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天下豪商

大羅羅

歷史軍事

斜陽殘紅,透過高懸的,小小的囚窗照進了囚室,顯得格外淒然。
外面剛剛下過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三百七十壹章 關中自古帝王家

天下豪商 by 大羅羅

2019-4-3 18:22

  “轉機?”張浚聽了何栗的話就是壹怔,“文縝,妳想做什麽?”
  何栗拈著胡須,“不是我想做什麽,而是太子想做什麽?”
  “太子……”張浚吸了口涼氣兒,“太子他……”
  今年已經是宣和六年,也就是西元1124年了。趙佶的長子趙桓已經26歲,表現出了壹個大宋儲君所有應該具有的品質,而且和銳意改革的復古黨人走得很近。太子的老師耿南仲則壹直都是復古黨人的支持者。
  雖然太子本人從來沒有表露出支持復古黨人的態度,但是誰都知道,在復古黨人的背後壹定站著這位太子爺!
  而復古黨人對這位太子殿下,也頗多期待。
  畢竟趙佶已經當了二十幾年皇帝,平心而論,事情也幹了不少,如果沒有這場宋周之戰,他大概也能以明君聖主的面目名留史冊。
  縱觀史冊,幹皇帝這份工作的人,往往就是開頭十來年能勵精圖治。皇帝當到二十幾年,怎麽都該暮氣沈沈了。
  想讓壹個皇帝在登基掌權二十幾年後再推行重大改革,基本上是在做夢。
  而且趙佶的前半生已經推動過壹次大改了,怎麽可能再來第二次大改?
  所以趙佶壹生的格局已經定了,下半生就是混吃等死。復古黨人如果想實現自己的報復,能夠指望的也只有太子趙桓了。
  何栗拈著胡須,似乎有些感慨,“其實當今官家的所作所為,比之大宋諸多先帝已經很好了。如果不是武好古、武義久這對父子,官家就是明君聖主。紀憶之和其余五賊也都是名垂青史的名臣了!如果早個幾十年壹百年能有30萬新軍,遼國、西賊什麽的,都鏟平了!可惜啊,可惜……既生瑜,何生亮!我朝有30萬新軍,東賊就有100萬新軍!”
  其實沒有武好古的周國,趙佶、紀憶他們上哪兒抄襲去?
  這就好比18世紀、19世紀的歐羅巴列強還有那個天選美利堅,牛逼哄哄的國家有壹堆!難道個個都有明君良相?還不都是妳抄我,我抄妳,最後壹起抄成列強的?
  但是抄出來的列強也有上下強弱,這就和各自的歷史包袱、地緣形勢、國家的綜合實力有關了。
  趙宋的綜合實力不弱,但是歷史包袱太重,地緣形勢也不夠好。前者受困於不抑兼並和科舉取士的傳統,後者則受困於廣大而封閉的內陸。
  所以趙宋在資本主義道路上的進步,總歸不如新興的大周共和國那麽徹底。
  而徹底的改革,看來也不是當了二十多年皇帝,暮氣沈沈的趙佶能夠進行的。
  大宋想要得到出路,就必須要有新君登基!
  何栗低聲道:“李泰發、趙元鎮、宇文叔通、陳少陽都是這個意思!”
  他說的這幾位,就是李光、趙鼎、宇文虛中和陳東。現在都是復古黨的大佬級人物了。
  其中李光是符寶郎,管天子的印章兵符。趙鼎現在官拜知登聞檢院事,管百姓及士子上書的。宇文虛中官畢竟大,現在是翰林學士。而陳東則是提舉均田司事,守著復古黨的大本營。
  現在再加上壹個樞密院軍機房主事張浚,再加上中書舍人兼侍講何栗,就是最新版本的復古六君子了。
  不過這六君子沒有壹點兵權,想要擁太子上臺,把趙佶趕走,恐怕不大現實吧?
  “國家要有轉機非太子不可。”張浚低聲道,“可是開封府的兵權不在我等手中,如何才能行事?”
  “太子至孝!”何栗道,“所以也只有等官家自己禪讓了……”
  “自己禪讓?”張浚搖搖頭,“他肯嗎?”
  “等吧!”何栗道,“等東賊到了西京,或許就肯了。”
  “什麽?東賊能打到西京?”張浚搖搖頭,“不可能,不可能的……現在才到太原府啊!怎麽可能那麽快?打仗可不僅是能打能沖,還得有吃有喝啊!現在東賊已經深入700多裏,所耗費的糧草不大可能從燕地轉運,多半要隨戰隨征了。只要河東方面能夠堅壁清野,讓東賊無所掠獲,他們就不可能馬上兵臨黃河了。”
  “好好,德遠果然是知兵的!”何栗苦笑道,“那就再看看,看著吧……東賊來勢洶洶,恐怕早就有籌糧的辦法了!”
  ……
  大周共和軍籌糧的辦法,在二月初就傳到開封府了。
  是遷到太原西城的河東宣撫司上報的——太原西城是為了防備金兵南下而修建的城堡,並不是棱堡,而是舊式的四方形城堡,但是修築有炮壘,安放了可以發射6斤炮彈的大炮。
