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大羅羅

歷史軍事

斜陽殘紅,透過高懸的,小小的囚窗照進了囚室,顯得格外淒然。
外面剛剛下過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十五章 馮二娘寫真圖

天下豪商 by 大羅羅

2019-4-3 18:18

  東十字街口,蘇家茶坊的生意,這段時間興隆了不少。
  這座茶坊的歷史,極為悠久,幾乎和潘樓相去不多。能夠作為東十字街口鬼市子的壹部分,這座茶樓的格局,自然差不到哪兒去。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茶樓裏,唱的是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正合了眼下西北風煙大起的形勢。
  才方未時,茶樓裏已是賓客絡繹不絕。除了壹些官宦子弟在這裏聚會之外,就是潘樓街書畫行的人物,也來這裏飲茶。蘇家茶坊本就是個高消費的地方!在日前的唱賣《醉羅漢圖》後,更是上了壹個臺階。
  不僅有了女伎伶人唱曲彈奏,還有各色名茶糕點供應,收費也自然水漲船高。
  在此喝上壹壺茶,再聽壹段小曲,花費總要數百錢,所以不是普通人來的地方。
  而那些光臨茶樓的客官,其實也不為聽曲品茗,更多是為了探聽消息。
  鬼市子上又出了甚底至寶,又有哪位高官要員來京,哪裏又來了個腰纏萬貫的好事家,何處會有詩詞聚會……諸如此類的消息,往往都能在東十字街的茶樓裏聽到。潘樓街書畫行的玩家和商家,也正是通過這裏,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有時候,玩家和商家也能在茶樓裏面達成交易,幾千幾萬的買賣,便在絲竹曲樂聲中做成了。
  也正是這許多因素共同作用,東十字街口的茶樓,就顯得格外熱鬧了。
  “蘇大郎,今個這樓裏怎地恁般多人?”
  在茶樓靠窗的位子上,剛剛和人玩了壹場蹴鞠的高俅,拉住了蘇大郎,好奇地打聽詢問。
  “高大郎,妳還不知道吧?我們潘樓街上最近又出了個大畫家。”
  這蘇大郎原來和高俅也是熟識的。高俅能夠當上蘇東坡和王詵的書吏,還能寫壹筆好字,又有壹定的詩詞歌賦功底,還會使槍弄幫,自然是有點出身的。
  他其實也是禁軍將門的“邊角料”,和潘孝庵潘大官人相差不多,只是潘孝庵有個會做買賣的爹,而高俅沒有攤上好爹。
  而世代釀醋的蘇大郎家自然也有些背景,能在開封府這個地界立了壹百多年的買賣,沒有背景可能嗎?
  他家早在壹百多年前,就把閨女送進了宮,做了太宗皇帝的妃子。從真宗朝開始蘇家老醋的歷代主婦,都是從趙家宗室中迎來的縣主。
  除了和趙家宗室代代聯姻(其實是花錢“買”來的)之外,蘇家還不忘“榜下捉婿”,幾乎每壹代蘇家家主都有個進士女婿,而蘇大郎本人也有個在禦史臺做官的姐夫。
  論起後臺來,釀醋的蘇家可比賣畫的武家硬多了!而他本人,也勉強可以夠得著開封府的衙內圈子——他爹娶了趙家的縣主,還蔭到了壹個掛名的芝麻官,所以也是個胖衙內。
  所以蘇大郎和高俅算是壹個圈子裏的人,兩人很早就認識了。
  現在聽到蘇大郎的提問,高俅頓時笑了,“我怎不知道?如今潘樓街上能稱書畫大家的本就不多,最近冒出來的,大約只有武家畫齋的少東家武好古了。”
  蘇大郎聞聽,頓時流露出哂然之色,“大哥果然耳目通靈,居然連武好古都知道了。”
  “呵呵,不瞞蘇大哥兒,我不僅知道武家大郎的本事,還將壹幅出自他手的‘界畫樓臺’獻給了駙馬爺呢。駙馬爺和小米官人看來那畫之後,都贊不絕口吶。”
  “怪不得,原來是小米官人見了武大郎的界畫才想要與他比鬥的。”
  “比鬥界畫?”高俅連連搖頭,“那小米官人可贏不了……若是比山水,或許小米還能勝了那武大。”
