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啟明1158

禦炎

歷史軍事

宋紹興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日,晴。
午後,臨安城內吹起了微風,微微的風裹著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049章 土辦法也有大用處

啟明1158 by 禦炎

2022-11-9 21:21

  農會機構初步搭建起來之後,面臨的第壹個任務就是人口統計。
  任務下發之後,剛剛完成建設的農會組織是壹陣手忙腳亂。
  蘇詠霖派下去的特派員們很郁悶的發現自己找不到幾個能數數的幫手。
  蘇詠霖派到甘泉村裏的特派員周大強寫信給蘇詠霖匯報工作的時候,說了壹些讓蘇詠霖啼笑皆非的事情。
  農會裏的幹部們很少有會數數的,大部分人的數學能力停留在用手指頭掰扯,手指頭不夠用了就不知道該怎麽計數。
  他接到命令之後安排農會裏的幹部們出去統計人口,很多人派出去之後,再回來的時候都是攥著壹手的稻草回來的。
  細細壹看,原來是兩個指頭夾著壹束稻草,壹只手夾著四束稻草。
  周大強問他們為什麽這樣做,他們回答說怕忘記到底是幾個人,就用了土辦法,壹根稻草壹個人,壹束稻草壹戶人,問清楚了就用兩根手指夾著壹束稻草代表壹戶人家的數量。
  就這樣,他們把各家人口數量用稻草的數目報告給周大強,讓周大強自己數,然後記錄在案。
  老藤村的特派員錢寶也寫信給蘇詠霖匯報工作,裏面也是著重提到這件事情。
  不過老藤村的農會幹部們更聰明壹點。
  他們拿了紙筆,用畫橫杠杠或者圈圈的方式來計數,壹個人就是壹條橫杠杠,壹戶人家就是壹個圈圈,圈圈裏面畫杠杠,就等於壹戶人家有幾人。
  畫滿壹張紙,壹張紙畫不下了就換壹張紙,最後讓錢寶自己數。
  農民們就是如此的樸素。
  盡管他們就是如此的樸素,卻依然以極強的工作熱情和極高的效率快速統計出了六千壹百三十九戶人家,讓蘇詠霖對自己掌握的力量有了初步的了解。
  這效率比官僚們要高的太多了。
  這個任務的完成算是證明了農會已經可以完成最基礎的壹些工作,可以運行、獨立自主的完成任務,這很好。
  文化上的缺失並不代表農民們不能完成最基礎的治理工作,只要有人組織有人負責,給出方法,他們是可以完成類似工作的。
  哪怕用的方法非常“土”。
  蘇詠霖對於壹個地區的統治和掌握也是第壹次,而第壹次的成功給了他信心和寶貴的經驗。
  他對於在農村裏建設農會作為治理機構這壹嘗試再也沒有懷疑,今後他決定更多的推廣下去這件事情。
  人口統計完成之後,蘇詠霖向各村下達了募兵令。
  他號召各村有多余勞動力的人家出丁參加義軍,同時往各村宣傳“農民的軍隊”和“參加光復軍就是保衛家園”的概念。
  農民的軍隊,農民參加農民組成,會為農民撐腰幫、農民做主的軍隊。
  這可是開天辟地頭壹回有人說要幫農民撐腰給農民做主。
  但是這些農民並沒有太多的疑慮。
  因為蘇詠霖是真的把土地分給了他們,自己沒有要壹畝地,還建設了農會,讓大家熟悉的鄉親們自己做主,行使權力。
  這是真的在用農民管理農民,大家客客氣氣商量事情,有什麽重大問題,就召開村民大會壹起商量,讓每個人都知道村子裏發生什麽,要做什麽,以及他們個人該如何做。
  沒人騎在他們腦袋上拉屎撒尿為所欲為。
  特派員們面帶春風,言語和煦,沒有架子。
  軍隊進入村莊就沒有帶著兵器的,衣著整潔,面貌整潔,進了村莊就來幫著幹活兒,壹分錢也沒要大家的。
  稅收是大家壹起商定的,把金國規定的苛捐雜稅全部廢除,只保留了最基礎的田稅,連人頭稅都被取消了。
  農民們激動的眼淚水直往地上掉。
  誰也不敢相信好日子居然就真的來了。
  更別說農民們心裏也清楚,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手上沾了金人的血,要是不跟著光復軍壹直走下去,情況會很不妙的。
  別說到時候苛捐雜稅要回來,那都是好的,最壞的情況是大家壹起完蛋,整個村子都要被金人屠光。
  他們絕對幹得出來這樣的事情。
  於是乎利用前期打下的良好口碑,蘇詠霖成功號召了壹大批壯丁加入軍隊,保衛自己的家園和土地。
  到四月十四日,有壹千三百多名壯丁主動報名加入勝捷軍。
  用人之際,蘇詠霖也沒有過於顧及兵員素質。
  所以除了壹些身體的確不太適合上戰場的之外,基本上來參軍的都納入了勝捷軍之中,剩下來實在是素質不行的,就納入火頭軍,做飯做菜總歸是可以的。
  如此,勝捷軍就有了兩千三百余名戰鬥兵員,人員擴充壹倍多。
  當然,這並不是問題。
  人多了,那就改組軍隊,新設青龍營和玄武營兩個營,調動白虎營和朱雀營的精英骨幹基層軍官進入青龍營和玄武營,快速把這兩個新設單位的戰鬥力給帶起來。
  青龍營和玄武營這兩個營也各是五百人的戰鬥兵,輔壹成軍就立刻開始了緊張的訓練。
  然後,利用本次作戰繳獲的戰馬,蘇詠霖建立了壹支三百人的騎兵部隊,作為自己的親軍,給軍號虎賁營。
  壹場戰鬥下來親軍數量增加十倍,真是可喜可賀。
  當然,他繳獲的戰馬遠不止三百匹,而是超過了五百匹,只是眼下還沒有那麽多善於騎馬的士兵可以作為騎兵征戰。
  蘇詠霖的老底子三百壹十七人倒是人人都會騎馬,但是他們還有很多人要放置在其他的崗位上,騎兵只能重新訓練。
  當然好就好在馬具齊全之後,訓練騎兵也不會像馬具不齊全的時代那樣以年為單位才能穩穩騎在馬上,現在騎在馬上已經不是難事了。
  至於騎兵的戰鬥技能,那就只能在戰鬥之中逐漸養成了。
  作為起義軍,整個光復軍都不會有多麽充足的練兵時間,戰場就是練兵場。
  聽起來殘酷,但是作為先天不足的起義者、造反者,只能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漸強大起來了。
  話是如此,但是蘇詠霖壹路征戰的繳獲也十分豐厚。
  正常的長槍戰刀和盾牌就不說了,鎧甲這種值錢貨也繳獲了壹百多副,金國自己制造的神臂弓繳獲了二百多張,普通弓弩繳獲了五百多張。
  於是蘇詠霖優化了原先的軍陣配置,開始大規模操練弓弩手,力求在軍陣配置上更加科學合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