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禦炎

歷史軍事

宋紹興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日,晴。
午後,臨安城內吹起了微風,微微的風裹著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39章 最少也要五十萬貫才夠吧

啟明1158 by 禦炎

2022-11-9 21:24

  開印交子?
  聽到趙不息這樣說,蔣扶楞住了。
  誠然,開印交子確實是壹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開印交子就能得到大量交子,交子只不過是壹張紙,朝廷缺什麽也不會缺印鈔的紙。
  印交子之後就能得到大量代表錢幣的交子,發出去,就能緩解危機。
  然而這是壹時的,甚至可以說是飲鴆止渴。
  問題不在於交子本身,而在於交子對應著同等數量的鐵錢。
  經濟若要平穩運行,有多少鐵錢就只能發行多少交子,或者稍微超發壹些些也不是太大的問題,適當的通貨膨脹並不會導致經濟局面的崩盤,還會給人壹種經濟繁榮的感覺。
  可是如果朝廷本身財政困難、沒有那麽多的鐵錢卻還要印刷更多的交子,以至於這些交子不能兌換交子面值那麽多的鐵錢,那麽問題就出現了。
  兌換不了鐵錢的交子只是壹張廢紙,壹張廢紙是沒有意義的,超發交子太過只會造成交子崩潰、朝廷信譽崩潰,民間拒絕接受交子,只認同實實在在的鐵錢。
  那麽交子就廢了。
  過去的歷史中,因為朝廷的亂操作,交子包括會子在內的紙幣都貶值、崩潰過好多次,以至於民間對於紙幣的看法從來就不是太好,覺得紙幣拿在手裏不穩當,只有實實在在的貨幣才是最穩當的。
  但是如果只是少數的話……
  或許可以。
  所以蔣扶稍微楞了壹下之後便覺得自己知道了趙不息的想法,便點了點頭。
  “如果只是幾萬貫錢,倒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朝廷只要稍微收著點,緩緩控制這批交子,不要壹口氣全部用掉的話,還是可以維持局面的,到那個時候……”
  “幾萬貫怎麽夠?最少也要五十萬貫吧?”
  趙不息打斷了蔣扶的話,立刻開口道:“數量少了怎麽夠?幾萬貫有什麽用?沒有五十萬貫,朝廷能有足夠的錢來渡過難關嗎?”
  “啊?”
  蔣扶楞住了。
  五十萬貫?
  是我聽錯了還是趙不息說錯了?
  他不知道過去每年川蜀鑄造鐵錢不過十萬貫左右嗎?
  五十萬貫?
  蔣扶試探著開口道:“陛下,從前每年川蜀之地所鑄造之鐵錢不過十萬貫上下,交子也是配套印制發行,五十萬貫錢的交子?這……陛下說的是五萬貫嗎?”
  “五十萬貫!我說了!五十萬!妳沒聽錯!”
  趙不息皺眉道:“五萬貫只夠應付軍隊壹次,多來幾次呢?朝廷不還是沒錢?就當下這個局勢,朝廷唯壹的依靠只剩下了軍隊,要是軍隊為此感到不滿,我們還怎麽辦?
  我倒是感覺連五十萬貫交子都不夠,說不準之後還要多印幾十萬貫才夠用,照現在這種官員貪汙嚴重的狀態,也不知道放下去十萬貫,能有幾萬貫落到實處。”
  蔣扶被驚呆了。
  每年只鑄造十萬貫左右鐵錢流入市場的川蜀之地,忽然要擠進去五十萬貫左右的交子……
  這……
  交子要廢掉的吧?
