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大羅羅

歷史軍事

斜陽殘紅,透過高懸的,小小的囚窗照進了囚室,顯得格外淒然。
外面剛剛下過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零八十三章 分田分地真忙

天下豪商 by 大羅羅

2019-4-3 18:21

  “下官等恭迎天使,館驛已經備妥,有請三位天使移步歇息……”
  在滄州新州治所在的南皮新城外,接官亭畔的官道上,壹群袍褂整齊的滄州當地的官員,外加壹位從天津府流浪而來的通判王黼,正在恭迎從馬車上下來的三位冊封使節。這個場合,紀憶、武好文、楊戩三人都穿上了官服。特別是紀憶和武好文兩位頗有人望的文官,都是壹副雍容氣度,向來迎接的眾人微微點頭示意。
  這座南皮新城對武好文來說並不陌生,就是他在當海路市舶制置使兼知滄州事的時候主持修建的。當時是各方面都挺看好的項目,縣城(也是南皮的新縣城)外的商市才圈了地就賣出去好多塊可以建樓的地皮。可是卻偏偏遇上了打仗,結果成片的爛尾樓,看著都讓人嘆息。
  南皮新城的城墻倒是和武好文離開的時候不壹樣了。夯土墻外包了紅磚,還修了馬面和落虎,壕溝也加寬加深過了。估計花了不少滄州百姓的民脂民膏……說起來,都是武好古的錯啊!
  武好文把目光從滄州城收了回來,然後對前來迎接的權知滄州事汪伯彥道:“延俊兄,我和憶之兄、楊大官這壹路車馬勞頓,想早點歇息。”
  “館驛已經備妥,替三位天使接風的酒席也準備好了。”
  汪伯彥是個四十歲的大叔,年紀比武好文大多了。不過他的進士中的比較晚,建中靖國三年才高中。所以在官場上的資歷比武好文還淺,官運就更差了。上回武好文在滄州當知州的時候,他是滄州通判。在武好文離開後權攝州事,本來輪不到他轉正的。可正好遇上遼國入寇,誰也不願意到滄州做官,所以就讓汪伯彥權發遣州事了。
  “將明兄,張鈐轄,妳們二位也壹起來吧。”武好文接著又點了王黼和滄州兵馬鈐轄張勇的名,將他們壹起喚到了南皮城內的館驛。
  ……
  “將明兄,張鈐轄,天津府的情況如何?我那大哥在忙些什麽?”
  南皮城內的館驛也是新建的,不僅房屋又新又漂亮,連館驛的人員編制都非常充足,配了壹個驛丞,十五六個驛丁。在紀憶、武好文等人到來時,已經收拾得幹幹凈凈,準備好了酒席和談話的凈室。陪酒的官伎倒是沒有預備,紀憶和武好文都是什麽官啊?壹般的胭脂俗粉根本看不上,他們自備的家伎都是絕色。至於楊戩,是個不好色的宦官,看著那些胭脂俗粉就心煩。
  就在談話的凈室之內,上茶擺好之後,武好文就問起了武好古的近況。
  聽到武好文動問,王黼沈吟壹下,恭謹回道:“武節帥這些時日忙著主持天津府的武清縣和燕山府境內的分田分地事務。”
  “什麽?分田分地?”紀憶壹楞,“分給誰?”
  “分給跟隨他的將士唄。”名叫張勇的五十來歲的武官答道,“騎士都是1500畝的田莊,步兵正兵給200畝,輔兵願意留的可以接受訓練後升正兵,升正兵前也先給100畝安置家眷。另外各級軍官都有額外的職田可授,最多的據說拿到了十萬畝!”
  “給了那麽多?”武好文吃了壹驚,“燕地有多少土地可以授予?”
  “燕地現在還有壹個易州在契丹人手中,剩下就是八州壹府,其中八個州的分出去了,武節帥只留了原屬於析津府的土地。”張勇世代都在河北做武官,對燕地的情況非常了解,“估摸著總有1500萬到2000萬畝吧?”
  燕地雖然有九州壹府之地,但是這壹個府面積特別大,包括現在劃給天津府的武清縣,2000萬畝耕地、牧地是穩穩的。
  “那也沒多少騎士和府兵可以分啊?”楊戩問,“騎士和府兵的土地又不上稅,都分出去了,他這個北平王吃什麽?”
  紀憶笑了起來,“他壹定是聽說朝廷要推恩了,所以先下手為強,把手裏的土地都分出去邀買人心。至於他這個北平王,呵呵,不還有天津市和海路市舶制置司這兩棵搖錢樹嗎?”
  楊戩笑道:“官家已經把海路市舶制置司許給了紀龍圖(紀憶是龍圖閣直學士)了,現在就剩下壹個天津市了!看來北平王這壹次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面兒了。”
