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禦炎

歷史軍事

宋紹興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日,晴。
午後,臨安城內吹起了微風,微微的風裹著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655章 平安京會師

啟明1158 by 禦炎

2022-11-9 21:24

  對於大字不識壹個的日本平民來說,啥玩意日本國和明國之間的區別,啥玩意兒國仇家恨什麽的,他們不知道,也不關心。
  他們受限於種種限制,只關心自己這壹頓能不能吃飽,以及下壹頓能不能吃飽。
  平常時候,這種狀態非常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統治,能夠讓統治階級用較低的成本統治他們,盡情的壓榨以獲取利益。
  但是當外敵展開進攻的時候,這也是他們的命門之壹,因為除了他們自己,沒有人會保衛他們,只會想方設法鉆空子,為自己謀取利益。
  當日本平民發現明軍是真的說到做到,壹天三頓,每頓都給大餅吃且從不暴力逼迫、傷害他們的時候,明軍的治安成本就變得非常低。
  他們會非常安靜,老實,工作的時候認認真真壹絲不茍,領取食物的時候也是按照規矩排隊,不爭不搶,領大餅,領菜湯,然後蹲在壹邊大口大口幸福的咀嚼,把肚子填飽。
  接著繼續認認真真壹絲不茍的為明軍運送糧秣,乃至於處理壹些明軍來不及處理的雜務,他們的工作熱情會比較高。
  等明軍主力在平安京地區完成會師任務的時候,就感覺他們明明是在異國他鄉征戰,卻莫名的有了點主場作戰的感覺。
  日本的平民對他們並不抗拒,反而很願意和他們配合,他們甚至不需要銅錢,只要壹天三頓飯給他們填飽肚子,他們就很滿足了。
  大明可不行,大明的民夫們如果要工作的話,不僅需要壹天三頓飯,還要有工錢,至少每十天還要吃壹頓肉,還要有醫療保障。
  多少人來,就要有多少人回去,在本土打壹仗的後勤消耗還真是不少。
  日本平民不需要,他們只要吃飽肚子,就會自發的為明軍從早幹到晚,純純的優質勞動力。
  青壯年為明軍運送糧秣,做力氣活,老幼婦孺也跟著大軍行動,為大軍縫縫補補,洗衣服,做雜活,儼然靠著大軍生活了。
  明軍三路軍隊進攻,每壹路都有為數不少的日本平民協助辦理後勤,總人數甚至超過了六萬人。
  以至於本土後勤隊伍把後勤物資從高麗運送到日本列島上的時候,驚訝地發現當地的明軍已經和日本平民達成了協議,由他們出力幫忙明軍運送後勤物資抵達前線。
  這些日本人直接幹起了轉運的工作,幫助後勤部隊分擔了相當壹部分職責。
  當然了,這其中少不了天網軍密探們的幫助,他們不僅提供了向導,還提供了翻譯,幫助明軍大部隊與本地人交流。
  除了本地平民之外,還有壹些本土地主豪強級的人物,他們沒有跟著官方力量壹起撤退,而是留了下來,試圖與明軍合作,以此保全家業。
  明軍壹開始並沒有處理他們,接納他們的合作,要求他們幫忙組織協調後勤人員幫助明軍運送物資,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所以明軍的後勤到底還是扛住了。
  戰爭進行到六月二十四日的時候,辛棄疾的先鋒軍攻破了最後壹個日軍據點,抵達了平安京。
  六月二十五日,蘇絕的先鋒軍從淡路國登陸攝津國,抵達平安京。
  三支先鋒性質的軍隊在平安京勝利會師。
  隨後,六月二十七日,辛棄疾抵達平安京。
  六月二十八日,蘇絕抵達平安京。
  至此,明軍主力在山城國、攝津國、丹波國壹帶齊聚,順利完成了平氏政權破滅戰,第壹階段進攻任務順利完成。
  根據之前明軍對日本國的總體分析,判斷代表日本中央的平氏政權的主要控制地區就在西日本,而越往東邊,其實對於日本來說是相對偏僻的地方,且具備更強的地域性質。
  平氏政權的勢力在日本東部和東北部並不強大,當地有相當強勢的地方勢力,對於平氏政權來說也是需要點羈縻統治的手段。
  所以戰爭打到了這個地步,其實已經等於是覆滅了日本的中央政權,包括他們的天皇還有幾個退位天皇都被拿下了,整個皇族的主要部分也被壹網打盡。
  但是要說戰爭到這裏就結束了,也不盡然。
  東部和東北部地區的壹些令制國本來就不靠日本中央的命令運轉,他們有相當的獨立性質,可視作獨立對手。
  所以這壹戰還需要繼續打,大軍繼續向日本東部和東北部進取,全取本州島,進而向日本人稱之為蝦夷的地區發起進占行動,全據列島,完成這壹次的占領任務。
  “大戰之後,主席似乎並不打算在日本列島留下太多人,他的意思是把大部分人遷移走,留下少數人在這裏經營,把日本列島打造為礦產基地和商業港口所在地。
  主席認為日本列島生存環境比較差,頻繁地震,除了平安京周圍地區土壤肥沃之外,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地,不適合發展農業,所以留下太多人反而不好,應該把大部分日本平民遷移到大西北和遼東地區,協助開荒。”
  辛棄疾站在平安京城頭,對身邊的蘇絕說道:“到時候,日本列島會成為大明船隊向新大陸進發的中轉站,會成為重要的黃金白銀產地,平安京周邊也會成為產量基地,其他地方也就那樣了。”
  蘇絕詢問道:“如此,在日本國設立行省還有意義嗎?”
  “自然是有的,這裏也不是壹無是處,至少咱們腳下這片土地還是能生產糧食的。”
  辛棄疾笑道:“將來多建設幾個港口,供往返商船隊進發,建設幾個港口城市,再以平安京為核心,建立壹個重要的產糧基地,再把礦產區也建設起來,彼此用道路相連,建設好這些重點地區。
  說起來,日本列島上的這些人口,說不定還與我們有些淵源,所以主席打算大量移民,把他們帶回國內,編入戶口當中,如此倒算是直接把他們拉出火坑了,他們該給主席建立生祠才是。”
  “淵源?”
  蘇絕好奇道:“幼安,妳說的難道是徐福東渡的事情?”
  “妳也知道?”
  辛棄疾點了點頭:“當年徐福坑騙始皇帝,說海東之地有蓬萊仙島,上面有仙人,有長生不老藥,於是帶著三千童男童女離開了秦國,東向出海,壹去不回。
  現在國史司裏的那些人研究古籍,流行壹種說法,說日本列島就是徐福口中的蓬萊島,徐福就沒想著搞什麽長生不老藥,純粹只是在坑騙始皇帝,他帶著三千童男童女在這裏紮下了根,自立為王。
  所以國史司裏的人合理懷疑說現在的日本國民就是當年徐福帶去的三千童男童女和本地住民的後代,主席似乎對這種說法有點興趣,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認為的。”
  蘇絕看著城樓下那些來來往往老實幹活兒的本地人,搖了搖頭。
  “這種說法未免有些牽強附會了吧?就算是真的,那都多少年過去了?還有人在意這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