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啟明1158

禦炎

歷史軍事

宋紹興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日,晴。
午後,臨安城內吹起了微風,微微的風裹著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67章 幼安的這個提議,我不贊同

啟明1158 by 禦炎

2022-11-9 21:24

  蘇詠霖壹番談論之後,做了總結。
  總而言之,就是大明宣傳口從此以後的宣傳目標將是整個九人小組最高決策團隊,而不是蘇詠霖壹個人,每壹個人做的事情都要宣傳,每壹個人的名字和履歷以及功績也都要宣傳。
  務必要在潛移默化之中讓人們知道領導他們前行的人是誰,做了什麽,有什麽功績,是個什麽樣的人。
  宣傳口要集中資源,以蘇詠霖為首,宣揚九人決策小組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成績,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圖省事。
  如此壹來,數年之間,大明將不再只有蘇詠霖這壹個領導人,從此以後也不會輕易發生這壹類的突發狀況,他的政治改革也將得到鞏固。
  對此,已經返回中都並且加入九人小組的林景春帶頭舉手贊同,大家壹致通過這個建議,便立刻付諸實施,準備改革。
  會議從中午持續到深夜,這段時間的天下大事和所有蘇詠霖關心的事情大家全都壹起過了壹遍,接著理了壹下接下來要辦的事情內容,確定了壹下接下來壹段時間的工作要點。
  首先是辛棄疾著重提出了對民兵指揮系統的調整。
  他建議發布命令,即讓整個民兵系統都知道,沒有中都軍事部的指令,地方指揮系統不得調動哪怕壹個人的民兵執行作戰命令。
  即幹脆徹底的執行地方指揮系統只有統領權、沒有指揮權的原則,將指揮權全部收歸中央,完成強幹弱枝的集權行動,將過去蘇詠霖留給地方的壹些權力直接拿回來。
  山東的事情大大刺激了辛棄疾的情緒,哪怕他就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也不能削減他對山東官場的惡感。
  把留給地方的權力拿回來,這壹點在民兵系統初建的時候曾經由壹部分幹部提出,但是被蘇詠霖駁回了。
  因為蘇詠霖認為地方需要壹定的靈活性,不能事事等待中央指令,在沒有高效傳遞訊息的手段之前,集權太甚,是弊大於利的。
  當年是洪武三年左右,天下尚未平定,地方還不安穩,蘇詠霖認為需要保留縣級民兵隊伍的靈活機動,給予民兵處管理者壹定的自主權,讓他們至少對剿滅土匪強盜這種事情有自主權。
  要是連這種事情都要中央給予指令或者調動正規軍,成本也太高了,不是大明能夠承受住的。
  但是辛棄疾綜合分析天下局勢,認為當今天下和洪武三年的天下已經不同。
  當今天下局勢已經安定,地方上已經沒有土匪強盜生存的土壤,民間已經不存在威脅國家安定的力量,相反,掌握權力的統治階級本身才是最大的安全隱患。
  所以,辛棄疾認為務必要利用壹些制度設計來限制統治階級本身的權力,壹定意義上采取宋人的制度,嚴格控制武裝組織,將統領權和指揮權分割開來。
  沒有中都軍事部的指令,集體農莊和縣裏面的民兵處連壹兵壹卒都不能調動,否則,就要視若造反,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如此壹來,才能真正斷絕這壹次在山東發生的事情的可能性,否則隨時可能出現第二次。
  說老實話,在辛棄疾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蘇詠霖是糾結的。
  因為他不願下達這樣的命令,他覺得保留地方壹定的自主權是有意義的,尤其是民兵指揮權。
  就比如這壹次發生的事情,如果這樣的事情不是發生在他身上,而是在他死掉之後,或者這件事情就是真的,和謠言說的壹樣,那民兵們行動起來反抗中都,對於大明來說絕對是正當的。
  要是革命果實真的被野心家篡取了,比如出現了袁世凱之流,要篡權奪位復辟帝制,要逆歷史潮流實現個人野心,那地方上發動二次革命討伐他就是理所應當的。
  不僅理所應當,能打擊陰謀野心家,還能保護大明好不容易實現的民主共和,維護革命果實。
  可要是這個自主權力被限制了,被斷掉了,那麽未來如果中都真的發生了蘇詠霖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天下人又該用什麽方法來反制呢?
  嘴炮?
  只是當下這個局面,實在是讓蘇詠霖有點啞巴吃黃連的感覺。
  陰謀野心家們錯誤的使用這個權力,以至於這個權力被試圖維護革命成果的人們看作成了無比邪惡且需要取締的權力。
  他們覺得這個權力是在威脅大明的穩定,是在危害國家和民眾的利益,所以必須要取締。
  但是他們卻不曾意識到他們如這樣做,或許並不是什麽好事,或許未來當這個權力真的需要被使用起來的時候,他們才會發現他們已經失去了使用這個權力的可能性。
  然後就眼睜睜地看著袁世凱之流篡權奪位?
  蘇詠霖並不想贊同辛棄疾提出的建議,但是在辛棄疾提出建議之後,九人小組裏的八個人齊刷刷舉起了手表示支持。
  他們和辛棄疾壹樣,非常厭惡這種事情,他們不能容許這種事情再發生哪怕壹次。
  這種事情或者在現在的他們的眼裏看來是絕對的危害蘇詠霖、危害革命的陰謀行動,但是與此同時,這也是在危害他們的利益。
  因為地方上的那些家夥反對九人決策小組,反對蘇詠霖的改革,也在反對他們成為領導人。
  這是明晃晃的打臉行為,若非蘇詠霖行動迅猛快捷,九人小組這個事情還就真的不好說了。
  現在蘇詠霖能拍著胸脯說他們反對,絕大部分原因是為了蘇詠霖和革命考慮,但是未來呢?
  蘇詠霖沒有這個把握。
  民眾代表制度就算得到了確立,也應該有壹定的保障,制度保障是必須的,武力的保障也不能缺少。
  而民兵系統,就是蘇詠霖眼裏民眾代表制度的最佳保障。
  有了這層保障,多少對中都朝廷是壹層威懾,這個威懾如果沒有了,未來蘇詠霖死了之後會發生什麽,就不好說了。
  可關鍵問題在於,現在,蘇詠霖等於中都,蘇詠霖就是中都,人們只想為蘇詠霖考慮,並不想考慮其他的問題,在他們看來,其他的問題都是下壹個優先級的。
  面對八個人強烈支持的局面,蘇詠猶豫了。
  過了壹會兒,蘇詠霖做出了在其他八個人看來十分不可思議的舉措。
  “我在想,這件事情我們固然要反思,但是,並不應該因為這件事情做出太多的過度反應,否則,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問題,幼安的這個提議,我不贊同。”
  其余八人面面相覷,辛棄疾更是無法理解。
  “主席,這個問題難道還不大嗎?難道不足以讓我們做出這個反應嗎?過度?這叫過度?您知不知道您離開之後我們是如何的提心吊膽?大明不能沒有您,而這些賊人直接對準了您!
  要不是杜非及時悔過,您恐怕也不能那麽快的做出反應吧?不能作出反應的話,張茗那個狗賊就肯定能召集沂州的民兵作亂,屆時,壹場大戰在所難免,那對大明的影響會有多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