  城堡位於汾河以西,和太原東城隔水相望。
  現在太原東城已經被三面包圍,所以河東宣帥張孝純就遷往太原西城去了。
  與此同時,張孝純還打聽到了壹個讓人意外的消息。
  東賊,也就是周國即將在河東舉行科舉考試!而且高中舉人的河東士子還能得到免田稅和免役的特權!
  “陛下,東賊是要拉攏河東士大夫為其所用啊!”
  瓊林宮中,太宰紀憶馬上就看穿武義久的詭計了。
  “陛下,河東士大夫都深受大宋厚恩,絕不會被些許小利所誘惑的。”少宰蘇遲奏道,“而且東賊畢竟是工商暴民之國,即便行了科舉,也不會真心與士大夫治國的。不過是個權宜之計罷了。”
  這話……政治正確!
  不過紀奸相卻知道河東士大夫壹定會上當的!士大夫最喜歡的不就是科舉和逃稅嗎?現在兩者都有了,他們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陛下。”知樞密院事張叔夜奏道,“東賊以詭計誘惑河東士子,恐怕會有人心動搖!河東必有壹番苦戰。臣不才,願意出鎮河朔。”
  出鎮河朔的意思就是去當河東、朔方宣撫……宣撫司駐地當然不在太原,而是該擺在靠近朔方的某地,或者幹脆擺在朔方路的銀州。
  老狐貍!
  紀憶在心裏罵了壹句,馬上也建議道:“陛下,現在河東官軍人少,新軍不過壹個將,勉強維持尚且不足,難以擊退東賊。臣建議讓張孝純轉任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招募陜西新軍以抗東賊。另外,徐州、東海國也要加強防禦,以防東賊從海路進犯。”
  “讓張孝純去京兆府?”趙佶皺眉道,“那太原府怎麽辦?”
  “可以由劉光世兼任知府事。”張叔夜道,“劉光世是武官,又是將門良材,壹定可以守住太原。”
  “那張卿準備去哪裏設立宣撫司?”
  “臣想去府州坐鎮。”張叔夜道,“合府麟、朔方、靈州、女真之兵攻敵側後。”
  “好好!”趙佶連連點頭,“如此甚好!那麽誰可繼任知樞密院事?”
  “臣推薦蔡攸繼任知樞密院事。”紀憶立即推薦了蔡京的兒子蔡攸。
  因為現在能夠替代紀憶這個太宰的人選中就有上了年紀的蔡京。
  而讓蔡攸主持樞府就可以堵住蔡京重返政事堂的路——因為趙佶不可能讓兒子主軍,爸爸主政。
  “另外。”紀憶又道,“臣建議由蔡京判襄陽府事。”
  蔡京雖然出京多年,但畢竟還是趙佶的心腹。
  現在這個時候能去襄陽府替趙佶看守後路的,也只有他了。
  “好!如此甚好。”趙佶明白紀憶的心思,隨後又瞅了眼同知樞密院事童貫。
  童貫也明白主子的意思,馬上出班奏道:“陛下,奴婢請鎮京東。”
  他說的“京東”當然不是指京東商市,而是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
  “那就在徐州設立京東宣撫司!”趙佶道,“由童卿出任京東宣撫兼知徐州事,原知徐州事潘孝庵改知江寧府。”
  這個人事調整也是有心意的。潘孝庵畢竟是武義久的舅舅,繼續當知徐州事是不合適的。
  不過趙佶依舊信任潘孝庵,所以也沒把他免職,而是打發去江寧替代蔡京了。
  江寧也是個要緊地方啊!如果趙佶要遷都襄陽,那麽就必須牢牢控制長江。長江中遊、上遊好辦,難辦的是下遊。下遊距離襄陽府太遠,所以必須設立陪都壹級的重鎮加以掌握。
  而江寧府無疑下遊第壹重鎮的所在了!
  ……
  太子東宮。
  瓊林宮中的議政內容,第壹時間就傳到了太子趙桓的耳中。
  這位壹度監國,然後又退居東宮多年的儲君輕輕揮手,打發走了向他報信的小黃門,然後看著正和自己對弈的壹位五十多歲的白胖文官,低聲道:“官家還是想走啊……”
  白胖文官就是趙桓的老師,太子詹事、徽猷閣直學士耿南仲。
  聽到太子的話,只是微微壹笑:“殿下想走嗎?”
  趙桓想了想,“能不走嗎?”
  耿南仲道:“可以壹試……河北尚有數十萬精銳!若能有壹半撤到京畿,殿下就能在中原堅持了。即便開封府難守,退去潁昌府也可。”
  “潁昌府?”趙桓問,“潁昌府能守住?”
  “守不住,但是可以西走。”耿南仲道,“關中自古帝王家啊!現在又有西軍、朔方軍、靈州軍幾支大兵可以依靠!”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