  “也不是那麽容易的!”紀憶搖了搖頭,“在界河、京東、明州、泉州、廣州和三佛齊壹共六個市舶司中,最賺錢的還是三佛齊市舶司!那裏可是化外之地,沒有什麽王法的……”
  能讓紀憶這樣的人物心動的,也只有三佛齊市舶司了!界河市舶司因為控制著北糧南運、北木南運、禦藥采買和禦馬采買四個賺大錢的業務,壹年才有兩三百萬的盈余。而三佛齊市舶司輕輕松松可以多刮壹倍的錢!所以武好古只要把三佛齊市舶司操控在手,就不愁沒有錢用了。
  武好文問:“那麽說起來,控制燕山藩鎮的關鍵就是三佛齊市舶司?能拿得下來嗎?”
  紀憶笑了笑,“拿總是能拿下來的,不過得費點力氣啊!”
  費點兒力氣,還是費上許多力氣,紀憶心裏並沒有底。但他相信自己的手段還是能拿下三佛齊市舶司的。
  畢竟三佛齊市舶司距離燕地太遠了,對武好古而言也是鞭長莫及啊。
  雖然武好古手中控制著壹支規模不小的海軍,但是海軍的根基畢竟是海州海軍學堂,不是天津騎士學院。
  而且紀家在海路市舶制置司的艦隊中也有份額,在三佛齊市舶司中也有很大的勢力。還是可以和武好古壹爭的!
  再說了,武好古現在腹背受敵,要同時面臨契丹和大宋的壓力,哪兒還有余力發展海軍?海軍可是個吞金獸啊!
  要維持壹艘7000石的戰船,光是人事費壹年就得好幾萬緡。保持壹百艘的艦隊規模,幾百萬就沒有了。
  武好古手中能夠牢牢控制的才壹個界河市舶司,怎麽可能維持那麽大規模的海軍?
  根本不可能的!
  不過紀憶也不會傻到去和武好古開戰,這種事情,施加壹點壓力,再進行壹些私下的交易,譬如讓武好古繼續從“北糧南運、北木南運、禦藥采買和禦馬采買”等勾當中獲利……
  ……
  “小底多謝大王賜田,大王厚恩,小底當效死以報!”
  又是壹個走了狗屎運的武好古所部的步軍正兵,做感激涕零狀,從武好古手中接過玉田縣境內200畝旱田的地契。
  200畝燕地的旱田其實也收獲不了太多,撐死了四百石麥子,也許還有壹點蔬菜,還能養點什麽。刨去成本,壹年未必能有100緡的利潤,這還是在免稅的基礎之上。
  不過利潤是壹回事兒,壹家老小吃吃喝喝是另壹回事兒。光是四百石麥子就是兩萬多公斤啊!吃是吃不完的,用來養各種動物宰了吃肉也夠了。這個日子對於普通農民而言,真是上了天了。
  “南皮張二蛋!”武好古笑著對眼前這位有黑又粗的弩手道,“這200畝田是妳的職田,不可以分割給兒子繼承,只能由壹個兒子繼承全部土地。而繼承之人也要和妳壹般服役,可知道嗎?”
  “知道了,小底知道了!”張二蛋眼含熱淚,大聲道,“大王就是小底的恩公,小底子子孫孫都替大王家打仗!”
  無論是授予騎士的田莊,還是授予步兵的農場,性質都是職田,不得買賣,但可以繼承,不過不能析產繼承,而且繼承人必須要履行相應的義務。
  不過更大塊的軍官職田,卻允許析產繼承的。不過最小的析產分額也就是1500畝。也就是說,是壹個騎士莊園。繼承者也要履行義務,充當騎士。
  另外,獲得較多授田的中高級軍官,除了本人服役之外,也要履行“騎士義務”(最多三分之二,最少三分之壹的土地要養騎士),也就是讓族中子弟充當騎士或者考入騎士小學、騎士學院。
  “下壹個!”
  張二蛋拿著地契歡天喜地的去了,從現在開始,他就脫離了貧下中農的隊伍,正式成為了壹名封建地主兵了。
  而武好古今天要親自授出的土地,還有兩萬畝之多!
  在授田的問題上,他可是盯得很緊的。因為這項工作實在太重要了,只有搞好了,他的軍隊才算真正變成了壹架堅固的戰爭機器。
  當然了,授田只不過是個開始。授田之後,還有壹個軍功升級的路線圖等著大家去走呢!
  根據趙佳仁為武好古設計的“軍功爵”體制,現在的燕地鄉村可沒有土地買賣這回事兒了。想要農田牧場,只有當兵打仗!
  再大的資本家也只能在天津市、燕山市(很快會成立的燕山商市,也就是析津府城內及其周邊)這樣的商市城市裏面買房子買白地。要當大地主,就得去從軍,就得去立功。
  不過燕地土地有限啊,這壹波差不多都授出去了。所以大家想要得到更多的土地,就只有對外發動戰爭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