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禦炎

歷史軍事

宋紹興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日,晴。
午後,臨安城內吹起了微風,微微的風裹著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050章 蘇家的傳統藝能

啟明1158 by 禦炎

2022-11-9 21:21

  四月十五日,蘇詠霖把勝捷軍總部駐地設置在了臨沂縣西北的黃井村裏。
  然後在黃井村外設置了練兵大營,開始有計劃地訓練部隊。
  時至今日,蘇詠霖建軍也不過壹個月的時間,老兵和新兵之間的差距並不算大,夥食有保障的前提下,新兵是可以跟上老兵的訓練節奏的。
  至於夥食問題,蘇詠霖專門找林景春問了。
  他得知壹路征戰繳獲的糧食數量很大,勝捷軍兩千三百人按照壹天三頓的吃,吃上半年不成問題。
  算上趙開山那邊提供的口糧,能吃更久。
  就算出了什麽問題,勝捷軍之前掃蕩金人村寨獲取了為數不少的財貨,這些財貨按照勝捷軍軍規全部歸公,到時候缺什麽直接用錢買,保證不會讓士兵餓肚子。
  總之壹句話,勝捷軍現在財大氣粗,不缺吃穿。
  蘇詠霖很滿意。
  訓練量既然大,就壹定要多吃,要吃飽,還要盡可能的吃好,不然軍隊鬧嘩變都是分分鐘的事情。
  蘇詠霖日日緊盯訓練,親自巡視軍隊的訓練,也親自提點剛剛被提拔的青龍營指揮使韓景珪、玄武營指揮使張越景。
  兩人也是原先核心集團出身,文化水平和軍事素養都是足夠的。
  他們在沂州之戰中擔任排頭,跟隨蘇詠霖沖鋒陷陣立下軍功,戰後論功升職,被蘇詠霖提拔起來擔任新設立的兩個營的指揮使。
  因為初次擔任這樣的職位,蘇詠霖對他們略有不放心,在巡視新兵訓練之時親自提點他們。
  除此之外,針對金人的動向,蘇詠霖也做了壹系列的工作。
  起事之前,蘇詠霖就讓蘇隱帶著不少人潛入沂州附近的幾個州府觀察官府的舉動打聽風聲,主要是想看看訊息傳遞的速度和金國官府的反應速度,判斷光復軍還有多少時間。
  訊息傳遞的速度中規中矩,不能算慢。
  和平時期,各州都是有經濟往來的,忽然間光復軍暴動,其他州府想不知道也難。
  所以就在四月十壹日前後,沂州等州發生暴亂事件的消息已經在周邊幾個州府傳遞開了,民間有人議論,官府也有所察覺。
  為了給義軍爭取更多的時間,蘇隱就按照蘇詠霖的命令,命令麾下的探子們發動傳統藝能——瞞天過海。
  販私鹽的時候,為了爭奪市場或者打贏價格戰,蘇詠霖經常使用造謠的手段打擊自己的競爭方,甚至可以用謠言摧毀壹個私鹽組織。
  而現在,正是發揮這壹傳統藝能的好時機。
  所謂三人成虎,謠言的威力有多可怕自然不必多說。
  蘇隱充分發揮自己所學到的東西,在兗州、滕州、泰安州、淄州和益都府壹帶散播關於造反的消息。
  但不是散播沂州造反的消息。
  而是散播南邊的徐州有人造反、東邊的登州萊州有人造反的消息,還散播更西邊的大名府和北邊的冀州有人造反的消息。
  有壹就有二,消息傳來傳去就傳的非常奇怪。
  最後什麽南邊宋國要起兵北伐了、契丹人造反要南下了、西夏軍隊進攻關中了、草原上的野蠻人突破防線入寇河北之類的消息都傳出來了。
  也不知道是哪家天才傳揚出來的。
  總之各種消息混雜在壹起,不僅在民間流傳起來,還傳到了官方的耳朵裏,極大地幹擾了官方的視線,讓官府以為很多地方都有人造反,頓時惶惶不安。
  他們只能到處派人打聽有什麽具體的造反消息,好確定自己是不是安全的。
  地方官府如此,針對山東最重要的軍事機構統軍司,那假情報散播的就更多了。
