何?”
  安神感有些遺憾:“不瞞六郎,妳以前老是強調茶品有這麽多妙用,我們還有些半信半疑,現在見西域各國爭搶,才確定無疑,早知茶餅真的關系到異族的性命,應該早早下手,做到如六郎所言的……‘壟斷’?”
  李彥搖頭:“壟斷不了的,江南和蜀地早有飲茶之風,我所用的煎茶之法也只是壹種新的思路,並非不可取代,我現在是推動者,強行壟斷的話,則是這個行業的破壞者了。”
  安神感欽佩:“六郎的格局真是我等不能及,茶品能盛行大江南北,如今各地銷量大增,茶商心中最感激的人正該是六郎啊!”
  李彥道:“我倒是沒指望那些商人感激,我也不會無私奉獻,如陽羨茶、紫筍茶等江南名茶的出產,都掌握在手中……”
  “從江南到長安,由謝氏商會完成,從長安往隴右再運往吐蕃和西域,則由妳們安氏相助,具體到異國各地,再由商人經銷,分工明確,利潤極高,如此歷經數年,商路終於穩定。”
  “現在吐蕃的貴族,應該基本習慣飲茶了,就不知道他們的普通子民,是不是還求壹茶餅而不得?”
  安神感眼睛亮了:“如果是這樣,我們內衛應該予以關註,不吃胡椒,只是少了壹味調料,不喝茶,他們卻可能因為後滯而痛苦死去。”
  有矛盾好啊,內衛就喜歡有矛盾的鄰國,為受壓迫的階層作主,安神感振奮起來:“連飲茶的自由都沒有,吐蕃的子民過得太苦了,我這就去安排。”
  李彥欣慰地品了口茶,安神感所言只是第壹步,後面圍繞著茶還有更多的施展空間,而經過這些年的歷練,這位親信也能獨當壹面了,他粟特人的出身更是適合完成別人完成不了的任務。
  不過等到下班回家,剛剛到了李府,李彥又發現,似乎不需要他主動做什麽,吐蕃的孫波茹本已經恭敬地候在府外,見到自己的獅子驄,更是提前迎上行禮:“李閣領!”
  李彥立刻下馬,他在吐蕃時持旌節,面對這位孫波茹本時,也只是頷首為禮,此時倒是拱手還禮:“茹本昔日相助,我猶記於心,如今來我大唐,是我盡地主之誼的時候了,請進!”
  孫波茹本見他態度依舊,心頭狂喜,壹路醞釀著情緒,等到了正堂入座,她眼神中浮現出壹抹堅定:“李閣領可還記得,昔日在吐蕃時,曾贈予老身壹本《大唐西域記》?”
  李彥點頭:“當然記得。”
  他怎麽可能不記得,那本由蘇毗女子翻譯的《大唐西域記》是特供版,裏面將曾經的女兒國描寫的富庶強大,玄奘如果見了都要吃驚,這是我去過的女兒國?
  正是那本書,在這位心中埋下了壹粒種子,經過風雨澆灌,開花結果。
  此時孫波茹本深吸壹口氣,開門見山地道:“老身這次來,是想求助於大唐天軍,助我孫波,脫離吐蕃,重立蘇毗!”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