  大家都不是傻子,剛開始這些交子或許還有用,但是時間稍微拉長壹些,讓市場反應壹下,市場會很敏銳的發現交子超發而鐵錢數量沒有增長,如此壹來,交子的價值就會下降。
  再等壹陣子,交子就崩了,對交子素來不怎麽信賴的人們會立刻用交子去兌換鐵錢在手,直接拋棄交子,這種恐慌行動將進壹步將交子的價值擊穿。
  交子成了廢紙,市場上人人都在收集錢幣,人人自危,不接受錢幣之外的任何交易方式。
  屆時,整個川蜀的經濟都要爆發危機,直接進入通貨緊縮狀態。
  壹邊是軍事危機,壹邊是經濟危機,那麽政治危機的爆發也就是時間問題罷了,作為搞經濟工作出身的官員,蔣扶不認為趙不息對此毫無預見。
  “陛下,開印交子賞賜士兵並非不可以,五萬貫也就算了,可要是五十萬貫的話,這樣做的後果……陛下想必十分清楚,這是僅此壹次的手段,而且壹旦使用,萬壹遭受反噬,朝廷會非常被動,後續將毫無還手之力。”
  趙不息陰沈著臉,沈思了壹會兒,緩緩點頭。
  “我當然知道,所以打算用這最後壹次的機會,賭壹把,來個大的,只要賭贏了,咱們便是柳暗花明又壹村了。”
  “大的?”
  蔣扶楞住了,開口道:“陛下的意思難道是……”
  壹陣疑惑之後,蔣扶忽然張大嘴巴,倒吸壹口冷氣。
  蔣扶明白趙不息這打的是什麽算盤了。
  交子作為紙幣最早是北宋時期川蜀十三家富商聯合起來發行的私人通行票據,僅僅只是為了他們這個系統之中的商業貿易而誕生,只是後來交子的優勢太過於明顯,願意接納的人越來越多了。
  北宋政府壹看紙幣很有搞頭,於是就立法把交子收歸官方發行,交子也就完成了從私交子到官交子的轉變歷程。
  不過交子的發行權雖然被官方收取了,但是兌換業務並沒有完全歸屬於官方,雖然兩宋官方都設置過壹些官辦機構來經營儲蓄、紙幣兌換業務,不過只靠官府設置的那些機構顯然不足以滿足民間所需。
  所以在地方上壹些很有名望和信譽的人也會開辦解庫、兌便鋪之類的私人金融機構。
  解庫和兌便鋪子帶有壹些私人銀行的性質,算得上是早期銀行,從事的也是吸收儲蓄、放貸出去之類的金融業務,用以滿足民間所需。
  蔣扶自己就是這些民間儲蓄機構的受益者之壹。
  蔣扶早早喪父,家裏全靠母親支撐,母親又苦又累也賺不到足夠的錢,眼看著沒錢供他讀書了,蔣扶要放棄讀書外出謀生了。
  當時他的母親向宗族求助,蔣扶的壹個經營商業頗有家資的遠房叔父欣賞蔣扶的才能,於是在蔣扶家鄉的壹間解庫中存了壹筆錢作為資助蔣扶讀書的費用。
  後來,蔣扶的母親每個月從解庫中支取壹筆錢出來作為蔣扶讀書的費用,蔣扶家裏的日子頓時寬裕了許多,母親也不用那麽辛苦勞累。
  靠著這筆資助,蔣扶考取了功名,做了官,之後還給那位資助他讀書的遠方叔父豐厚的回報。
  所以這些民間金融機構還是很有壹些意義的,平日裏也能用利息吸引不少儲戶進行儲蓄,能夠辦成不少事情。
  在蔣扶看來,趙不息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將金融風險轉嫁給民間解庫、兌便鋪子,朝廷則可以通過這個方式獲取數量龐大的錢幣,重新充實國庫。
  印交子的權力在朝廷手中,朝廷只要開印交子,然後把交子扔出去,利用民間兌換業務的繁盛和官方兌換業務的繁瑣,以此作為優勢,將交子兌換錢幣業務大幅度擠壓到民間,掏空民間錢幣儲蓄,為朝廷轉移風險。
  操作的好,朝廷壹時間可以解決用錢的問題。
  但是對於民間……
  那可就是滅頂之災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