  以此混淆益都統軍司的視線,讓他們不能專心偵查壹處,而需要到處派人實地偵查才能得到準確的消息。
  沒有電報電話的時代,造反不容易,官軍平叛也不容易,連最起碼搞清楚什麽地方有什麽人造反,都需要專人騎馬通報。
  從光復軍開始造反到官方重要部門知道這個消息是需要時間的,搞清楚光復軍的規模和造反目標也需要時間。
  調兵需要中央朝廷同意,否則不能調集大軍平叛,這需要時間。
  中央需要評估訊息然後下令出兵平叛,這需要時間。
  平叛主帥人選、平叛大軍集合、準備後勤物資等等也需要時間。
  這壹部分時間需求是建立在整個經過官僚組織高速高效運行且心無旁騖的理想狀態之下。
  而在現實狀態之下,官僚組織內部的問題又會無限度的放大這壹部分時間上的需求。
  官員們本身的利益訴求,官員們本身的勇氣和擔當,官員們彼此之間的競爭或者友好關系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壹個中央決策從頒布到執行的所有過程。
  因為這些情況,金國地方的官軍往往不能集合在壹起發動對光復軍的攻擊,只能被動防守各自為戰。
  而光復軍卻能借此機會攻城略地發展自己,以人數優勢取得戰略優勢。
  所以在帝國真正的平叛大軍集合並且抵達戰場之前這壹段時間內,官府相對於光復軍來說絕對是弱勢的。
  這壹情況也可以對應到其余歷朝歷代的起義事件之中。
  很多起義軍在起義之初都是壹波操作猛如虎,把官軍打的屁滾尿流,官軍兵敗如山倒,起義軍的聲勢驟然壯大。
  眼下,光復軍也在走這條傳統道路。
  光復軍的規模正在迅速擴大,聲勢正在不斷的上漲。
  而金國的山東地方官府和統軍司卻因為各自的腐敗、交通的滯後與假消息的擾亂而陷入壹片混亂之中。
  他們無法很快得到準確的情報,不知道什麽地方才是真正的暴亂發生地。
  似乎舉世皆反,只有自己身邊是安全的。
  各地官府都在打聽各種消息,生怕自己身邊就有造反的光復軍。
  而在這個情況下,作為蘇隱的副手,壹直奉命盯在益都府監視兵馬司和統軍司行動的蘇長生還完成了神級操作。
  他十分大膽的把黑手伸向了兵馬司和統軍司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探子。
  他壹連殺死了五個官方外派出去搜集消息的哨騎,把他們的屍體埋在了荒野之中,使得益都官方的消息來源更加滯後、閉塞。
  益都府作為山東東路首府,它的消息閉塞不暢通,就意味著整個山東東路的消息不暢通。
  蘇隱很快認識到這壹方式的有效性,於是也命令麾下的探子們積極使用武力,壹旦註意到官府哨騎,就要竭力擊殺,然後毀屍滅跡。
  不管能殺多少,反正見到壹個殺掉壹個,見到兩個就殺掉壹雙。
  死掉壹個哨騎,或許就能影響壹個州壹個府的行動。
  蘇隱和蘇長生的情報戰很好的擾亂了金廷山東地方官府的訊息傳遞和收集。
  混亂的消息源和不斷失蹤的哨騎對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他們更加惶恐不安,於是更多的派出哨騎,采取多人壹路的方式應對。
  這才終於有沖破情報封鎖聯通外地的哨騎往返各地打探、傳遞訊息。
  但是之前壹段的混亂已經給光復軍爭取了不少整頓自身的寶貴時間。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趙開山的【光復軍討金檄文】被秘密送達各州府有名地主鄉紳的手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