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大羅羅

歷史軍事

斜陽殘紅,透過高懸的,小小的囚窗照進了囚室,顯得格外淒然。
外面剛剛下過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四十六章 波斯王書

天下豪商 by 大羅羅

2019-4-3 18:18

  “不去!不去!就不去……”
  高俅在潘大官人家裏遇上了壹個正在大發雷霆的“潘小郎”。他是被潘孝庵客氣的請進去的,卻差壹點被潘巧蓮給趕出來。
  “十八啊,那可是端王殿下……”
  潘孝庵在壹旁好生相勸,可是潘巧蓮卻壓根不領情,板著俏臉哼了壹聲,道:“他是端王與奴何幹?奴早就許過趙家人了,難不成還有第二回?再說了,奴已經有了大武哥哥了……大武哥哥呢?他怎麽還不來尋奴?人不來,連信都沒有壹封!”
  聽見潘巧蓮的話,高俅心想:看來潘孝庵已經阻斷了武好古和潘巧蓮的聯絡……他是壹心想當國舅爺了。
  不過這也不是癡心妄想,畢竟對端王而言,妃子就得從將門勛貴裏面尋,而潘巧蓮至少混了眼熟,比別的面都沒見過的總強壹點吧?所以只要端王趙佶覺得還行,向太後那邊多半不會“棒打鴛鴦”,畢竟太後和潘家都是大名同鄉啊,潘巧蓮指不定真的有機會做皇後!
  潘孝庵笑瞇瞇道:“十八啊,武大郎現在可忙了……他爹前些日子給他接了幾十幅畫的買賣,光是訂金就收了五萬緡。妳叫他哪有時間來尋妳?妳又是貪玩的性子,壹粘上他就是壹整日,那些畫要到何時才畫完?另外,宮中也有事找他,事情辦好了隨時就能做官。”
  被哥哥這麽壹說,潘巧蓮心情稍微好了壹些。
  “不行,奴明日就要去尋大武哥哥!”她說,“端王那邊……以後再說吧。”
  以後再說是什麽意思?
  高俅有些為難的看了潘孝庵壹眼。
  “十八,這樣……這樣不好吧?”
  “有甚不好?”潘巧蓮道,“剛剛下了雪,恁般冷,騎甚底馬?還是等後天天氣暖和壹些,再到潘家園去騎馬。”
  這也是個理由。
  其實吧,趙佶也不是真的要找潘巧蓮騎馬,只是尋個理由叫她去做模特而已。
  為什麽老找她?
  因為趙佶只會畫潘巧蓮和魯智深還有燒豬院和尚……人體哪兒那麽好畫?沒有幾千上萬張的速寫打基礎,也沒看過後世的《繪畫人體結構》教材,趙佶根本不可能在那麽短的時間中,掌握復雜的人體繪畫技巧。
  他只是通過反復臨摹,掌握了潘巧蓮、高俅、魯智深和燒豬院和尚的基本身材特點,而且還必須是特定的動作姿態他才能畫。
  現在魯智深去了五臺山,燒豬院和尚……趙佶還不知道有這個人,所以趙佶就只剩下了高俅和潘巧蓮這兩個可用的模特。
  而“打赤膊的高俅”趙佶畫得都有點倒胃口了,所以就想找比較養眼的潘巧蓮去調劑壹下。
  至於男女之情,不能說壹點沒有,不過他還是比較喜歡風姿綽約的春蘭姐姐。但是就如高俅想的,若是現在向太後要他在壹堆將門勛貴女中挑壹個做老婆,中頭獎的肯定是潘巧蓮!
  “那好吧。”高俅笑道,“明日天氣的確太冷,不如就約後日在潘家園吧。”
  聽高俅這麽壹說,潘孝庵也沒了辦法,只得答應下來。
  “不行,奴壹個人不去,得叫上大武哥哥。”潘巧蓮馬上得尺進尺。
  潘孝庵的臉色微變,現在端王似乎有點看上他妹妹了,若是在這個時候叫上武好古,那端王殿下會怎麽看?
  “呃……好吧!”
  心裏面萬分的不願意,不過嘴上還是答應了下來。
  他知道妹子的脾氣,可不能和她當面擰著來,最好是口頭上答應,似底下使壞。
  “我馬上派人去找武好古。”潘孝庵說,“十八,這樣可好?”
  “讓小瓶兒也壹起去。”潘巧蓮說。
  “好,就這樣!”
  壹見潘孝庵答應,高俅心裏也松了口氣。只要端王殿下知道武好古和潘巧蓮湊壹塊兒了,多半會在心裏把潘巧蓮打入另冊。
  不過接下去的事情,卻出乎了高俅的預料……武好古不在開封府城內,而且今天晚上也不會回城。
  他要在墨娘子的蓮花庵內過夜了!
  因為他畫的《墨娘子舞蹈圖》是壹幅非常精細的作品,還是壹幅“八尺對開”的畫作。
  所謂“八尺對開”是國畫常見尺寸中較大的壹種,換算成後世的公制尺寸,差不多是248CM×61CM了。
  因為畫卷的長度超過了後世的2米,足夠可以畫上壹個真人大小的墨娘子在上面了。
  之所以要畫個那麽大的墨娘子,主要是考慮到這幅畫要掛在豐樂樓中樓供人參觀品評,若是太小,遠觀的人就看不見了。