  蘇大郎笑道:“不是比界畫,大哥的耳目果然比不了小弟啊。”
  “不比界畫?那比甚底?”
  “比寫真。”蘇大郎道,“四月初壹,便在潘家園賭鬥畫技。”
  高俅壹怔,開口問道:“寫真?白描人像?”
  “是不是白描不知道,不過肯定是寫真。”蘇大郎非常確定地說,“高大郎,四月初壹可要去潘家園壹觀啊?”
  高俅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蘇大哥,妳是怎知四月初壹潘園鬥技的?”
  蘇大郎哈哈壹笑,摸了摸後腦勺,“我也是聽人說的……大哥兒,我這地方消息雖然靈通,可大多是些沒出處的消息。”
  沒出處的消息自是有人故意放出來的,而放出這個消息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將要在四月初壹和米友仁比鬥的武好古。
  當然不是武好古自己去東十字街的茶樓裏放消息的,而是他的兩個好兄弟郭京和劉無忌去做的。
  散布假消息也是郭京、劉無忌這等潘樓街小私牙的“日常業務”之壹。
  郭京和劉無忌現在都是有錢人了,放消息這等小事自是能做得順手。他們花了點小錢,雇了幾十個小私牙,兩天時間就把消息傳的滿大街(潘樓街)都知道了。
  高俅盤算了壹番,又問蘇大郎道:“大郎,武家大官人是不是從開封府放出來了?”
  “是啊,幾日前才出來的。”蘇大郎回答。
  “那武家畫齋還開著嗎?”高俅又問。
  “還開甚底畫齋?”蘇大郎道,“都典給潘家金銀絹帛交引鋪了……估摸著也贖不回了,過不多久就該改名陳家畫齋了。”
  “原來如此。”高俅點點頭,心想:怪不得昨日去戴樓書院尋他不著,應該是回家去了。
  想到這裏,高俅也不喝茶了,拿起自己的“鞠”(就是蹴鞠的鞠),和蘇大郎打了聲招呼,就往甜水巷的武家家宅而去了。
  ……
  高俅沒有猜錯,武好古這會兒正在家呆著,剛剛畫完壹幅《馮二娘寫真圖》,絹本,設色……哦,自然不是畫人體了。
  畫中的馮二娘上身穿著紅色直領褙子,內有抹胸裹肚,下身還穿著裙子,四平八穩端坐在壹張玫瑰椅裏面。看上去要多端莊就有多端莊,壹點不似風塵歌伎出身,倒似個朝廷命婦。
  這幅畫是武誠之讓他畫的,從起稿開始,畫了兩天才完成設色。
  “像,實在太像了……兒啊,妳是在哪兒學的這寫真人像的本領?”
  而在前日武好古用炭條打稿的時候,武誠之就完全被兒子的畫技給驚呆了。
  他原本以為兒子的畫技只是平平,不可能贏了米友仁。卻不想兒子的寫真本領如此之高,如以寫實論,早就在畫聖吳道子之上了!
  現在看到設了色的《馮二娘寫真圖》,他都有點懷疑兒子被天上的畫仙給附體了。
  “孩兒的畫技,當然是爹爹教的。”
  武好古壹邊回答,壹邊小心翼翼地將熟絹從畫板上取下,輕輕攤在了武誠之的書桌上。
  “為父可教不出來……”武誠之皺著眉頭看看兒子,覺得不像是神仙,然後又看了看畫。
  才接著說:“有這等畫技,壹個翰林待詔總是有的。人像寫真最是不易,便是翰林圖畫院也沒幾個高手……他們都不如妳啊!兒啊,不如妳去拜入劉有方門下吧。劉大貂珰掌宮中書畫,手下就得有幾個大才。妳現在,便是大才了!”
  入劉有方門下的意思是拜劉有方為師,再以劉有方門生的身份入翰林圖畫院。
  這樣不僅賄賂可以少給點,而且還可以得到宮中的庇護……以武好古人像寫真的本事,只要給太後官家畫上壹紙,沒準就能得寵了。
  “去拜那個沒卵子的腌漬貨?”武好古壹聽見劉有方的名號,氣就不大壹處來,“哼,我不日便能靠上親王,去做甚閹宦的門生?”
  門生雖然比門客高檔,但是宦官的門生卻是太低賤了,如何配得上潘巧蓮?
  若是入了劉有方門下,那誰去拯救潘金蓮,不,是救潘巧蓮出苦海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