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大羅羅

歷史軍事

斜陽殘紅,透過高懸的,小小的囚窗照進了囚室,顯得格外淒然。
外面剛剛下過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八十九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十二)

天下豪商 by 大羅羅

2019-4-3 18:20

  今日高太尉如果也在崇政殿裏面站著,估計會當場和奸賊武大郎割袍斷義的……
  那可是興靈宣撫處置大使啊!總督朔方、鄜延、環慶、涇原、熙河、河西六路大軍!為了增加高太尉的權威,少不得還要給他壹個同知樞密院事的銜頭。這下他可就超過狄青、郭逵,壹下站到了國初名將才能達到的高度了。雖然狄青當過樞密使,郭逵當過樞密副使,但是他們倆都沒當過宣撫大使兼六路總帥啊!
  這樣的職位所擁有的事權,幾乎超過了北宋開國初期的行營都部署,和後來的南宋中興諸將曾經擁有的最大事權仿佛。壹個大宋的武官做到這個地步,還會有好下場?
  而武好古現在提出要授予高太尉這樣的大權,目的自然是為國為民啦……現在的大宋王朝在天可汗趙佶的英明領導下,各項工作,特別是基礎建設和軍事建設,都進行的非常順利。
  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北伐燕雲很可能會提前。到了那時,武好古自己多半就是宣撫了,如果不讓高俅當這個出頭鳥試試水,那武大郎自己就得出頭了!也不知道壹幫文官老爺會不會拿著神臂弓在後面等著打出頭鳥呢?
  所以得讓高俅先去探探路……萬壹真有風波亭什麽的,武好古也好有個準備。
  “陛下。”對於高俅的提問,武好古早就準備好答案了,“六路大軍指的是軍將出自六個安撫使路,並不是兵分六路。西北諸軍出自六路,向來難以統轄,數十萬大軍沒有壹個主帥,各自為戰,此乃兵之大忌,取敗之道。而且如今西賊地盤被大大壓縮,無定河畔諸州和河間之地皆為我有。朔方、鄜延、環慶大軍可屯兵鹽州。此處距離涇路大軍所屯駐的西安州(天都山)不過二百裏,距離蘭州不過七八百裏,並不能算相距遙遠了。如果不設總帥,鹽州、西安州和蘭州三方面無法呼應,很可能會被西賊——契丹聯軍各個擊破。”
  趙佶猶豫起來,又將目光投向了殿中的宰執重臣。重臣們全都眉頭大皺,壹言不發。
  讓高俅擔任六路總帥,興靈宣撫,還要給便宜處置之權……難道就不怕高俅造反嗎?哦,倒真不怕。誰都知道高俅不可能造反的,但高俅畢竟是武官啊!大宋的祖制是以文禦武。高俅如果擔任了總帥,那不就成了以武禦文了?六路安撫裏面除了童貫掛著武官銜,其他可都是文資。
  “陛下。”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左相蘇東坡終於開口了,“老臣以為設置六路總帥並無必要。因為西北之戰已經曠日持久,陜西諸路疲敝不堪,新得到的朔方路也百廢待興。壹舉破滅西賊,看來是不現實的。不如暫時放過西賊,允許乾順、察哥兄弟改過自新。”
  蘇東坡的建議的確是穩妥的……不過現在契丹人要價還是挺高的。蘇轍從析津府發來消息說契丹人要求宋朝交出鹽、朔二州,並且承認西賊是大遼的藩屬。
  交出鹽、朔二州還好,但是承認西賊是大遼藩屬卻有點為難了。因為大宋壹直以來都認為西夏地盤是大宋的土地,西夏並不是獨立的國家,更不是契丹的藩屬。如果在這個問題上讓了步,那麽興靈鹽朔涼甘肅沙瓜等九個州在宋遼大戰取勝前就不可能收復了。
  而且西賊壹旦“入遼”,以後大宋要收復燕雲之地就更困難了。不僅要打敗契丹人,還必須要在西北壓制住和大遼聯合的西夏。
  “不可!”左相蔡京立即站出來和蘇東坡唱反調,“縱虎歸山,必有後患;壹日縱敵,十年不安。如今西賊式微,我朝正是鼎盛。即便不能壹舉攻占興靈,也不必割地與賊,更不能承認西賊為契丹藩屬。”
  “蔡卿是支持讓高俅出任六路總帥?”趙佶問。
  蔡京搖搖頭,“高俅壹介武夫,有勇無謀,怎可總帥六路大兵?以臣之見,可將六路大軍壹分為二,西路轄河西、涇原、熙河之兵,由鐘傅總帥。東路轄朔方、敷衍、環慶之兵,由陶節夫總帥。高俅可任前軍都部署,率部西進興靈。”