  可是畫得太大耗時就多,武好古又浪費了不少時間讓墨娘子擺出各種造型,因此這幅畫今天晚上是無論如何都完不成了。
  ……
  天色已黑,蓮花庵中的繪畫暫告段落。
  墨娘子叫自己的女使準備了便宴,就在庵堂內招待武好古和米友仁。
  在飯桌上面,武好古突然問起了墨娘子今天白天舞蹈時吟唱的波斯歌曲是什麽?那歌曲壹開始的時候聽上去非常悲涼,仿佛在說壹件讓人傷心欲絕的往事。
  “那是《王書》。”墨娘子道,“是奴奴先祖的家鄉波斯的詩歌,開頭那段用漢話來唱是這樣的……”
  說著話,她又開始壹展歌喉了:“吾等與波斯休戚相關,願為波斯而壹決死戰。為保衛國王和子子孫孫,保衛妻子兒女骨肉至親,人人甘願獻出生命,決不把祖國拱手讓人。勇士,妳若光榮獻出生命,強似忍辱茍活屈身事人……”
  “這是……”武好古對伊朗歷史並不了解,不知道《王書》中的這首詩歌誕生在什麽樣的背景之下。
  “這首詩歌最早出現在波斯滅亡之前,大約是中土的大唐初年,所吟唱的是波斯勇士抵抗大食敵人的事跡。後來這首詩歌被壹度復興的薩曼波斯的詩人收入了《王書》。”
  原來如此,這是壹首反對阿拉伯人也許還有天方教的詩歌……
  武好古看了壹眼祖先從波斯逃出來的墨娘子,心下嘆了口氣。她的祖先可以從波斯萬裏迢迢逃到中土,想必也是有點地位和身價,也不甘心做亡國奴的人。而且還將《王書》裏面的詩歌傳承給了後人,大約是期望他們有朝壹日可以解放波斯祖國吧?
  可惜天總不隨人意,波斯直到21世紀,也沒有真正恢復過來……古代的波斯,不復存在了!
  和波斯人相比,兩亡天下的中華,還算是比較幸運的。
  想到波斯和華夏人民共同的命運和不大壹樣的結局,武好古的心情就又有壹點點小郁悶了。
  雖然華夏最終從兩亡天下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但是因為這兩場天傾失去的實在太多了。
  如果這兩場天傾,特別是第壹場的大宋天傾沒有發生,中華會發展進步成什麽樣,真的不好評論啊!
  “墨娘子。”米友仁這時忽然問,“妳家先人是何時來中華的?”
  “我家先人最早是唐朝中期時來到中華的,定居在廣州。”墨娘子蹙著秀眉說,“到唐朝末年時,聽說波斯復興,又壹度返回故土,可惜……時過境遷,此波斯已非彼波斯了。因而在五代時,又舉家遷來了中朝。”
  墨娘子所指的波斯復興是指薩曼王朝的崛起,薩曼王朝和薩珊王朝有血統關系,但是這個王朝只是恢復了波斯人的疆土,沒有恢復波斯人的信仰和思想……所以在中國生活了壹百余年,保留了傳統的波斯文化和宗教的墨家人(摩尼教徒)在那裏找不到歸屬感,於是就再壹次流亡,回到了中國。
  “中華和波斯遠隔萬裏,妳們來去倒是挺方便啊。”米友仁又問。
  “我家先人是海商。”墨娘子道,“如何不方便?”
  “海商?”武好古看了看墨娘子,“那妳怎麽……怎麽成了紀家的家伎?是不是家裏遭了海難?”
  墨娘子苦笑著搖搖頭,道:“海難倒是不懼的……大海商又不是只有壹條船,可是我家是真正的波斯人,信的教和他們不壹樣,所以才被他們排斥,慢慢的就做不下去了。”
  海商風險大,收益也高,幾條船出去,壹條船回來也賺了,所以大海商是有抗風險能力的。
  但問題是,墨娘子家是正宗的波斯人,又是摩尼教的“選民家族”,在天方教徒控制的海上行商時往往比紀家這個漢人海商還要艱難。
  所以墨家海商就漸漸衰敗,在經濟上依附於紀家了。不過也沒到了要讓女兒去給人做家伎的地步,墨娘子的家伎身份其實壹個掩護。
  “信的教?”武好古忽然想到了“波斯明教”,問了壹句,“妳家信的是何種宗教?”
  “是瑣羅亞斯德教。”墨娘子念了壹個波斯詞兒,是拜火教的意思。她可不會傻到和人說自己是摩尼教徒——摩尼教現在可有點失控了,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釀出變亂。
  武好古聽不懂波斯話,不過肯定那話語不是“摩尼”,也就沒有再往“波斯明教”那方面去想了。畢竟“波斯明教”只是金庸先生的壹本小說。
  而在宋朝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摩尼教”(明教)大起義,則是漢人方臘發動的,和波斯人似乎沒有什麽關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