  趙佶輕輕點頭,蔡京提出的建議倒是正合他的心思——六路大兵分成兩個總帥,這樣就能互相牽制。總帥都由文官出任,下面在安排武將當都部署、都總管。也不能壹個方面安排壹個,至少得安排幾個都部署、都總管,讓他們互不統轄,同時再安排內臣監軍。另外,趙佶還可以給東西兩方面授予陣圖,下面的將領只需要依著陣圖行事,就能保證……打敗仗了!
  武好古壹直在偷眼打量趙佶,察言觀色的事情,他也是會的。
  “陛下。”武好古奏道,“鐘傅在西路用兵多日,進展頗是緩慢,看來沒有閫帥之才。”
  這話壹出口,連蘇東坡也有點不滿了。
  壹個武官怎麽能說文官閫臣沒有閫才呢?而且,誰不知道鐘傅是知兵的?如今大宋的文官閫帥裏面,也就是鐘傅和陶節夫是真懂打仗的,別人的水平更糟心。
  武好古又道:“陶節夫雖有閫才,但是他是鄜延路安撫使,坐鎮延安,距離興靈有千裏之遙,如何指揮作戰?不能指揮,這總帥又有何用處?”
  蔡京冷冷問:“武防禦難道不知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嗎?”
  “這是《史記·高祖本紀》中的記載,高祖言: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可是漢高祖也沒讓張子房代替韓信督軍打仗啊?陶節夫善於運籌帷幄,有張子房的才幹。高俅善於統兵作戰,不亞於淮陰侯韓信,蔡相公和蘇相公則有蕭何之才。張良、韓信、蕭何各司其事,漢朝才得以建立。”
  武好古的壹番狡辯,居然讓蔡京啞口無言。不過高俅要是聽見,多半是不敢承認自己有韓信之才的……韓信可沒什麽好下場啊!
  趙佶還是皺著眉頭,似乎非常猶豫,想了壹會兒,還是擺擺手宣布散朝,卻讓武好古壹個人留了下來。
  “大郎,妳這是把高俅放在火上烤了!”宰執重臣們壹離開,趙佶就用埋怨的口吻對武好古道。
  武好古壹笑:“陛下心疼高俅了?”
  趙佶嘆了口氣:“本想讓高俅去立點功勞,不想他真是用兵的奇才。只是我朝家法如此,有甚辦法?”
  能在武好古跟前說這話,看來趙佶還是信任高俅的。
  “陛下。”武好古道,“如今不用高俅的威名,不擺出破滅興靈的架勢。小蘇相公在析津府就談不下去了……如果契丹大軍真的長駐興靈,那麽將來無論北伐還是西征,我們都將同時和契丹、西賊開戰。”
  “用高俅為前軍都部署也不行?”
  “陛下。”武好古搖搖頭,“如今不在於兵戰,而在於攻心。高俅是否領兵進攻興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契丹人和西賊相信高俅會領著西北六路數十萬大軍將他們壓碎!這樣陛下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只要西賊降伏,契丹撤兵,朔方得以整頓,數年之後,就是西賊的末日了。”
  趙佶看著武好古,“大郎,妳的意思是讓高俅去嚇唬西賊和契丹?高俅有那麽嚇人嗎?”
  “不是高俅有多嚇人,而是陛下敢於重用善戰的武將並授予全權,就足以讓西賊和契丹驚恐了。我朝人口和財富十倍於遼國,百倍於西賊。只要能有英武之主善加運用,滅賊平遼不過是反掌之事!”
  說到這裏,武好古昧著良心揖拜壹禮:“陛下就是我大宋百年不出的英主,如今契丹和西賊都視陛下為天可汗第二!臣也相信陛下定能掃平群賊,恢復安史以來之失地!”
  這話在宋朝其實也不是什麽好話,如果在朝會的時候公開說,少不得被禦史壹頓彈劾——大宋的官家個個都是明主啊,怎麽能和李世民那個平庸之君相比?不過趙佶現在壹心想要滅夏平遼,也就覺得李世民其實還是挺厲害的。自然就覺得武好古的“奸言”頗為順耳了。
  而且擺出大用高俅的姿態嚇唬契丹和西賊如果真的能奏效,倒也是不錯的。畢竟眼下這場戰爭打的有點久了……雖然進展順利,但是西北諸路的物資消耗也是非常驚人的。現在有二十萬大軍被動員和布署,數十萬民夫忙於轉運物資,還有壹整個朔方路要開發利用。陜西轉運使司可早就在叫苦了!如果能早點結束,休養個幾年,鞏固壹下成果,再打起來就更順手了。
  “只要任命高俅為興靈宣撫,總帥六路大軍,就能迫使西賊降伏嗎?”
  武好古笑著保證:“待臣到了界河商市還會有所安排,保管讓西賊除了降伏別無出路!”
  “好!”趙佶看著武好古笑道,“如果高俅是朕的韓信,妳武大郎就是朕的張子房了……有妳們輔佐,朕還怕打不下燕雲和興靈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